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l日,北京五個剛畢業的學生——張彥華、範二軍、靳海科、徐偉、張宏海——在一起成立瞭一個學習小組,叫新青年學會。三個月後又有楊子立、黃海霞、李宇宙等人參加。其中,李宇宙是係奉北京市國傢安全局之命前來臥底的內鬼。這個鬆散的學習小組關註弱勢群體,辯論時政熱點,還身體力行地幫助農民工子女解決教育難題。2001年3月13日,北京市國傢安全局秘密綁架瞭徐偉、靳海科、楊子立、張宏海,天津市國傢安全局綁架瞭張彥華。由於江澤民等人親自過問,該案子啊政治上被人為拔高。經過北京市國傢安全局二十六個月違法超時限關押和刑訊逼供,最終以“顛覆國傢政權罪”判處徐偉、靳海科有期徒刑10年,楊子立、張宏海有期徒刑8年,演繹齣瞭轟動海內外的世紀大冤案。十幾年過去瞭,四位身心俱傷的青年骨乾都已刑滿齣獄,告密有功的李宇宙已在海外生兒育女,理想幻滅的範二軍倒嚮毛左,以烏有之鄉麻醉自己……但這樁世紀冤案還有很多黑幕尚待揭開。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部敘述性的紀實報告,其特色之一是真實而感性,作者以大量原始文件展示著當時的曆史背景下,當政者對一群天真並對國傢使命富有責任感的大學生所實施的政治迫害,作者還原瞭四青年學者從建立學會到實施工作的具體細節,以及中共派學生特務打入、舉報,一直到被逮捕判刑的整個過程,讀來引人入勝,發人深省。本書的第二個特色是寫作形式,作者以第三人稱的形式娓娓講述講述一個故事,幾乎不帶評論,不似很多人權書目,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雖然本冤案被“政治化”,但敘述者采用的卻是民間百姓聊天似的“去政治”形式,反而突齣瞭“冤”的程度。第三,本書及時齣版,有其時間上的考慮。由於此案定案來自中共領導的最上層的決策,而當政者今天還在世,作者希望本書齣版能喚起人們對舊的獨裁者的批判並給新的執政者以警示,對現實的中國人具有驚醒的意義。
作者簡介
徐連勝
作者徐連勝係徐偉的父親。徐偉, 男,1974年8月12日齣生在山東省煙颱市, 1999年獲北京師範大學哲學係碩士,曾任《消費日報》記者、編輯。2001年3月13日被北京市國傢安全局秘密拘捕,同年4月20日被宣布逮捕,2003年以“顛覆國傢政權罪”判處十年有期徒刑,其“罪行”包括與靳海科、張宏海等成立“新青年學會”,任總乾事並通過互聯網發錶文章。此案被當時執政者江澤民命令重判。2011年,徐偉獲釋,其父代筆寫成此書。
引言 1
一、青春撞上夢想 2
附錄
1、新青年學會宣言 12
2、新青年學會章程(草案) 15
3、新青年學會入會誓詞 16
二、通往監獄的路 17
三、雙麵諜李宇宙 48
四、心係失學兒童 113
五、李宇宙混入新青年學會 126
六、設陷阱先抓人後取證江澤民親自批示 143
七、羅織罪名 196
附錄
1、徐偉給張彥華的一封信 243
2、靳海科:《做新公民重塑中國》和《怎麼辦?》 249
3、楊子立:《選擇自由主義》 260
八、被脅迫的證人 288
九、查傢譜造泡沫政治 315
十、李宇宙外派齣國 337
十一、庭審紀實 385
附錄
1、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起訴書 443
2、北京市國傢安全局《工作說明》 447
3、黃海霞:關於我的證詞 455
4、李宇宙:給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庭的信 456
5、範二軍、張彥華、黃海霞:《關於新青年學會的若乾說明》 457
6、範二軍:我對新青年學會的認識 458
7、彭方誌:我所瞭解的徐偉同學及相關問題 459
8、北大學生要求本刊報導這則北京的恐怖消息 461
9、楊子立:辯護詞 463
10、楊子立的辯護人許萬琳、李和平:一審辯護詞 468
11、張宏海的辯護人張思之、閻如玉:張宏海“顛覆案”辯護詞 472
12、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 477
13、靳海科:上訴狀 487
14、楊子立:上訴書 497
15、徐偉二審辯護人莫少平、高峽:關於徐偉、楊子立、靳海科、張宏海等人涉嫌顛覆國傢政
權案的辯護詞 507
16、張宏海的辯護人張思之、閻如玉:張宏海顛覆國傢政權案二審辯護詞 516
17、李和平:二審辯護詞 523
18、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 529
十二、探監 539
十三、申訴 572
附錄
1、張彥華的證言 605
2、範二軍:我所知道的新青年學會若乾情況 613
3、黃海霞:關於新青年學會一案緻法官信 617
4、何忠洲證言 618
5、楊子立的妻子路坤:申訴狀 620
十四、齣獄 621
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這樣對中國近代史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它提供瞭一個前所未有的視角,去審視“新青年學會案”這一曆史事件。作者在梳理大量史料的基礎上,用一種極為引人入勝的方式,將案件的來龍去脈呈現在讀者麵前。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案件中關鍵人物的心理刻畫,以及他們之間復雜的人物關係。我一直在思考,在那個信息閉塞、政治敏感的年代,個體的判斷和選擇,是如何受到環境的影響,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嚮瞭不可挽迴的結局。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曆史的殘酷性,也看到瞭人性的復雜性。它讓我明白,評判曆史事件,不能簡單地用今天的眼光去套用,而是需要理解當時的曆史背景和語境。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遠不止於對一個曆史案件的瞭解。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的社會病癥,以及知識分子群體在睏境中的選擇與掙紮。作者通過對“新青年學會案”的抽絲剝繭,不僅揭示瞭案件的真相,更引發瞭我對曆史、對社會、對人性的深刻反思。我看到,在權力與理想的碰撞中,個體是多麼的渺小和無力;我看到,在思想的禁錮下,真理的傳播是多麼的艱難;我看到,在那個變革的年代,知識分子的命運又是多麼的飄搖。這本書沒有給我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提齣瞭一係列值得思考的問題,讓我不得不去探究曆史的深層邏輯,以及事件背後所蘊含的普世價值。我感受到,作者懷揣著一份對曆史真相的敬畏之心,用他的筆觸,為那些被淹沒的聲音,重新注入瞭生命。
评分這本書的風格非常獨特,它既有學術著作的嚴謹與深刻,又不乏通俗讀物的可讀性與吸引力。作者在處理“新青年學會案”這一敏感而復雜的曆史事件時,展現齣瞭極高的專業素養和人文關懷。他沒有簡單地站隊,也沒有急於給任何一方下定論,而是以一種近乎考古學傢般的耐心和細緻,挖掘齣那些被掩埋的細節,呈現齣事件的多元麵嚮。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案件時所采用的“去神秘化”手法,他試圖剝離曆史事件被附加的意識形態色彩,迴歸到事件本身,從社會、政治、經濟等多個層麵去剖析其成因和影響。通過對案件的層層剝繭,我看到瞭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在追求真理和改革道路上的艱辛,以及他們所付齣的沉重代價。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曆史的評價需要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製,用更包容和理解的心態去審視過去,纔能真正地接近真相。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曆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被遺忘的角落,埋藏著令人唏噓不已的故事。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對“新青年學會案”認知的大門,讓我得以窺見那個被刻意抹去或歪麯的真相。作者在敘述時,並非簡單地羅列史料,而是通過細膩的筆觸,將案件的來龍去脈、涉及的人物關係、以及事件背後復雜的政治博弈,如同電影畫麵般呈現在我的腦海裏。我驚嘆於作者搜集資料的廣度和深度,更佩服他能夠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提煉齣關鍵信息,並將其有機地組織起來,構建齣一個完整而引人入勝的故事。書中的每一個細節,似乎都經過瞭反復的推敲和考證,使得整個敘述過程既充滿瞭戲劇性,又不失嚴謹的曆史學立場。我特彆關注那些身處事件漩渦中心的知識分子,他們的命運起伏,他們的內心掙紮,都讓我感同身受。這本書讓我明白,曆史的評價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好壞對錯,而是需要站在更宏觀的視角,去理解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無奈與抗爭。
评分初讀這本書,我便被其深刻的標題所吸引。“世紀冤獄”四個字,已經足以勾起我強烈的好奇心,而“新青年學會案揭秘”則預示著一場對曆史真相的深度探索。我深知,曆史的真相往往是被層層迷霧所遮蔽,而要揭開這層迷霧,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更需要嚴謹的考證和敏銳的洞察力。我期待作者能夠引領我穿越時空的阻隔,去親身感受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熱血與彷徨,理解他們為何會捲入一場看似荒誕卻又充滿悲劇色彩的政治漩渦。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對一個具體曆史事件的敘述,更在於它所摺射齣的,那個時代社會結構、政治生態以及知識分子群體心態的復雜圖景。我希望它能讓我對那段曆史有一個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不僅僅是記住那些被冠以“罪名”的名字,更是要去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如何塑造瞭他們的命運。
评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引人入勝,作者並非直白地講述事實,而是通過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將“新青年學會案”的復雜脈絡徐徐展開。我仿佛化身為一名曆史偵探,跟隨作者的腳步,在故紙堆中搜尋綫索,在人物的訪談中捕捉細節,最終拼湊齣事件的全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處理案件中的不同觀點時,都盡可能地呈現其閤理性,從而避免瞭簡單的二元對立。這使得我對案件的理解,不再局限於單一的視角,而是能夠從多個層麵去審視問題的成因和影響。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當時社會思潮的分析,以及知識分子群體在變革浪潮中的思辨過程。這本書讓我明白,曆史事件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個體的命運,也深深地鎸刻著時代的烙印。
评分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便知道,我將要踏上一段非同尋常的閱讀旅程。作者以其深厚的學養和獨特的視角,為我揭開瞭“新青年學會案”這一曆史謎團。我驚嘆於作者搜集史料的細緻與嚴謹,更佩服他能夠從浩如煙海的文字中,提煉齣那些最觸動人心的細節。書中對案件中人物命運的描繪,尤其讓我感同身受。我看到,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知識分子們的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多麼大的鴻溝;我看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他們又付齣瞭多麼沉重的代價。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曆史並非一成不變的教科書,而是一個充滿變數、充滿偶然性的過程。它讓我重新審視瞭那個時代,也重新審視瞭那些曾經為理想奮鬥過的人們。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曆史研究領域的一聲驚雷,它不僅僅是將一個塵封已久的案件重新呈現在我們麵前,更是通過對“新青年學會案”的深入剖析,揭示瞭那個風雲變幻年代中,知識分子群體所麵臨的生存睏境與理想抉擇。我之所以對它産生濃厚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源於書名本身所蘊含的張力:“世紀冤獄”四個字,就已經足以勾起我對那段屈摺曆史的好奇心,而“新青年學會案揭秘”則預示著一場對真相的深度挖掘。我深知,曆史的真相往往被層層迷霧所籠罩,而揭開這層迷霧,需要的不僅是勇氣,更需要嚴謹的考證和敏銳的洞察力。我期待作者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的阻隔,親身感受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熱血與彷徨,理解他們為何會捲入一場看似荒誕卻又充滿悲劇色彩的政治漩渦。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對一個具體曆史事件的敘述,更在於它所摺射齣的,那個時代社會結構、政治生態以及知識分子群體心態的復雜圖景。我希望它能讓我對那段曆史有一個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不僅僅是記住那些被冠以“罪名”的名字,更是要去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如何塑造瞭他們的命運。
评分《世紀冤獄:新青年學會案揭秘》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曆史讀物,不如說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作者如同一個引路人,帶領我深入到“新青年學會案”的脈絡之中,去感受那個時代的脈搏,去傾聽那些被曆史洪流淹沒的聲音。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一群充滿理想的年輕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走上瞭一條如此充滿荊棘的道路?他們的初衷是怎樣的?他們的追求又是什麼?而最終,又是什麼樣的力量,將他們推嚮瞭“冤獄”的深淵?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沒有迴避這些問題,而是試圖去挖掘事件發生的根源,去剖析那個時代特有的社會土壤和政治環境,是如何孕育齣這樣的悲劇。我從書中看到瞭個體在時代變遷中的無力感,也看到瞭在追求進步過程中,所可能付齣的巨大代價。
评分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那個硝煙彌漫、思想激蕩的年代。作者以其非凡的敘事能力,將“新青年學會案”這一宏大的曆史事件,分解成瞭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我跟隨作者的筆觸,穿梭於曆史的檔案之間,感受著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熱血沸騰與命運多舛。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處理案件中的人物時,並沒有簡單地將他們劃分為“好人”或“壞人”,而是展現瞭他們復雜的人性,他們內心的矛盾與掙紮,以及他們在曆史大潮中的無奈與抉擇。這本書讓我明白,曆史並非由英雄或罪人簡單構成,而是由無數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個體共同書寫。我期待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那個時代的復雜性,以及那個時代知識分子所經曆的悲歡離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