本書體係從教育本質齣發,以受教育權主體——學生為軸心,結構齣教育行政法的全貌。各章皆顯示齣作者對教育的熱情與關心。作者大量引用諺語及蒐集教育界發生案例,努力將教育法的法理與生活結閤,從法律的角度解析教育法上各種措施的正當性,並對當前教育政策及實際執行層麵提齣具體可行的建議,例如本書建議國中或高中以上,英、數、理、化等科目應改採全英文版教科書,或逕以英文為我國法定語文之一,以提升颱灣學生與國際知識接軌的能力,對中華文化提齣深瀋的批評,對於教育法上不容易釐清的不確定法律概念,諸如「行為不檢、有損校譽」等提齣適切有效的解釋及判斷方式。對於教育界所發生的事件,諸如「遛鳥事件」及「人獸交圖片連結」、「中指蕭」事件皆予適當之評述。不論對習法者或對於非習法的教育學界而言,皆屬易讀易懂的教育行政法入門書籍。
作者簡介
李惠宗
【現職】
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係教授
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兼任教授
考試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颱中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經曆】
高考公證人第一名及格
律師高考及格
【學曆】
國立中興大學法律係畢業
國立颱灣大學法研所碩士
教育部公費留學,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著作】
憲法要義
行政法要義
教育行政法要義
行政罰法之理論與案例
案例式法學方法論 等
【講授科目】
憲法、行政法、行政法專題研究
二版序
序 言
第一章 教育本質論/1
第一節 人類起源的爭辯/1
第二節 人的本質與稟賦/2
第三節 教育的本質/6
第四節 教育的目標及內容/10
第二章 憲法就教育的基本決定/17
第一節 教育權歸屬理論/17
第二節 教育之宗旨/22
第三節 教育機會平等原則/28
第四節 實施方法/31
第三章 教育行政法之內涵及其法源/39
第一節 教育行政法之內涵/39
第二節 教育行政法法源/42
第四章 教育行政法上之原則/57
第一節 法治國傢原則/58
第二節 一般行政法原則/69
第三節 教育行政法原則/81
第四節 教育上之行政裁量與不確定法律概念判斷/86
第五章 學生之法律地位/93
第一節 學生與教育機構間之關係/93
第二節 學生之基本權/100
第三節 學生監護人與學校之關係/116
第六章 學生懲戒及申訴製度/117
第一節 學生之義務/117
第二節 對學生之管教/120
第三節 對學生之懲戒/123
第四節 學生申訴製度/128
第五節 其他學生懲處重大製度問題/130
第七章 教師之法律地位/135
第一節 教師資格之取得/136
第二節 教師之聘用/143
第三節 教師與學校之法律關係/147
第四節 教師之角色/154
第八章 教師之權利與義務/157
第一節 教師之權利/158
第二節 教師的義務/172
第九章 教師責任與申訴製度/185
第一節 教師之責任/186
第二節 教師申訴製度/212
第十章 學校製度/223
第一節 學校製度之意涵/223
第二節 學校的功能/224
第三節 學校之分類/226
第四節 公立學校之組織/232
第五節 傢長會──教育協助組織/233
第六節 學校教育行政應遵守之程序/234
第七節 學校設施之責任/235
第十一章 私立學校法製/241
第一節 私人興學的憲法保障/242
第二節 私立學校之設立程序/244
第三節 私立學校之組織/249
第四節 對私立學校之監督/260
第五節 國傢對私立學校之奬勵與補助/272
第六節 私立學校之附隨義務/273
第十二章 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275
第一節 學術自由的意義/275
第二節 大學自治/279
第十三章 教育行政機製/299
第一節 教育行政權之功能/299
第二節 教育行政組織/300
第三節 教育行政作用/303
第十四章 教科書審查製度/311
第一節 教科書的功能/312
第二節 教科書編纂製度/316
事項索引/327
二版序
本書自2004年齣版以來,倏乎已經過將近十年,此期間颱灣經過相當多的政治情勢的變化,包括2008年政黨再次輪替、2013年「九月政爭」。在教育上,政府積極推展12年國民教育,司法院大法官作成釋字第684號解釋,完全解構瞭學生與學校間的「特彆權力關係」,對於教師與學校間的關係,也以釋字第702號解釋宣告教師違反師道條款緻終身不能再任教職係屬違反比例原則。
在社會的發展上,少子化的現象已經明顯的呈現,私立學校開始有招生不足麵臨解散的睏境;教育法規也有相當大幅度的修正;此期間國內亦有相當多的教育法的著作陸續發錶,是以本書既有的內容已不符教學上的需求,乃著手大幅修正。本書亦將新近發生的教育法的具體事件納入論述,例如「吳寶春條款」、「北北基教科書採用案」、「中指蕭事件」等,此些事件在教育行政上皆有其重要指標意義。
本書基本的宗旨不變,本於「國民教育權的理論」,對颱灣的教育體製提齣批判性的觀點,以期對我國教育製度的改進,略盡棉薄。
本版之校對,承中興大學科碩班謝穎昇及法律係李重儒、李思怡、黃昱翔同學不辭辛勞,但魯魚豕亥或有難免,法規變動不居,引用或有疏失,皆應由作者自負其責也。
2014年1月1日
於颱中緻遠齋
坦白說,一開始拿到《教育行政法要義(二版)》時,我有點擔心內容會過於學術化,對我這種沒有法律背景的讀者來說會不會太難消化。然而,實際翻閱後,我的疑慮完全被消除瞭。作者在敘述時,善用瞭許多生動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將原本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法律條文,變得像是在聽一個經驗豐富的前輩在分享他的專業知識。 尤其是書中對於“教師申訴製度”的講解,我印象特彆深刻。它不僅列齣瞭申訴的流程與要件,更深入分析瞭不同類型申訴案件的成因與可能的結果,甚至還提供瞭一些在處理申訴案件時可以注意的技巧。這對於學校的行政人員,或是希望瞭解自身權益保障的教師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參考資料。此外,書中對“教育行政機關的組織與職權”也有著非常清晰的梳理,讓我們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到,在整個教育體係中,各層級機關所扮演的角色與相互之間的關係。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贊賞的一點,在於其嚴謹的學術態度與實務的緊密結閤。作者在闡述每一個概念時,都必定引經據典,並且引用最新的修法動態和相關司法實踐。這使得《教育行政法要義(二版)》的參考價值極高,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部隨時可以翻閱的“教育行政法工具書”。 對於我們一綫教育工作者而言,最頭疼的往往是一些具體操作上的細節,例如學生傷害事件的處理流程、學校經費的申請與使用規範、甚至是學校設施的維護與保養責任等等。書中對於這些實際操作層麵的問題,都給齣瞭非常詳盡的指引,並且提供瞭相關的法律依據。我特彆翻閱瞭關於“學校民事責任”的部分,書中的論述非常清晰,讓我在麵對類似情況時,能夠更加謹慎地處理,並且懂得如何依照法律來保護學校和學生的權益。
评分《教育行政法要義(二版)》這本書,對我而言,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細細品味的著作。它並非那種看完就放在書架上積灰的“速食讀物”,而是能夠隨著我們教育實踐的深入,不斷發掘齣新的價值。尤其是在現今教育環境日益復雜多元的背景下,對於教育行政法的深入理解,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選項,而是成為每個教育工作者必備的素養。 書中對“特殊教育的需求與法律保障”的探討,讓我深思。它不僅僅是說明瞭特殊兒童應有的權利,更深入地分析瞭相關法律條文如何支撐這些權利的實現,以及在實踐中可能遇到的挑戰。此外,書本對於“教育行政爭議的預防與解決”也提供瞭寶貴的經驗,讓我在處理一些可能引發爭議的事務時,能夠提前做好準備,並且掌握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總體而言,這本《教育行政法要義(二版)》的書,無疑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提供瞭一把開啓教育行政法大門的鑰匙。
评分這次有幸拜讀瞭《教育行政法要義(二版)》,實在覺得是一本內容紮實、條理清晰的好書。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它並非隻是枯燥地羅列條文,而是將復雜的教育行政法規,透過作者精煉的筆觸,化為易於理解的概念與原則。對於我這個長年浸淫在教育現場的老師來說,常常會遇到各種行政法規的難題,像是學校的組織章程、教師的聘任與權益保障、甚至是學生入學與輔導的規定,總覺得像霧裏看花。然而,《教育行政法要義(二版)》恰好就如同明燈一般,照亮瞭那些我原本感到睏惑的角落。 書中對於教育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像是“法律保留原則”、“比例原則”等,都做瞭非常細緻的解釋,並且結閤瞭大量的判例和釋義,讓抽象的法律條文變得生動且具有實務指導意義。例如,在談到學校財團法人財産的處分限製時,書中引用瞭幾個重要的行政法院判決,讓我深刻理解到法條背後的邏輯與實踐操作的界限。更不用說,對於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私校退場與董事會規範,這本書也給齣瞭詳盡的分析,讓我在麵對相關議題時,能夠更有底氣,也更能理解其中的復雜性。
评分《教育行政法要義(二版)》帶給我的,不隻是理論知識的增進,更多的是一種視野的拓展。在以往,我對於教育行政法的理解,可能僅限於最錶層的一些規定,覺得它們是束縛,是限製。但通過這本書,我開始意識到,教育行政法其實是保障教育公平、維護教育品質,並且確保教育事業能夠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石。 書中有好幾個章節,詳細探討瞭“教育行政法的變遷與未來發展趨勢”,作者從宏觀的角度,分析瞭全球教育行政法的發展脈絡,以及颱灣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這讓我看到瞭教育行政法並非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隨著社會變遷、教育理念的演進,不斷調整與革新的過程。特彆是對於“資訊科技在教育行政中的應用”以及“數位學習的法律規範”,書中都有觸及,這無疑為我們指明瞭未來教育行政發展的方嚮,也讓我對教育的未來充滿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