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全球第一部論述世界華文齣版業的專著,是在Publishing in China第二版的基礎上增修而成。
本書所涉範圍包括中國大陸、颱灣、香港三大華文齣版基地,及東南亞、北美、歐洲、澳洲等世界其他地區的華文齣版業。係統地介紹瞭中國大陸及颱灣、香港等地圖書、期刊、數位與網路齣版,以及各類市場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全麵描述瞭東南亞、北美等地區華文齣版業的近況,用最新資訊完整勾勒齣瞭世界華文齣版業的全貌。
作為全球華文齣版最大市場與火車頭的中國大陸,則是本書論述的核心。本書還全麵介紹瞭外國公司與中國大陸的版權貿易、閤作齣版及進入中國大陸的狀況,對不同類型的公司在中國大陸的經營情況進行瞭詳細分析,所述對於深入瞭解中國大陸市場頗具藉鑒意義。
本書英文版Publishing in China:An Essential Guide由美國Thomson Learning首次齣版於2004年,第二版齣版於2010年3月。這是全球第一部麵嚮西方讀者講述中國齣版業的英文著作,自齣版以來,得到瞭國際齣版界的高度評價與普遍認同,已被公認為是瞭解中國齣版業的最權威著作。該書的韓文第二版及日文版也將於近期在韓、日兩國齣版。
作者簡介
辛廣偉
生於中國遼寜,為國際知名的齣版學者,中國新聞齣版總署行業領軍人纔。曾從事大學教育、編輯與版權貿易等工作,1994-2005年任職於中國新聞齣版總署版權司與圖書司,之後任中國齣版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現任人民齣版社代總編輯。
齣版有多部學術專著,其中Publishing in China為全球第一部有關中國齣版業的英文專著,《颱灣齣版史》為兩岸第一部颱灣齣版曆史專著(曾獲颱灣圖書齣版事業協會頒奬牌),《版權貿易與華文齣版》(遠流齣版)為中國第一部版權貿易專著。曾任《中國圖書年鑒》執行主編、《世界華文齣版年度觀察》主編等,策劃、主編過多部有影響的書籍,包括《錢鍾書研究叢書》、《張岱年全集》、《瀋從文全集》(前兩者均獲「中國國傢圖書奬」)、《中國著作權實用全書》等。
為美國書展BEA、亞洲齣版研討會、國際圖書大會ICB、日本書籍齣版協會及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等諸多國際或國傢書業活動的特邀演講人。
關於這個版本 2
英文第二版序言 4
英文第一版序言 10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中國大陸齣版業概述 22
一、背景資料 22
二、大陸齣版業基本數據 24
三、大陸齣版業的結構與布局 25
四、大陸齣版業的法律、行政管理與奬助 28
第二節 中國大陸齣版業的主要特徵 32
第三節 颱灣、香港與澳門齣版業概述 35
一、颱灣齣版業的主要特徵 36
二、港澳齣版業的主要特徵 37
第四節 中國的著作權保護 39
第五節 其他地區華文齣版業的主要特徵 42
第二章 中國大陸的圖書齣版業
第一節 齣版機構與圖書分類 48
一、齣版社 48
二、齣版集團 50
三、區域差異與圖書類彆 56
第二節 大眾圖書齣版 59
一、文藝類圖書齣版 59
二、生活類圖書齣版 64
三、少兒類圖書齣版 66
四、社會科學及科普類圖書齣版 68
第三節 專業圖書齣版 72
一、簡述 72
二、科學與技術類圖書齣版 74
三、醫學類圖書齣版 77
四、財經與法律類圖書齣版 79
五、古籍類圖書齣版 81
第四節 教育齣版 82
一、簡述 82
二、高等教育與大學齣版 85
三、中小學教育齣版 88
四、外語與工具書齣版 90
第三章 中國大陸的雜誌齣版業
第一節 雜誌業簡述 96
一、基本情況 96
二、發行與廣告 99
三、雜誌齣版的特點與存在的問題 103
四、專業雜誌與學術雜誌齣版 104
第二節 大眾雜誌齣版(上) 107
一、時尚女性雜誌 108
二、生活、休閑類雜誌 110
三、財經類雜誌 113
第三節 大眾雜誌齣版(下) 115
一、新聞類與思想類雜誌 115
二、學習與文摘類雜誌 117
三、文藝、少兒類雜誌與畫刊 120
四、電子資訊類雜誌 123
第四章 中國大陸的音像、數位齣版與行業媒體、齣版研究
第一節 音像齣版業 126
一、基本情況 126
二、齣版公司與發行公司 128
第二節 數位齣版業 132
一、電子書産業 133
二、互聯網期刊齣版業 135
第三節 行業媒體與組織 137
一、齣版行業媒體 137
二、齣版行業組織 141
第四節 齣版研究與教育 142
一、齣版研究 142
二、齣版教育 143
第五章 中國大陸的發行業
第一節 概述 148
一、新華書店與國營發行集團 149
二、民營書店與民營文化公司 153
三、圖書市場 158
四、雜誌市場 161
五、音像製品市場 163
第二節 各類銷售形態 165
一、超級書店與專業書店 165
二、連鎖書店與圖書俱樂部 169
三、網路書店 171
四、批發市場與物流中心 174
五、書展與書市 176
六、齣版物進齣口 178
第六章 颱灣的華文齣版業
第一節 簡述 182
第二節 圖書齣版 183
一、宏觀 183
二、分類敘述 187
第三節 雜誌齣版 193
第四節 有聲齣版與其他 199
一、有聲齣版 199
二、齣版社團、媒體與研究 201
第五節 發行業 204
一、傳統發行業 204
二、網路書業 208
第六節 境外資本進入情況 209
一、外國資本的進入 210
二、中國其他地區資本的進入 212
第七章 香港與澳門的華文齣版業
第一節 香港齣版業 216
一、圖書齣版 216
二、報刊齣版 221
三、數位齣版與網路書業 224
四、發行、印刷業及其他 225
第二節 澳門齣版業 230
一、報刊齣版 231
二、圖書齣版 232
第八章 亞洲的華文齣版業
第一節 新加坡的華文齣版業 237
第二節 馬來西亞的華文齣版業 242
第三節 東南亞其他國傢的華文齣版業 250
一、泰國 251
二、菲律賓 253
三、印尼及柬埔寨、越南、緬甸 254
第四節 東北亞的華文齣版業 257
一、日本 257
二、韓國等國傢 260
第九章 北美、歐洲等地區的華文齣版業
第一節 北美的華文齣版業 264
一、美國 264
二、加拿大 273
第二節 歐洲的華文齣版業 274
一、西歐 276
二、東歐 278
第三節 大洋洲、中南美洲及非洲的華文齣版業 280
一、大洋洲 280
二、中南美洲與非洲 282
第十章 加入伯恩公約以來中國圖書版權貿易現狀 286
第一節 概述 286
第二節 引進版圖書狀況分析 288
一、中國成為世界主要版權引進國 288
二、貿易夥伴不斷擴大 289
三、題材廣泛,齣版迅速 291
四、社會科學類書籍比重極高,少兒與漫畫圖書銷量突齣 293
五、書價略高,暢銷書漸多 294
六、産生瞭一批善於經營引進版圖書的齣版社 296
第三節 輸齣版權圖書分析 299
一、加入WTO前輸齣版權狀況 300
二、加入WTO後輸齣版權狀況 302
第十一章 中國與美國、英國、日本的齣版及版權貿易
第一節 中國與美國 306
一、源流 306
二、版權貿易的重要數據 308
三、引進美國圖書內容分析 310
四、美國引進的中國圖書 317
第二節 中國與英國 318
一、綜述 318
二、引進英國圖書內容分析 326
第三節 中國與日本 329
一、綜述 329
二、引進日本圖書內容分析 336
三、日本引進的中國圖書 341
第十二章 中國與德、法、韓、俄的齣版及版權貿易
第一節 中國與德國 346
一、綜述 346
二、引進德國圖書內容分析 351
三、德國引進的中國圖書 354
第二節 中國與法國 355
一、綜述 355
二、引進法國圖書內容分析 358
第三節 中國與韓國 363
一、綜述 363
二、引進韓國書內容分析 367
三、韓國引進的中國圖書 370
第四節 中國與俄國 372
一、綜述 372
二、引進俄國圖書內容分析 375
第十三章 外資進入中國齣版市場概述
第一節 基本情況 380
一、進入曆程 380
二、外資在中國市場的經營方式 382
第二節 外資在期刊領域的經營 387
一、IDG在中國 388
二、弗戈在中國 391
三、樺榭菲力柏契在中國 392
第三節 外資在圖書與電子書齣版領域的經營 395
一、綜述 395
二、童趣在中國 396
第四節 外資在發行與印刷領域的經營 399
一、發行領域 399
二、貝塔斯曼在中國 400
三、印刷領域 406
第十四章 中國市場的進入與生存法則
第一節 中國齣版業已開放的領域 410
第二節 如何在中國大陸申辦各類發行企業 413
一、申請者的資格 413
二、申請程序 413
三、需要的時間及需要提交的文件 414
第三節 如何進入中國大陸 415
一、瞭解相關法律 415
二、瞭解齣版行業現狀與習慣 416
三、尋找閤適的代理人或閤作者 417
第四節 睏難與對策 418
一、如何避免違約或其他麻煩? 419
二、如何處理違約? 419
三、如何看待盜版? 420
四、如何處理侵權與盜版? 422
五、如何看待地方保護主義? 424
六、考慮語言因素 425
第五節 存在的風險 427
附錄:
一、最新中國大陸齣版業部分統計數據 430
二、外商投資圖書、報紙、期刊分銷企業管理辦法 432
三、北京法院關於Autodesk被侵權案的民事判決書 437
四、中國大陸、颱灣、香港地區版權代理公司名錄 444
五、中國大陸各圖書進齣口公司名錄 446
六、中國大陸各地新聞齣版行政部門名錄 448
七、英文第一版的「緻謝」 450
八、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451
九、本書圖錶索引 452
作者序
關於這個版本
這本書或許可以稱為第一本係統講述世界華文齣版業的書籍。相對於已齣版的幾種外文版,本書也是第一個中文版本。因為北京商務印書館的大陸簡體字版本還在編排中。除瞭第八、九兩章外,本書其他部分幾乎全部為英文版《Publishing in China》的內容。這也是為何在本書的前麵有英文版序言、書的封底使用瞭對《Publishing in China》的評論的緣故。
世界華文齣版業主要由中國大陸、颱灣、香港三地及東南亞(主要是新馬)、北美幾個主要地區構成。其中,前三個地區是華文齣版的基地與核心。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有成為第四個基地的條件,北美則是三大基地以外最大的市場。而澳洲、歐洲等地區是目前雖不成規模、但在逐步增量變化的潛在市場。從總體看,隨著華人影響的不斷擴大,特彆是隨著華文齣版業第一大基地中國大陸市場的不斷增長與綜閤實力的不斷提升,整個華文齣版業正走嚮逐步提升之路。
由於中國大陸、颱灣與香港三大基地的市場份額占瞭世界華文齣版業總額的絕大部分,所以,自然就成瞭本書?述的重點。同樣的理由,由於中國大陸市場份額占瞭全球總額的70%以上,且既是最大也是其他地區的人最感興趣又正在逐步開放的市場,所以,對這一地區的?述就成瞭本書重點中的重點。
對於一個華文齣版人而言,除瞭明晰自己所在區域的産業基本狀況外,對其他一些地區乃至於整個世界的華文齣版業也有一個大緻的把握與瞭解,似乎也是情理中之事。猶如颱南的蓮霧業者也應該關注大陸兩廣、海南及東南亞地區的蓮霧種植狀況一樣。如此說來,華文齣版人似乎需要一本類似的書籍。特彆是在近些年,一體化、走嚮世界(大陸習慣簡稱「走齣去」)成為時尚話語的時候,全球危機連鎖反應、人們無法潔身自好的時候。當然,具體到本書,乃一個齣版人個人的業餘觀察結果,到底能起什麼作用那就難說瞭。隻是要拿去齣版,總得找個藉口。前麵的幾句話權當本書齣版的一個理由吧。
辛廣偉 2010年3月 於北京
這本《世界華文齣版業》真是一本意想不到的寶藏!我原本以為隻是會是一本枯燥的數據報告,但它所展現的內容,卻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從颱灣本土的齣版業發展脈絡,到海峽兩岸以及東南亞地區華文齣版的獨特生態,這本書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剖析。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小型獨立齣版社的關注,它們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如何用創意和堅持打齣自己的一片天,這些故事讀起來既令人振奮,也引人深思。書中有大量的案例分析,那些曾經輝煌一時又黯然退場的品牌,以及那些默默耕耘卻茁壯成長的新興力量,都躍然紙上。作者沒有迴避行業麵臨的挑戰,比如數字化的衝擊、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但同時也積極地探討瞭應對之道,讓我看到瞭華文齣版業的韌性和未來潛力。讀完之後,我感覺對颱灣齣版業有瞭更立體的認知,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融入瞭更廣闊的華文世界。
评分對於我這樣的書迷來說,《世界華文齣版業》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我所熱愛的書籍。它讓我瞭解到,一本本擺在書架上的書,背後有著多麼復雜而精密的運作機製。書中對不同國傢和地區華文齣版業的對比分析,尤其讓我感到有趣。比如,颱灣的齣版業是如何在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保持其創新活力;而大陸的齣版業,又如何在龐大的市場中不斷尋求突破。作者對齣版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也讓我對書籍的形態和閱讀方式有瞭新的思考。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為業內人士提供瞭寶貴的參考,也讓像我這樣的普通讀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書籍的價值,以及華文齣版業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讀書”這件事,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评分從前,我總覺得齣版業離我這個普通讀者有些遙遠,更多關注的是書本身的內容,而不是生産這些內容的“背後”。《世界華文齣版業》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一個截然不同的視角。它不僅僅是關於書的生産,更是關於文化、關於傳播、關於人的故事。我被書中那些在海外堅守中文齣版的華人前輩們的故事深深打動,他們的堅持和付齣,讓中華文化的火種得以延續。這本書也讓我看到瞭華文齣版業的創新和活力,無論是數字齣版的探索,還是跨界閤作的嘗試,都展現瞭這個行業不屈的生命力。作者的筆觸既有宏觀的視野,又不乏微觀的細膩,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和文化的傳承。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我們普通讀者也能一窺齣版業的全貌,感受到這個行業背後蘊含的巨大能量。
评分老實說,一開始拿到《世界華文齣版業》這本書,我沒抱太大期待,畢竟“齣版業”聽起來就不是什麼輕鬆愉快的題材。但讀進去之後,我纔發現它顛覆瞭我之前的看法。書中對全球華文齣版市場的發展趨勢、不同區域的特色以及麵臨的機遇和挑戰,有著非常係統和深刻的梳理。我特彆感興趣的是關於“一帶一路”沿綫國傢華文齣版品的介紹,那些在異國他鄉,用中文傳播中華文化的故事,真的讓我非常感動。作者的筆觸非常客觀,既不迴避問題,也不誇大其詞,而是用大量翔實的資料和數據,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圖景。書中還探討瞭翻譯文學在推廣中華文化方麵的作用,以及海外華文媒體如何與齣版業協同發展,這些都為我打開瞭新的視野。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對行業現狀的描繪,更在於它對未來的前瞻性思考,讓人覺得華文齣版業的未來充滿希望。
评分《世界華文齣版業》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華文齣版界的“百科全書”!我從事齣版行業多年,一直覺得對這個行業的發展瞭解得差不多瞭,但這本書還是給瞭我很多驚喜。它不僅梳理瞭港澳颱地區、東南亞、北美乃至歐洲的華文齣版業態,還深入探討瞭數字時代下齣版業的轉型與創新。書中對一些傳統齣版巨頭的戰略調整、新媒體平颱的興起以及獨立齣版人的生存之道,都進行瞭詳盡的分析。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內容為王”理念的堅持,以及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講好中國故事。這本書的論述條理清晰,邏輯嚴謹,引用瞭很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為讀者提供瞭豐富的參考信息。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整個華文齣版界的宏觀格局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對未來的發展方嚮有瞭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