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將學習有關的法律,匯整成冊,將人的一生,從幼兒至老人,每個階段均有詳細解說,是縱嚮的學習論述。
作者進一步以橫嚮論述,將各種學習涵括在內,對於國內的各種學習理解,做非常詳細的解說。
終生學習,為現代文明很重要的內涵。本書另將各種有關的法條,詳將收錄。本書實為社會和學校教育機構最重要的法學參考用書。
自序
本書體係
第1章人類學習
1.導論
2.無意識的學習
3.有意識的學習
4.為供學習而實施教育
5.激發學習動機
第2章幼兒學習
1.導論
2.幼稚教育法
3.傢庭教育法
4.零歲學習
5.1歲學習
6.2歲學習
7.3歲學習
8.4歲學習
9.5歲學習
10.6歲學習
11.7歲學習
12.幼教機構
13.幼稚園
14.孤兒院
15.外語補習班
第3章學童學習
1.導論
2.國民教育法
3.低年級生學習
4.中年級生學習
5.高年級生學習
6.國小課後安親班
7.課後扶助
8.自閉兒特教
9.過動兒特教
10.遲緩兒特教
第4章青少年學習
1.導論
2.國中生學習
3.升學壓力
4.中輟生
5.學生輔導
6.課後補習
7.國中補習班
8.高中生學習
9.高級中學設立目的
10.高級中學法
11.在傢自學
12.特教學校
第5章成人學習
1.導論
2.大學生學習
3.大學法
4.升大學管道
5.大學教學評鑑
6.大學融入産業
7.大學夜間部
8.社區大學
9.學士後第二專長學士學位課程
10.大學研究生學習
11.大學研究生暴增現象
第6章中年人學習
1.導論
2.中年人身體變化
3.視聽器官變化
4.麵對癌癥威脅
5.中年危機
第7章老人學習
1.導論
2.老年人身體變化
3.大腦老化現象
4.智力繼續下降
5.麵對死亡
第8章傢庭學習
1.導論
2.傢庭學習場所
3.培養孩子能力
4.培養孩子良好習慣
5.瞭解幼兒成長
6.在傢庭教導幼兒
7.傢庭不良學習
第9章學校學習
1.導論
2.古代傳統教育文武兼備
3.古代教育用書六經
4.現代基礎教育學科
5.體育課改變明顯
6.國中生放棄學習
7.學校不良學習
8.問題學生
第10章社會學習
1.導論
2.社會供應知識
3.壓力社會
4.勞動社會
5.高齡化社會
6.衛生社會
7.醫療社會
8.福利社會
9.保險社會
10.自治社會
11.法治社會
第11章閱讀學習
1.導論
2.兒童繪本
3.教科書
4.參考書
5.科普書
6.圖書館
7.國語文課綱
8.曆史課綱
9.英語課綱
10.數學課綱
第12章網路學習
1.導論
2.Internet
3.Intranet
4.WorldWideWeb
5.Microsoft
6.Yahoo!
7.Google
8.YouTube
9.Facebook
10.維基百科網站
11.颱灣學術網路TANet
12.颱灣商業網路SEEDNet
13.颱灣商業網路HiNet
14.電子佈告欄BBS
15.網路部落格Blog
16.電子郵件Email
17.電子報
18.電子書
19.學習網
20.遠距學習
21.颱灣空中大學
22.網路賭博
23.網路謠言
24.網路競爭
25.網路侵害
26.網路安全
第13章媒體學習
1.導論
2.平麵媒體
3.廣播
4.電視
5.網路新聞傳播
6.廣播電視法
7.有綫廣播電視法
8.反社會行為學習
9.媒體不良學習
第14章訪談學習
1.導論
2.團體訪談
3.焦點團體訪談
4.名目團體訪談
5.行人個彆訪談
6.專傢訪談
7.兒童訪談
第15章品德學習
1.導論
2.道德學習
3.傳統倫理道德
4.兒童期道德發展
5.2009年教育部新世紀品德教育方案
6.靜思語學習
第16章心靈學習
1.導論
2.雙手身心特質
3.雙腿身心特質
4.肢體心靈形成因素
5.肢體心靈分裂
6.能量中心
7.愛的能量
第17章善良學習
1.導論
2.良心社會
3.相助社會
4.人性問題
5.諸惡不為
第18章禮儀學習
1.導論
2.傢族禮儀
3.師生禮儀
4.開會禮儀
5.餐桌禮儀
6.道路禮儀
7.乘車禮儀
8.遊樂禮儀
9.頭禮
10.手禮
11.身體禮
12.吻禮
第19章生命學習
1.導論
2.孤兒生命
3.情障生命
4.言障生命
5.智障生命
6.精障生命
7.視障生命
8.聽障生命
9.身障生命
10.飢餓生命
11.孤老生命
12.安寜生命
13.受刑人生命
14.想死者生命
15.生命勇者
鄭豐喜先生
張茂隆先生
冉亮女士
江偉君女士
楊恩典女士
林睦卿女士
海倫凱勒女士
理查‧柯恩先生
蓮娜‧瑪莉亞女士
乙武洋匡先生
第20章名人學習
1.導論
2.發明名人
蔡倫
榖登堡
達文西
瓦特
史蒂芬遜
法拉第
模爾斯
阿姆斯壯
奧托
亞曆山大‧貝爾
愛迪生
萊特兄弟
馬可尼
布格蒂
3.發現名人
哥倫布
哥白尼
伽利略
開普勒
笛卡兒
牛頓
拉瓦錫
達爾文
孟德爾
麥剋斯韋
倫琴
貝爾
馬剋斯‧普朗剋
盧瑟福
馬可尼
費密
4.學術名人
培根
洛剋
伏爾泰
亞當‧史密斯
馬爾薩斯
馬剋思
雷普裏爾
佛洛依德
愛因斯坦
海森堡
5.企業名人
富爾頓
路透
亨定頓
諾貝爾
卡尼基
摩根
瓦納邁剋
洛剋斐勒
威廉‧利華
福特
6.政治名人
秦始皇
呂不韋
張良
君士坦丁大帝
隋文帝
王安石
威廉一世
蘇東坡
劉基
華盛頓
傑佛遜
辣斐德
拿破崙‧波拿巴
林肯
甘地
7.軍事名人
塞魯士大帝
亞曆山大大帝
凱撒
嶽飛
成吉思汗
西濛‧玻利瓦爾
8.醫藥名人
哈維
列文虎剋
皮奈
詹納
莫頓
南丁格爾
巴斯德
利斯特
史懷哲
亞曆山大‧弗萊明
9.教育名人
韓非
柏拉圖
亞裏斯多德
歐幾裏得
盧梭
10.宗教名人
摩西
馬哈維拉
釋迦牟尼
耶穌基督
保羅
摩尼
奧古斯丁
穆罕默德
路德
11.道德名人
孔子
老子
莊子
孟子
加爾文
12.颱灣名人
鄭成功
黃玉階
林呈祿
陳逢源
杜聰明
韓石泉
黃朝琴
施乾
石錫勛
張文環
附錄一教育基本法
附錄二國民教育法
附錄三幼稚教育法
附錄四傢庭教育法
附錄五社會教育法
附錄六補習及進修教育法
附錄七特殊教育法
附錄八終身學習法
主要參考書
自序
人從齣生以來就不斷在學習,此係自動自發學習,對未來的影響至大。學習不應隻為升學考試或取得文憑而為,應在於為未來立足於社會做準備。在校成績優越的人,齣社會以後不一定有良好的錶現;在校成績平凡,亦不一定不會成為以後在社會上舉足輕重人物。學習是一種付齣,人必須努力付齣,纔能有所收獲,無論古今中外的成功人物,莫不如此。本書以學習為主題檢討有關學習各種問題,以供參考,希望對於學習有所幫助。
本書之齣版承濛李進清庭長悉心校對,在此謹誌謝意。
颱灣大學名譽教授
蔡墩銘 謹識
2010年12月10日
《學習與法律:廿世紀颱灣學習見聞》這個書名,一語道破瞭我一直以來在心中縈繞的幾個關鍵點。作為一個在颱灣生活瞭半個多世紀的人,我親眼見證瞭我們社會在教育和法律製度上的巨大變遷。書名裏的“廿世紀”,直接將我拉迴瞭那個充滿故事的年代。我記得小時候,學校的規矩很多,老師們常常強調“遵守校規,就是遵守法律”。那時候,法律似乎更多地被理解為一種約束,一種必須服從的力量。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彆是民主化進程的推進,我們對法律的理解也變得越來越深入和多元。我們開始意識到法律是保障我們權益的工具,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基石。因此,這本書名所強調的“學習”與“法律”之間的關聯,對我來說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我非常想知道,在那個時代的颱灣,年輕一代是如何被教導法律的?他們的學習經曆中,哪些部分是與法律息息相關的?例如,當時的公民教育課程是如何設計的?在麵對一些社會事件時,學校又是如何引導學生們理解法律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入的個案分析,能夠展現齣不同時期的學習者,在法律的視域下,他們的認知是如何形成,他們的生活又是如何受到法律的影響。這本書,或許能幫助我重新梳理自己對那段曆史的理解,並且更深刻地認識到,學習法律,也是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社會公民。
评分這本《學習與法律:廿世紀颱灣學習見聞》的書名實在太吸引我瞭!身為一個在颱灣土生土長的“老颱灣”,這幾十年來,我看著颱灣社會的變遷,也親身經曆瞭教育體係的種種起伏。書名裏提到的“學習”,勾起瞭我無數的迴憶,從小學時擠在狹小的教室裏,到中學時為聯考埋頭苦讀,再到大學時對各種新思潮的探索,每一步都烙印在我的生命裏。而“法律”這個詞,更是近幾十年來颱灣社會最常被提及也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從早期的戒嚴時期,到後來的民主化進程,法律的製定與修正,深刻地影響瞭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甚至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我一直很好奇,在颱灣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學習和法律這兩個看似不那麼直接相關的領域,是如何交織在一起,共同塑造瞭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軌跡的?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一把鑰匙,能夠開啓塵封已久的迴憶,讓我們得以重新審視那個年代我們是如何學習的,以及法律是如何在其中扮演瞭某種隱形或顯性的角色。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分享一些鮮活的案例,描述學習經曆如何與當時的法律環境發生碰撞,或是法律的變遷如何影響瞭教育的走嚮。希望它能帶領我迴到那個充滿挑戰與希望的年代,重新體驗那個時代的學習氛圍,以及法律製度如何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
评分《學習與法律:廿世紀颱灣學習見聞》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聯想起我上學時期的種種迴憶,特彆是關於“見聞”的部分。我們這一代人,學習的道路上,多少都接觸過一些關於法律的觀念,即便當時我們年紀小,不太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總能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力量在引導著我們。我記得國小時期,學校會組織參觀法院,或者請警察叔叔來演講,告訴我們不能觸犯法律,要遵守規矩。到瞭國高中,曆史課本裏會提到一些關於政府架構、法律製度的章節,雖然有些枯燥,但多少建立瞭我對法律體係的基本認知。更有趣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特彆是解嚴之後,我們開始接觸到更多元的資訊,法律的討論也變得更加公開和熱烈。我特彆好奇,這本書裏是如何描繪那個年代的學生們,在如此不同的社會背景下,他們是如何“見聞”到法律的?是透過課堂上的教學?是透過社會上的新聞事件?還是透過傢庭的言傳身教?有沒有一些特彆的法律事件,對當時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産生瞭深刻的影響?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有詳實的案例,能夠具體展現學習經曆與法律環境之間的碰撞與融閤,讓我們能夠更生動地理解,法律是如何滲透到我們二十世紀的颱灣學習生活中的。
评分我對《學習與法律:廿世紀颱灣學習見聞》這個書名産生濃厚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觸及瞭我對颱灣社會發展曆程中一個重要麵嚮的思考。身處這個時代,法律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從社會秩序的維護,到個人權利的保障,法律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然而,法律的形成與演變,又是與社會整體的文化、教育背景緊密相連的。我常常在想,在過去那段充滿變化和挑戰的二十世紀,颱灣的教育體係是如何在法律的框架下運行的?而年輕一代的學習者,又是如何透過他們的學習經曆,來認識、理解,甚至影響法律的呢?這本書名中的“學習”與“法律”的結閤,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曆史的讀物,更可能是一本關於我們如何透過學習來理解社會、理解規則的書。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探討一些具體的曆史事件,例如在某個時期,特定的法律政策是如何影響瞭學校的課程設置,或是如何改變瞭學生的學習方式。反過來,當時的學子們,他們對於法律的看法或實踐,又是否對社會的進步産生瞭某種推動作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學習與法律這兩個看似獨立的領域,在二十世紀的颱灣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瞭我們今天的社會麵貌。
评分我看到《學習與法律:廿世紀颱灣學習見聞》這個書名,腦海中立刻閃過許多零散的畫麵。我記得小時候,學校裏的老師總是強調“守法”,課本裏充斥著關於國傢、紀律和規章的章節。那時候,法律似乎是一個遙遠且威嚴的存在,與我們這些小孩子的日常學習似乎沒有太大的關聯,但我們卻被教導要敬畏它。然而,隨著我年齡漸長,開始接觸到更多的社會新聞和討論,纔逐漸意識到法律並非僅僅是冰冷的條文,而是與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都息息相關的。特彆是近幾十年來,颱灣社會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威權統治走嚮民主,這其中法律的角色扮演至關重要。這本書的書名,恰恰觸碰到瞭我一直以來對這段曆史的某個好奇角落:究竟在那個學習至上的年代,法律是如何被呈現給學生們的?又在不經意間,對他們的學習態度、價值觀念産生瞭何種影響?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曆史細節,比如當時的教科書是如何解讀法律的,學校是如何處理與法律相關的事件,或者社會上的哪些法律議題曾引起學生們的廣泛討論。如果書中能描繪齣一些生動的人物故事,展現齣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學習者,在法律的框架下如何摸索、成長,那將更具吸引力。我渴望透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二十世紀颱灣社會在學習與法律這兩個層麵的互動演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