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寫的《周易》是一本預測未來變化的書,六十四卦中隱藏著天大的驚人的秘密,不為人知。
本書作者認為:周易是一部中華民族一萬年的發展史,能看清楚的重大曆史朝代(事件)對應的卦:否卦及秦卦,夏朝;睽卦,商湯滅夏;既濟卦,商(武丁中興);升卦,周族興起;訟孔子及其學說:大畜卦,秦始皇一統天下;同人卦,大漢建立;比卦,佛教在中國傳播;無妄卦,晉朝;解卦,隋朝建立;鼎卦,大唐;艮卦,宋朝建立;濛卦,元朝建立;明夷卦,明朝;晉卦,清朝(康熙);豫卦,中華民國。周易中還有許多指導管理者說理的卦,如兌、節、損、臨、革、益、大過、井、鹹、觀等,如能正確理解以上這些重大曆史事件及說理的卦,那真的就是能明事理瞭。以往對《周易》的解釋,都用的是五行學說,真的說不清該學說是對是錯。
事件發生隻有唯一確定結果這個問題,最終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
作者簡介
汪海麟
本書作者汪海麟年屆五十,機械工程師,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博覽群書,思維方式獨特,喜好物理,且有自己的觀點。偶然看到李淳凰的《推背圖》,竟然能大緻理解其意思,後又讀瞭薑太公的《乾坤萬年歌》、孔明的《馬前課》及劉伯溫的《燒餅歌》,更明瞭這些預言詩的內容,對自然的認知有瞭改變及提高。某天在《周易》中查一句話,突一個念頭閃現,《周易》是否也是曆史預言書?經過艱苦的閱讀、思索及感應,發現確實是這樣的,這纔寫瞭《周易新解》這本書。
一、前言 5
二、周易新解 12
乾 12
夬 16
大有 20
大壯 23
小畜 26
需 29
大畜 32
泰 36
履 40
兌 43
睽 46
歸妹 50
中孚 54
節 57
損 60
臨 63
同人 66
革 70
離 73
豐 76
傢人 79
既濟 82
賁 85
明夷 88
□妄 92
隨 95
噬嗑 98
震 101
益 105
屯 108
頤 112
復 115
姤 118
大過 121
鼎 124
恆 128
巽 131
井 134
蠱 137
升 140
訟 143
睏 147
解 151
未濟 154
渙 157
坎 160
濛 163
師 167
遯 170
鹹 173
旅 176
小過 179
漸 182
蹇 185
艮 188
謙 191
否 194
萃 197
晉 200
豫 204
觀 208
比 211
剝 214
坤 217
小結 220
河圖洛書的理解 223
疑問 225
參考資料 227
序
一、前言
一般認為《周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用來占筮的書,是周文王囚羑裏,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稱文王八卦(後天八卦),距今約三韆多年,傳說是伏羲創造瞭八卦(先天八卦)。易字來源就是日月為易,日月變化。西漢儒傢學派將《周易》、《詩》、《書》、《禮》、《樂》及《春鞦》奉為經典,稱為六經,於是《周易》被稱為《易經》。經過世代相傳,今天看到的是《經》和《傳》兩部分,《傳》有十篇,稱為十翼,有輔助解釋的意思,十翼有《彖傳》上下、《象傳》象傳上下、《係辭傳》上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及《雜卦傳》十篇,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主要側重於樸素的認識自然、崇尚倫理道德的角度及卦形變化來解釋《周易》,有失偏頗。本書《周易新解》作者認為:《周易》是一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是指導管理者如何處理戰爭、如何與鄰國建交及如何建立誠心(信仰)來發展、管理國內民眾的書,《周易》又是一部預測未來主要朝代更替、重大事件發生、重要人物齣現的書,能看清從夏朝至中華民國間各主要朝代相對應的卦。預言像一根虛綫,在中國曆史中時隱時現。周文王寫曆史事件的卦,其寫法同其朋友薑太公的《乾坤萬年歌》一樣,藏頭露尾,晦澀難懂,但周文王常常以物喻事,藉事說理,不同於彆人的僅就預言,是一本曆史教科書。周文王寫說理的卦,分析細緻,苦口婆心,循循善誘,高瞻遠矚,啓迪智慧,一字多意,盡可能錶達更多的意思,寥寥數語要錶達幾層意思。
周易是一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本書作者力求還原周文王的原意來解釋六十四卦,許多卦的解釋與傳統解釋完全不同,如頤卦、漸卦等,但差錯難免(原因一,本人曆史知識有限,原因二,有些事可能至今還沒發生,有待後人悟齣)。《周易》是周文王留給全體中華民族共有的財富,更是高級管理者的良師益友,應早日揭開其神秘的麵紗。
《周易》中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有卦辭說明及每爻的爻辭說明,爻有陽爻,稱為九,陰爻,稱為六,卦由下而上構成,第一爻稱為初,第六爻稱為上。由陽爻、陰爻可組成四象,老陽,少陽,少陰,老陰,象徵陰陽開始互相作用。八個基礎三爻卦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八個基礎三爻卦的可解釋意思是:
乾,為天、陽、君王(管理者)、公正、統一、大方、剛強、主動等。
兌,為允許、開放、通行、亨通、兌現等。
離,為火、紅火(日子、生活)、離開、分離等。
震,為震動、行動、破壞等。
巽,為小享受、小亨通(小日子可以,富極、大極而變)。
坎,為坎坷、睏難(自然、社會)等。
艮,為變化。(變好)
坤,為地、陰、臣民、自私、分裂、吝嗇、柔軟、被動等。
由八個基礎三爻卦産生八個上下相同的六爻卦,如乾卦,坤卦,以乾卦作為一宮有八個六爻卦,還有兌宮、離宮、震宮、巽宮、坎宮、艮宮、坤宮,每宮八卦,卦形組成按數學中二進位規律變化而成,卦形組成見下圖,一共六十四卦。
乾宮八個卦是,乾、夬、大有、大壯、小畜、需、大畜、泰。
兌宮八個卦是,履、兌、睽、歸妹、中孚、節、損、臨。
離宮八個卦是,同人、革、離、豐、傢人、既濟、賁、明夷。
震宮八個卦是,□妄、隨、噬嗑、震、益、屯、頤、復。
巽宮八個卦是,姤、大過、鼎、恆、巽、井、蠱、升。
坎宮八個卦是,訟、睏、未濟、解、渙、坎、濛、師。
艮宮八個卦是,遯、鹹、旅、小過、漸、蹇、艮、謙。
坤宮八個卦是,否、萃、晉、豫、觀、比、剝、坤。
下麵是六十四卦排列圖(按宮排列)。
六十四卦排列有多種形式,本文以宮圖排列順序對六十四卦進行解釋,重在解釋卦意及爻辭,利用文字(中國智慧及哲學的開始)的形、音、意及曆史記錄資料來解釋,不以五行相生相剋學說來解釋,因該學說還沒有得到現代科學的支持。卦中事件發生的時間先後順序是從初爻至上爻,卦和爻隻有在某個特定重大事件的背景下解釋纔有意義。
《天機秘語》這本書,當我拿到的時候,就被它封麵上的星辰圖案所吸引,感覺它蘊含著宇宙深處的秘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解釋世界運行規律的古老哲學非常感興趣,而這本書就好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瞭我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門。書中關於“道的運行”的論述,讓我感覺非常新穎。作者並沒有用枯燥的語言來闡述,而是通過對自然界各種現象的觀察,例如水的流動、風的軌跡,以及植物的生長,來揭示“道”的普遍性和規律性。這種接地氣的方式,讓我在理解抽象概念時變得輕鬆許多。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順應自然”的篇章,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感到痛苦和掙紮,是因為我們逆著事物的自然規律而行。書中列舉瞭許多曆史人物的例子,說明瞭順勢而為的重要性,這讓我深刻反思瞭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行為,是否過於急躁,是否忽略瞭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
评分《萬象之鏡》這本書,當我拿到手裏的時候,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古樸的裝幀所吸引。感覺就像捧著一本穿越時空的秘籍,裏麵蘊藏著不為人知的奧秘。我嘗試著去理解書中關於“陰陽流轉”的論述,這並非我第一次接觸這個概念,但《萬象之鏡》以一種極其獨特的方式,將它具象化,甚至關聯到瞭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微小的細節。比如,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來解釋“互根互用”,讓我瞬間領悟到,看似對立的事物,實則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書中的案例分析也是我非常看重的一點,它不像某些理論書籍那樣空泛,而是列舉瞭大量生動的曆史事件、人物命運,甚至是自然界的現象,來佐證其觀點。我反復咀嚼瞭其中關於“變易”的章節,作者描繪瞭事物從萌芽到盛極再到衰落的循環過程,並強調瞭“順勢而為”的重要性。這讓我深刻反思瞭自己在麵對生活中的種種變化時,是否過於執著於某種狀態,而忽略瞭事物本身的自然發展規律。
评分這次偶然的機會,我翻閱瞭一本名為《宇宙低語》的書,它的封麵設計就帶著一種神秘而引人入勝的色彩,仿佛藏著古老的智慧。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洞察事物本質,揭示宇宙運行規律的哲學思想充滿好奇,而這本書的名字正好契閤瞭我這種探索的欲望。翻開書頁,我首先被其流暢的敘事風格所吸引,作者並非直接拋齣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故事、引人入勝的寓言,以及對自然現象的細膩觀察,逐漸鋪陳開來。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我在閱讀過程中絲毫不會感到疲憊,反而像是隨著作者一同踏上瞭一場智慧的旅程。書中對“無形之手”的描繪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它沒有給齣一個具象化的形象,卻通過對種種巧閤、規律以及事物發展趨勢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一種超乎個人意誌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如何影響著個體命運,又如何驅動著宏大的宇宙演變,作者的闡述既有哲思深度,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我開始嘗試將書中的一些觀點代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觀察,發現很多曾經不經意間發生的事情,在“宇宙低語”的視角下,似乎有瞭更深層次的解讀。
评分《易象洞玄》這本書,初讀之下,它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種超越現實的遼闊感。書中的語言並不華麗,甚至有些樸素,但字裏行間卻透露著一種深邃的智慧,仿佛能穿透事物的錶象,直達其本質。我尤其被書中關於“陰陽轉化”的描寫所打動,作者用極具畫麵感的文字,描繪瞭兩種看似對立的力量,如何在相互作用中不斷演變,最終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這種平衡並非靜止,而是動態的,充滿瞭生機與活力。我反復品讀瞭關於“變通”的章節,作者強調,麵對變化,固守成規隻會帶來睏境,而懂得適時變通,纔能在復雜的世界中找到齣路。書中的許多觀點,都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一些認知模式,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陷入睏境,並非因為外界環境的嚴酷,而是因為我們思維方式的僵化。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思考之門。
评分最近讀瞭一本《時間的織錦》,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非常寜靜,又帶著一絲空靈。它沒有宏大的敘事,也沒有激昂的口號,而是如同涓涓細流般,緩緩地沁入心脾。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因果鏈條”的闡述,作者用一種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瞭每一個行為、每一個念頭,是如何如同漣漪般在時間的河流中擴散,最終匯聚成我們所經曆的現實。它讓我意識到,我們眼前的每一個“結果”,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由無數個微小的“原因”在漫長的時間維度中層層疊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書中對於“未雨綢繆”的解讀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並非指一味的擔憂和恐懼,而是強調一種對事物發展趨勢的預判和提前的準備,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擁抱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嘗試著去關注自己行為背後的“因”,而非僅僅關注眼前的“果”,這種思考方式的轉變,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平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