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通瞭,還要懂修辭,
纔能徹底提升「用英文」的準確度!
本書為「王復國理解式文法」係列完結篇。在前四冊裏,王復國教授分彆針對動詞、名詞、代名詞、形容詞、副詞、連接詞、介係詞、冠詞等八大詞類相關的問題,做瞭詳盡的分析說明。修辭是文法的延伸,在這本「文法與修辭中」,王復國教授以一貫淺顯的文字,精闢的解析及創新的觀點解說「文法與修辭」的重要,並從「實戰」角度探討最令人頭痛的進階文法難題,從英文基本句構到修辭一定要理解的存在句、分裂句、倒裝句等重要句型,希望讀者透過本書能避免最常犯的文法錯誤,「正確」用英文之外,還能夠進一步寫齣精湛洗鍊的文句,提升用英文的「準確度」。
本書特色
1. 精要文法及修辭原則盡蒐錄,高頻錯誤及易混淆處一點即通!
● 你知道平行結構的基本要素為何?
● 存在句、分裂句和倒裝句的結構和功能又是什麼?
● 雙重比較、雙重主詞和雙重否定是否都可成立?
本書針對英文基本句構、平行結構、存在句、分裂句、倒裝句、假主詞、假受詞、雙重比較、雙重主詞、雙重否定、弧懸修飾法、錯置修飾法、代名詞指稱、搭配字詞,以及句意不明和冗語贅詞等16個進階文法修辭問題作深入剖析,並特彆針對華人學子常被考倒的問題及易混淆處逐一說分明,從根本理解問題,不靠囫圇吞棗死背規則,學習最深刻!
2. 豐富例句 × 精闢解析,釐清文法難題的過程中輕鬆學會修辭技巧!
● 全書數百個例句,透過正誤用法及相似用法比較分析,徹底搞懂倒裝句、假主詞、雙重比較等最令人頭痛的問題。
● 跟著大師逐一拆解文法難題的過程中,輕鬆學會如何「避免錯誤和歧義」、如何「簡化冗語與贅詞」等關鍵修辭技巧。
● 例句新穎實用,貼近日常生活,容易理解自然就能內化吸收,活用於平時錶達中。
3. 大師級作者指引學習捷徑,全麵提升「用英文」的準確度!
王復國教授橫跨學術與實務的豐富資曆,對語言學及文法教學的鑽研既深且廣,深知華人學子學習文法的共同問題。全書以提綱挈領方式,提供鞭闢入裏的指引,有效幫助讀者掌握英文文法與修辭重點原則,寫齣文法正確 (correct)、語意清楚 (clear)、文字簡潔 (concise) 的洗鍊文句。
作者簡介
王復國
在英語教師群中深受推崇,目前任教於輔仁大學英語係,曾是敦煌英語學園、Time Express等雜誌最受歡迎的特約主筆。深厚的語言學專業加上二十餘年的教學經驗,對於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士,往往能提供鞭闢入裏的指導,直搗學習的問題核心。美國馬裏蘭大學的哲學研究經驗為他的學術生涯注入另一股能量,同時奠立其犀利不敗的教學風格。著有《連音消音 i 不怕》、《王復國理解式文法:動詞篇》、《王復國理解式文法:名詞與代名詞篇》、《王復國理解式文法:形容詞與副詞篇》、《王復國理解式文法:連接詞、介係詞與冠詞篇》、《新多益大師指引—滿分關鍵全攻略》、《新多益大師指引—字匯滿分關鍵》、《從字首字根字尾破解英文單字》、《從發音徵服聽力》,譯有《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作者序
前言
第一章 基本句構
1. 句子的基本要素
2. 主部結構
3. 述部結構
第二章 平行結構
1. 何謂平行結構?
A. 形式對稱
B. 內容對稱
2. 關聯連接詞與平行結構
3. 比較句型與平行結構
4. 不當省略
第三章 存在句
1. 何謂存在句?
2. 存在句的結構
3. 存在句的功能
4. 包含其他動詞的存在句
第四章 分裂句
1.何謂分裂句?
2.分裂句的結構
A.基本句型
B.分裂句中焦點部分的結構
C.分裂句與各種句構
3. 分裂句的其他功能
第五章 倒裝句
1. 何謂倒裝句?
2. 倒裝句的功能
3. 倒裝句的種類
A. 原句中之否定詞移至句首時
B. 句中具強調功能之副詞移至句首時
C. 原句中之地方副詞移至句首時
D. 原句中之分詞結構移至句首時
E. 假設句中將連接詞 If 省略時
第六章 假主詞
1.何謂假主詞?
2.假主詞的用法與功能
第七章 假受詞
1. 何謂假受詞?
2. 假受詞的用法與功能
第八章 雙重比較
1. 何謂雙重比較?
2. 雙重比較的結構
3. 雙重比較的意義與用途
第九章 雙重主詞
1. 何謂雙重主詞?
2. 中、英文語法的基本差異
3. 非正式英文中的雙重主詞
第十章 雙重否定
1. 何謂雙重否定?
2. 另類雙重否定
3. 雙重否定的功能
第十一章 孤懸的修辭語
1. 何謂孤懸的修飾語?
2. 孤懸修飾語的種類
A. 分詞構句
B. 不定詞片語
C. 保留連接詞的省略副詞子句
D. 介係詞片語
E.形容詞片語
F. 名詞片語
第十二章 錯置的修飾語
1. 何謂錯置的修飾語?
2. 修飾語的基本類型與修飾對象
3. 常被錯置的修飾語
A. 單字
B. 片語
C. 子句
第十三章 代名詞與指稱
1. 代名詞的使用原則
2. 使用代名詞時的應注意事項
A. 代名詞與先行詞之間的共同指稱關係必須夠清楚
B. 代名詞與先行詞之間必須保持一緻性
C. 同一個句子中應避免使用多重先行詞—代名詞之組閤
D. 避免使用指稱模糊的 It 或 They 作為句子的主詞
E. 避免使用 this、that、it、which 來代替片語、子句或句子
第十四章 搭配字詞
1. 文法搭配字詞
A. 功能搭配字組
B. 實詞搭配字組
2. 慣用搭配詞
A. 與 do 有關的搭配詞語
B. 與 make 有關的搭配詞語
C. 與 take 有關的搭配詞語
D. 與 have 有關的搭配詞語
E. 與 give 有關的搭配詞語
F. 與keep有關的搭配詞語
第十五章 句意不明
1. 歧義形成的原因
2. 容易造成歧義的句型
A. 雙嚮修飾語
B. 雙先行詞關係子句
C. 動名詞語現在分詞混淆
D. 不當之比較結構
E. 否定範圍不明確
第十六章 冗語與贅詞
1. 冗語
A. 名詞子句
B. 形容詞子句
C. 副詞子句
2. 贅詞
前言
掌握文法與修辭,提升「用英文」的精準度!
本書為「王復國理解式文法」係列之完結篇。在前四冊中,我們分彆針對與動詞、名詞、代名詞、形容詞、副詞、連接詞、介係詞、冠詞等八大詞類相關的問題,做瞭詳盡的分析說明。在此最後一冊中,我們將從「實戰」的角度來探討英文句子的基本結構及一些重要的特殊句型與用法,希望可以幫助讀者更上一層樓,除瞭避免一般常犯的錯誤之外,還能夠寫齣精湛洗鍊的句子。
本書之所以命名為《文法與修辭》,主要就是想跟傳統上所認知的「修辭」作齣區分。一般坊間與修辭相關的書籍,多數與本書將討論之內容有所不同。對許多人而言,修辭與說話方式或文學錶現有關。例如,維基百科就把修辭定義為:「增強言辭或文句效果的藝術手法」,而這些「手法」包括瞭譬喻、轉化、象徵、對照、比較、反諷、誇張等等。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名著—劉勰的《文心雕龍》,就被視為是與修辭直接相關的典型書籍。在西方,修辭術則幾乎就是「雄辯術」的同義詞。在亞裏斯多德所著的《修辭的藝術》(The Art of Rhetoric) 一書中,即把修辭學描述為「辯證法」的相對物。古羅馬著名的演說傢西塞羅 (Cicero) 也曾說:「修辭乃說服之藝術」(“Rhetoric is the art of persuasion.”)。
然而,這種傳統上認知的修辭並非本書的要旨,也超齣瞭「文法」討論的範圍。本書的目的並不在於教導讀者文學的手法或辯論的技巧,而在於提升讀者使用英文的準確度,達到文句通順、言簡意賅的效果。對我們而言,修辭是文法的延伸,二者息息相關。更精確地說,我們的目標是幫助讀者寫齣文法正確 (correct)、語意清楚 (clear)、文字簡潔 (concise) 的句子。
本書共分為十六個單元,我們將分彆討論基本句構、平行結構、存在句、分裂句、倒裝句、假主詞、假受詞、雙重比較、雙重主詞、雙重否定、弧懸修飾法、錯置修飾法、代名詞指稱、搭配字詞,以及句意不明和冗語贅詞等問題。
初次接觸到這本書,是被它那種沉靜而有力量的書名所吸引。作為一個長期與文字打交道的人,我對任何能夠深化對語言理解的書籍都抱有濃厚的興趣。“理解式文法”這個概念,在我看來,預示著一種不同於死記硬背的全新學習方式,它強調的是一種內在的體悟和融會貫通。雖然還沒有來得及細讀,但僅從目錄的編排和章節的劃分,就足以看齣作者在構建一套完整的語言認知體係上所付齣的心血。尤其是在“修辭”這個部分,我一直覺得這是語言的靈魂所在,它決定瞭文字是否能夠産生共鳴,是否能夠傳遞情感,是否能夠精準地抵達讀者的內心。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通過“理解式”的方法,來闡釋修辭的奧秘,以及如何幫助讀者掌握這一門藝術。這本書,仿佛是一個通往語言深層世界的入口,我期待著它能為我揭示更多不為人知的語言的魅力。
评分在書店裏偶然翻到這本書,它的裝幀風格和內容標題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對語言的精妙之處有著莫名的癡迷,總覺得我們每天使用的文字,背後隱藏著比字麵意義更豐富、更深刻的東西。這本書的書名,尤其是“理解式文法”這個說法,讓我感到耳目一新。它似乎在挑戰一種習以為常的、可能流於錶麵化的語法學習模式,轉而強調對語言內在機製的洞察。我還在嘗試消化書中的一些初步概念,但已經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邃。作者似乎不僅僅是在講解規則,更是在引導讀者去“看見”語言的生命力,去體會詞語、句子、段落是如何相互作用,構建齣意義的層層遞進。我想,對於那些希望提升寫作能力、優化錶達方式,甚至隻是想更清晰地思考和溝通的人來說,這本書可能提供瞭一條非常獨特的路徑。我對於書中關於修辭的部分尤其充滿期待,因為修辭往往是語言藝術性的關鍵所在,而“理解式”的修辭,意味著不僅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對溝通效果和情感傳遞的深刻把握。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說實話,第一眼看過去,給人的感覺是很厚重,而且透著一股老派學究的嚴謹。書名“王復國理解式文法:文法與修辭篇”本身就很有分量,讓人立刻聯想到那些深入骨髓的語言研究。拿到手裏,觸感也是相當紮實的,紙張的質感很不錯,不是那種輕飄飄的印刷品,感覺可以長久地珍藏。我雖然還未開始深入閱讀,但光是翻閱目錄和一些章節的標題,就能感覺到作者在文法和修辭這兩個領域下瞭很大的功夫。許多概念的提齣,似乎是對傳統理解的一種革新,或者說,是對語言本質更深層次的挖掘。想象一下,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接收和發送大量文字,但有多少是真正理解其內在邏輯和錶達力量的?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在為我們提供一個梳理和重塑認知框架的契機。我期待著能夠通過這本書,不僅掌握更精妙的語言運用技巧,更能從根本上理解語言是如何塑造我們的思維,又如何反過來被我們的思維所驅動的。這種“理解式”的提法,本身就暗示瞭一種主動探索和融會貫通的過程,而非被動接受。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帶著一種沉靜的力量,簡潔而又不失學術的厚重感。“王復國”的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學者的光環,而“理解式文法:文法與修辭篇”這樣的書名,則瞬間勾起瞭我對語言深層探索的興趣。在我看來,很多時候我們對語言的理解停留在錶麵,隻是知道如何去用,卻很少去思考為什麼這麼用,以及這些用法背後蘊含的邏輯。這本書的“理解式”提法,正是我所渴望的,它似乎在引導讀者去探究語言的本質,去理解文法和修辭是如何協同作用,塑造意義的。我非常期待書中對修辭的解讀,因為我認為修辭是語言的精華所在,它能夠賦予文字生命力,能夠讓錶達更加生動、深刻、具有感染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超越簡單的語法規則,真正領悟語言的藝術,從而在寫作和溝通中擁有更強大的力量。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那種“硬核”學術範兒,但同時又帶有一種不容置疑的魅力。書名中的“王復國”這三個字,本身就承載著一定的學術聲望,讓人對其內容有較高的預期。而“理解式文法:文法與修辭篇”這樣的標題,則暗示瞭其研究的深入性和獨特性。在初步翻閱時,我注意到書中對一些經典語法現象的解讀,似乎有著不同於以往的視角。它不是簡單地羅列規則,而是試圖去探究這些規則的起源、邏輯以及在實際語境中的靈活運用。這讓我産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想要深入瞭解作者是如何構建他的“理解式”框架的。特彆是“修辭”這一部分,我一直覺得這是語言中最具創造性和挑戰性的領域。如何用精準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打動人心,如何讓文字的力量超越其錶麵的含義,這些都是我渴望從書中獲得的啓示。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語法書,不如說是一本關於如何“玩轉”語言的哲學指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