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有方:解經講道的基本功

講道有方:解經講道的基本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講道
  • 解經
  • 神學
  • 基督教
  • 布道
  • 講章
  • 聖經
  • 實用神學
  • 慕道
  • 信仰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依序歸納、論述講道的各個層次的重要本質及特點,首先分析講道的重要地位、進而論及講道者的裝備、講道之本質,而在講道之實踐上,作者論及解經式講道之特色、並細述講道的中心思想及思想組織,並提齣如何在講道時適當地提齣例證、並如何教導聽者將所聽之道應用實踐在日常生活中,最後更進一步申論講道信息之如何取得、而一個真正的講道者又是應當如何依靠聖靈來講道。

  對於預備要做傳道人、牧師或任何任教導職者(甚至也包括任何已經是傳道人、牧師、任教職者)來說,本書的確是一本麵麵俱到的講道教戰手冊。

作者簡介

白嘉靈牧師

  美國惠頓學院傳播學碩士、英國丁道爾中心訪問學人。曾任中華福音神學院實習處主任、中華福音神學院齣版社社長、基督教論壇報主筆、校園雜誌編輯委員、行道會颱北教會主任牧師及華神實踐神學教師三十年。

  著作:《點亮一盞燈》,文章散見教會期刊。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洞見天大的任務──講道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終身成長的展望──講道者的裝備
第三章趨近終極的特質──講道的本質
第四章迴歸經文的原旨──解經式講道 
第五章思想種子的核心──講道的中心思想 
第六章種子成長的結構──講道的思想組織
第七章萬有歸一的佐證──講道的例證
第八章具體行道的建議──講道的應用
第九章 傾聽屬靈的呼聲──信息的獲得
第十章聖靈同在的能源──聖靈與講道

圖書序言

序言

我感謝天父:
  
  因為我的使命,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恩賜,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有限,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領受,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教學,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前輩,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學生,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教會,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講道,我寫成此書。
  因為我的發現,我寫成此書。

  所以,在感謝天父之餘,我也要感謝過去所有有分於栽培我的教會、所有做我榜樣的前輩、所有在課堂上與我互動的同學。現在算起來,古、今、中、外都有瞭。

  這本書是我祈禱、研究、思索、教學、實踐的發現與紀錄。是我精彩人生的裏程碑。在所有這些學習的過程中,我常常如獲至寶而有莫名的滿足,但同時也因為甚少遇到在相同領域可以對話的對手,而有些許的遺憾,不得不承認人生多麼的有限。

  要把平日教學的內容改寫成書,會讓我油然興起復雜的感觸。有一則曆史故事,略為可以說明我的一點心情。

  相傳英年早逝的亞曆山大,曾是亞裏斯多德的門生。亞裏斯多德有一些課程隻口授及門弟子,不為外人所知。沒想到亞裏斯多德有一天寫成瞭書齣版,這引起瞭亞曆山大的不安,急忙自亞洲寫信質問老師:「我們從你學來的高超知識,如果傳揚齣去,我們還有甚麼過人之處?我是寜願在玄奧的學問上淩駕彆人,而不是在權力和統治方麵。」

  亞曆山大的錶白,透露齣他傾心於追求學問,遠勝於擁有統治者的權力,可惜他也吐露瞭壟斷學問的企圖,反應齣知識擁有者的傲慢。

  我驚奇這故事像一麵鏡子,挑戰我內心世界的傲慢傾嚮,令我怦然心虛。知識可以視為一種資産,但絕不可淪為威脅他人的身段,亦不應作為支撐自卑感的樑柱。

  亞裏斯多德隻好應付瞭事,隻說他寫的書絕非一般學者所能領會,不可能廣為傳授或自立門戶。他自認寫書的目的,在為弟子留下一份「備忘錄」而已。

  也許用「備忘錄」的觀念寫書,可以令我緊張、嚴肅的寫作心情,輕鬆不少。因此,我是海邊撿拾貝殼的孩子,是聖經的終身學習者,是講道旅途上的發現者。我發現瞭講道的偉大,大到我無言以對,大到我不停的補充自己的備忘錄,大到我生命裏的每一方味蕾都擴張,如深海中的珊瑚躍動。令我一再肯定:我是為著上帝的道而存在。我是為著永恆的遼闊而飢渴。我是為著呼朋引伴而疾呼宣揚。

  與許多樂意事奉上帝的基督徒一樣,我是從不識章法開始,就被推上宣講聖經的講壇,如今迴首,竊喜上帝對我這赤腳)傳道沒有棄如敝履,也沒在我自作主張的時候暴跳如雷。此生被天父信任、使用,是天父一場令人難以捉摩的冒險,讓我一生有瞭放膽揮灑的空間,於是我在如叢林般的經文中,漸漸發現瞭所謂的途徑。這樣,山中日月長也好、雲深不知處也好,隻要能在經文中齣齣入入,總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

  「方法」一詞就在告訴我們方法的存在,許多人忌諱講道有方法,也有許多人運用瞭方法,但自己不一定知道、也說不齣所以然。不理會方法的人,要不是非常天賦異秉,就可能涉嫌蠻乾,但對一個天天麵對學生的教師,不可能不提齣具體的「指引」,指引講多瞭,方法就齣現瞭。

  看待「方法」最簡單的理念就是:先怎樣、再怎樣、最後怎樣。說得簡單一點,隻是分享我從天父乞討來的一點發現)。JohnNichollsBooth認為講道的規則,就好像建築工程進行中所用的鷹架),工程完畢,即可拆卸。不過,我要強調一下:我們不能把樑柱誤當鷹架。講道的方法是鷹架,但講章的內容有樑有柱,不但拆不得,還要夠強實、夠穩固。

  音樂作麯有方法,但其「意境」講不齣方法。繪畫用筆有方法,但其「風格」講不齣方法。思想邏輯有方法,但其「內涵的牽連與神奇的組閤」不見得講得齣方法。講颱上的錶達有方法,但每一個現場,都容許有哪麼一些「臨場的創意」,那也不是能一語道盡的。

  聖經有言:「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我常常自我打趣:自己一生憑甚麼是一個一直受惠的領受者?好像連自己相信的恩典神學都迴答不瞭。偶而我也會因為身負保管之責,在感受壓力的時候心生抱怨,過後,又閃現自責的思緒,笑自己像一匹不知好歹的笨驢瞭。

  有關本書的完成,至少要說一聲抱歉,因為我花瞭太長的時間纔把它寫完。也可以這樣說:我沒有在忙碌的事奉中,更加賣力的去寫,逼迫自己要有一定的進度,沒有。我的矛盾是我無法放下太多的「當下生活」,不顧一切的去設定進度,讓自己存在的理由隻是為完成這本書,雖然我始終沒有忘記,完成此書一直是我此生的心願。

圖書試讀

洞見天大的任務--講道的重要

奧地利心理學傢法蘭科(ViktorFrankl)在他的<意義的探索>一書中,迴憶自己在德國集中營的酷刑之下,每當他開始探索生命的意義,他的生存力量就顯得格外堅韌。以緻他確信有瞭生存的意義(Why),將導緻生存途徑(How)的延續。同理,「基督徒為甚麼要講道?」就成瞭講道者「生死存亡」的一道習題,講道者越徹底瞭然上帝說話的重要,越能産生講道的動力。

確認講道事奉的價值,對一位講道者,同樣有自我激勵的作用。此外,由於講道者是上帝的代言人,若能對上帝說話的重要瞭然於心,必能確定講道事奉的正當性。許多心理學的理論都主張:明確與正當的理由,常是堅持主張的要素。每當理由(Why)旗幟鮮明,行動(How)往往呼之欲齣。

然而在探討「上帝說話的重要」這件事之前,我們先從「講道者的資格」來看這個問題,原因是:講道事奉並非齣於人的自願,乃是上帝主權的指派。

想想看:帝王時代的一個普通人,可以自願為皇帝傳聖旨嗎?皇帝身邊的人可以揣摩上意,代替皇帝發齣聖旨嗎?聖旨必須是齣於皇帝的意願,同樣,為皇帝傳聖旨的人,必須由皇帝來挑選,由皇帝來決定。因此,為上帝傳道者的資格,並非齣於自告奮勇,而是上帝主權的決定。所以,講道是一件由上帝主動託付的任務,彆無他途。

為上帝傳話,絕不是哪個人有話要說,乃是「上帝有話要說」。我們要知道,為上帝傳話,不但很吃力,而且不討好。使徒彼得為瞭講道,遭遇恐嚇、鞭打、下監牢(參徒4:21,5:18,40)。先知撒迦利亞,受命警戒乾犯上帝誡命的人,結果當眾被亂石打死(參代下24:20--22)。曆史上的血証曆曆:這個世界素行不良,上帝卻不斷差人傳話,要人知罪悔改。隻是人們對上帝的話不當一迴事,反而一再背叛上帝,拿傳道的人齣氣,一點也不手軟。

耶穌論到被差遣的先知也說:「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並文士,到你們這裏來---。」(太23:34)又說:「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們這裏來的人,---」(太23:37)「差遣」一詞,錶明上帝用一個人,一定由祂發動,這是聖經中一貫的宣示立場。中文聖經雖沒有用「指派」一詞,但聖經中上帝「打發」與上帝「差遣」,意義完全相同,也就無異於「指派」。羅馬書更強調:「若沒有奉差遣,誰能傳道呢?」(羅10:15)所以,基本上基督徒傳道,是上帝「差遣」的結果,傳道者是「奉命」行事。

事實很明顯,一個人不能憑古道熱腸就去傳道,而是要根據上帝對人發齣的「召命」。上帝要使用誰傳道,祂就會「打發」誰、指派誰傳道,例如摩西就是早期被上帝指派的傳道者(參齣3:10)。摩西有眼不識泰山,一共推辭瞭五次,這也是人之常情,誰叫他不「常常讀聖經),平常不注意聽上帝說話唄!哪知上帝霸氣十足,毫不顧慮一個「情」字,反而見召拆召,一再提供保證,讓鬥誌盡失的摩西,無計可施,無路可逃。受命的摩西隻得螳臂當車,當麵嚮獨攬霸權的埃及法老,提齣挑戰,傳遞上帝要說的話。由是觀之,經由上帝指派的人,纔有至上的「講道正當性」,任何強權當道,仍義無反顧。

既說是上帝的差遣,被差遣的人,就成瞭「使者」,要完成的傳道任務,就成瞭「使命」,為上帝傳道,被視為使命,更是恰如其分。基督徒傳道,是在奉行使命。奉行上帝使命的人,就是上帝的使者,傳道因此是一件神聖的任務。這個世界有國傢級的大使,有國際級的商務代錶,但擔任上帝的傳道者,就稱得上是天國級的使者瞭!

保羅作見證說:「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瞭。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瞭。」(林前9:16--17)保羅傳道,雖說是不得已,但那是指責任與託付在身,雖然有些免強自己,但仍「甘心」承擔。可見基督徒傳道,是在奉行上帝的託付,是要完成受託的任務。傳道的使命雖然崇高、榮耀,但不代錶他的地位就高人一等,仍應謙沖為懷,盡忠職守。彆人可以歧視、輕看你的講論,但自己總要信心十足,堅持使命到底。

怎麼知道自己被差遣講道

講道既然不是齣於自願或興趣使然,講道的人就應當先確定自己是否領受瞭上帝的差遣、被上帝打發、被授命去講道。唯有明確的授命感,纔能對使命有信心,纔能經曆從上帝來的「講道權炳」。聖經記載耶穌的講論說:「眾人很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文士。」(可1:22)那個時代的文士,可以做與耶穌相同的講道事奉,但是他們明顯失去瞭講道時同時彰顯的權柄。這個記載,值得所有講道的人常作反省:我們若不能帶著上帝所賜的權柄講道,講道可能隻是宗教性的說教與禮儀,不可能供應生命、推展生命,也不可能有屬靈的價值與果效。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