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解讀蔣公八年抗戰日記(上下冊)

郝柏村解讀蔣公八年抗戰日記(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郝柏村:八年抗日戰爭是蔣委員長領導的。』

『喚醒八年抗日的光榮國魂之書』

  槍在我的肩膀,血在我的胸膛
  亡國的條件絕不能接受,中國的領土一寸也不能失守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摘自《自序》抗戰歌詞)

  蔣介石日記(1917~1972)自2006年公開後,詳實的軍事、外交等決策紀錄,為中華民國近代史研究開展新的視野。

  全套日記涵蓋了兩岸共同關注的民國史兩大戰爭:國共內戰(1945~1949)與八年抗日戰爭(1937~1945)。一九一九年出生的郝柏村,半生戎馬,是少數僅存親身見證兩大戰爭歷史現場的將領。

  繼2011出版《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1945~1949》,郝柏村再次傾生命之力,以蔣介石日記為本,日夜思索,反覆研讀,並翻查兩岸史書,尋訪尚存軍袍,務使自己之解讀貼近蔣公之思維,及符合當時之情勢。每日親撰千字以上,畢2年之力,走過蔣介石筆下、以及他自身經歷的八年抗戰,終以60萬字而成本書。

  「這不只是蔣介石的八年抗戰,也是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之爭,不能被遺忘,更不容被扭曲。」近95高齡的郝柏村,希望在有生之際,為後世留下歷史原貌,也為今日兩岸的歷史詮釋權,廓清迷障。

作者簡介

郝柏村

  一九一九年生,江蘇鹽城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2期砲科、陸軍大學20期、三軍聯合參謀大學、美國陸軍砲校高級班、美國陸軍參謀大學畢業。陸軍一級上將。曾任中華民國總統府侍衛長、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行政院長、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等。相關著作有《無愧》、《郝總長日記中的經國先生晚年》、《八年參謀總長日記》、《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以上均為天下文化出版)等。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郝柏村解讀蔣公八年抗戰日記一九三七~一九四五(上)

一九三七~一九四○蔣公歷史照片
【出版者的話】 為歷史真相留下一粒種子 高希均
【自序】 血肉和淚水築成的歷史長城
【導論】 八年抗戰局勢概述 郝柏村

第一部 從剿共到抗日:一九三七年
解讀一九三七
一九三七年時勢
一月安內—國政紛擾費思量
二月協商—軍閥割據難統一
三月籌畫—外交內政求均衡
四月積蓄—內戰暫息備抗戰
五月過渡—聯英制日終落空
六月暗潮—抗戰前夕拚建設
七月爆發—七七事變撼中國
八月烽火—淞滬戰役聚目光
九月艱困—上海戰場漸危急
十月忍耐—人生應創造時勢
十一月轉進—上海撤退固南京
十二月悲痛—南京屠殺激民憤
一九三七年總結

第二部 政治局勢內外交逼:一九三八年
解讀一九三八
一九三八年時勢
一月平靜—對外方針待決定
二月失望—國際道義不可恃
三月進展—決定領導安民心
四月振奮—台兒大捷勵士氣
五月緊急—徐州淪陷入武漢
六月轉折—前進武漢續抗日
七月攻勢—會戰慘烈難防守
八月西進—武漢保衛難取捨
九月陰謀—德併捷克歐戰緩
十月入川—撤守武漢駐西南
十一月紛亂—長沙大火釀慘禍
十二月新局—抗戰進入新階段
一九三八年總結

第三部 抗戰基地的鞏固:一九三九年
解讀一九三九
一九三九年時勢
一月休養—革新黨務求發展
二月奠基—穩定後方統意志
三月詭變—歐局動盪難捉摸
四月蠢動—國內國際局勢擾
五月轟炸—堅持抗戰不談和
六月準備—冬季攻勢顯實力
七月不滿—金融波動傷國本
八月折衝—國際外交難預判
九月合流—歐戰爆發舉世驚
十月戒慎—合縱連橫難判定
十一月困窘—後方經濟漸轉劣
十二月反攻—粵桂戰場顯軍威
一九三九年總結

第四部 中國人打中國人的開始:一九四○年
解讀一九四○
一九四○年時勢
一月保路—對外交通難維護
二月驚心—柳州轟炸險受難
三月可恥—汪偽政權終登場
四月穩進—內部雜音勢可慮
五月閃擊—荷比陷落歐戰急
六月震驚—西線失守德稱霸
七月不屈—重慶轟炸心神定
八月堅持—日欲求和我欲戰
九月結盟—德義日三國合流
十月摩擦—黃橋事件國共鬥
十一月緩和—內政進步稍可慰
十二月無懼—自立自強不能屈
一九四○年總結

郝柏村解讀蔣公八年抗戰日記一九三七~一九四五(下)

一九四一~一九四五蔣公歷史照片

第五部 抗戰與世界大戰合流:一九四一年
解讀一九四一
一九四一年時勢
一月嚴拒—皖南事變不忍讓
二月合作—美使來華促和平
三月憂惶—建國基礎無規畫
四月醜劇—俄倭妥協求突破
五月遺憾—晉南會戰犧牲慘
六月詭譎—德攻蘇俄局勢變
七月猶豫—北進南進仍未定
八月無怨—疲勞轟炸不屈服
九月抗敵—中日長沙戰事起
十月檢討—會戰結束議得失
十一月暗戰—以談判掩護偷襲
十二月奇襲—珍港事變撼全球
一九四一年總結

第六部 聯盟作戰的得失:一九四二年
解讀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年時勢
一月加盟—聯盟作戰初體驗
二月訪印—中印關係新境界
三月靜思—建國方略待計畫
四月危急—臘戌失守緬戰危
五月自持—滇西浙東避決戰
六月關鍵—美日海戰局勢轉
七月籌思—和平機構須成立
八月巡訪—視察西北收故土
九月整建—反攻基礎求穩固
十月自由—廢除不平等條約
十一月轉變—大戰局勢利盟國
十二月角力—新約談判起風波
一九四二年總結

第七部 一躍而為世界四強:一九四三年
解讀一九四三
一九四三年時勢
一月平等—簽訂中英美新約
二月出使—國會演講壯聲勢
三月錯判—制憲應在作戰時
四月盼望—外交瞬變難掌握
五月進攻—鄂西會戰撼後方
六月難測—倭俄問題待解決
七月緩變—世戰大局漸轉移
八月斡旋—國際談判難掌握
九月達標—十一中奠定政基
十月未決—反攻緬甸待商量
十一月躍進—開羅會議定地位
十二月恥辱—常德會戰犧牲慘
一九四三年總結

第八部 艱苦邁向成功:一九四四年
解讀一九四四
一九四四年時勢
一月觀望—美催攻緬我暫緩
二月鬱悶—內患加劇難控制
三月自強—名不副實痛自省
四月自制—內憂外患交相逼
五月失責—豫西會戰指揮亂
六月登陸—諾曼第反攻成功
七月告急—衡陽之圍勢緊急
八月光榮—衡陽雖失無動搖
九月自反—以辱為幸終必勝
十月撤史—中美關係新危機
十一月脆弱—桂柳戰事皆失利
十二月震動—獨山陷落四川驚
一九四四年總結

第九部 代價高昂的勝利:一九四五年
解讀一九四五
一九四五年時勢
一月憂慮—邊疆動亂添煩愁
二月密約—美英俄出賣中國
三月困境—中南半島角力戰
四月風雲—兩強之間難為弱
五月豐收—六全大會開新局
六月協定—中俄協定難互助
七月暗流—外蒙獨立淪附庸
八月凱歌—日本無條件投降
九月變局—受降之際動亂起

解讀後語
日本向中國戰區投降降書
日本向盟國投降降書

圖書序言

一九四一年總結

一九四一年是抗戰中期,內政、外交變化最大的一年,既是獨力抗戰的最後一年,也是中美英聯盟作戰開始的一年。

抗戰期間,內政與外交常常糾纏在一起,尤以中共問題與中俄關係為然。抗戰開始,中共發表共赴國難宣言,取消中華蘇維埃政權,為實現三民主義奮鬥,放棄階級鬥爭,共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歸軍委會指揮,但抗戰開始未久,共軍改編的十八集團軍(歸第二戰區閻錫山指揮)與新四軍(歸第三戰區顧祝同指揮),與國軍發生衝突與襲擊,當時為顧及團結抗戰的形象,此際的戰鬥稱之為「摩擦」。

一九四○年冬,軍委員為避免國軍與共軍交雜混駐,乃令所有共軍均調赴黃河以北,集中河北,對日抗戰,但共軍拒絕,第三戰區以新四軍抗命,予以圍剿,生擒其軍長葉挺,解重慶法辦,新四軍番號撤消。但新四軍被解散後,大部逃往蘇北,並由中共明令恢復,而以陳毅為代軍長,在蘇北發展,從此抗戰陣營正式分裂為兩個軍令權,抗戰初期軍令統一的形象徹底破壞。國共一面抗戰,一面內鬥,日形惡化,其影響於中俄關係者,即俄對國民政府的援助,完全停止(亦與德俄戰爭有關),但暗助中共則益積極。

汪精衛自一九三八年冬逃抵河內,即不斷與日本接觸,甘受利用,終於一九四○年三月在南京成立偽政權,統合了北平王克敏、南京梁鴻志的漢奸政權,仍以中國國民黨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正統自居,仍用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而附以「和平反共建國」飄帶,承認偽滿,承認大東亞榮圈。一九四一年七月,德義兩國竟予承認,蔣公立即與德義絕交(按德義承認偽滿時,並未與其絕交)。及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對日德義三國同時宣戰,且較美國與德義宣戰在前,其實德義當時與中國並無直接的戰爭行為,但因其承認汪偽政權,是對德義宣戰的主因,益見蔣公對中國領土主權完整,及中華民族獨立自尊國格的堅持。

軍事方面,本年無重大決定性的會戰,基本是持久消耗階段,但已顯見戰場遼闊,我戰力整建恢復,日軍已痛感兵力不足,及補給線綿長之苦。諸如一月間豫南會戰,三月間上高會戰,九月間第二次長沙會戰,日軍均未能達成其作戰目標,僅五月七日至六月二日,敵以二十萬兵力,圍攻黃河北岸中條山我敵後根據地成功,按中條山在晉南,黃河北岸,衛立煌集團軍於一九三七年太原會戰後,以十萬之眾進入中條山區,形成敵後根據地,阻敵渡黃河南侵,敵十餘次掃蕩均失敗,此次會戰後,我雖損失重大,但主力仍向敵後突圍成功。

日記中,蔣公料德必攻俄,精準如神,但在戰略思維上,對希特勒只能以「瘋狂」解釋。如以德國軍事將領的戰略素養,只有兩個條件下,德攻俄才有勝算,一為西和英國,高舉反馬克思政權大旗;二為東聯日本,日本素以反共脅迫中國,如以反共口號,與日本夾擊史達林,則俄必敗,資本主義的美國亦未必援俄抗德,扯日本的後腿。這兩個條件未具備,解讀者當時是一個年輕軍官,真不知希特勒打俄國,政治與軍事目標何在?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