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您捧起這本書閱讀
就能為全世界創造一份愛與關懷。
溫柔麵對並瞭解愛滋,
是自然與文明給人類社會的共同考驗。
一手做戲、一手為文,並投身公益的汪其楣,二十年前便開始書寫颱灣愛滋的故事。她用文字陪伴身處邊緣的感染者和他們的親人,寫下每一種感情關係中的對話,為彼等心中的韆言萬語留下見證,讓讀者體會真實深刻的心境,並映照齣自己對於生命的感懷與思索。
如今,相關的社會事件仍然暴露瞭人們的無知與歧視,《海洋心情》新編齣版,精選原書中悄聲述說的心事,也加收瞭這些日子以來,作者親臨各地愛滋工作的經驗與觀照,她期盼分享的心情與深切寄望的未來。
海洋神秘寥遠,海洋也溫柔寬容,蘊蓄著無限生命的能量,也期待每個人的胸懷,能在這本書的能量裏,滋長智慧與愛。
「每去關愛之傢,都會遇到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宗教信仰、使用不同語言的朋友。眼中看著孩子,手中做著事,好像他們本來就該在這裏齣現,而我隨時準備記敘;為心底的悸動,為情緒上的撞擊,為精神上受到的開啓。」——汪其楣
作者簡介
汪其楣
資深戲劇傢,長年推動傳統及當代戲劇、藝術文化活動,與特殊藝術工作。
她編導的舞颱劇有《人間孤兒》、《大地之子》、《海山傳說□環》、《天堂旅館》、《記得香港》、《復製新娘》、《一年三季》、《招君內傳》、《浪漫傳奇拜月亭》、《月半女子月半》,聾人手語劇《飛舞的手指》、《雕龍記》、《悠悠鹿鳴》等,並親自演齣《舞者阿月.颱灣舞蹈傢蔡瑞月的生命傳奇》、《歌未央-韆首詞人慎芝的故事》,及《謝雪紅》這幾個颱灣女性角色。
著有散文集《海洋心情-AIDS文學備忘錄》,編著《歸零與無限-颱灣特殊藝術金講義》、編繹校注慎芝及關華石手稿《歌壇春鞦》,主編《戲劇交流道-劇本係列》、《現代戲劇集》和《國民文選-戲劇捲》。
曾獲1988年國傢文藝奬戲劇導演奬、1993年吳三連戲劇文學奬、2004年賴和文學奬。
推薦序
生命的信望愛 -馮光遠
在關閉的地方重新開啓 -陳芳明
我的俠客朋友 -席慕蓉
溫柔的痛楚 -林懷民
邊緣肉體的韌性與美麗 -紀大偉
PART I愛滋世紀的健康之路
我就是這樣開始的
守護生命的高貴
海洋心情
徵服恐懼
不戴手套的人
「盼」與「愛」
如果有一個溫柔的環境
一個颱灣人在鄭州
PART II悄聲訴說的心事
隱形墨水寫的信 用再生紙的迴音
因為你對我們太好奇
互相守望的眼睛
醫院迴廊裏的聲音 火葬場外的天空
濛住希望濛住臉 漂流的綫索
孤獨十五歲華年
病床邊的字條 菩提樹下的交談
寫給風島上的燭光 在香蕉樹下做個夢
PART III 迴到現實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啊
誰來為愛滋說話
附錄
Love & Harmony 環抱關愛 九五行動
愛滋工作相關單位
我就是這樣開始的 (代序)
一九八六年,有一個美術係的大學生,在成功嶺檢測齣HIV陽性反應,而被退訓,然後還被學校要求休學,怎麼有這種事?我去看他,他在排小劇場的戲,他就是田啓元,藝文界最早曝光的愛滋感染者。於是很多師友都受到牽動,想為之做些什麼。
他的畫傢導師支持他完成隻剩一年的學業,我很安慰。那位導師名叫羅芳,是我從小就認識的對門鄰居傢的三姐,還好有她,作為大學追求真理的代錶,站齣來反對「隔絕」與「排斥」,反對知識殿堂帶頭「反智」!
後來田啓元發病,他的高中學姐房東到醫院照顧他,也順便照顧住在愛滋病房的其他青年人。那是二十幾年前,病人被傢庭和醫護人員丟著不管的情形還相當「正常」。那位房東就是楊捷,把病人一個個裹著棉被,帶迴傢吃年夜飯的勇氣姐姐。她跟我說,「你也一起來好不好?」我掙紮瞭一下,想到生病的人反被傢人棄置不顧,就嚮父母請假,在年終團聚中提前離席,到她的公寓,和一桌子愛滋感染者用公筷公匙一起慢慢吃飯談天。
和我一樣神情不太自然的另一位陪客,是剛發願的天主教修士漢明。纔剛走進聖潔的修道之路的小修士,坐在一群「失落的肉體」和「徬徨的靈魂」中,那個時期感染發病者以同性戀者居多,聚在一起,言笑四射。看到修士青澀而力圖鎮定的臉龐,讓我知道上蒼已經伸齣手開始教育我們。其實就是經由眾生,我們的鄰人,得病者與照顧者,一一來到我們身邊,啓發我們的心靈意想和心智圖像。
王紫山那晚發燒,他是精神病院的護士,與楊捷在當腦性麻痺者的誌工時相識,自己得瞭愛滋病,也隻得坦然接受楊捷的照顧。他虛弱得必須提前迴院,拖著腳步經過我麵前時,輕輕伸齣手與我道彆。瞬間我發現瞭自己的緊張,我也立刻認知瞭這份恐懼的不必要,和不重要。這個不會把病毒傳染給我的朋友,已垂垂將逝,我不能拒絕他的手,我不能辜負他對我成熟人格的信任。
紫山齣院後來中途之傢幫忙,他細柔的醫護能力,搭配啓元的聰明和衝勁,楊捷的開闊和寬厚,讓事情井然有序。紫山和啓元已去世多年瞭,每當人們問我是怎麼開始的,我會想起他那滾燙、柔軟的手指,與我相握時的觸感,這可說是我「徵服恐懼」或是「放下自己」的第一步。
在當時隱密社會中的工作相當睏難、相當地下,就非常令我感動;而這一些在日常行動中見到的義工、親友、感染者、發病者,每個人的麵貌都如此清晰,他們擁有一種颱灣青年自在的生命力,而必須保密、必須隱忍又低調的工作與生活方式,摺射齣整個颱灣社會埋藏著的各種問題。
從中途之傢到關愛之傢,到綠茵坊花店,也顛沛流離瞭十幾年,也曾經被管區警員曝光而遭房東驅趕,楊捷用她的破卡車載著不能走動的病人,到處找房子,還得找房租。我看著她的疲睏與勞纍,聽著她講病人的事情,每一個故事都有深重的無奈和傷痛,每一個人都很卑微,但每一個人她都尊重。
我能做什麼?隻能動筆寫,記下我的見證,用文字陪伴躲在陰影裏的病人和他們的親人,我寫瞭一篇篇溝通信念的文章,寫颱灣的愛滋病人,也寫病人所處的傢庭、社會、學校等大環境,在報章雜誌上慢慢發錶,然後集結為《海洋心情──AIDS文學備忘錄》一書,在一九九二到一九九五年間,由東潤、燕京(簡體字版)以及遠流先後齣版。到底是人間善意,弱勢者相濡以沫的情懷,讓我能拋下對無知社會的憤怒與羞愧,隻輕輕的提醒,小聲的呼喚。寫這本書不隻是為瞭所謂少數的病人,為的是與愛滋共處的大社會,我更希望這個曾經教育我、營養我、堅強我的社會裏的所有的人,能持續擁有知識、擁有感覺,因此能活得再健康一點、過得再文明一點。
而綠茵坊花店讓病人能自立自助的行動,引起正麵的迴響,有很多人來幫忙。藝文界與醫界的朋友每個月捐助房租,試著減輕楊捷的重擔,也延續好幾年。到瞭後期,「三犬基金」等各界人士開始加入,成為楊捷的長期好友和贊助人。
當然這十幾年間醫學界的方法和態度已較為進化。何大一博士的雞尾酒療法在一九九六年問世。早期突然發病,或發病後引起伺機性感染的各種緻命癥狀的情況減輕。感染者的壽命延長,從早期的僅有七年,到現在的統計,至少可以再活三十七年。但感染率仍然上升不下,異性戀感染者人數早已超過同性戀社群,而用毒者因共用針頭、共用溶液的感染方式,使全國的愛滋防治,與愛滋病人的身心關懷又進入另一階段。
歐美、非洲、亞洲、中國、颱灣,各有不同的處境和問題。颱灣因用毒者母親垂直感染,而生下的疑似愛滋寶寶(就是初生時雖因母體感染,其後定期追蹤檢測與投藥,直到兩歲左右,也因本身造血功能等因素而轉為陰性反應)。新來的小生命成為楊捷,和我們所有其他的關懷者,心底新的隱憂,也知道必須承接這迎麵而來的新工作。
二00五年,楊捷在搬瞭兩次傢的花店後麵,開闢一間可以放小床的臥室,「三犬」的明驥、元達和其桐看到盼盼、關關、愛愛,和保母睡覺的地方已很狹窄,卻還必須為早産的颱颱和灣灣加裝呼吸器等設備,當場他們答應幫楊捷找寬敞一點的住處,大傢心裏都明白,從醫院、從監獄、從派齣所門口、從公園的闆凳上轉送過來的嬰兒將一個個增多,真的需要一間獨幢的大房屋。房子很快找到瞭,大人小孩歡喜地跟著楊捷搬進我們永久的傢,隻是沒想到「房東」「三犬基金」齣錢齣力之外,還被社區抵製,一嚮低調的他們頻被媒體報導,還成瞭法院被告,官司纏訟年餘,還好二審勝訴,還給弱勢團體一個公道。立法院也修訂「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者人權保障條例」,至少在理論上強化瞭「就學、就醫、就養、居住」的權益。
時光飛馳,當年的年輕修士已成為乾練成熟的李漢明神父,他來為老友楊捷主持正式的「颱灣關愛之傢協會」。大陸農村愛滋孤兒的助學安養,也悄悄進行瞭七、八年,加上颱灣南北好幾個地方的關愛之傢,全都是依靠無數善心人的捐款來維持。雖說人們行善並不要求迴報,然而善念善行其實仍是有期待的;期待有所幫助,期待有所改變,就是一種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的鄭重呼喚,使人如此解放心牆,付齣自己。
所以,我需要比以前更常齣去募款,也比以前參與更多關愛之傢的工作。就是為瞭這麼多年來的善款與善情不能辜負。人心的能量聚集在一起是多麼難得,多麼珍貴,再艱難的工作都要繼續下去,否則不就成瞭徒然浪費。而且健康的人生態度、分享的共存信念,我更不忍心讓這樣的理想在颱灣社會中轉為虛空。
遠在非洲的修女陳麗卿是一個遙遠的鼓舞力量,她在艱睏環境中,懷著感恩和樂觀的信念,渡過每一天的難關,她說:
「我全力在預防AIDS的教育上齣力。
我們已經失去瞭一代,
抱著希望,和年輕的一代、
幼小的一代,一起走。」
原來AIDS是一種信心的考驗,考驗我們是否還相信教育的力量,還相信訊息的傳遞,還相信觀念的匯通,就能改變行為、産生行動,就能挽救人們走嚮傷害與毀滅?
同時,也考驗我們的勇氣,敢不敢思考真相?能不能承認無知與錯失?肯不肯挺身而齣,為下一代、為彆人傢的孩子、為不認識的人,付齣關心與幫助?
而每去關愛之傢,都會遇到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宗教、信仰、使用不同語言的朋友。眼中看著孩子,手中做著事,好像他們本來就該在這裏齣現,而我隨時準備記敘;為心底的悸動,為情緒上的撞擊,為精神上受到的開啓。
但願這一本在讀者手上被安靜翻閱的書,能增加人與人之間互相瞭解、互相包容、互相敞開心胸的機會,可以嗎?
汪其楣
我平時比較關注一些有社會深度和人文關懷的作品。當我在書店看到《海洋心情》這本書時,它的書名和副標題就引起瞭我的注意。《海洋心情:為珍重生命而寫的AIDS文學備忘錄》,這個組閤非常有力量。它不僅僅是一個書名,更像是一個宣言,一種呼喚。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各種可能的畫麵:可能是關於那些與疾病抗爭的生命,他們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如何用愛和勇氣去麵對生活的挑戰。我也在想,作者是如何將“海洋”這一意象融入到對生命的思考中,海洋的廣闊是否象徵著生命的無限可能,抑或是它同樣蘊含著深邃的悲傷與堅韌?我猜測這本書的內容一定非常觸動人心,它將帶領讀者走進那些不為人知的生命故事,喚醒我們對生命的敬畏,以及對那些脆弱而堅強的靈魂的關懷。
评分當我第一次看到《海洋心情》這本書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它一定是一本充滿瞭情感張力的作品。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味,既有海洋的浩瀚與神秘,又有人類豐富的情感世界。我想,這本書可能是在用一種非常規的方式來講述一些關於生命和情感的故事,它可能不是那種直白的敘述,而是通過意象、比喻,甚至是詩意的語言來傳遞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我期待在這本書裏,能夠找到一些能夠觸動我內心深處的東西,一些關於愛、關於失去、關於希望的深刻感悟。我甚至可以想象,作者在寫作時,一定經曆瞭一段非常獨特的心路曆程,而這本書就是他/她情感的沉澱和釋放。我迫不及待想要翻開它,去感受那股屬於“海洋心情”的獨特力量。
评分最近在尋找一些能夠引起共鳴的書籍,偶然間發現瞭《海洋心情》。書名本身就極具吸引力,它將“海洋”的廣闊與“心情”的細膩結閤在一起,讓我對書的內容充滿瞭好奇。我尤其被它的副標題吸引——“為珍重生命而寫的AIDS文學備忘錄”。這立刻勾起瞭我內心深處的思考,關於生命,關於愛,關於那些我們常常迴避卻又必須麵對的現實。我猜測這本書一定蘊含著深刻的人文關懷,它可能用一種非常溫柔而有力的方式,講述那些與生命搏鬥的故事,那些關於堅持、關於希望、關於人與人之間羈絆的溫暖瞬間。我期待它能夠像一股清流,滌蕩心靈,讓我們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珍視每一個當下,也更加理解和關懷那些身處睏境中的人們。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非常吸引我,深邃的藍色調,仿佛真的能將人拉入廣闊無垠的海洋。書名《海洋心情》更是帶著一種詩意的憂傷,讓人聯想到生命的起伏與情感的潮汐。雖然我還沒有開始閱讀,但僅僅是這個名字和封麵,就勾勒齣瞭一個充滿想象的空間。我期待在這本書裏,能夠感受到一種細膩而深刻的情感錶達,它可能觸及到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引發對生命、對情感的重新審視。想象一下,在某個安靜的午後,捧著這樣一本略帶憂鬱氣質的書,伴著一杯熱飲,沉浸在作者構建的文字世界裏,那將是多麼愜意的一種體驗。它似乎預示著一場情感的探索,一場關於內心世界的航行,讓人迫不及待想要揚帆起航,去發現未知的風景。
评分最近因為工作壓力比較大,所以一直在尋找一些能夠讓我放鬆心靈的書籍。看到《海洋心情》這本書名,立刻就覺得它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海洋總是給人一種寜靜、遼闊的感覺,而“心情”則更加貼近生活,充滿瞭人情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陣溫和的海風,吹散我心中的煩惱,帶給我片刻的寜靜。我喜歡那些能夠引發思考,同時又不會過於沉重的作品。所以,我猜想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應該是比較舒緩、優美的,能夠讓我從忙碌的生活中抽離齣來,去感受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也許它會講述一些關於人與自然的故事,或者是一些關於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細膩描繪,總之,我對它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份慰藉和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