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曾言:若西藏民眾同意,可以結束靈童轉世製度。這製度從何而來?是否該結束?
達賴喇嘛不僅是指個人,也代錶瞭西藏整體的製度與文化。
本書追溯每一世達賴喇嘛的生平與時代背景,探究西藏迷人而詭譎的曆史。
「就算達賴喇嘛的公眾形象和筆者所知的他之間有著緊張關係,可是在大眾所想像的西藏以及曆史所記載的西藏之間的緊張關係還更為嚴重。……在這兩方麵,實情都比傳說更加強而有力。」—摘自〈作者前言〉
舉世皆知,第十四世的尊者達賴喇嘛,對以非暴力實現西藏的公理正義是不遺餘力的,但他自認不過是個普通的人。據《時代》雜誌報導,他是世界上極具影響力的人物,對群眾的吸引力遠遠超過其他的心靈導師或政治人物。盡管他和西藏人民都曆經瞭許多苦難,但他爽朗而幽默、慈悲而具理想性,使得他看起來與其他人非常的不同。
不過,十四世達賴喇嘛所傳承的製度始末,其血腥和詭譎並不亞於西方教宗的製度史。「第一位」達賴喇嘛其實是第三世;第二世形容自己是「瘋丐僧」;第四世不但不是西藏人,而且還是成吉思汗的直係子孫。六世達賴素有風流的惡名,接連四位達賴喇嘛的死因很可能都是謀殺。而現任達賴喇嘛本人也曾成為兇手殺害的目標,結果卻是一位密友同道的慘死。他隨即坦承,西藏從來就不是人間樂土。
盡管中共把尊者形容成是「披著袈裟的狼」,西藏的形象卻還是一個以行腳僧著稱的無比祥和的國度。本書對西藏的文化、政治和宗教的真實經過,提供瞭敘事緊湊且引人入勝的洞見。
本書特色
◆西藏是政教閤一的製度,而藏獨的政治問題,嚮來也牽動著颱灣的政治與社會,加上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在意與重視,使得西藏問題更是備受國際矚目。他不但是宗教導師,也具有政治領袖的身份,一舉一動都是被報導的焦點。本書對西藏的曆史、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可提供深刻的洞察。
◆最近達賴提齣,如果西藏民眾同意,可以結束靈童轉世製度。他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颱訪問時說:「如果人民覺得達賴喇嘛這個製度已經過時,那這個製度就該消失——我沒有問題。」這讓過去行之已久的西藏傳統曆史定製和宗教儀軌受到熱烈討論,因為這牽動瞭過去十三世的轉世製度。而本書正是往前追溯過去每一世的達賴喇嘛的生活和背景,詳敘他在祥和慈悲的宗教生活之外,另方麵所經曆的真實曆史。
作者簡介
亞曆山大.諾曼(Alexander Norman)
他在一九八八年替《旁觀者》(Spectator)周刊 做專訪時,首度跟尊者達賴喇嘛見麵。之後,他便得以跟這位西藏精神領袖閤作兩本他的暢銷書:《達賴喇嘛自傳:流亡中的自在》和《古代智慧與現代社會》,並 與達賴喇嘛緊密的工作。他目前是牛津大學黑修道士修院(Blackfriars Hall)的成員。
二十多年來,亞曆山大.諾曼與達賴喇嘛密 切地往來閤作,他親身體會到這位不凡者的勇氣、慈悲和率真。兩人間的友誼,並不像其他太多的好萊塢冥想師或名流人物所宣稱的一般,他總計花費瞭兩百五十小 時以上的時間來訪談達賴。在本書中,他對達賴喇嘛這樣非凡之人,提供瞭無可比擬的深刻洞悉。
譯者簡介
李中文
輔仁大學德語研究所碩士。曾擔任《世界地理雜誌》特約譯者,前後將近十年,且在齣版界參與過數年的編輯實務。熱愛 自由譯者的生活,興趣是暇時帶著小女兒四處閑晃。現為專職翻譯,譯有《神祕古蘭經》、《海盜》、《亞曆山大大帝》、《巫師與巫術》、《HAPPY MONEY》、《細菌之謎》、《穆斯林發現歐洲》、《浪漫主義》、《愛因斯坦在柏林》、《何謂哲學問題》、《閱讀的曆史》、《美國說瞭算》等書。
尊者達賴喇嘛序
誌謝
關於拼字和發音
前言
一 洛桑嘉錯命案
二 觀音菩薩:以慈悲眼觀見眾生者
三 絲綢、香料和佛陀之道
四 人中之獅
五 後來幾位法王
六 對付佛教的藏王
七 仲敦巴和佛弟子們
八 沃色和掘藏師
九 無名的宗教:西藏的民間傳統
十 僧伽和施主,八思巴和薩迦派
十一 佛語的傳承:噶舉派
十二 宗喀巴和黃袈裟之舞
十三 「第一世」達賴喇嘛根敦珠巴
十四 瘋丐僧
十五 大海般的喇嘛索南嘉措
十六 東濛古人之子:雲丹嘉措
十七 羅桑嘉措和西藏統一
十八 偉大的五世
十九 插麯:藏神處死瞭拒絕崇拜他的神父
二十 飽受非議的六世
二十一 傀儡和冒充者
二十二 滿人候選靈童
二十三 身不由己的八世
二十四 攝政掌權
二十五 偉大的十三世
二十六 丹增嘉措
二十七 流亡中的自在
參考書目
推薦文
尊者達賴喇嘛序
個人的一位老友亞曆剋斯.諾曼在本書對西藏曆史文化提供瞭頗具「外界人士」色彩的觀點。他在講述達賴喇嘛製度的始末時,特彆凸顯瞭人的因素。他費瞭不小工夫來解釋,這個跟大悲觀世音菩薩有關的法脈是如何從古印度發源,而後又是怎樣在西藏發展的。他也呈現齣,這個製度是怎樣從純粹靈修的製度,演變成與該國政治和文化生活密切相關。
在亞曆剋斯冷靜考察足以錶徵西藏史各個重要時期的有關動亂時,他的敘述也顯示齣,西藏宗教文化是如何相沿成習,從而忠實保存瞭當今世上已經亡佚的印度佛教傳統的最完整型態,這個傳統主要是從印度偉大的那爛陀大學演變來的。同時,它也顯示齣西藏跟它的大鄰國中國的關係已經存在上韆年。起初,在唐朝時期,這個關係是一種平等的關係,而各輩達賴喇嘛跟濛古以及後來滿人皇帝們間也都有個人的平等關係。
有著達賴喇嘛尊號的這十四個人,在性格上自然顯示齣相當程度的差異。從文雅慈悲的更登珠巴,也就是一世達賴,經過偉大的學者、教師,也是他的繼任者更登嘉措,來到十七世紀具有遠見的偉大的五世,直到我的前任,也就是為西藏獨立不遺餘力的偉大的十三世,乃至於我本人,個個都有不同的鮮明的人格特質。不過,在藏人的心目中,達賴喇嘛跟觀世音之間是密切關聯的,而這也反映齣藏族人跟觀世音之間悠久的特殊關係。由於觀世音對有情眾生無二無彆的大慈大悲,藏人對祂懷抱特殊的崇拜和信仰。祂顯現齣諸如愛、慈悲,以及誓度眾生的心,好比一件珠寶,不僅可以剋服世間輪迴中的窮睏,同時還能實現眾生各自的願望。觀世音可說是「手持白蓮花的大士」,蓮花意指智慧,而世上也有萬般智慧,像是珍惜當下以及慈悲喜捨,而最重要的則是瞭悟空性。
這本書把每位達賴喇嘛放在各自的時代脈絡中,講述他們的生平。這麼一來,就不免觸及西藏史裏頭許多疑難而敏感的話題,而當中又有許多話題會引申齣重大的問題。盡管我並不一定同意作者所錶達的每一項論點,卻相當欣賞他在分析這些事情時所抱持的直率態度。
亞曆剋斯.諾曼是一位英國紳士,盡管我們有相當不同的背景,他卻一直是我的好友,而他在許多事情上的幫忙,我至今還非常感謝。我把這本書推薦給所有希望加深自己對西藏曆史文化認知的人,相信當中所蘊含的真知灼見,即使是對這方麵的專傢也會有所啓發。
達賴喇嘛
二○○八年三月
前言
拜謁達賴喇嘛乃是一件難以抗拒、令人嚮往的事情,親身經曆過的人都可以證實。得到到他內務辦公室拜見的許可之後,得先在大門接受侍衛的檢查,交齣護照,說明來意。「來訪的目的?」「在達蘭薩拉的住處?」「好的,尊者會準時接見你。」嚮後方瞄一下,你或許會發現到一兩位旁人好奇且羨慕的錶情並因而沾沾自喜。不過,一旦走進去,感受到條理井然、一絲不苟的氣氛時,就會為這種沾沾自喜感到可恥。進到門內的等候室時,你會有一些鎮定下來的時間。
在遠處,聳立著道拉達爾山脈閃閃發亮的頂峰,它跟雄偉的喜馬拉雅山和壯闊的西藏高原相連。在近處,石楠樹叢圍繞著細心照料的庭園。空氣中彌漫著茉莉、金桔、蘋果和玫瑰的香氣,以及旁邊佛壇間焚香的味道。過瞭幾分鍾,一名穿著傳統藏服和光亮鞋子的年輕官員,帶著你經過院落,走上一段階梯。往右手邊可以看到底下的建築物,整整齊齊的從三麵環繞著一片草地。當中站著一位僧官,正在跟一名屬下講話。接著再爬一小段階梯,來到一棟格局對稱的建築物。你猜想,這應該就是尊者會客的地方。
你現在進入顯然是會客室的地方,窗戶對著一道走廊,點綴著多年生石竹的花籃。室內可以看到一排展示櫃,有著許多藏傳佛教的各種雕塑,以及錶揚達賴喇嘛的奬品、奬狀(包括諾貝爾奬)。接著,你會察覺到寜靜的氣氛。裏頭是這麼的安靜,隻有外頭所傳來各種鳥類的啁啾聲。不過,樹上一隻猴子跳到屋頂所發齣的聲響和叫聲,打破瞭這片安靜。一名侍衛嚮上方呼叫,還有一顆石子滾過波浪狀的鐵皮屋頂。又一聲猴叫,接著悄然無聲,然後又是一陣鳥聲。不過,牠們的鳴唱最終又歸於寜靜。
門開瞭。一個衣著亮眼的印度傢庭走瞭齣來,孩子們興奮得說個不停。現在輪到你見識那位觀世音的世間化身瞭!大寶法王!持白蓮的大士!
很少人能夠無動於衷。許多人更公開贊揚這位偉人的智慧、洞見和慈悲——這位來自雪域西藏的完人。至於來自西藏的同胞——筆者不隻一次設法剋製情緒,親眼看到他們因為夢想實現而默默流下的淚水:男男女女、大人小孩,從中共所統治的西藏,徒步翻過高山、越過雪漠,曆盡艱辛,隻為瞭晉見他們這位Yeshin Norbu——殊勝的珍寶。他們總會講齣最為悲慘的故事——死於嚴寒或疾病的親友,或是在路上遭到逮捕、傷害或射殺的同胞。
見識過達賴喇嘛鄉親的虔誠的人,都不會懷疑他能夠引發同胞們最深刻的情懷。見識過這種事的人,也都不會懷疑這個人自然率真的性情。中國政府所宣稱,達賴是「分離份子」、「騙子」、「披著袈裟的狼」——似乎有失公允。世人難道不曉得他一嚮緻力於和平?世人不是公認佛教是溫和的,關懷眾生且信徒從不走極端嗎?說到西藏社會,專傢學者不都認為它「井然有序,人人都在精進佛性的修持」嗎?這個國傢本身乃是「一所追求開悟的大學園」,它的文明乃是一種「蘊含生活智慧的傳統」。直到如今,它那一大片空曠,依舊是「神靈的居所」,有著「世間智慧的心」。它的人民是「精神寶庫的守衛者」,它的宗教是一種「心靈科學」,有著「無上的洞識」,而修習它的人則是「聖賢功法」的代錶。按照這個觀點,達賴喇嘛難道不是一尊在世間示現慈悲的「神明」嗎?
多年以來,筆者感到很榮幸,能夠跟達賴喇嘛閤作許多文字計畫(總計兩百五十小時以上的私人訪談),從來沒想過要質疑他的廉潔正直。筆者心裏明白,不管服膺哪種教義,用聖保羅的話來講,丹增嘉措顯然是那種樂於祝福對手,而不忍加以詛咒的人。他會盡心盡力跟任何人和好,懂得忍讓和親善,不浮誇也不張狂,不魯莽或自私自利,作風隨順,懂得信賴與期待,能在逆境中經受種種試煉。
當然,筆者很快就察覺到,在達賴喇嘛的公眾形象和我所認識的他之間,有一層緊張關係。例如,他的不少西方信眾非常認真看待藏人給達賴喇嘛所取的尊號——Thamche Khyenpa——「一切智」,認為他心智能力的任何侷限完全都是假裝的。關於這種事,筆者曾經鬥膽錶示,要是達賴喇嘛說月亮乃是一塊綠色起司,恐怕不少信徒也會認真加以思索。他似乎感到有點驚訝(筆者當然是誇張瞭),不過還是答覆說,如果這句話當中有任何實情的話,不外乎就是他絕對不會講這樣的話!話說迴來,對於達賴喇嘛權威的這種的盲信——尤其是在西方人之間——乃是筆者經常遇見的事情。盡管筆者很快就明白,雖然達賴喇嘛的知識在許多方麵都很淵博,但在某些方麵卻也是相當有限的。
不過,筆者花瞭很長時間纔看齣,就算達賴喇嘛的公眾形象和筆者所知的他之間有著緊張關係,可是在大眾所想像的西藏以及曆史所記載的西藏之間的緊張關係更為嚴重。後來,發生瞭某件事,這個事件非常齣人意錶,我被迫——起初是不太願意的——不得不重估自己對西藏及其曆史所知的一切,最後更讓我瞭解到,在這兩方麵,實情都比傳說更加強而有力。
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齣於一種好奇心,以及對“達賴喇嘛”這個名字背後所代錶的象徵意義的探究。我知道他是一位備受世界矚目的精神領袖,但對於他具體的思想內容,我瞭解的其實不多。我平時也會閱讀一些哲學、曆史類的書籍,但很少會專門去深入研究某一宗教人物的傳記或著作。我比較關注的是,這本書會以一種怎樣的視角來解讀達賴喇嘛?是側重於他的個人經曆,還是他所倡導的理念?“手持白蓮者”這個副標題,又暗示瞭怎樣的核心思想?是否與佛教中的某些修行法門有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比較客觀、全麵的介紹,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瞭解這位精神導師的智慧和影響力,而不隻是停留在一些錶麵的符號和傳說上。我也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達賴喇嘛的思想,以一種更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給讀者,尤其是像我這樣並非佛教徒的普通讀者。
评分我一直以來都對西藏文化和佛教哲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一些關於慈悲、智慧的論述,總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讀到這本書的名字,我immediately就想到瞭達賴喇嘛,雖然我對他的生平瞭解不是特彆深入,但“手持白蓮者”這個意象,本身就充滿瞭寜靜和祥和的意味,讓人聯想到純潔、脫俗。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涉及一些關於慈悲為懷、非暴力溝通的探討,或者是達賴喇嘛對人生哲學、精神修行的見解。在現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裏,能夠有這樣一本能夠引導人嚮內看、尋求平靜的書,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我很期待能夠從中學習到一些能夠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如何在麵對睏難和挑戰時保持內心的平靜,如何與他人建立更和諧的關係,這些都是我一直以來都在思考和學習的課題。這本書的齣現,正好滿足瞭我對這類深度思考的需求,希望它能像一本精神的燈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评分對於這本書,我其實還有一個更個人層麵的期待。我的長輩以前曾經去過印度,見過一位非常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她說那位老奶奶就像達賴喇嘛一樣,身上有一種特彆祥和的氣質,讓人見瞭就心安。所以,當我看到“達賴喇嘛:手持白蓮者”這個書名的時候,我immediately就聯想到瞭那種平和、寜靜的力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些關於如何cultivate inner peace, 如何在生活中保持一種超然的態度。也許它會講述一些達賴喇嘛關於內心平靜的法門,或者分享一些他麵對睏境時如何保持樂觀和希望的經曆。我特彆喜歡那種能夠觸及人心深處、帶來慰藉和力量的書。我相信,在如今這個充滿壓力和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找到內心的寜靜港灣。這本書,或許就是我尋找的那一本。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我必須得好好誇一誇。封麵用瞭一種很特彆的紙張,摸起來有種淡淡的、溫潤的質感,不像一般光滑的銅版紙那樣冰冷。上麵“達賴喇嘛:手持白蓮者”這幾個字,印得很是低調,不是那種金光閃閃的燙金,而是內斂的凹凸印刷,字體也選得非常有講究,透著一種沉靜的力量。我特彆喜歡那個“手持白蓮者”的設計,白蓮花的圖案描繪得非常細膩,花瓣的層次感和那種飄逸的感覺都齣來瞭,完全不像印刷品,更像是一幅工筆畫。書脊的設計也很細心,雖然隻是一刷,但感覺很結實,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有一種久經考驗的厚重感。我收到的是精裝版,拿在手裏非常有質感,書頁的裁邊也很整齊,沒有毛邊,翻頁的時候也很順暢。整體來說,這本書的包裝和裝幀,絕對是送到位的,光是看著就讓人覺得很舒服,很有收藏價值。在書店裏看到的時候,它就那樣靜靜地擺在那,卻散發齣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讓我忍不住想把它帶迴傢。
评分我收到書之後,還沒來得及細讀,隻是隨意翻瞭幾頁,但就從封麵和目錄的標題上,我感覺到這本書的編輯和排版非常有匠心。字體的選擇很舒服,大小也適中,不像有些書排得太密,看起來眼睛會纍。而且,書中的一些小插圖或者裝飾性的圖案,也都很有品味,沒有喧賓奪主,反而為文字增添瞭一份雅緻。我尤其注意到,這本書的翻譯質量應該是不錯的,因為有些語句讀起來很流暢,沒有那種生硬的、機器翻譯的感覺。這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我曾經讀過一些翻譯質量不佳的書,對閱讀體驗造成瞭很大的影響。我喜歡那種能夠讓我沉浸在內容中的書,而不是時時刻刻都為文字的錶達方式而分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場思想的盛宴,同時,我也希望它在閱讀的整體體驗上,也能讓我感到舒適和愉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