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颱灣的高雄縣內,原來有一座荒山,由五座形如蓮花瓣的小山組成,蓮乃佛教的主要象徵,因此這荒山先天具備瞭佛國淨土的條件。因緣際會,一位佛學大師選擇瞭此地作為修行佛法、普度眾生的道場,這山就是佛光山,這位大師就是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十二歲齣傢,不論是酷暑天柔風清涼的晨曦,還是寒鼕裏風雪相伴的清晨,每次早課諷誦《楞嚴咒》中「願將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一句時,這個年幼的小沙彌都會在心中暗暗發願:「將來,我一定要把全部的身心奉獻於弘法利生。」如今,六十年甲子輪迴間,小沙彌漸漸修成佛傢大師,他從中國大陸到中國颱灣,從宜蘭雷音寺到高雄佛光山寺,他積聚眾人的願力,遍弘佛法於五大洲。當年的一個小沙彌成就瞭不凡的誌業。如今,他正用自己的勤奮將佛法光照這個世界,撫慰世界的苦難。
星雲大師曾說:「我隻想盡一點心力,不妄想,不僭越,隻想慢慢把弘法利生的事業做起來,直到現在,也從來沒覺得自己做瞭很多事情,我隻想像爬樓梯一樣,一步步往上爬,而非一步登天。」
星雲大師就是以這樣的心態,一點點攀登到瞭中國佛教的頂峰,他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宣導「地球人」思想,對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自然與生命、圓滿與自在、公是與公非、發心與發展、自覺與行佛等理念多所發揚。一九九一年成立國際佛光會,星雲大師被推為世界總會會長,於五大洲成立一百七十餘個國傢地區協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實踐瞭「佛光普照三韆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
正如星雲大師在《一池落花兩樣情》的序言中所說:「如山泉洗滌人間的塵垢,使人人古鏡潔淨,靈颱清明。當覷透人間冷暖事,能以廓然無聖,禪的風姿,行化於紅塵俗世間。念念覺醒於聲色幻影不實,迴頭開墾一畝心田,日日以平等歡喜耕耘,引智能的甘泉灌注,令慈悲的花香,朵朵遍佈。明瞭圓滿菩提果實,原不在天上福樂的生活,是和眾生攜手走過荊棘血淚。奉獻身心為炬,一點火光供養,燒燼成灰,心甘情願。」
本書即是採擷星雲大師的禪心禪話,錘鍊成一本智慧的結集,希望在每個讀者的心中開墾一塊田地,灑上幾顆蓮花的種子,等待淨蓮綻放的日子,身心皆安,煩惱不再叢生……。
作者簡介
鬍可瑜
畢業於倫敦大學心理學專業,著名的心理諮詢師,曾任多傢跨國企業人力資源總監,現為自由撰稿人,在遊學期間就常常拜訪各地的學者和宗教人士,對佛法有自己深刻的見解。
前言
第一章 追求人生真義 015
活齣生的意義 016
參透人生的禪 021
化繁就簡任自然 026
生命仿若不係舟 032
琴弦有短長,人生得妙麯 037
任泰山崩於前 042
追求的過程纔有真幸福 049
第二章 看破人生因與果 055
天理循環,因果不負人 056
看淡生死,勘破無常 060
可怕的是對死亡的想像 066
隻此浮生是夢中 071
不戀繁華性自真 076
平凡生命也不平庸 081
第三章 人生的磨練與修行 085
從不知所雲到兼濟蒼生 086
波峰波榖自在行 091
逆境也是種饋贈 097
坦然麵對生活的苦樂 102
捨一身皮囊,財富不壓身 107
心安理得,貧富皆福 112
不計得失,人間就是天堂 117
第四章 人生的自知與提升 123
何必孤芳自賞 124
心有判斷,不可人雲亦雲 129
三更有夢書當枕 133
開捲盡品墨香濃 137
沒時間想著老 141
第五章 人生的和諧與愛情 147
和的大意義 148
語言的贊美是一種佈施 153
夫妻要像火一樣溫暖對方 158
愛情需看紅綠燈 164
包容的力量 169
尊重比黃金更重要 176
忍者心中的蓮花 181
水隨環境轉,人隨世情變 187
第六章 多情是佛心大慈悲 193
「滴水」中的大慈悲 194
多情即佛心 199
退一步「齣世」,纔能進一步「入世」 203
以力摺服也悲憫 208
慈心人自美 214
戒是一種精神的自由 219
不是不關心,隻是不動心 224
第七章 破除「我執」尋明心 229
破除「我執」,煩惱何處叢生 230
流齣自己的人生麯綫 236
戀眾生,愛一切 241
天堂地獄一念間 245
除去妄想,心靜如禪 250
性格也是一場艱難的修行 255
尋明心,安身心 260
輕如塵埃,也能幸福地飛 265
第八章 你也可成未來佛 271
良知與自我反省 272
嫉妒割裂的正是自己的心 277
你就是佛 281
盡力生時養父母,死後悲號總是空 288
開一劑心藥方 292
曼陀羅在燃燒 297
知足常樂,「滿足」即能圓滿 301
你是微笑的種子,他人就是土地 307
不遷怒,不貳過 312
最近有幸拜讀瞭星雲大師的《活齣真意:星雲大師講述的人生哲學》,這本書的內容,用颱灣話來說,就是“實在”又“有力”。我一直覺得,人活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清楚自己到底在乾嘛,為什麼而活。這本書,正好就是給我打瞭一劑強心針。 大師在書裏提到的“無常”這個概念,讓我深思。很多時候,我們都活在慣性裏,覺得一切都會理所當然地持續下去。但大師提醒我們,人生充滿瞭變化,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隻是生命中的一個片段。這讓我開始學會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不再為過去的遺憾而耿耿於懷,也不再為未來的不確定而過分擔憂。我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當下,努力做好眼前的事情。 另外,書中關於“忍耐”的論述,也讓我受益匪淺。我們常常覺得忍耐是一種懦弱,但大師卻告訴我們,真正的忍耐,是一種智慧,一種力量。他用瞭很多例子來證明,很多時候,我們覺得難以忍受的事情,一旦我們用寬容的心去麵對,反而能夠化解矛盾,甚至找到新的齣路。我開始嘗試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時,先深呼吸,然後用一種更平和的態度去處理,發現很多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糟糕。 這本書,我覺得更像是一本“人生使用手冊”,裏麵沒有那些高不可攀的理論,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智慧。它讓我明白,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如何去體驗,如何去感受,如何在每一次的起伏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真意”。
评分拿到《活齣真意:星雲大師講述的人生哲學》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待。市麵上關於人生哲學的書太多瞭,總覺得有些內容會流於空泛。但是,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星雲大師的文字深深吸引住瞭。他的語言樸實無華,卻充滿瞭力量,字裏行間透著一種看透世事的淡然和慈悲。 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師對“煩惱”的解讀。我們常常被各種煩惱睏擾,覺得生活處處是荊棘。但大師卻說,煩惱是我們自己製造的,也是我們自己可以解決的。他教導我們要學會“觀照”,也就是觀察自己的念頭,不被負麵情緒所左右。這個方法聽起來很簡單,但真正實踐起來卻不容易。我開始試著用大師的方法去麵對工作中的壓力和生活中的不如意,漸漸地,我發現那些曾經讓我痛苦不堪的事情,似乎也沒有那麼難以承受瞭。 書中的許多故事,都讓我感同身受。大師用他的人生經曆,嚮我們展示瞭如何在高處不勝寒的時候保持謙卑,在失意的時候看到希望。他強調“慈悲”的力量,讓我明白,愛與關懷是化解一切衝突的最好方式。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內心得到瞭洗滌,對人生的看法也更加豁達瞭。我不再害怕睏難,而是將其看作是成長的機會。這本書真的像一位智者,在我迷茫的時候,給予我指引和力量。
评分讀完《活齣真意:星雲大師講述的人生哲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人生可以這麼簡單,又可以這麼豐富。星雲大師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能夠直擊人心,讓我反思自己過往的種種執念。 大師在書中提到瞭“服務”的重要性。他說,真正的快樂,往往來自於付齣。這讓我覺得很慚愧,因為我以前總是習慣性地考慮自己能得到什麼,而忽略瞭給予。這本書改變瞭我的想法,我開始嘗試在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幫助身邊的朋友,或者參與一些公益活動。讓我驚喜的是,當我真正去付齣的時候,內心感受到的那種充實和喜悅,是任何物質上的滿足都無法比擬的。 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觀點是關於“信仰”。大師並沒有強迫你去信什麼,而是引導你去尋找自己內心深處的精神寄托。對我來說,這本書本身就成為瞭一種精神的支撐。它讓我明白,人生的道路上,雖然會有很多挑戰,但隻要我們心中有方嚮,有信念,就一定能夠走下去。 這本書,不是那種讀完就放下,然後又迴到老樣子的書。它更像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慢慢地改變著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我開始學會用更寬廣的胸懷去接納世界,用更積極的心態去麵對生活。我覺得,能讀到這本書,是我人生中的一種幸運。它讓我找到瞭自己內心的“真意”,也讓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瞭期待。
评分讀完星雲大師的《活齣真意:星雲大師講述的人生哲學》這本書,我真的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我一直覺得人生有很多睏惑,尤其是在追求物質和精神平衡的時候,常常會感到迷茫。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找到內心的方嚮。 星雲大師用他那慈悲而智慧的語言,把深奧的人生哲理講得淺顯易懂,讓我能夠輕易地去理解和實踐。他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像一位長者,娓娓道來,用生活中的例子,分享他幾十年的人生經驗。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放下”的篇章,以前總覺得放下很難,但大師告訴我,放下不是失去,而是獲得,是解脫。我開始嘗試在生活中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執著,比如對過去的遺憾,對未來的擔憂,還有對他人的評判。奇妙的是,當我說放下的時候,心反而變得更輕鬆,也更能體會到當下的美好。 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我不再盲目地追求外在的光鮮,而是開始關注內心的豐盈。我開始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用寬容和理解去化解矛盾,如何用感恩的心去麵對生活中的一切。星雲大師的智慧,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他教會我們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積極嚮上、充滿愛的人生態度。這本書真的值得每個人去讀,去感受,去實踐。它會讓你的生命更加有意義,更加充滿光彩。
评分《活齣真意:星雲大師講述的人生哲學》這本書,說實話,我一開始是被它的名字吸引瞭。感覺好像是能解決我所有人生疑惑的神奇寶典。結果讀下來,發現大師講的並不是什麼“秘籍”,而是最最基本,卻也最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道理。 讓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知足”的部分。我們總覺得“不夠”,所以拼命去追求。但大師提醒我們,很多時候,我們已經擁有瞭足夠多的幸福,隻是我們沒有用心去感受。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發現我確實常常因為一些小事而感到不開心,卻忽略瞭身邊那些一直都在的美好。比如,健康的生活,愛我的傢人,還有能讀到這樣一本好書。大師告訴我,知足常樂,不是讓你停止進步,而是讓你珍惜當下,減少不必要的攀比和焦慮。 還有關於“結緣”的觀點,也讓我茅塞頓開。我們覺得人際關係很復雜,常常會因為誤解而産生隔閡。大師卻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一種緣分。我們要以真誠的心去對待每一個人,用善意去化解分歧。這讓我想起我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難題,以前總想著如何去“鬥爭”,現在我開始嘗試著用更柔和的方式去溝通,去理解對方的立場,效果反而齣奇的好。 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深奧的理論,它就像一杯清澈的泉水,滋潤著我的心靈。它讓我明白,人生的意義,並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而在於你活齣瞭多少真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