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學會自己選擇
成功之富者,為何選擇,如何選擇,選擇後又如何貫徹,
這些道理也許在你看完本書之後,都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富者在乎長遠享受遠大於眼前消費,窮者在乎「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喝涼水」。
⊙及時而準確的決定,就從閱讀本書開始。
⊙願本書不但能讓你的人生無悔,
⊙更讓你選得精彩、選得漂亮、選得轟轟烈烈!
自己的命運自己決定,三十而立,靠「及時而準確的決定」而立
先從一個小故事說起。一個農夫臨終前留給兩個兒子各一根繩子。兄弟倆對繩子的用途殊異。哥哥子承父業,每天勤勤懇懇上山砍柴,並拿繩子捆著木柴上市場上販賣,久而久之過上瞭小康生活。而弟弟則每天對著繩子搖頭嘆息,扼腕不已。當哥哥用繩子捆著一大包禮物來探望弟弟時,發現對生活失望的弟弟早已吊死在屋樑上,而用來上吊的,正是這根和他捆著禮物一模一樣的繩子。
每個人都從過去繼承瞭一根繩子。它或許是財富的繼承、經驗的積纍和不斷湧現的機遇;也可能是失敗的教訓、痛苦的迴憶和揮之不去的噩夢。如果選擇正確,它們擰成一股韌勁十足的繩子,為我們帶來無窮的財富;如果選擇錯誤,它們也可能擰成一根屋樑上的繩套,把生命中也許還存在的奇蹟活活勒死。一樣的繩子,不一樣的選擇,決定瞭兄弟倆完全不同的命運,也決定瞭每個人各自精彩的人生。選擇對於人生之重要,可見一斑。選擇對於人生之意義,不啻於呼吸對於生命之重要。選擇始終存在,正如呼吸始終不可或缺。隻不過在孩提時,諸般萬事皆由傢長替你選擇,就像農夫在世時時刻為兒子們嗬護一切,兩兄弟自己不用操心;而當你逐漸長大,周遭可能嗬護之藩籬業已闕如,外麵的萬韆諸像、亂花迷眼。就像同一根繩子,你可以拿他來捆柴,也可以拿它來上吊。在沒有誰可以幫你選擇的時候,都要你自己獨立地做齣最及時而準確的選擇。
所以你必須學會自己選擇。而本書正是透過一百餘個寓意深刻,韻味雋永的小故事,深入淺齣地講述瞭人生百態,你可以看到,書中的三教九流,形色種種,他們是如何為自己人生做選擇的。讀者掩捲之餘,可將書中人物、細節與現實一一對應,並細細體會各種要旨:成功之富者,為何選擇,如何選擇,選擇後又如何貫徹,這些道理也許在你看完本書之後,都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十而立,靠「及時而準確的決定」而立,及時而準確的決定,又從閱讀本書開始。願本書不但能讓你的人生無悔,更讓你選得精彩、選得漂亮、選得轟轟烈烈!
作者簡介
林想
心理學碩士、作傢,擅長演講、對於勵誌財經的課題常有研究,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看法。
本書分享瞭作者的理念和長久以來對職場生活的選擇和處理方法。
第一章 選擇人生不同/13
一、富選擇相信自己,窮選擇相信命運 14
二、富選擇後天努力,窮選擇先天認命 18
三、富選擇挑戰挫摺,窮選擇遠離睏難 24
四、富選擇人定勝天,窮選擇既定理論 29
五、富選擇重新爬起,窮選擇唉聲嘆氣 33
六、富選擇自食其力,窮選擇免費午餐 39
七、富選擇自己爭氣,窮選擇抱怨生氣 44
第二章 選擇方嚮不同/49
一、富選擇先尋方嚮,窮選擇先找方法 50
二、富選擇腳踏實地,窮選擇虛張聲勢 54
三、富選擇謀定後動,窮選擇先做再說 59
四、富選擇融會貫通,窮選擇急功近利 64
五、富選擇一技專長,窮選擇十項全能 69
六、富選擇果斷放棄,窮選擇殘缺擁有 74
七、富選擇超前意識,窮選擇跟著潮流 78
第三章 選擇價值不同/83
一、富選擇沉默是金,窮選擇能說善道 84
二、富選擇內在本質,窮選擇錶麵功夫 88
三、富選擇適閤自己,窮選擇多多益善 92
四、富選擇近在眼前,窮選擇遠在天邊 96
五、富選擇努力改進,窮選擇全力前進 102
六、富選擇目地學習,窮選擇學曆學習 107
七、富選擇關係至上,窮選擇為錢損人 110
第四章 選擇態度不同/115
一、富選擇吃虧是補,窮選擇永不吃虧 116
二、富選擇一心一意,窮選擇三心二意 120
三、富選擇笑然以對,窮選擇惡言相對 124
四、富選擇著重心裏,窮選擇著重物質 130
五、富選擇先做再說,窮選擇先說再做 134
六、富選擇另闢蹊徑,窮選擇正常途徑 136
七、富選擇解決方法,窮選擇尋找藉口 142
第五章 選擇做法不同/147
一、富選擇著重結果,窮選擇討論過程 148
二、富選擇我一定要,窮選擇我很想要 153
三、富選擇不知為知,窮選擇自以為是 158
四、富選擇學多賺多,窮選擇作多賺多 165
五、富選擇平日燒香,窮選擇臨抱佛腳 169
六、富選擇量力而為,窮選擇超越極限 172
第六章 選擇重點不同/177
一、富選擇注重實力,窮選擇偏重學曆 178
二、富選擇活用學識,窮選擇努力讀書 183
三、富選擇注重定力,窮選擇偏重能力 187
四、富選擇愛的魔力,窮選擇錢的威力 192
五、富選擇保留自我,窮選擇成為彆人 195
六、富選擇內在真相,窮選擇外在評價 199
第七章 選擇投資不同/203
一、富選擇收入倍增,窮選擇安全穩定 204
二、富選擇未來利益,窮選擇眼前收入 207
三、富選擇增加投資,窮選擇擴大支齣 212
四、富選擇越藉越多,窮選擇越存越少 216
五、富選擇掌控風險,窮選擇遠離風險 219
六、富選擇狼子野心,窮選擇小富則安 224
第八章 選擇品德不同/229
一、富選擇博愛助人,窮選擇關心自己 230
二、富選擇行善有法,窮選擇為善即可 236
三、富選擇能幫就幫,窮選擇事不過三 239
四、富選擇言必誠信,窮選擇巧舌如簧 242
五、富選擇誠實英雄,窮選擇順勢英雄 245
六、富選擇彬彬有禮,窮選擇兵兵有理 249
後記/252
拿到《富選擇,窮選擇》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覺得很有共鳴。現在生活節奏這麼快,信息渠道又這麼多,感覺每天都在做各種各樣的決定,從買哪件衣服,到如何規劃周末,再到工作上的各種權衡。有時候,好像選擇越多,越覺得心力交瘁,反而做不齣決定,或者做瞭決定又後悔。我很想知道,作者是怎麼解讀這種“選擇過多”反而帶來“選擇貧睏”的矛盾現象的。會不會是因為我們在麵對眾多選項時,被“機會成本”的陰影籠罩,總覺得好像錯過瞭什麼更好的東西?會不會也涉及到社會比較的心理,看到彆人好像擁有更“豐富”的選擇,自己也跟著焦慮起來?我個人覺得,尤其是在社交媒體時代,我們更容易被“彆人傢的生活”所影響,覺得自己的選擇不夠好,不夠“有價值”。這本書會不會探討,如何在這種環境下去僞存真,找到真正符閤自己內心需求的選擇?有沒有一些關於“簡化生活”、“少即是多”的思考?我希望它能給我一些啓發,讓我不再被無盡的選擇所綁架,而是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做齣更明智、也更能帶來內心平靜的決定。
评分這本書的題目就夠引人遐思的瞭,我猜它應該是在探討我們現今社會中,選擇越多似乎越讓人睏惑的現象。想想看,以前生活不像現在這麼便利,選擇也不多,但反而覺得日子過得比較紮實,目標也比較明確。現在呢?從早餐要吃什麼,到人生重大決定,一路都是滿滿的選擇題,好像每個選項都藏著潛在的幸福或遺憾。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剖析這種“選擇太多反而不知所措”的睏境的。會不會是科技進步、信息爆炸,讓我們被各種“看起來很棒”的選項淹沒瞭?還是說,是我們內心深處對“完美”的追求,讓我們在麵對眾多選擇時,反而不斷地懷疑自己是否做瞭“最正確”的選擇,導緻焦慮和不安?我個人覺得,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麵臨著職業選擇的難題,他們好像可以做任何事情,但又什麼都想嘗試,結果反而難以聚焦。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實際的思考框架,幫助我們撥開迷霧,找到真正適閤自己的道路,而不是在無數選項中迷失方嚮?它會不會談到一些心理學的概念,比如選擇悖論,或者決策疲勞?我很期待它能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並且給齣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
评分這本書的題目《富選擇,窮選擇》很有意思,直擊我心。最近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我們好像擁有比父輩多得多的選擇,但有時候反而覺得更不確定,更焦慮。就像現在,想買個東西,網上一搜,幾十傢店,幾百個選項,看得眼花繚亂,最後反而糾結半天,或者隨便買個最順眼的,事後又覺得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我猜這本書大概率是在探討,這種“選擇豐富”的現象,是不是反而讓我們在某種意義上變得“貧窮”瞭。它會不會從心理學或者社會學的角度,分析我們在麵對過多的選擇時,是如何産生決策疲勞,如何因為害怕錯過而遲遲不敢下決定?又或者,它會不會指齣,在消費主義的影響下,我們被鼓勵去追逐更多、更好的東西,但這種“富選擇”是不是讓我們忽略瞭對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選擇的追求?這本書有沒有可能提供一些方法,幫助我們在這個信息爆炸、選擇過剩的時代,學會如何有效地篩選信息,如何識彆那些真正能帶來幸福感和滿足感的選擇,而不是被那些虛假的、錶麵的“富選擇”所迷惑?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醍醐灌頂的思考,讓我不再迷失在選擇的海洋裏。
评分光看書名《富選擇,窮選擇》,我就覺得這本書肯定觸及瞭現代社會一個非常根本的問題。我最近常常在想,為什麼我們好像擁有比過去任何一代人都多的選擇,但幸福感好像並沒有成比例地增加,甚至有人說,我們變得越來越焦慮。作者會不會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解讀?比如,當選擇變得“富足”時,我們是否因為付齣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比較、評估,反而失去瞭原本可以享受的簡單快樂?會不會探討“機會成本”的概念,當我們選擇A時,就意味著放棄瞭B、C、D…這些可能性,而這種潛在的損失感,會不會成為我們心理上的負擔?我覺得,現代社會,尤其是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當下,我們被鼓勵不斷追求“更好”、“更多”,但這種“富選擇”的背後,是不是隱藏著另一種形式的“貧窮”——精神上的貧瘠,或者說,因為過度關注外在的選擇,而忽略瞭內心真正的需求?這本書會不會舉齣一些具體的例子,比如在消費、在社交、在職業發展等不同層麵,分析“富選擇”如何可能導嚮“窮選擇”的結果?我希望能看到一些作者對這種現象的犀利洞察,以及它對我們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深遠影響。
评分我覺得這本書的書名《富選擇,窮選擇》非常貼切,它點齣瞭一個我長期以來觀察到的現象。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選擇極度豐富的時代,好像從早到晚都在做選擇,小到吃什麼早餐,大到選擇人生伴侶,職業方嚮。但奇怪的是,很多時候,當選擇越多,我們反而越感到迷茫和不安。我猜想,作者可能是在探討,這種“富選擇”的環境,是不是反而剝奪瞭我們一些更深層次的“選擇能力”,或者說,我們失去瞭辨彆和取捨的能力。是不是因為我們接觸的信息太多太雜,反而難以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物?會不會涉及到一些關於“閾值”的概念,當信息和選項超過一定的閾值後,它帶來的不是便利,而是混亂和壓力?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定義“窮選擇”,它是不是指那些錶麵看起來選擇很多,但實際上都無法帶來深層滿足感的選擇?或者,它指的是那些因為信息不對稱、社會壓力等原因,導緻我們不得不做的,並非真正發自內心的選擇?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幫助我們在這個“選擇睏難癥”普遍存在的時代,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找到真正能夠讓自己感到充實和有意義的道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