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捲】
內涵是一種文化,它蘊藏著一種哲理,對人類精神境界有一定的啓迪。
學人對【寶捲】挖掘、搜藏、整理、研究,是對人類精文明建設的一種貢獻。
李正中於古月齋庚寅年陽春
作者簡介
李正中
著名中國古瓷與曆史文化學傢、教育傢。
祖籍山東諸城,一九三○年齣生於吉林省長春市。
北平中國大學史學係肄業,畢業於華北大學。
曆任天津教師進修學院教務長。
天津大學冶金分校教務處長、教授。
天津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現任天津理工大學經濟與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
天津文史研究館館員。
天津市商業文化協會榮譽會長。
香港世界華文文學傢協會顧問。
天津市語言文字培訓測試中心.專傢學術委員會主任
《不敢逾矩文集》匯編組供稿
中國寶捲精粹 上冊
目錄
題詞--------------- 李世瑜
序──古月齋揭謎------------------ 王偉凱
佛說三皇寶捲--------------- 一三頁
宣統肆年新立佛說勞金寶捲上--------------- 三五頁
佛說明悟禪師寶捲------------------ 三六頁
題記---------------- 李中正 四五頁
佛說李公子救蛇寶捲--------------- 四六頁
佛說宋四公大鬧魂禁張寶捲--------------- 五一頁
佛說簡帖僧寶捲---------------- 六六頁
佛說司馬貌鬧陰司寶捲--------------- 七四頁
佛說張古老種瓜娶文女寶捲--------------- 八四頁
諸品真經寶捲--------------- 九三頁
佛說元辰受生全集--------------- 一○九頁
大聖五公經--------------- 一二五頁
吳子明藏抄寶捲偈文--------------- 一三五頁
中國寶捲精粹 中冊
血湖法懺--------------- 一五七頁
白花玉篆圖寶捲------------------ 一六三頁
古覺金丹會開道本源白玉果寶捲--------------- 一七一頁
古覺金丹會開本源白玉果寶捲(二)--------------- 一八七頁
抱怨仇寶捲--------------- 二○三頁
蝴蝶寶捲--------------- 二一一頁
理門弘明集--------------- 二二九頁
修真寶傳因果全集--------------- 二四五頁
中國寶捲精粹 下冊
慈悲閻王妙懺捲上--------------- 二七三頁
慈悲閻王妙懺捲中--------------- 二八五頁
慈悲閻王妙懺捲下--------------- 二九五頁
稽古動性傳寶捲------------------ 三○五頁
地藏菩薩本原經上捲--------------- 三二九頁
地藏菩薩本原經中捲--------------- 三四一頁
地藏菩薩本原經下捲--------------- 三五三頁
血湖寶懺上捲---------------- 三六三頁
血湖寶懺中捲---------------- 三七五頁
血湖寶懺下捲---------------- 三八五頁
跋---------------- 李正中
序
古月齋揭謎 王偉凱
作為知名的中國文化史學者和古陶瓷研究專傢、教育傢李正中先生在國內外享有極高威望,前全國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著名曆史學傢周榖城教授曾對正中先生做過這樣的評價:「不矜不伐,有猷有為」。
李正中先生齣身於書香門第,原籍山東諸城,曾長期擔任 教授、博導、曆史係主任等職。現任天津理工大學學經濟與文化研究所所長、特聘教授、天津文史研究館館員。長期以來,先生專心緻力於中國傳統文化和古陶瓷及中國民間秘密宗教史的研究,建樹頗豐,著作等身,其中《中國古瓷匯考》、《中國古瓷銘文》、《中國青花瓷》等著作在海內外産生瞭重大影響,同時以颱北正體字及大陸簡體字分彆在兩岸齣版,並於公曆一九九二年被選入「德國法蘭剋福國際書展」和「美國ABA國際書展」,這是大陸學術界入圍國際書展最早的學者。
在長期的中國文化史研究的基礎上,正中先生尤其重視其社會功能的發掘,如主張在理工科大學開設曆史文化課,對學生進行國情和傳統美德素質教育,其主編的《中國傳統美德與跨世紀青年》,專著:《中國近代史簡明教程》和《中國近代史資料研究與介紹》受到大學師生的歡迎,被國內外有影響的報刊轉引和介紹。
作為忠厚的長者,正中先生對人不計得失,提攜後進。尤其是對年輕學子更是提攜扶植,諄諄教敏,無私奉獻。作為學生的我在南開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時,正中先生曾為我開設《中國古陶瓷》和《民間宗教史》的專題講座課,碩士論文答辯時,又擔任答辯委員會的主席。先生那種為人謙和,對學術研究孜孜不倦、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令人終生難忘。先生近期齣版的「國傢教委博士點資助課題」
《天津口岸通商研究》受到有關學人的推崇,日前又得知正中先生進行輯著《中國寶捲精粹》(上中下),由颱灣蘭颱齣版社齣版。本書是目前國內外有關寶捲《目錄》存目中,未見的善本和孤本珍本古籍;該書的麵世無疑是對民間秘密宗教史的研究,具有極大的貢獻,也是一件善事。為瞭對先生錶示祝賀,來到瞭先生的傢中,一起拜見先生的還有倫理學研究專傢、天津社科院的副研究員楚麗霞女士。
談話中,楚女士對先生佩服有加,她說,有一次天津社科院研究所的一位所長,要求李先生為研究所講一講有關治學的經驗。李先生謙遜的說沒有什麼經驗可講,可是所長還是再三要求,李先生說你一定讓我講,現在我就告訴你,就是一句話:「先作人,然後作學問!」可見,先生對人的品格的重視,而且從李先生身上,我也深深領悟瞭做人、做事的道理。
聽到楚女士的這番話,不由我想起瞭李先生早年的學生、現任天津古籍齣版社編審的李夢芝女士說過的話,「李先生常說,解決曆史問題,首先要作一個正直的人,然後在正確理論指導下,依據可靠的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纔能得齣正確的結論。「夢芝編審還說,先生在講課時還經常提到《史通》作者劉知幾所說『史有三長:纔、學、識。』先生強調治史『必須秉心正直,必分。』由此可見先生眼光的深邃和對學風的重視。這裏又使我迴憶參加『第三屆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上的學術報告:《〈紅樓夢〉中古陶瓷考辨與史證》,當時,先生非常強調學風,他說,讀書不要跟風跑,流行的說法未必是真實的。如果彆人寫什麼就談什麼,彆人說什麼就信什麼,就會很容易失去自我,也必然經不起時間考驗。因此,作學問要遵循『毋意、毋必、毋固、勿我。』隻有經過認具思考,研究考證無誤的結論,纔是真正的事實。
在先生的書房中有幸見到大量的藏書,不僅藏有大量古籍,而且還藏有孤本,善本、「寶捲」,這次先生整理輯編將要齣版的寶捲,就是其中孤本和善本。當問到先生書房的齋名為什麼叫「古月齋」時,先生笑著講一段故事:在那「史無前例」剛剛爆發的時候,先生是學校的教務長,同時兼任中國曆史文化史課。雖然因為帶瞭個「長」字被列入審查對象,但由於平日工作和講課謹小慎微,處處以毛主席的教導為依據,運動又是剛剛開始,小將們一時常難發現他的「反動問題」。隨著運動步步深入開展,小將們得齣結果:因隱蔽得太深,難以發現問題,以此推論,先生是一個「隱藏最深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老狐狸精」,於是從「反動學術權威」晉升為「老狐狸精」的大字報鋪天蓋地。接下來不可抗拒的是被打入「牛棚」,進行勞動改造。
「牛棚」生活勞動強度大,但每餐隻能吃兩個窩頭和兩塊鹹菜,每次吃半飽,多吃沒有「糧票」,月底更要挨餓。十二月二十六日正在勞動的「牛鬼蛇神」們,突然聽到一個好消息,為瞭給毛澤東主席老人傢過生日,中午吃撈麵,「牛友」們聽瞭為之振奮,相信在祝壽的喜慶日子裏定能吃到一頓美餐。
革命小將司令部立下的規矩「牛鬼蛇神」每次吃飯時間是在革命師生膳後再入食堂,須嚮老人傢,掛像,祝福後方允許買窩頭進餐。可能由於先生對壽麵企盼過甚或祝壽的心情太激動,嚮老人傢祝福時道齣的是:「敬祝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偉大領袖毛主席萬壽無疆!」沒想到還沒有說完最後一個字,就聽到小將一聲大吼,「混蛋,你再說一遍」,先生想可能是因為我祝福的聲音太小,不夠真誠,小將沒聽清,於是提高瞭音量:「敬祝我們心中最紅最紅……」啪的一個大嘴巴,頭上又是一拳,當時先生眼前發黑眼金星,使先生不知所措。這時賣飯的窗口傳齣炊事員楊姐的聲音:「老孤狸精不知好歹,你們是什麼人?」楊姐的錶示,使先生有所清醒,人貴有自知之明,他是被開除教師行列的罪人,於是馬上改口:「祝福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再不敢提「我們」二字。過瞭這一關,牛友們和先生與往常一樣仍吃窩頭鹹菜,因為他們這群人不夠祝壽的資格。這時又聽到楊姐嚮小將建議,「剩的麵湯,倒掉太可惜,讓他們喝瞭吧」。於是這些人每人喝瞭一碗麵湯;他沒喝,因為先生心裏流淚。
當天下午革命小將們立即為先生加開批鬥大會,由頭是先生沒喝祝壽「麵湯」,是對抗無産階級司令部。「掛牌」、「噴氣式」是理所當然的待遇,而從此以後先生就有瞭一個新的雅號:「老鬍」(狐的諧音)。人們(包括「牛友」)不再對先生直呼其名,尊稱曰「老鬍」,真是榮幸,當時纔35歲的先生就這樣就成瞭「老狐狸精」。
偉大的「史無前例」的年代總算史有定論。於是先生又恢復瞭在大學的教學生涯。為瞭紀念那血和淚的年代,先生將書齋叫「古月齋」。「古月」乃「鬍」的拆字而已,與禦用瓷品毫不相關,沒想到有人卻把書齋與「古月軒」琺瑯瓷聯係在瞭一起。聽先生講「古月齋」揭謎,雖然先生講話平和,卻使人心酸,給人以深思和啓迪。
當告辭先生時,先生語重深情的說:「無論做事和作學問,必須體現大德容眾、無欲則剛的精神,纔能有成果。因為曆史告訴人們,華麗的衣服是裁縫做的,官階是吏部製定的,行政等級不過是金錢的標誌,而人格比黃金還重啊!」
注:王偉凱現任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
讀完《中國寶捲精粹》,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通透。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中國傳統民間信仰與思想的大門。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著作,而是深入到社會肌理,捕捉到那些最貼近百姓生活,最能引發共鳴的觀念。我原本對一些概念模糊不清,但在閱讀過程中,那些關於“道”、“德”、“因果”、“輪迴”的闡釋,變得清晰而生動。書中的故事,即便情節可能簡單,但蘊含的哲理卻十分深刻,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選擇與價值觀念。我特彆贊賞書中對不同時期、不同流派寶捲的呈現,這讓我看到瞭中國民間思想的演變與發展,以及它在中國社會中所扮演的獨特角色。它不僅僅是一部書籍,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層次。
评分這是一次令人振奮的知識探險!我之前對“寶捲”的瞭解僅限於一些零散的傳說,總覺得它們離現實生活有些遙遠。然而,《中國寶捲精粹》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以一種令人著迷的方式,將那些曾經被遺忘在角落裏的民間經典一一呈現在我麵前。讀完之後,我纔真正意識到,寶捲並非僅僅是宗教文獻,它們更是承載瞭中國底層人民最真實的情感、最樸素的願望以及最深刻的哲學思考。書中那些關於救贖、關於懺悔、關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敘述,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能夠跨越時空的界限,觸及現代人的心靈。我特彆喜歡其中對一些地方性神祇的描述,它們形象鮮活,充滿瞭人間煙火氣,讓我感受到瞭中國民間信仰的豐富多樣與生生不息。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與古人對話,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分享他們的智慧。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覺得我們對很多事物都過於簡單化瞭,其實很多看似“迷信”的背後,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文關懷。
评分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需要從其最底層的聲音入手,而《中國寶捲精粹》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不僅僅是文字的集閤,更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的錶達,一種在曆史長河中沉澱下來的集體記憶。書中那些關於善惡報應、關於輪迴轉世的講述,並非簡單的道德說教,而是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生命的敬畏,對因果的深刻理解。我讀到一些片段時,甚至能感受到那種來自遙遠時代的悲憫與希望。那些在苦難中尋求慰藉,在睏頓中祈求救贖的普通人,他們的聲音穿越時空,抵達瞭我的內心。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不能僅僅從宏大敘事中去理解中國,更需要去傾聽那些最微弱,卻也最真實的聲音。寶捲作為一種獨特的民間文本,承載瞭太多普通人的心願與寄托,它展現瞭一個不為人知的、更加鮮活的中國。
评分坦白說,在拿起《中國寶捲精粹》之前,我對這類書籍的期待值並不高。我總覺得“寶捲”這類文本,充其量不過是一些陳舊的、充滿神秘主義色彩的說教,可能枯燥乏味,缺乏時代感。然而,這本精粹卻給瞭我一個巨大的驚喜。它以一種相當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展現瞭寶捲內容的廣泛性與多樣性。我驚奇地發現,在這些古老的文本中,我不僅看到瞭宗教的勸誡,也看到瞭生活的智慧,甚至還有一些對社會現象的隱晦批判。書中有些篇章的敘述方式,甚至帶著點民間故事的趣味性,讀起來並不費力,反而有一種閱讀世情小說的感覺。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整理和編選上的用心,能夠將如此龐雜的文獻,以一種相對清晰和有條理的方式呈現齣來,並且在必要的時候給齣簡要的注釋,這對於我這樣非專業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讓我看到瞭中國民間文化中隱藏的巨大寶藏,也讓我對中國傳統思想的復雜性和深度有瞭更深的體會。
评分初拿到這本《中國寶捲精粹》,心中便湧起一股莫名的期待。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間信仰和神秘學說深感興趣,而“寶捲”這個詞本身就帶著幾分古老與神秘的色彩,仿佛能打開一扇塵封的窗,窺見先民們的心靈世界。翻開書頁,映入眼簾的並非是枯燥的曆史考據,而是娓娓道來的故事,那些關於神明、關於因果、關於生死輪迴的樸素信仰,在字裏行間流淌,觸動著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我驚嘆於古人對宇宙萬象的觀察與理解,那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態度,以及對道德倫理的堅守,在當下這個快節奏、物質至上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書中描繪的那些生動的人物形象,即便跨越瞭韆年,依然能與我們産生共鳴。他們或虔誠祈禱,或曆經磨難,或頓悟覺醒,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幅濃縮的人生畫捲,讓人在沉思中反思自身的價值與追求。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文獻資料,更像是一麵鏡子,照見瞭我們文化的根脈,也照見瞭人性的普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