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錶於2025-01-12
儒學如何進入體制,成為主導帝國統治秩序的核心思想?
儒者在與現實權力周旋的過程中,又如何苦心孤詣保留些許理想?
本書透過對漢代儒學的解析,並以西方理論為佐證,
對以上提問作出詳細而深入的分析與回應,立論別出心裁,另起蹊徑,
是中國思想史領域與兩漢思想史研究值得一讀的論著。
「漢代儒學」無疑是中國思想史的重大課題,《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一書旨在透過漢代儒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人物、著作、事件,包括叔孫通、陸賈、賈誼、董仲舒、《韓詩外傳》、《白虎通》、郡國廟的興毀等,探討漢代帝國意識形態之形成與發展狀況。本書作者清華大學中文系林聰舜教授浸淫漢代思想研究二十餘年,除運用相關的傳統資料作為論述的資源以外,並以西方理論作為佐證,立論自成一家,是兩漢思想史研究領域值得一讀的論著。
對體制的合理性不斷作出論述,是各個時代主流思想家共同面對的課題。漢儒在董仲舒之前,努力證明儒學能為帝國提供長治久安之策;董仲舒之後,儒學雖逐漸取得獨尊的地位,仍須面對帝國各種重要問題提出主張與論述,才能繼續有效扮演帝國意識形態的角色。
本書以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為主軸,探討漢代儒學有哪些特質讓它成功扮演帝國意識形態的角色?又是如何自我轉化、重新論述,使其得以在長期思想競逐中勝出?此外,本書也特別留意莊嚴的儒學論述背後隱藏的權力關係,諸如儒家理念、帝國統治、儒者利益之間互相依賴又互相牽制的關係。本書除結語外,共分八章,分別處理漢代儒學扮演帝國意識形態核心的幾個重要階段的問題。
本書採取的研究進路,比較接近思想史研究進路,特別留意思想家與歷史情境間的互動,並聚焦在漢代儒學作為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討論內容牽涉到:儒學如何成為主導帝國統治秩序的核心思想;儒學對帝國政治的改造;儒者的政治文化理想與實踐;儒學對穩定帝國統治的貢獻;經學論述如何與現實重大問題結合;漢儒如何改造先秦儒學,使能符合當時政治社會的需要,而且對社會大眾更具有說服力;儒者如何進入體制並成為統治秩序的重要組成份子及其影響等。
本書各章中,透過不同儒者別出心裁的論述,可以看到儒者如何與時俱新,將儒學論述成合乎現實、主宰歷史發展的思想;也可以看到儒者在論述儒學成為帝國意識形態的過程中,常自覺或不自覺地反映了自身階級的利益。當然,也可以看到儒者在與現實權力周旋的過程中,如何苦心孤詣留住儒學的些許理想。儒學的不斷自我轉化、重新論述,也就成為儒學生存發展必然表現的樣態。對於建立漢朝的劉氏政權,如何與儒學結合以促進思想的統一,逐步鞏固其帝業,並朝中央集權方向發展;以及儒學在此政局之下,如何因應調整以取得學術主導的地位;皆有詳細而深入的分析說明。不論在政治上或儒學發展史上,本書皆提供相當清楚的線索,極具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林聰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所)教授。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所)主任、清華學報主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傅爾布萊特基金會」訪問學者、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目前研究領域為漢代學術思想、《史記》。已出版專著有:《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史記的世界:人性與理念的競逐》、《向郭莊學之研究》、《史記的人物世界》、《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臺灣新統治霸權的形成》(評論集),以及學術論文數十篇。
自序
第一章、漢代儒學的一個側面──思想、統治與權力運作
一、漢代儒學的時代課題:論述為帝國需要的統治思想
二、漢代儒學研究回顧與本書對漢代儒學採取的立場
三、如何看待莊嚴的儒學論述背後蘊藏的權力關係
四、本書的幾個論述重點
五、小結
第二章、叔孫通「起朝儀」的意義──劉邦卡理斯瑪支配的轉變
一、前言
二、打天下時期的劉邦:卡理斯瑪式(charismatic)的領袖
三、卡理斯瑪支配的衰落:「起朝儀」的必要性
四、「朝儀」出現的積極意義
五、小結
第三章、陸賈「逆取順守」觀念新探──建立帝國的深層穩定機制
一、前言:漢帝國「逆取順守」統治方向的奠立
二、「以順守之」的深層義涵:統治階層領導權的擴大
三、仁義、經藝、倫理教化與「以順守之」的結合:帝國深層穩定機制的建立
四、「士」角色的重新認知:作為帝國深層穩定機制組成要素的「士」
五、小結
第四章、《韓詩外傳》論「士」──《詩》教、造士與儒士共同體的建立
一、前言
二、秦綱絕維弛後儒士的憤激及面對新帝國的興奮情緒
三、興奮情緒的另一面:新帝國政治情勢下儒士的壓力
四、「士」處境的反省與「造士」:儒士的機會、壓力與群體力量的摶聚
五、經義、修身、士節與「士」的自負:儒士共同認同的強化
六、進入統治體制,積極參與帝國政治:「仕」的優位選擇
七、「士」集團力量的建構:士之重、師之尊與友之助
八、君求於臣,甚於臣求於君的君臣關係定位:「士」對保有政治上獨立人格的奮鬥
九、小結
第五章、「禮」世界的建立──賈誼對禮法秩序的追求
一、前言
二、賈誼建立「禮」世界的現實目的
三、賈誼論「禮」與「法」的關係
四、俗世世界的改造:賈誼的「禮」與文化秩序「的」保留
五、帝國意識形態的雛型:賈誼的「禮」扮演的歷史角色
六、小結
第六章、帝國意識形態的建立──董仲舒的儒學
一、前言:「更化」以建立儒學為主導的新統治秩序
二、建立新的帝國意識形態的必要性
三、帝國意識形態應扮演的功能
四、尊儒與意識形態控制
五、「六藝之科、孔子之術」的新詮釋
六、尊君與大一統
七、普同世界觀的建立:儒家理論與陰陽五行宇宙圖式的結合
八、日常行動的指引:「三綱」等倫理原則
九、調和不同階級的利益
十、小結
第七章、西漢郡國廟之興毀──禮制興革與統治秩序維護之關係之一例
一、前言
二、高、惠帝時期郡國廟之建立:透過制度神聖化出身寒微的統治家族之一環
三、武帝時期對郡國廟制的挑戰:從「繫海內之心」到皇室內部矛盾的出現
四、元帝時期的罷郡國廟之議:經學理想與現實完美結合的典型範例
五、小結
第八章、帝國意識形態的重建──扮演「國憲」基礎的《白虎通》思想
一、前言
二、章帝制定「國憲」的努力與白虎觀會議的召開
三、《白虎通》出現的歷史要求
四、扮演帝國意識形態的《白虎通》思想
五、帝國意識形態的發展:《白虎通》與董仲舒儒學的異同
六、小結
第九章、結語
引用書目
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