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中選錄的十五位民國初年的現代名傢,包括魯迅、劉半農、許地山、冰心、周作人、硃自清、鬍適、徐誌摩、巴金、林語堂、茅盾、鬱達夫、瀋從文、老捨、豐子愷等,皆是一時之選,他們的文字或樸實簡潔,或幽默諷刺,字裏行間皆流露真情實感,充滿哲思,是值得細心閱讀、用心體會的散文佳作。
國學大師吳宏一教授深入解讀每篇範文的構思、風格、文字運用及作法,並對作者創作此文的時代背景或個人境遇加以說明,同時例舉其他相關體裁的作品來作呼應,有助於讀者瞭解文章的意涵與旨趣,不但對寫作方麵有實質的幫助,更是提升國語文能力的優良輔助讀物。
作者簡介
吳宏一
颱灣高雄人,一九四三年生。颱大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國傢文學博士。曾任颱大中文係所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主任、中正大學籌備處顧問、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係講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中文講座教授、北京大學人文基金高級訪問學者;曾主編教育部國立編譯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並擔任颱、港、大陸等地多種學術期刊之編審顧問;曾獲美國學術交流基金會資助,赴美訪問一年,並曾擔任新加坡教育部海外華文顧問;曾獲颱灣國科會傑齣研究奬、國傢文藝奬(文學理論類),香港研究資助局多次研究資助等。
已齣版:《清代詩學初探》、《清代詞學四論》、《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詩經與楚辭》、《白話詩經》、《先秦文學導讀》、《儀禮鄉飲酒禮儀節簡釋》、《論語新繹》、《中國文學鑑賞(唐詩、宋詞、元麯、明清小品)》等專書三、四十種,學術論文約百篇。除研究中國文學及古代文獻外,也從事新文藝創作,齣版過《迴首》、《微波集》、《波外》、《閤唱》、《留些好的給彆人》等詩文集,作品曾被選入颱灣、韓國、馬來西亞等地語文教科書。
前言 5
第1講
魯迅 自言自語 7
第2講
劉半農 餓 29
第3講
許地山 落花生 43
第4講
冰心 寄小讀者(七) 53
第5講
周作人 故鄉的野菜 71
第6講
硃自清 月朦朧,鳥朦朧,簾捲海棠紅 85
第7講
鬍適 差不多先生傳 97
第8講
徐誌摩 翡冷翠山居閑話 111
第9講
巴金 海行雜記二則 127
第10講
林語堂 春日遊杭記 141
第11講
鬱達夫 故都的鞦 165
第12講
茅盾 白楊禮贊 181
第13講
瀋從文 桃源與沅州 193
第14講
老捨 我的母親 217
第15講
豐子愷 口中剿匪記 237
附錄
析論〈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 251
校後記 263
要寫好文章,必須先有鑑賞作品的能力。要有鑑賞作品的能力,不能不先從閱讀名傢佳作開始。
閱讀名傢佳作,一定要細心、用心。如果囫圇吞棗,那無異是食珍饈而不知味,入寶山而空手迴。隻有細心閱讀,用心體會,纔能明白為什麼名傢是名傢,佳作是佳作。
這本書所選的,都是民國初年現代名傢的散文佳作。民國初年的著名作傢,勇於創新,風格多樣,對後來文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他們的著作,值得我們細心閱讀,用心體會。唯有如此,纔可能使我們從中培養鑑賞作品的能力,認識文章寫作的技巧。
希望你喜歡這本書,也希望它對你的閱讀與寫作,有實際的幫助。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啓發”!《從閱讀到寫作:現代名傢散文十五講》不是一本告訴你“必須怎麼做”的書,而是一本讓你“看到可能性”的書。它選擇的十五位現代名傢,每個人都有著截然不同的寫作風格,從汪曾祺的閑適淡雅,到餘光中的意境深遠,再到龍應颱的真摯有力,每一位都像一顆璀璨的星辰,照亮瞭散文創作的不同維度。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他們的作品,而是深入挖掘瞭他們作品背後的創作思維和情感內核。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細節的捕捉”那一章的分析,作者列舉瞭某位作傢如何通過一個微小的動作、一個不起眼的場景,來勾勒齣人物的性格和時代背景,讓我驚嘆於文字的魔力。它讓我明白,好的寫作,不在於堆砌辭藻,而在於對生活的敏銳洞察和對細節的精準把握。讀完這本書,我不再畏懼寫作,而是充滿瞭嘗試的勇氣。我開始嘗試用更專注的眼光去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去記錄那些讓我心動的瞬間,並試著用書中學到的方法去組織語言,去錶達我的感受。這本書讓我明白,寫作並非高不可攀,而是源於生活,忠於內心的真實錶達。
评分坦白講,作為一名對文學充滿熱情但寫作技巧略顯生疏的讀者,《從閱讀到寫作:現代名傢散文十五講》就像及時雨一樣。它並非那種空洞的理論堆砌,而是將抽象的寫作技巧,巧妙地融入到對十五位現代名傢散文作品的深度剖析之中。每一講都像是一次與大師對話的旅程,我得以窺見他們是如何從日常生活、閱讀積纍中汲取養分,最終化為筆下生輝的篇章。書中對“敘事結構”的講解尤為精彩,它通過對比不同作傢在組織材料、設置懸念、推進情節上的不同手法,讓我深刻理解瞭結構對於一篇散文的重要性。我之前寫作時常常感到“無從下手”或“虎頭蛇尾”,這本書恰恰解答瞭我的睏惑。它教我如何構思,如何組織,如何讓文章的脈絡清晰,引人入勝。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不少關於“語言的節奏感”的討論,讓我體會到文字不僅僅是意義的載體,更是富有音樂性的藝術。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寫作思路一下子被打開瞭,不再局限於單一的錶達方式,而是開始嘗試運用不同的結構和節奏,來呈現更豐富的內容。
评分這本《從閱讀到寫作:現代名傢散文十五講》真是給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覺得寫作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好像隻有那些天賦異稟的人纔能寫齣優美的文字。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像我之前看過的那些枯燥的寫作教程,而是通過分析十五位現代名傢的散文作品,一步步地揭示瞭他們是如何從閱讀中汲取靈感,再將這些內化為自己獨特的筆觸的。書中的例子非常詳實,每一篇分析都像是一次深入的文學之旅,讓我跟著作者的思路,一點點拆解名傢作品的精妙之處。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意境的營造”的那一講,作者用極具畫麵感的語言,將抽象的文學概念變得觸手可及。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仿佛能看到作者筆下的山川河流,聽到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比單純背誦寫作技巧要有效得多。而且,它鼓勵我去觀察生活中的細節,去感受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再將這些感悟用自己的方式錶達齣來。這不僅僅是一本教人寫作的書,更是一本教人如何更細緻地去感知世界、去熱愛生活的書。我迫不及待地想嘗試書裏介紹的方法,用自己的筆觸去記錄那些觸動我的瞬間。
评分這是一本能夠“喚醒”我內心寫作欲望的書。《從閱讀到寫作:現代名傢散文十五講》沒有給我設定條條框框,而是以一種非常“隨和”的方式,邀請我一同走進散文的世界。它挑選瞭十五位風格各異的現代大傢,通過對他們經典作品的解讀,展示瞭散文創作的無限可能性。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意象的運用”那一講,作者細膩地分析瞭某位作傢是如何通過一係列精心挑選的意象,來構建文章的情感基調和藝術氛圍。這讓我明白,好的散文,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意象的組閤,是情感的凝聚。它讓我學會瞭去觀察,去發現那些可以成為“意象”的元素,並嘗試將它們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文字中。這本書還強調瞭“真情實感”的重要性,它鼓勵我寫自己真正感受到的東西,用最真誠的語言去錶達。讀完這本書,我不再害怕落筆,而是充滿瞭錶達的衝動。我開始嘗試用更具象、更富有畫麵感的語言來描繪我所見所感,讓我的文字不僅僅是文字,更是我內心世界的延伸。這本書讓我覺得,寫作是一件充滿樂趣和創造力的事情。
评分老實說,我一開始對這本書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畢竟市麵上關於寫作的書太多瞭,良莠不齊。但《從閱讀到寫作:現代名傢散文十五講》真的讓我眼前一亮。它的切入點非常獨特,不是從宏觀的寫作理論入手,而是聚焦於“閱讀”與“寫作”之間的緊密聯係,並以十五位現代散文大傢的作品作為載體,層層深入地剖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情感的傳遞”的論述,作者通過對某位作傢如何運用細膩的比喻和委婉的敘述來錶達內心情感的詳細解讀,讓我茅塞頓開。我之前總覺得寫作需要華麗的辭藻,但這本書告訴我,最動人的文字往往是那些最真摯、最貼近人心的。它引導我去思考,如何纔能讓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如何纔能在文字中引起讀者的共鳴。書中提供的寫作練習也很有啓發性,不是那種死闆的任務,而是鼓勵我去嘗試模仿,去藉鑒,然後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每次讀完一講,我都會覺得自己的內心仿佛被洗滌瞭一般,對文字的理解也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耐心指導我如何從一個懵懂的讀者,蛻變成一個有靈氣的寫作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