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關係

勞資關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勞動關係
  • 勞資關係
  • 勞動法
  • 人力資源管理
  • 工會
  • 集體談判
  • 勞動爭議
  • 勞動閤同
  • 職工權益
  • 企業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團體協約法》、《勞資爭議處理法》和《工會法》相繼修法齣颱,讓勞資關係進入瞭另一個新紀元。如何加強勞資關係的和諧,不但考驗經營者之理念與智慧,亦挑戰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之專業能力。

  ■本書體係完整,涵蓋瞭勞資管理的主要領域,包括勞資關係策略、企業文化與勞資倫理、勞動契約與工作規則、職場歧視與性騷擾防製、工資待遇與社會保險、員工安全與健康管理、心理契約與參與管理、內部行銷與奬懲製度、組織變革與人力精簡、勞工組織與團體協商、勞資爭議與爭議行為、全球化競爭力與勞資關係、勞資爭議案例解析、著名企業勞資和諧典範等課題,提供資料豐富,內容非常精彩!

  ■本書的每一章節,都附有實務作業上使用的各種錶格、範例,參考應用價值極高,可以現學現用,是一本珍貴的工具書,保證受用無窮。

編者簡介

丁誌達

  兩岸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實務專傢

  現職(擔任講師職單位)
  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中國生産力中心/颱灣科學工業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中華工商研究院/重慶共好企業管理顧問公司

  現職(擔任顧問職公司)
  共好管理顧問公司/鷹眼策略管理顧問公司

  資曆
  100年度勞資爭議調解人認證訓練及認證班講師暨口試委員、2010年國傢人力創新奬評審委員;2010年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專案輔導(TTQS)顧問;勞動基準管理師認證班講師
  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首席顧問;智捷科技〈新竹科學園區〉總經理特彆助理;颱灣國際標準電子、安達電子、敬業電子、環宇電子等公司人資主管。

  著作
  《人力資源管理》、《招募管理》、《培訓管理》、《績效管理》、《薪酬管理》、《裁員風暴》、《勞資關係》、《大陸勞動人事管理手冊》、職場兵法(簡體字)

  講授專題
  人力資源管理實務、人力規劃與人力閤理化、人纔管理與選纔技巧、培訓管理與職涯發展、績效管理與目標管理、薪酬規劃與管理、人事管理製度規章設計、人力資源管理診斷、大陸颱商人力資源管理實務、主管人員的人事管理技巧、主管人員核心能力、主管人員麵談技巧、嚮古人學管理智慧等係列人資管理課程。

  E-mail:ting1942@yahoo.com.tw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名為《探尋失落的星圖:古代航海文明的智慧與遺産》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旨在描繪一個宏大而引人入勝的非虛構曆史研究: --- 《探尋失落的星圖:古代航海文明的智慧與遺産》 第一部分:海洋的召喚——人類早期對未知疆域的渴望 本書是一部跨學科的深度曆史地理學著作,它聚焦於公元前三韆年至公元十五世紀的古典與前現代文明,如何剋服地球上最廣闊、最冷酷的介質——海洋,以實現全球性的知識、貿易和文化交流。 《探尋失落的星圖》並非簡單羅列航海事件,而是深入剖析瞭不同文明在麵對海洋這一巨大挑戰時所發展齣的獨特認知框架、技術創新以及與之相伴的社會結構變遷。 第一章:黎明前的凝視——地中海的搖籃與腓尼基人的拓撲學 本章首先迴顧瞭人類與水的最初關係,從尼羅河三角洲的內陸航行到愛琴海上的短途貿易。重點剖析瞭腓尼基人——這個“航海民族”——如何將商業理性融入到對海洋的理解之中。他們並非依靠單一的強大帝國支撐,而是依賴於建立在沿海堅固貿易據點之上的網絡。本書詳細考證瞭腓尼基人對星象導航的早期應用,他們如何利用北極星(或當時最穩定的極星)在夜間確定緯度,以及他們對風嚮和洋流的經驗積纍,這些經驗被後世的希臘人以幾何學和哲學的方式進行係統化。我們通過對齣土文物如陶製航海工具和早期航綫圖的解讀,重建瞭他們從比布魯斯到加的斯,乃至繞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沿岸的復雜網絡。 第二章:大洋的邊界與歐亞大陸的脈絡——印度洋季風的馴服者 從地中海的“小湖”轉嚮印度洋的廣闊水域,文明的挑戰陡然升級。本書將印度洋闆塊視為一個獨特的研究對象,因為它不以歐亞大陸的政治力量為中心,而是以自然規律——季風循環——為核心驅動力。我們詳細描繪瞭早期印度、阿拉伯半島和東非沿岸文明(如斯瓦希裏海岸)如何掌握瞭“風的密碼”。這不僅僅是氣象學知識,更是一種與自然節奏同步的經濟戰略。通過分析早期貿易的載體——如阿拉伯的獨桅帆船(Dhow)和印度的帆船設計,我們探討瞭這些船隻如何被優化以應對單嚮的季風往返,從而將香料、珍寶和奴隸體係化地納入全球貿易體係。本章尤其關注瞭公元前後的“季風之戀”(Periplus of the Erythraean Sea)等文獻,解析其文本背後的航海實踐。 第三章:遙遠的信標——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亞網絡與非文字導航 太平洋是人類航海史上最令人驚嘆的成就之一,因為它代錶瞭對傳統地標和天文導航的超越。本書將視角投嚮瞭波利尼西亞人,這些偉大的探險傢,他們如何在大洋上找到彼此?我們摒棄瞭將他們的航行簡單視為“偶然漂流”的過時觀點,轉而深入研究其復雜的“非文字導航係統”。這包括瞭對波浪摺射(Swell navigation)、雲層形態的識彆、海鳥遷徙規律的記憶、以及對特定海洋生物群落的追蹤。本書的這一部分,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人類學傢和現代航海專傢的閤作研究,試圖重構這種完全依賴於身體感知和口頭傳承的導航智慧。我們追溯瞭他們從颱灣海峽嚮東、嚮南的擴張,證明瞭這種技術不僅是生存手段,更是一種高度發展的文化認同。 第二部分:技術與權力的交匯——中世紀的革新與全球視野的初步形成 第四章:十字路口的羅盤——從中國到伊斯蘭世界的融閤 中世紀是航海技術發生質變的關鍵時期。本書聚焦於兩個主要的創新中心及其擴散路徑:中國和伊斯蘭世界。中國的指南針技術,從最初的占蔔工具演變為精準的航海儀器,對全球航海史産生瞭決定性的影響。我們詳細分析瞭宋元時期中國海船的結構進步,特彆是其使用的水密隔艙技術,這項設計極大地增強瞭船體的抗沉性,是當時世界範圍內最先進的造船技術。 與此同時,伊斯蘭黃金時代的學者們在數學、天文學和製圖學上的成就,為航海提供瞭更精確的理論工具。阿拔斯王朝和後來的奧斯曼帝國,繼承並發展瞭希臘的地理學知識,結閤印度的天文數據,催生瞭精密的星盤(Astrolabe)和象限儀。本章著重探討瞭東西方技術交流的復雜路徑,特彆是通過印度洋和地中海的知識網絡,這些技術如何被吸收、改進,並最終為接下來的“大發現”時代鋪平瞭道路。 第五章:歐洲的覺醒與地理概念的重塑 在中世紀晚期,歐洲開始從一個相對孤立的區域性文明,轉變為一個具有全球野心的海洋力量。本書探討瞭葡萄牙和西班牙如何將前人積纍的技術(如阿拉伯星盤、中國羅盤、地中海的帆船設計)進行整閤,並投入國傢級的資源進行遠洋探索。我們分析瞭早期地圖繪製者如托勒密、伊德裏西(Al-Idrisi)的作品對歐洲人的影響,以及這些地圖如何與新興的、基於實際航行觀測的數據進行衝突與融閤。這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對“世界是有限的”這一傳統觀念的根本性挑戰。我們剖析瞭早期航海傢(如亨利王子時期在非洲西海岸的探索)的驅動力——宗教、黃金和榮耀——如何被轉化為嚴謹的海洋測繪活動。 第三部分:遺産與反思——星圖的終結與全球化的開端 第六章:超越已知:大洋的心理學與對“邊緣”的重構 本書的最終部分,探討瞭持續數個世紀的航海實踐對人類世界觀的深遠影響。當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的船隊最終連接起先前相對獨立的海洋體係時,世界地圖被徹底改寫。我們審視瞭這些探險活動帶來的雙重遺産:一方麵是地理知識的空前擴展和全球貿易網絡的建立;另一方麵是伴隨而來的殖民主義、疾病傳播和文化滅絕。 《探尋失落的星圖》的結論部分,呼籲讀者將古代航海者的成就置於更宏大的曆史語境中——他們是知識的收集者、技術的集成者,也是在極端環境中體現人類適應性與探索精神的典範。這本書旨在提醒我們,每一次偉大的航行,其背後都承載著數韆年積纍的智慧,是人類對未知世界不懈追問的深刻體現。通過重建這些失落的星圖和航海傳統,我們得以更好地理解現代全球體係的物質與精神基礎。 目標讀者: 曆史學、地理學、考古學愛好者,以及對技術史和社會變遷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核心價值: 提供一個超越單一文明視角的、多角度的古代航海史敘事框架,強調技術融閤與自然規律的適應性。 ---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 i
第一章 勞資關係策略 1
第一節 勞資關係的研究 2
第二節 勞動法規的法源 7
第三節 勞工法體係 11
第四節 勞動基準之概念 13
第五節 勞資和諧之道 17
結 語 21

第二章 企業文化與勞資倫理 23
第一節 企業文化架構 24
第二節 企業文化內涵 34
第三節 倫理的定義與分類 42
第四節 企業倫理範疇 47
第五節 電腦倫理規範 56
結 語 62

第三章 勞動契約與工作規則 63
第一節 勞動契約概述 64
第二節 人事保證製度 69
第三節 競業禁止條款 72
第四節 工作規則的訂定 81
第五節 員工手冊的編寫 84
結 語 88

第四章 就業歧視與性騷擾防治 89
第一節 就業歧視類型 90
第二節 性彆歧視禁止 100
第三節 職場性騷擾防治 109
第四節 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 113
結 語 116

第五章 工資待遇與社會保險 117
第一節 工資與奬金概論 118
第二節 工資給付原則 121
第三節 加班工資給付 123
第四節 勞工退休製度 127
第五節 員工福利製度 129
第六節 勞工保險製度 133
結 語 137

第六章 勞工安全與健康管理 139
第一節 勞工安全衛生導論 140
第二節 職業災害概論 148
第三節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與補償 153
第四節 員工健康管理 158
第五節 勞工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163
第六節 落實勞工安全衛生製度作法 166
結 語 171

第七章 心理契約與參與管理 173
第一節 心理契約概念 174
第二節 員工滿意度 177
第三節 勞資會議 184
第四節 員工申訴製度 188
結 語 194

第八章 內部行銷與奬懲製度 197
第一節 內部行銷概念 198
第二節 激勵理論 204
第三節 員工協助方案 209
第四節 員工奬賞製度 213
第五節 紀律管理 217
結 語 224

第九章 企業變革與人力精簡 225
第一節 企業變革概論 226
第二節 企業併購 235
第三節 裁員的法律規範 236
第四節 裁員實務作業 244
第五節 留職者心靈重建工程 253
結 語 254

第十章 工會與團體協約 255
第一節 工會的起源與組織型態 257
第二節 勞工組織工會的探討 265
第三節 《團體協約法》概述 269
第四節 團體協商技巧 275
第五節 簽訂團體協約作業 286
結 語 291

第十一章 勞資爭議處理 293
第一節 勞資爭議概論 294
第二節 勞資爭議種類 297
第三節 勞資爭議處理方法 299
第四節 勞資爭議行為 301
第五節 體製外爭議行為 310
第六節 勞資爭議的沉思 312
結 語 315

第十二章 全球化與勞資關係 317
第一節 企業社會責任 318
第二節 社會道德責任標準(SA8000) 327
第三節 外籍勞工聘僱與管理 331
第四節 全球化勞資關係的作法 342
結 語 349

第十三章 勞資爭議案例 351
第一節 遠紡新埔化縴總廠(罷工事件) 354
第二節 聯福製衣廠(關廠女工臥軌事件) 361
第三節 中國金屬化工公司(暫緩加薪的溝通) 364
第四節 颱塑麥寮六輕廠(外勞集體衝突事件) 367
第五節 復興航空公司(機師降薪罷駛爭議) 369
第六節 颱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誤用績效管理製度離職風波) 374
結 語 379

第十四章 著名企業勞資和諧典範 381
第一節 亞都麗緻大飯店(企業文化) 382
第二節 星巴剋公司(用人理念) 385
第三節 杜邦公司(安全政策) 387
第四節 摩托羅拉公司(員工參與製度) 391
第五節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變革之道) 395
第六節 安捷倫科技公司(人性化裁員) 399
第七節 颱灣鬆下電器公司(創新勞資製度) 401
第八節 華普飛機引擎科技公司(人力創新) 402
第九節 紐巴倫公司(供應商行為準則) 404
結 語 408

附 錄 409
附錄1 《勞動基準法》之內涵 410
附錄2 員工工作行為規範守則 415
附錄3 競業禁止相關規定 420
附錄4 (單位全銜)工作規則樣本 423
附錄5 工作規則審核要點 438
附錄6 (單位全銜)員工手冊樣本 445
附錄7 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調查處理辦法 454
附錄8 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業務問與答 458
附錄9 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錶 461
附錄10 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錶 463
附錄11 勞工保險普通事故現金給付 465
附錄12 執行勞動檢查業務所依據之重要法規 471
附錄13 勞工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474
附錄14 職員意見調查 488
附錄15 企業併購下勞工權益保障法源 502
附錄16 企業人力精簡的法律規範條文 504
名詞解釋 515
參考文獻 529

錶目錄
錶1-1 三個階層的勞資關係活動 4
錶1-2 我國批準之國際勞工組織(ILO)公約一覽錶 7
錶1-3 勞工政策定義 14
錶1-4 《勞動基準法》綱目與條文數 16
錶1-5 勞資關係從業人員的職責 19
錶1-6 影響勞資關係和諧之人力資源策略類型 20
錶2-1 你是否瞭解自己公司的文化? 30
錶2-2 企業文化的定義、作用與功能 36
錶2-3 優質的辦公室文化特質 40
錶2-4 企業倫理問題剖析 45
錶2-5 輔導人員倫理守則 48
錶2-6 企業倫理守則的規範 49
錶2-7 臨時工讀生打工須知(宴會部) 51
錶2-8 常見工程倫理課題分類錶 52
錶2-9 電腦倫理十誡 57
錶3-1 勞動契約之終止規定 67
錶3-2 員工手冊中常見的標題 86
錶4-1 公司(機關、團體)符閤《性彆工作平等法》規定自行檢視錶 95
錶4-2 兩性工作平等法問與答 96
錶4-3 性彆歧視禁止 100
錶4-4 勞工請假規定 103
錶4-5 職場禁止懷孕歧視檢視錶 107
錶4-6 性騷擾的侵犯行為的類彆 109
錶4-7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因應之道 116
錶5-1 曆年基本工資調升匯總錶 120
錶5-2 避免員工加班的方法 125
錶5-3 新舊製勞工退休金差異比較錶 130
錶5-4 三種年金的請領要件與給付標準 135
錶5-5 勞工保險新舊製度差異 136
錶6-1 工作意外的各類成因及例子說明 144
錶6-2 事故原因的探討 146
錶6-3 職業災害類型分類說明錶 150
錶6-4 安全觀察指標 151
錶6-5 安全衛生常用績效指標 152
錶6-6 職業病與職業災害的定義 157
錶6-7 健康的十條標準 160
錶6-8 企業愛滋工作策略 162
錶6-9 勞工安全衛生工作守則撰寫架構 164
錶6-10 5S的基礎概念 170
錶7-1 勞資關係診斷項目 176
錶7-2 工作滿意度的定義 178
錶7-3 「工作描述指標」的部分項目 180
錶7-4 明尼蘇達工作滿意問捲中的例題 181
錶7-5 勞資雙方溝通的原則 189
錶7-6 企業內部多元化溝通方案 189
錶8-1 內部行銷導嚮的人資措施 203
錶8-2 工作滿意之激勵理論 204
錶8-3 人類需求層級理論 206
錶8-4 員工協助計畫的關鍵因素 211
錶8-5 企業懲戒或解僱員工的理由 218
錶9-1 企業變革定義匯整錶 226
錶9-2 企業可進行改善的方法 231
錶9-3 超優勢競爭領域 234
錶9-4 (單位全銜)公司資遣員工通報名冊 239
錶9-5 (單位全銜)大量解僱計畫書參考樣本 241
錶9-6 《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適用對象 243
錶9-7 人力盤點方法 246
錶9-8 裁員程序公平性評價的因素 246
錶9-9 主管如何評估員工是否有留下來的價值? 249
錶9-10 裁減資遣後在職員工的心態分析 254
錶10-1 工會和資方對爭取的議題所持的立場 266
錶10-2 人事人員對工會活動的處理要訣 268
錶10-3 團體協約的型態 269
錶10-4 《團體協約法》框架 270
錶10-5 締結團體協約須知 271
錶10-6 團體協約與勞動契約之區彆 273
錶10-7 團體協約與工作規則之區彆 273
錶10-8 協商籌碼的診斷項目 279
錶10-9 協商策略的擬定 280
錶10-10 資方與工會蒐集協商資料要項 281
錶10-11 正式談判的類型 282
錶10-12 有效與無效的協商者比較 285
錶10-13 常見團體協商內容一覽錶 285
錶11-1 《勞資爭議處理法》框架 298
錶11-2 指派調解人與調解委員會之差異 299
錶11-3 勞方通常採取的爭議手段 304
錶11-4 資方通常採取的爭議手段 308
錶11-5 爭議行為雙方應遵守的原則 312
錶12-1 全球八大的企業社會責任(CSR)規範 324
錶12-2  SA8000的企業責任標準要項 328
錶12-3 引進外籍勞工利弊分析 332
錶13-1 颱灣地區勞工運動大事紀要(1978-1996年) 352

圖目錄
圖2-1 組織規劃與企業文化關聯圖 25
圖2-2 願景圖示 26
圖2-3 夢想.信念.果敢和實踐 27
圖2-4 如何塑造企業文化 37
圖2-5 企業文化與員工認同企業理念關聯圖 41
圖2-6 企業與其利害關係人倫理關係圖 43
圖4-1 政府機關辦理就業歧視申訴案件標準作業流程圖 91
圖4-2 就業歧視類彆 92
圖5-1 勞工申請積欠工資墊償基金時應檢附之文件及證明 124
圖6-1 零災害定義的範圍 149
圖6-2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各項補助一覽錶 156
圖7-1 舉辦勞資會議流程圖 186
圖8-1 需求層級在管理上的運用 207
圖8-2 員工全麵激勵模型 214
圖8-3 懲戒程序之階段 219
圖9-1 企業生命週期各階段的比較 227
圖9-2  創造重大改革的八階段流程 233
圖9-3 大量解僱勞工作業流程圖 245
圖11-1 勞資爭議仲裁程序 302
圖11-2 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流程 303
圖12-1 外勞終止聘僱關係之驗證程序流程圖 338

範例目錄
範例1-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施政理念 15
範例2-1 星巴剋(Starbucks)使命宣言 28
範例2-2 共同的價值觀(QSC & V) 29
範例2-3 阿爾卡特(Alcatel)公司的目標 31
範例2-4 願景與經營理念 32
範例2-5 企業箴言 33
範例2-6 群策群力的阿爾卡特文化(The Alcatel Way) 34
範例2-7 林肯電子「持續性價值」的經驗 39
範例2-8 陶硃公商訓 43
範例2-9 軟體工程倫理守則及專業常規 44
範例2-10 統一集團的企業倫理 47
範例2-11 不良勞動倫理項目 53
範例2-12 日本帝國大飯店守則 54
範例2-13 「準時」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55
範例2-14 美國電腦協會會員倫理及專業守則 57
範例2-15 網路傳播暨信件管理辦法 59
範例2-16 資訊係統使用切結書 60
範例3-1 機師跳槽大陸 法院判賠133萬元 68
範例3-2 人事保證書格式 72
範例3-3 競業禁止判決案例 74
範例3-4 競業禁止爭訟案例 75
範例3-5 賣仿冒皮包 76
範例3-6 保密及智慧財産權閤約書 78
範例4-1 空服限身高 罰華航30萬 99
範例4-2 職場歧視 懷孕最大宗 101
範例4-3 職場性騷擾防治案例 111
範例5-1 員工關懷的福利措施 133
範例6-1 過勞量錶 158
範例6-2 奇美電子的健康管理 161
範例6-3 舊金山工商協會的防治愛滋參考條例 163
範例6-4 過勞死 在傢工作也算 169
範例7-1 企業內部溝通渠道的作法 195
範例8-1 內部行銷的典範 202
範例8-2 颱積電員工協助方案 210
範例8-3 如何選擇員工協助方案(EAP)服務機構 212
範例8-4 聯邦快遞的奬勵措施 215
範例8-5 齣勤狀況欠佳 220
範例9-1 企業麵對經濟蕭條的策略 229
範例9-2 IBM電腦租賃公司流程再造 229
範例9-3 末位淘汰製的溝通 247
範例9-4 企業精簡人力時的溝通注意事項 250
範例9-5 工研院瘦身 員工組工會 252
範例10-1 工會成立祝賀詞 256
範例10-2 關廠勞資談判攻防戰略 277
範例10-3 讓工會支持你 284
範例10-4 薪幅團體協商約定書 288
範例11-1 優比速(UPS)公司罷工 306
範例12-1 知名企業對社會責任履行的活動 318
範例12-2 策略性企業社會責任作法 319
範例12-3 耐吉(NIKE)公司行為規範 321
範例12-4 環保要求承諾書樣本 322
範例12-5 OECD多國企業指導綱領─就業及勞資關係 326
範例12-6 企業社會責任 327
範例12-7 耐吉(NIKE)公司代工廠及供應商守則 330
範例12-8 外勞薪資明細錶樣本 335
範例12-9 終止外勞聘僱關係通知書 339
範例12-10 民事和解 逼印傭吃豬肉 女老闆緩刑 342
範例12-11 永信藥品公司勞資溝通管道 345
範例12-12 颱商海外投資個案經驗匯總錶 346
範例13-1 遠紡化縴新埔總廠罷工行事曆 357
範例13-2 聯福製衣廠女工臥軌抗爭事件 362
範例13-3 復興航空嚮消費者道歉啓事 370
範例13-4 復興航空調薪爭議案解析 371
範例13-5 颱積電裁員事件始末 376
範例13-6 颱積電績效評核的原則 376
範例14-1 亞都麗緻集團福利製度 383
範例14-2 星巴剋的核心訓練課程 386
範例14-3 杜邦公司的工安管理製度 389
範例14-4 杜邦公司的安全文化 390
範例14-5 杜邦安全健康原則 391
範例14-6 員工參與製度個案研究 393
範例14-7 IBM企業睏難加劇的程度因應對策 396
範例14-8 New Balance供應廠商行為準則 406

法規目錄
法規1-1 《憲法》保障勞動者基本權益的條文 9
法規3-1 《民法》對僱傭約定的條文 64
法規3-2 定期契約的種類認定 66
法規3-3 勞動契約約定的事項 66
法規3-4 人事保證 69
法規3-5 訂立工作規則的內容 82
法規4-1 性彆歧視禁止規定 102
法規5-1 非經常性給與的項目 119
法規5-2 紀念日、勞動節日及其他應放假之日一覽錶 126
法規5-3 特彆休假的規定 126
法規5-4 職工福利金動支範圍、項目及比率 132
法規6-1 各類事業之事業單位設置勞工安全衛生人員錶 142
法規6-2 訂定與執行勞工安全衛生管理計畫事項 145
法規6-3 雇主依《民法》規定應負的賠償責任 147
法規6-4 《勞動基準法》有關職業災害規定 154
法規6-5 雇主在安全衛生設施及管理應負的責任 166
法規7-1 勞資會議之議事範圍 185
法規8-1 雇主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的規定 222
法規9-1 企業併購類型 236
法規9-2 禁止代錶人及實際負責人齣國規定 244
法規10-1 《工會法》架構 258
法規10-2 工會章程之記載事項 262
法規10-3 團體協約之效力 274
法規10-4 團體協約的協商原則 276
法規10-5 團體協約之存續期間 290
法規12-1 外國人從事工作之限製 336
法規12-2 大陸《勞動閤同法》規定的工會權責 343

圖書序言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道德經》治國章第五十七.老子

  勞資關係之良窳,乃為企業經營成敗之關鍵。由於勞資關係除瞭涉及經濟因素,亦涉及社會因素,如何營建和諧之勞資關係,不但考驗經營者之理念與智慧,亦挑戰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之專業能力。

  營建勞資關係的和諧,肇始於雇主與勞工雙方必須遵守政府所依法頒布的勞動法規的規範,各盡其責,在勞動法規架構下,雇主再斟酌獨特的企業文化、産品的獲利率、聘用勞工的素質、公司所在地的交通便利性等考量因素後,提供高於最低的勞動條件來吸引人纔、留住人纔;而勞工也衡量自己的「纔華」,要不要在這個「框架」下「拚命」奉獻或「拂袖」而去。所以,勞資關係就像是一支「溫度計」,「高溫」或「低溫」都是一種警訊,雇主必須透過「定時」的員工工作滿意度調查,並建構「不定時」資訊迴饋係統的「申訴管道」來探求「民瘼」,恢復生機。

  本書旨在為企業界在上述課題上,提供策略上的正確指導方嚮與實務上的具體作法,以期在勞資關係的互動上,獲得事半功倍之效。在結構的編排上,本書共分十四單元,闡述有關勞資關係的實務要領。先從「勞資關係策略」(第一章)論述起,再切入「企業文化與勞資倫理」(第二章)、「勞動契約與工作規則」(第三章)、「就業歧視與性騷擾防治」(第四章)、「工資待遇與社會保險」(第五章)、「勞工安全與健康管理」(第六章)、「心理契約與參與管理」(第七章)、「內部行銷與奬懲製度」(第八章)、「企業變革與人力精簡」(第九章)、「工會與團體協約」(第十章)、「勞資爭議處理」(第十一章)、「全球化與勞資關係」(第十二章)、「勞資爭議案例」(第十三章),以「著名企業勞資和諧典範」(第十四章)作為結語。

  本書體係完整,敘述詳明,圖錶、範例多達200餘種,可現學現用。本人深信本書的參考應用價值頗高,堪為企業界人力資源管理人士難得的工具書,亦適閤於大專院校人資、勞工係所採用為相關課程的教科書,效益必钜。

  近年來,本人承濛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王樹倫組長、呂佳興副組長的邀約,在該協進會定期開設勞資關係為主題的係列課程,效果顯著,口碑甚佳,乃使本人不揣謭陋,編撰本書,藉資貢獻。本人對王組長、呂副組長的提攜與鼓勵,深為感激。

  本書承濛揚智文化事業公司慨允協助齣版,在本書付梓之際,謹嚮葉總經理忠賢、閻總編輯富萍暨全體工作同仁敬緻衷心的謝忱。又,颱南科技大學應用外文係助理教授王誌博士、丁經嶽律師、內人林專女士、詹宜穎小姐、丁經蕓小姐等人對本書資料的蒐集與整理,提供協助,在此錶達誠摯的謝意。

  由於本人學識與經驗的侷限,本書疏誤之處,在所難免,尚請方傢不吝賜教是幸。

丁誌達 謹識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以為勞資關係就是老闆壓榨員工,員工消極怠工的簡單循環,但讀完之後纔發現,這其中的學問可深著呢。作者用非常生動的案例,把我帶進瞭真實的工作場景。比如,書中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勞資糾紛處理方式進行瞭詳細的剖析,從集體談判的技巧到個人申訴的流程,都講得清清楚楚。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關於企業文化對勞資關係的影響那一章,作者並沒有泛泛而談,而是舉瞭幾個具體的例子,說明瞭積極的企業文化如何能夠化解矛盾,促進閤作,而消極的企業文化又會如何一步步走嚮僵局。這本書不僅能幫助我理解現有的工作環境,更能讓我思考如何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成為一個更懂得如何與同事、上級、下級以及企業管理者進行有效溝通和協調的人。而且,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易懂,沒有太多枯燥的理論術語,即使是對勞資關係一無所知的人,也能輕鬆讀懂。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在耐心地嚮你傳授人生經驗,讓你在職場中少走彎路。

评分

這本書的內容讓我眼前一亮,它顛覆瞭我之前對勞資關係的刻闆印象。我以為這會是一本充滿冰冷條款和抽象理論的書,但實際上,它更像是一部關於人性和管理的百科全書。作者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視角,深入剖析瞭企業中各種關係的復雜性。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公平與正義”的探討,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給齣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纔能實現真正的公平,以及這種公平對企業發展和員工士氣有著怎樣的影響。書中對“權力與責任”的分析也相當到位,它讓我明白,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員工,都應該清楚自己的權力和應負的責任,並且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共同推動企業的發展。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流暢,敘事性很強,讀起來就像是在聽一個老朋友講故事,娓娓道來,引人入勝。它讓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瞭期待,也讓我更加珍惜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每一個人。

评分

我一直對組織行為學和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很感興趣,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時,就迫不及待地想深入瞭解。這本書可以說是將理論與實踐完美地結閤在瞭一起。作者在分析各種勞資關係問題時,總是能引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權威的統計數據,這讓我的閱讀體驗更加紮實和可信。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員工激勵機製的章節,作者深入淺齣地講解瞭不同類型的激勵方式,以及它們在不同情境下的有效性。他詳細地分析瞭金錢激勵、非金錢激勵、內在激勵和外在激勵的優缺點,並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操作建議。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對如何激發團隊士氣有瞭全新的認識。此外,書中對勞動法律法規的解讀也非常到位,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條款,而是結閤實際案例,解釋瞭這些法律法規在實踐中是如何應用的,以及它們對企業和員工雙方的意義。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思維的啓發,讓我開始從更宏觀、更係統的角度去審視企業管理和員工發展。

评分

坦白說,我一直是個不太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的人,尤其是在工作場閤,麵對各種復雜的人際衝突,常常感到無從下手。這本書就像是一本救命稻草,給瞭我很多實用的指導。作者在書中提供瞭許多非常具體的操作方法,比如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化解誤會,如何處理衝突,以及如何在復雜的勞資關係中保持自己的權益。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傾聽”的技巧,作者詳細地闡述瞭如何纔能真正地聽到對方的想法,而不是僅僅聽到對方的聲音。這對於我這種平時容易跑神的人來說,簡直是太及時瞭。此外,書中還分享瞭很多關於談判的策略和技巧,讓我明白原來談判並不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而是可以通過巧妙的溝通和策略,最終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這本書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故事和案例,讓我仿佛身臨其境,跟著他一起去學習如何處理各種棘手的問題。

评分

作為一名即將踏入職場的新人,我對於即將麵對的各種工作環境和人際關係感到既興奮又有些忐忑。這本書可以說是給我吃瞭一顆定心丸。作者在書中非常全麵地介紹瞭勞資關係的基本概念、發展曆史以及未來趨勢。它幫助我構建瞭一個關於工作場所的整體認知框架,讓我明白在未來的工作中,我不僅需要關注自己的專業技能,更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閤作,如何理解企業的運作機製,以及如何在這個大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書中關於“職業道德”和“團隊閤作”的部分,讓我印象尤為深刻。作者用很多鮮活的例子,說明瞭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閤作精神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它讓我意識到,在職場中,個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共同完成目標,纔是取得長遠成功的關鍵。這本書語言通俗易懂,結構清晰,非常適閤像我這樣的初學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