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4141個心跳

守護4141個心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現實主義
  • 情感
  • 傢庭
  • 成長
  • 救贖
  • 親情
  • 社會問題
  • 人性
  • 懸疑
  • 治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隻剩右手右腳的我,
活著是否還能感動彆人,
這纔是我念茲在茲的!

今年最撼動人心,一位捨不得病人受苦的醫師。

他沒忘記當醫生的最初衷,他是颱灣的史懷哲。

  這條山路,你在地圖上必須費心尋找,他卻放棄大醫院的高薪,來到自來水都接不到的小村。

  醫療資源貧乏,他拚命工作。無分假日,一天16小時,一星期環山看診的車程恰好環颱一周,即使39歲盛年,他纍到中風倒下,心中放不下的隻有他的病人。

  現在,他用可以自主的右手右腳,診車依然翻越蜿蜒山脈。他是颱灣的史懷哲,是年輕醫師可以學習的典範,他是徐超斌。

  2006年9月18日淩晨一點,當我們都安穩地在睡夢中,一如往常,剛看完最後一位病人的徐醫師,卻在他一手創立的大武急救站突然倒下。那年,他39歲。在救護車上,他沒有一刻擔心自己的安危。他滿心懸念,達仁的民眾怎麼辦?他們要找誰看病?

  「醫生,當年是你把我救迴來的。我永遠記得那一天,因為在你救活我的三天後,就聽到你倒下的消息。當時我哭瞭好久,暗中埋怨上帝,為什麼倒下去的人不是我,而是你這個照顧病人的醫生?」

當颱北市每62人擁有1位醫師,颱東達仁鄉4141人,卻隻有1位徐醫師。

  擁有嗅齣死亡味道天賦的前奇美主治醫師徐超斌,為解決醫療資源貧乏,7年來,日日夜夜,開車翻過好幾座山,為病患看診。他希望任何時間民眾有病痛,都彆怕,因為有他在,更無須擔心半夜生病或發生意外,會因為車程太過遙遠而枉送性命。他的傻勁與拚勁,24小時急救站、夜間及假日門診、巡迴醫療終於成立,搖搖欲墜的衛生所更有嶄新麵貌。

  我們看見最動人,早已超越醫病關係的互信情誼:一對夫妻,即使搬離達仁,仍不遠韆裏從颱中來找徐醫師;一位病患,特地到衛生所,就隻為瞭對徐醫師說聲「謝謝」;而當徐醫師病倒,更有許多人默默為他祈禱擔憂流淚。

  徐醫師說是這些民眾教會他如何做一個好醫生,也是讓他再站起來的力量,他又怎能不用生命守護?

TVBS一步一腳印、原住民族電視颱動人報導!

本書特色

  ◎根據颱大醫管所調查,近七成民眾認為,好醫生的第一條件是關心病人,而徐醫師不隻關心病人,他總是花更多時間,體貼病人的需要。他的將心比心,連病患都深受感動。

  ◎徐醫師的故事,讓我們深刻瞭解,究竟我們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醫師,而他義無反顧的付齣,更讓我們看見一位將病人放在手心,願意和民眾搏感情的醫師。

作者簡介

徐超斌醫師

  1967年齣生,是大傢口中的超人醫生。畢業於颱北醫學院(現為颱北醫學大學)醫學係,曾擔任奇美醫院急診主治醫師,擁有嗅齣死亡味道的特殊天賦,以及快速精準判斷病情的能力。

  從小功課優異,小學畢業獲智育奬,國中畢業獲教育局長奬。小妹的早逝,讓他立下當醫生的宏願。醫學係畢業後,他選擇最具挑戰性、壓力最大的急診室。

  2000年12月,他升任主治醫師,創下奇美醫院有史以來在3年內升上主治醫師的紀錄,也成瞭全院第一位內外科兼修的急診專科醫師。

  因為是公費生,需服務7年,盡管有其他更優渥、高薪的選擇,他仍在2002年6月迴到自己傢鄉颱東達仁,擔任衛生所醫師兼主任,一方麵將簡陋的衛生所改建成醫療大樓,一方麵加開夜間和假日門診,更積極推動24小時急診服務,因為他希望當年小妹的悲劇不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是這一份拚搏與付齣,24小時的大武急救站在2006年3月成立,醫療大樓在2009年2月啓用,但他卻在2006年9月18日淩晨因超時過量的工作而中風倒下。

  休養6個半月後,雖然失去身體左半側的功能,卻讓他與病患更站在一起,也讓他更能體會病患的痛苦。2009年6月服務期滿,即使有三傢大醫院、一傢診所高薪邀約,他仍然選擇留下,照顧這群需要且信賴他的病患。

  徐醫師讓我們看見在白袍下,一顆熱血、悲憫,且能感同身受病患痛苦的醫者之心。

《迷霧中的燈塔》 一部關於記憶、抉擇與自我救贖的史詩 作者:艾麗婭·維恩斯坦 圖書類型:文學小說/心理懸疑 --- 序章:失落的鏇律 在被時間遺忘的港口城市——埃瑟裏姆,空氣中永遠彌漫著鹹濕的海風與一種難以言喻的腐朽氣息。故事的主人公,伊萊亞斯·凡恩,是一位沉默寡言的古籍修復師。他的人生軌跡如同他手中那些脆弱的羊皮紙捲,被精心地修補,卻始終無法抹去深藏的裂痕。 伊萊亞斯唯一的慰藉,是那間堆滿瞭古籍與塵埃的工作室,以及夜深人靜時,他獨自彈奏的一架老舊鋼琴。那鋼琴聲,或激昂,或低迴,似乎在訴說著一個關於失落、關於尋找的漫長故事。然而,最近幾個月,總有一些細微的、近乎病態的偏差開始侵蝕他的生活。他會忘記上周剛讀過的章節,會找不到熟悉的工具,甚至在清晨醒來時,對前一天的記憶感到模糊不清。 他堅信,這一切源於多年前那場突如其來的海難——那場奪走瞭他未婚妻,小提琴傢莉安娜的災難。但現在,記憶的碎片開始重組,指嚮一個更加錯綜復雜的謎團:莉安娜的死,真的如他所認為的那樣,隻是命運的無情捉弄嗎? 第一部:被遺忘的檔案 伊萊亞斯的生活在收到一封匿名信件後徹底被顛覆。信封裏隻有一張泛黃的照片,照片上的人並非莉安娜,而是一位他從未見過的年輕女子,背景赫然是他童年居住過的那棟廢棄燈塔。信紙上,用一種老舊的鋼筆墨水寫著一行字:“真相被塵封在時間之外,去尋找‘第七號捲軸’。” “第七號捲軸”這個詞匯像一把鑰匙,開啓瞭伊萊亞斯被壓抑已久的探求欲。他開始深入研究埃瑟裏姆這座城市那些不為人知的曆史——它曾是秘密社團“觀測者”的聚集地,一個癡迷於記錄和控製“關鍵曆史節點”的組織。這些信息,零星散落在被盜取的檔案、教會的禁書以及他父親留下的筆記之中。 隨著調查的深入,伊萊亞斯發現自己並非那個唯一被“觀測者”影響的人。他結識瞭卡珊德拉,一位犀利而憤世嫉俗的民間曆史學傢。卡珊德拉對官方曆史嗤之以鼻,她堅信埃瑟裏姆的繁榮建立在一係列被精心掩蓋的“不和諧事件”之上。起初,伊萊亞斯對她充滿警惕,但卡珊德拉提供的綫索——關於“觀測者”如何通過操縱藝術傢的創作來影響集體意識——與伊萊亞斯記憶中莉安娜那些古怪的、從未完成的麯譜不謀而閤。 第二部:鏡像中的聲音 伊萊亞斯和卡珊德拉的探尋,將他們引嚮瞭城市地下深處一個龐大的、廢棄的圖書館。這裏,時間似乎凝固瞭。他們發現瞭一個由水晶和黃銅構築的復雜裝置,周圍布滿瞭關於“記憶共振”的晦澀理論。 在圖書館的最深處,伊萊亞斯找到瞭一疊用特殊材料封裝的磁帶。磁帶的內容令人毛骨悚然:那是一係列精神分析的錄音,記錄著一個女性在極度痛苦和迷茫中掙紮的聲音——那聲音,竟與莉安娜的聲綫驚人地相似,但內容卻指嚮瞭伊萊亞斯從未瞭解的、另一個她。 錄音中,那位“莉安娜”描述瞭她如何被捲入“觀測者”的實驗,他們試圖通過藝術傢的精神媒介,來“校準”未來的可能性。更令人不安的是,錄音暗示,多年前那場海難並非意外,而是為瞭“清除一個錯誤的變量”而設計的清除行動。 伊萊亞斯開始質疑自己所有的記憶。他記憶中的莉安娜是溫柔、充滿陽光的,但錄音中的她卻是焦慮、充滿反抗精神的。他開始分不清,哪個纔是真正的愛人?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記憶中的“伊萊亞斯”是否也是一個被精心植入的角色。 第三部:選擇的代價 調查的焦點最終集中在瞭“觀測者”的現任領導者——冷酷無情的西格弗裏德博士身上。西格弗裏德博士曾是伊萊亞斯父親的同事,一個在科學界被譽為天纔,私下裏卻被視為瘋子的存在。 伊萊亞斯明白瞭,“第七號捲軸”不是一份文件,而是一種加密代碼,它指嚮的正是西格弗裏德博士在燈塔上進行的一項“時間錨定實驗”的核心數據。這項實驗的目標是鎖定一個“完美未來”,而莉安娜,因為她的藝術天賦和強大的精神共鳴力,成為瞭他們最好的“載體”。 當伊萊亞斯終於闖入燈塔的核心控製室時,他麵對的不僅是西格弗裏德,還有一麵巨大的、不斷閃爍著數據流的屏幕。屏幕上,正實時播放著——他自己——在過去不同時間點做齣的每一個微小抉擇。 西格弗裏德平靜地解釋道:“伊萊亞斯,你看到的不是真相,而是你選擇相信的那個版本。莉安娜愛過你,沒錯,但她愛的是‘被觀測者’影響下的你。真正的她,她的思想,必須被隔離以防止她乾擾既定軌道的運行。” 最終的對決不再是物理性的,而是存在性的。伊萊亞斯必須決定:是接受這個由“觀測者”精心編織的、相對“安全”的現實(即他記憶中的那個世界),還是冒著徹底崩潰的風險,去揭露那個被抹去的、充滿痛苦的真實自我和莉安娜的抗爭? 他選擇瞭後者。在卡珊德拉和一位神秘的、自稱是“反觀測者”組織的成員的幫助下,伊萊亞斯啓動瞭清除程序,釋放瞭被束縛的“真實記憶流”。 尾聲:重建的海岸綫 數據流的釋放帶來瞭劇烈的精神衝擊,埃瑟裏姆的許多人經曆瞭短暫的記憶混亂,但隨後,一種久違的清晰感席捲瞭這座城市。西格弗裏德博士的控製瓦解瞭。 伊萊亞斯失去瞭那段被“美化”的、溫馨的記憶,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充滿掙紮、懷疑和背叛的真實片段。他痛苦,但他自由瞭。 當他再次拿起那架鋼琴時,他彈奏齣的鏇律不再是哀傷的挽歌,而是一種充滿瑕疵但無比堅韌的、屬於他自己的進行麯。他站在燈塔下,海風依舊,但他看到的不再是失落,而是重建的可能。他擁抱瞭那份不完美,明白瞭真正的救贖,不在於抹去痛苦,而在於直麵那些被刻意隱藏的、構成“我”的每一個心跳的瞬間。 《迷霧中的燈塔》是一部關於我們如何定義“真實”的深刻探討。它邀請讀者進入一個世界,在那裏,記憶可以被編輯,愛可以被控製,而最艱難的戰鬥,永遠發生在心智的最深處。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019【推薦序】颱灣需要這樣的醫師 / 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chapter1超人醫師倒下
028三十九歲,病倒
036醫師入院記
043幽榖之旅
049如果可以重新選擇

chapter 2從醫之路
056我發誓,將來一定要當醫生
060太陽之子
064邊緣的邊緣
070學生教父
077醫學院最寶貴的幾堂課

chapter 3奇美醫院急診風雲
090生命的戰場(上)
097視病猶親
101死亡的味道
104生命的戰場(下)
110醫生,求求你彆再救我瞭
112生死一瞬間
120急診室另一章
124那一夜,奇美醫院的忘年會
126急診室的最後一天

chapter 4部落的超人醫師
136不要怕,有我在!
144我就是要等你迴來
147最難以忘懷的死亡診斷書
150隻有你知道我的病痛在哪裏
154流氓醫生
157上帝讓我病倒的目的
159全國醫師中的「低收入戶」
162醫師的價值
166神醫的祕密
169給病人需要的纔最重要
174冒牌建築師
179繞地球八圈的旅程
181人生永遠無法準備好的事
185有一種愛叫放手
189我從病人身上得到的更多
192空白的處方箋
195古老頭目的麵霜
197她隻信任你
201冉伯伯的淚痕

chapter 5重生
206英雄的麵具
210你是我最後的依靠
214感受病人的感受
220把擔心默默放在心裏
222隻有Kuisan瞭解我們的病痛
227天堂的倒影
231我能為他們做的最後一件事
234陌生人寄來的處方
237我活著,隻為能再擁抱他們
240勇敢的醫師與病人的勇氣
243白袍下的陰影
246我的小小病人
249最獨特的一聲「謝謝」
252堅強的理由
255如果當初我是左大腦受損
258昔日的那個我已經永遠離開瞭
262我永遠不會忘記你
265部落的心跳
268他們一定等我很久瞭
271我們看到的是安心
274如果我的雙手依舊完好如初
276因為信賴的眼神
279重生紀念日
282永遠和病人站在一起

圖書序言

推薦序

颱灣需要這樣的醫師

  齣版社寄來此書的初稿,我一開始讀就不能釋手,因為我從書中字裏行間看到瞭一位醫界的典範。

  我們常常說,一位好醫師不但要具備優良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外,還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並且要處處站在病人的立場設想,纔能瞭解病人的需求,更要說服整個醫療團隊,包括醫護、行政人員與他密切閤作,以提供給病人周延而完善的照護。齣眾的醫師往往是為病人做齣超齣本分的工作,因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經常在這種情形下,纔能把可能失去的病人挽救迴來。病人如果碰到這樣的醫師,可真是福氣。

  徐醫師在醫學生時代,臨床實習的時候,「就與護理人員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也因為這層關係,許多醫師叫不動的護士,我卻輕易就可以求得幫忙,甚至有些護士會在我忙不過來時主動前來協助。」他又說:「我從未對護理人員咆哮、責難,所以,每當我看到一些大牌醫生,脾氣來時,對護士怒罵、丟病曆或摔器械,心中總是不解,醫護本是一體。要拯救病人,並不是一個拿著手術刀的醫生就能完成,護士、助手等人的協助,都對病人的生死起著關鍵的作用。醫生與護士應該屬於同一個團隊,共同為病人的健康努力打拚。」一位醫學生竟然比他的老師更有智慧、更為成熟,怎不叫人感佩?顯然,當一個有正嚮思考能力的人,從負麵的「教材」也能學到東西。

  當徐醫師決心迴鄉服務原住民同胞,在奇美急診室工作的最後一天,「與我一起上班的住院醫師,可能消受不瞭大量湧入的病患,每當檢傷護士推病人到診區時,立刻大聲抱怨檢傷護士:「彆再推床進來瞭,這裏嚴重塞車瞭。」我見狀,馬上齣言製止:「沒關係,推過來,我來處理。」因此徐醫師就無法準時下班,但是,他離開時,心安理得。而且,我相信他的言行,必定給瞭那位住院醫師一個印象深刻的身教。

  從他迴鄉在基層照顧病人的經驗中,徐醫師更領悟到「一般民眾不像醫生擁有醫學常識,所以麵對一些醫療情況常常會不知所措,但其實隻要我們醫護人員能設身處地,多以同理心,將心比比地站在他們的立場,多為他們設想一點或多做一點,即使隻是簡單幾句話的提醒、叮嚀或建議,我相信對病人的幫助都很大,尤其在心理層麵上,畢竟醫療不隻是醫治身體上的病痛,也應該包括安撫病人的心、傢屬的心。」徐醫師是如此體貼病人,難怪徐醫師的病人把他當做生命最重要的依靠。

  我非常同意他說:「我開的藥再平常不過,隻要稍有本事的醫生都會開,你們覺得我開的藥很好、很有效,那是因為我願意耐心地傾聽你們訴說病痛,你們相當信任我,而也許,這就是所謂神醫的祕密。」

  然而,醫師也是人,在他三十九歲突然中風,而失去左邊身體的功能後,難免有挫摺感,有低潮,甚至有自殺的念頭,但是,每每看到病人對他的需要、信賴,以及真誠的關心,終究讓他體會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最後,他說「真正讓我得以成長的,卻是那些無以計數病情又韆變萬化的病人,他們纔是在我背後推動我往前進的最好導師。」的確,病人是醫師最好的老師。我們越用心去瞭解每一位病人,我們專業的成長越快。

  我自己很幸運地在行醫的初期就遇到瞭數位令我感佩的典範,而逐漸領悟到從事醫療工作的真諦。然而,徐醫師在很多方麵錶現齣超齣一般人的智慧。顯然,對他而言,醫療素養就是他的本性,做起來就是那麼地自然。

  讀後,我真希望有機會進一步認識徐醫師。謹在此祝福他身體健康,期許他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因為,颱灣需要更多像徐醫師一樣的醫師。

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圖書試讀

醫學院最寶貴的幾堂課
醫護就是一個團隊
我第一次學會打針就是在內科病房內。頭一迴是由一位交情深厚的學長帶著我,他邊打針邊教我步驟和技巧。一開始我沒抓到訣竅,連續打瞭六位病人都宣告失敗。那個時候,我因擔心病患會受不瞭疼痛,又怕被他們責罵,隻要病患連打兩針都打不上,我立刻嚮資深的護士求援,並且在旁邊仔細觀察她們的技巧,幸好我笑話、點子超多,為人也極好相處,所以沒多久就與護理人員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也因為這層關係,許多醫師叫不動的護士,我卻輕易就可以求得幫忙,甚至有些護士會在我忙不過來時主動前來協助。

正因為如此,我當醫生十餘年來,不論再怎麼忙、遇到再難處理的病患,我從未對護理人員咆哮、責難,所以,每當我看到一些大牌醫生,脾氣來時,對護士怒罵、丟病曆或摔器械,心中總是不解,醫護本是一體。要拯救病人,並不是一個拿著手術刀的醫生就能完成,護士、助手等人的協助,都對病人的生死起著關鍵的作用。醫生與護士應該屬於同一個團隊,共同為病人的健康努力打拚。

隨著我打針的技巧逐漸成熟,我求助護士的次數越來越少,到後來,她們請我幫忙的機會反而多瞭。

破天荒
有一位中年婦女,我印象很深刻。我不記得她得瞭什麼病,隻記得她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住院治療。有一次她住院時剛好輪到我值班,那次她的靜脈留置針,我一針就順利打上瞭,此後她住院時,都會對病房護士指名:「我的血管很不好打,請你幫我找那個長得黑黑的山地醫生來替我打針。」護士一聽,立刻明白她要找的人是我。但有時盡管護士對她說明我已下班,今天的值班醫師打針技術也很好,她還是堅決要指定我。那時我心想,病患選擇主治醫師診療及開刀時有所聞,但竟然有人會指定實習醫師打針,這恐怕是破天荒吧。

當時,醫院每個月都會安排教授級醫師查房,查房前,所有大大小小的醫生就在護理站等待,時間一到,一大群醫師就浩浩蕩蕩地到病房做床邊臨床教學。其實,我一嚮不太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每次教授遇到特殊的案例要年輕醫師視診或觸診時,看著同學們爭先恐後地上前審視或觸摸病竈,我總不由自主地想,換作我是病人,被一大群人圍觀,已經夠難受瞭,還要被當成教材般任人觸摸,真是情何以堪。
所以,每當這個時候,我通常會躲在後頭,隻要沒被教授注意到,我能不碰病患就盡量不碰,以免病患尷尬,但事後我又常懊悔,我會不會因此比其他同學少學瞭一些東西?我會不會因此比其他同學少瞭一些實務上的實習,然而我卻始終改不瞭這種習慣,總是讓它一再發生。

最震撼的醫學教育
在實習生涯中,我最難忘,也影響我最深的是皮膚科及婦産科,兩科的主任分彆由醫學院及附設醫院院長兼任。説來奇怪,我與兩位院長似乎特彆投緣,兩人對我都很親切。

皮膚科的鬍院長,是留美的皮膚科專傢,記得我大五時,曾因指導教授的引介,在院長室召見過我,所以每次跟他的門診,他總會問我:「將來要走那一科啊?有沒有興趣來皮膚科?」那時候總是看到他隨身帶著一本附有圖譜的原文書籍。看見病患身上長齣不明的疹子,他毫不避嫌,當場就會翻書對照。當時我深感震撼,堂堂一個留學美國的皮膚病專傢,居然還如此謙卑到在病人麵前翻閱書籍。

在往後的行醫日子裏,我也養成隨身攜帶必要書籍的習慣,但因為我並非名醫,怕病患對我失去信任,我不敢在病人麵前翻書。每每遇到未曾見過的現象或難以解釋的病情,我都會利用時間跑迴休息室對相關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猛翻書本。

為病人奮戰到最後一刻
當天下午,我剛好要跟陳院長開一颱子宮頸癌的刀,然而,那天手術非常不順利,病人的腹腔一直冒齣大量的鮮血,我們邊輸血邊開刀,不知過瞭多久,我抬頭望望牆上的時鍾,竟然已經下午五點多瞭,其他同學們大概都高高興興地打包東西迴傢瞭吧。當我這樣想時,麻醉科醫師大喊:「病患血壓急速下降,齣現心室震顫,準備電擊。」我們退到一旁,騰齣急救的空間,經過一番處理後,病人總算迴復正常心跳、血壓。

後來,陳院長接著說:「我們繼續。」於是我們的手術持續進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病患腹腔中的血還是止不住,眼見病人的搶救機會越來越渺茫,我看著年近八十歲的陳院長,站立多時又汗流滿麵,但他卻為瞭病人,依然奮戰到最後一刻,我的心底滿是感動,也深刻覺得,隻要患者有一絲一毫活下去的機會,身為醫師的我們,就絶對不能放棄。

但晚間八點多,病患卻撐不下去瞭,手術也隻能無奈的到此為止。我看見院長頹然脫下手術袍,他紅著眼眶,滿臉哀悽地走齣開刀房嚮傢屬宣布惡耗。那一晚,我九點纔迴到傢,在實習的最後一天,我依然學習到身為醫生最寶貴的一課。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來源於它獨特的書名。 “守護4141個心跳”,這其中的數字“4141”顯得既具體又神秘,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我翻閱瞭一下,發現這本書似乎並非我常讀的都市言情或懸疑推理。封麵的設計也帶著一種沉靜而磅礴的氣息,仿佛在訴說著一個關於責任、犧牲和希望的宏大敘事。我無法從零星的文字中窺探到具體的情節,但“守護”這個詞,以及那個龐大的數字,讓我聯想到瞭一種集體性的行動,一種為瞭某種重要事物而進行的努力。這本書會講述一群人為瞭什麼而奮鬥?他們所守護的“心跳”究竟是什麼?是生命的延續?是某個文明的傳承?還是某種精神的火種?我預感,故事的背後一定隱藏著深刻的寓意,它可能關於個體在集體中的作用,關於麵對睏境時的堅守,也可能關於在絕望中尋找一絲光明的力量。我期待作者能夠用文字描繪齣一幅波瀾壯闊的畫捲,讓我跟隨主人公們一起,感受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以及那份不屈不撓的精神。

评分

這本《守護4141個心跳》的書封設計就足夠吸引人,深邃的藍色背景下,一抹若隱若現的金色光暈,仿佛預示著某種古老而神秘的傳說。我拿到書的那一刻,就迫不及待地翻開瞭第一頁。雖然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從作者的序言以及零星透露的綫索來看,故事似乎圍繞著一個古老的承諾,以及一群為瞭守護這份承諾而甘願付齣一切的平凡人展開。我腦海中已經浮現齣他們在大雨滂沱的夜晚,在寂靜無人的山林間,甚至是繁華都市的角落裏,默默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他們的對手是誰?又是什麼力量,需要如此大規模的“守護”?“4141個心跳”這個數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宿命感,是人名?是數量?還是某種關鍵的密碼?我猜想,這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正邪對抗,更可能是一場關於人性、犧牲與愛的深刻探討。我非常期待作者如何將這些懸念一一解開,又如何塑造齣那些令人難忘的角色。他們的每一次心跳,是否都承載著重要的信息?他們的守護,又將帶來怎樣的結局?這種對未知的強烈好奇心,讓我深深地著迷。

评分

收到這本《守護4141個心跳》的時候,我正好在尋找一本能讓我暫時逃離現實的書,而它的封麵設計,那種帶著些許憂鬱又充滿希望的色彩搭配,瞬間就擊中瞭我的心。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細讀,但僅僅是看作者簡介和一些讀者在社交媒體上的零星評論,就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有人說它“讓人在淚水中感受到溫暖”,有人說它“顛覆瞭對人性的認知”,這些評價都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好奇心。我猜想,故事一定不是簡單的打打殺殺,而是充滿瞭細膩的情感描寫和深刻的人物內心刻畫。也許“守護”的對象並非實體,而是某種更抽象的概念,比如希望、愛、或者僅僅是一種信念。而“4141個心跳”,聽起來就有一種數量上的龐大和重要性,或許是需要被拯救的生命,又或許是某種瀕臨消失的文明的最後火種。我腦海中已經構建瞭一個關於一群普通人,在命運的洪流中,為瞭一個看似渺茫的目標,挺身而齣的故事。他們的掙紮,他們的選擇,他們的付齣,都將成為我期待閱讀的亮點。

评分

拿到《守護4141個心跳》這本書,我首先被它的封麵吸引,那種深邃的色彩和精緻的紋理,仿佛蘊藏著一個古老而悠久的故事。我還沒有真正開始閱讀,但僅僅是透過一些介紹性的文字,我已經被那種宏大的背景和神秘的氛圍所籠罩。我猜想,這可能是一部關於傳承、使命與守護的史詩。書名中的“4141個心跳”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既有數字的精確性,又帶著一種抽象的神秘感。這會是數量巨大的生命?還是某種象徵性的數字?抑或是某種重要的信息載體?我腦海中已經開始勾勒齣一個畫麵:一群身負重任的人,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為瞭延續某種寶貴的東西而付齣瞭巨大的努力。他們的內心一定充滿瞭掙紮與抉擇,他們的行動背後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隱情。我期待著書中能夠展現齣那種超越個體生命的宏大敘事,以及那些在平凡中閃耀著偉大光輝的人物群像。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等待被發掘的寶藏,等待我去探索其中蘊含的深刻意義。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有一種沉靜而厚重的質感,拿到手裏就感覺分量十足,仿佛握住瞭一個承載著悠久曆史的故事。我隻是稍微瀏覽瞭一下目錄和章節標題,就已經被那些富有詩意又暗藏玄機的內容所吸引。“破碎星辰的低語”,“遺忘者的誓言”,“潮汐中的迴響”,這些詞語組閤在一起,構成瞭一幅幅充滿想象空間的畫麵。我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小說,更像是一次對人類文明深處的迴溯,或者是一次關於宇宙奧秘的探索。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見一斑,僅僅是標題就足以讓人浮想聯翩。我試圖去猜測故事的背景設定,是架空的奇幻世界,還是融閤瞭真實曆史元素的架空?“守護”這個主題,在這種宏大的背景下,又會顯得何等悲壯和宏偉。那些“心跳”所代錶的,或許是生命本身,或許是某個古老文明的傳承,又或許是某種我們尚未理解的能量。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作者編織的這個龐大敘事中,主人公們將如何麵對那些看似不可戰勝的挑戰,他們的勇氣從何而來,他們的犧牲又意味著什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