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經濟學在颱灣社會已流傳半個世紀,但經濟理論並未在一般社會大眾心目中生根、萌芽,甚至正確的經濟觀念也欠缺。
在颱灣,絕大多數都受到相當高的現代教育水準,但是經濟盲點仍存於很多層麵。它根植在基本觀念中,卻錶現在行事作風上。盲點的存在會誤導社會大眾對正確知識的判斷,甚至會導緻效率的降低,成本的提高。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資深經濟學者,以四十多年對颱灣社會經濟的觀察與研究,所獲心得與反省,針對颱灣經濟關鍵問題提齣瞭38個迷思,為便利閱讀方便,特將本書分成六篇:
(一)政府篇,如公共政策的盲點;
(二)社會篇,颱灣社會潛在的隱憂;
(三)經濟政策篇,如颱灣經濟下沉的根源;
(四)産業篇,如産業政策的盲點;
(五)經濟學者篇,如科技産業亟需脫胎換骨?
(六)其他篇,如政商勾結為民主政治必然之惡?
以利大眾瞭解與切身有關的經濟問題事例。
國寶級經濟學傢 於宗先 著
名嘴滿天下.院士有幾人
經濟非玄學.用心看仔細
高科技産業.産學創新機
少子化問題.口號所引起?
M型的社會.毫宅現端倪
經驗非萬能.政府應謹記
本書特色
國寶級經濟學傢 於宗先 著名嘴滿天下.院士有幾人經濟非玄學.用心看仔細高科技産業.産學創新機少子化問題.口號所引起?M型的社會.毫宅現端倪經驗非萬能.政府應謹記
作者簡介
於宗先
現職: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所長
學曆:
美國印弟安那大學經濟學博士
經曆: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颱大經濟係教授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中央政府經建部門顧問、諮詢委員
著作:
《經濟預測》
《當代中國對外貿易》
《颱灣泡沫經濟》
《颱灣中小企業之成長》
《颱灣土地問題》
專著及中英文論文一百七十餘篇
一、「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政府篇
1.公共經濟學的盲點
2.經濟全球化下,政府應有的思維
3.政府補貼,由誰埋單?
4.執政者的數字承諾
5.政府那隻看得見的手
6.市場失靈,由誰來糾正?
7.颱灣的豆腐渣公共工程
二、「物必自腐,而後蛀」:社會篇
1.增加就業機會的有效途徑
2.颱灣社會潛在的隱憂
3.貧富差距兩極化的隱憂
4.對M型社會的隱憂
5.論颱灣少子化問題
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經濟政策篇
1.颱灣經濟下沉的根源
2.誰主導海外投資的方嚮
3.朝野對經濟現象的認知差距
4.颱灣經濟是在提升,抑是在下沉
5.畫餅充飢的經濟願景
6.意識型態的經濟觀
7.颱商迴流究為啥?
8.為何不能忍受3%的通膨率?
9.由誰多吞瞭颱灣的經濟成長
10.一般人對「通膨」為何有「談虎色變」之反應
11.GDP成長代錶什麼?
四、「毛毛蟲蛻變纔能成花蝴蝶」:産業篇
1.産業政策的盲點
2.科技産業亟需脫胎換骨
3.「産業政策」是種自慰行為
4.「委外」是個食餌?
五、「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經濟學者篇
1.經濟學者知多少?
2.經濟學者應有的反省
3.統計數據與樣本調查
4.誰是經濟預測的諸葛亮?
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政商關係:其他篇
1.颱灣永續發展的前途:風暴與陷阱
2.颱灣是什麼?
3.全球化下的自由選擇
4.人類的自殘行為
5.豪宅麵麵觀
6.政商勾結為民主政治必然之惡?
7.民主VS經濟
序
經濟現象是人人皆知的一種社會現象,因為它與社會大眾密切相關。例如市場的繁榮與蕭條、物價的上升與下降、失業帶來的生活無著、走頭無路等,社會大眾都會感受到。經濟學則是一種非常嚴謹的社會科學,盡管它所錶達的是社會大眾的經濟行為,但因為它所用的術語多是一種經濟現象的濃縮,或是一個故事的專有名詞,甚至是欠缺人性成分的數學公式,緻隻有少數人懂它,多數人對它是一知半解,甚至是懵懵懂懂。有不少人認為經濟學已成一種「玄學」,無人情味的科學。
盡管現代經濟學在颱灣社會已流傳瞭半個世紀,經濟理論並未在一般社會大眾心目中生根、萌芽,甚至正確的經濟觀念也很欠缺。有鑑於此,作者乃在中華經濟研究院齣版的雙月刊《經濟前瞻》,發錶瞭與我們切身有關的經濟問題事例,纍積成書,獻給社會大眾。
在颱灣,絕大多數都受到相當高的現代教育水準,但是經濟盲點仍在很多層麵存在。它根植在基本觀念中,卻錶現在行事作風上。盲點的存在會誤導社會大眾對正確知識的判斷;更具體的說,它會導緻效率的降低,成本的提高。
一般社會大眾對經濟問題固有盲點,政府官員何嘗不是如此。例如經濟問題所用的分析工具──統計,政府官員多不重視,寜相信自己的經驗,而且對於經濟預測的意義更是所知有限。尤其自民主政治在颱灣實施以來,無論執政黨或在野黨,為瞭爭取選票,多不敢得罪選民,緻為討好少數族群的偏好,浪費瞭國傢公帑,修建瞭許多養蚊子建築。談到建築,我真佩服德國政府和日本政府。德國政府於百年以前在青島的建築至今完好如初;而日本政府在颱北的主要建築也是如此。有人建議將總統府搬到颱中、關渡或大直,我認為絕對蓋不齣屋不漏水、牆不裂縫、地不龜裂,像今日總統府那樣宏偉耐久的建築。
我常思考這個問題到底齣在哪裏?齣在公共建築要按照最低標招標,違者以「圖利他人」論處。哪個官員不怕晚年吃牢飯終其一生,這個結不打開,無論哪個黨執政也不敢違反它。
今天的官員也很可憐,在中央政府,每天要泡在立法院接受質詢;在地方政府,官員每天也泡在議會接受質詢,他們迴傢吃晚飯的機會都很少。除立法院、議會外,各部會的會議也不少,緻使他們讀報紙隻看標題,至於讀專題研究報告,哪有時間讀長篇大論;至於讀專書,更無時間瞭。因此,他們思維主要限於過去的經驗,例如「少子化」問題,在十年以前就開始嚴重起來,執政當局所開的藥方還是一九五○年代的藥方;再如近二十年來,颱灣經濟有不錯的成長率,而人民所得卻未相對的增加,而中産階級嚮低所得階級傾斜,形成所謂的「M型社會」,為什麼?到現在執政當局尚提不齣一個有效的辦法。他們都忽略瞭:潮流在變,環境也在變,而大傢的思緒範疇仍局限在過去的經驗。
在颱灣,一般人都相信民主政治是最好的政治製度,其實民主政治不過是比較好的政治製度。它的缺點是:不僅政府行政無效率,而且是官商勾結,選舉需要花大錢,需要富商捐獻,而所得的迴報是:有利於他的法案先通過,他有睏難時,政府不能袖手旁觀。二○○七至二○○九年,在美國爆發的金融大海嘯,美國政府的作為就是最好的說明;而全美國各界響應「占領華爾街」運動,就是社會大眾的反應;而颱灣的二次金改案,又何嘗不是如此?
為便利閱讀方便起見,特將本書分成六篇章:即(一)政府篇,如公共政策的盲點;(二)社會篇,颱灣社會潛在的隱憂;(三)經濟篇,如颱灣經濟下沉的根源;(四)産業篇,如産業政策的盲點;(五)經濟學者篇,如經濟學者知多少?(六)其他篇,如政商勾結為民主政治必然之惡?
身為一位經濟學者,經過四十多年對颱灣社會經濟的觀察與研究的心得與反省,提齣如上所述的觀點,是否完全公正而不偏頗,尚祈同道給予指正。
藉此機會,我要感謝協助完成此書的幾位朋友:即費心打字的鬍美雲祕書,細心校對的黃國樞先生及耐心評閱的《經濟前瞻》主編吳惠林教授。除此,我也要感謝在齣版業不景氣時期,願斥資齣版此書的五南圖書公司。
於宗先 謹識
二○一二年三月
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讓我好奇到不行,《颱灣經濟的38個迷思》,我常常覺得我們颱灣的經濟發展好像一直以來都有些難以捉摸,好像有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但細想起來又覺得有點怪怪的。就好像我們吃瞭幾十年的某個國民小吃,突然有人告訴你,其實它背後隱藏著一套完全不同的邏輯,而且你一直以來都理解錯瞭。這本書就像是帶著我們這些普通讀者,去一步步拆解那些我們可能都沒察覺到的“迷思”,去看看那些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經濟現象,是不是真的如同我們想象的那樣。我特彆期待的是,作者能不能用一種不那麼枯燥的方式,把復雜的經濟概念講清楚,畢竟我不是經濟係畢業的,對那些公式和理論有時候會感到頭疼。我希望作者能站在我們颱灣人的角度,用我們聽得懂的話,來聊聊我們自己的經濟,看看我們的“寶島”經濟到底是怎麼一迴事。是不是真的像外界說的那麼光鮮亮麗,還是背後隱藏著我們自己都沒注意到的問題?這本書的齣現,感覺就像是在經濟的迷霧中點亮瞭一盞燈,讓我們能更清晰地認識我們所處的經濟環境,也為我們未來的生活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嚮。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颱灣經濟的38個迷思》,一開始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以來都對颱灣經濟的發展抱持著一種復雜的情感,既有自豪,也常常感到睏惑。我們常被告知颱灣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成就斐然,但現實生活中,很多民眾卻麵臨著薪資增長緩慢、房價高不可攀等問題,這種落差感讓我一直很好奇,究竟是哪裏齣瞭問題?這本書的齣現,似乎就是要來解開這些我一直以來想不明白的“迷思”。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深入剖析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經濟現象,用一種更加犀利和深刻的視角,去挑戰那些被廣泛接受的“經濟神話”。我希望作者能夠挖掘齣那些我們可能被忽略的,或者被刻意淡化的經濟真相,用紮實的論據和清晰的邏輯,來解釋颱灣經濟的真實麵貌。這本書就像是在一片模糊的經濟圖景中,點亮瞭38盞探照燈,照亮那些隱藏在角落裏的問題,幫助我們這些普通讀者能夠更全麵、更理性地認識颱灣的經濟,也能讓我們在未來的生活中,做齣更明智的判斷和選擇。
评分我一直都覺得,颱灣的經濟就像是一個大謎團,特彆是對我們這些在基層工作的老百姓來說。你天天辛辛苦苦地在工作,但總覺得生活水平提升的速度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有時候甚至會感到一種莫名的焦慮。《颱灣經濟的38個迷思》這個書名,簡直就像是說齣瞭我心裏想說的話。我很好奇,這本書裏提到的“迷思”,到底有多少是跟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作者會不會去分析,為什麼我們感覺薪資增長停滯不前,為什麼房價居高不下,為什麼我們辛辛苦苦打拼,卻總感覺離“財務自由”越來越遠?我希望這本書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經濟理論書,而是能夠真正觸及到我們生活痛點的,能用貼近生活的方式,去解釋那些看似復雜的經濟現象。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誠實的觀察者,不迴避問題,直麵現實,把那些被掩蓋的真相一點點揭露齣來,讓我們能夠更真實地瞭解我們所處的經濟環境,也能為我們自己的人生規劃提供一些更實際的參考。
评分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腦子裏立刻閃過瞭無數個念頭。《颱灣經濟的38個迷思》,這個名字太有吸引力瞭!我們颱灣人,對於經濟這件事,可說是既關心又有點無奈。每天打開新聞,總能聽到各種關於經濟發展的消息,但有時候卻覺得離我們的生活有點遠,或者聽到的信息總是那麼片麵。這本書似乎就是要打破這些片麵的認知,去揭開那些我們可能長期以來都誤以為是“事實”的“迷思”。我很好奇,作者會從哪些角度來切入?會是挑戰那些看似光鮮的經濟成就,還是會去分析那些隱藏在錶麵之下的深層問題?我特彆期待的是,作者能不能用一種更加批判性的視角,去審視我們颱灣經濟的發展模式,是不是真的如我們自己所標榜的那樣,一直在進步?會不會存在一些結構性的問題,是我們不願去觸碰,或者根本沒意識到?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場對颱灣經濟的“深度體檢”,希望它能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我們經濟的“健康狀況”,也能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和警示。
评分我之前就聽過不少關於颱灣經濟的討論,有時候聽著聽著就覺得有點亂。特彆是跟我們隔壁的一些經濟體比起來,我們好像總是在一個很微妙的位置上。這本書的齣現,正好能滿足我一直以來的求知欲。我很好奇,作者會怎麼去挑戰那些被廣泛接受的“經濟事實”?是不是會揭示一些我們常被誤導的觀念?比如說,我們常聽到颱灣經濟很“穩健”,但有時候又會覺得薪水好像沒怎麼漲,物價倒是漲瞭不少,這中間的邏輯到底是什麼?這本書會不會去深入探討這些我們日常生活能感受到的經濟現象背後的原因?我尤其希望作者能挖掘一些更深層次的,可能連經濟學傢都沒深入去研究過的細節。我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拉著我的手,娓娓道來,把那些復雜的經濟學原理,用生動的故事和案例串聯起來,讓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能看得懂,並且能引發深刻的思考。而且,38個“迷思”,聽起來就很有內容,應該能涵蓋很多我們關心的話題,從産業發展到兩岸經貿,甚至是我們未來的經濟走嚮,應該都會有所涉及,光是想到這些,就讓我躍躍欲試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