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除瞭多元的異國風味外,本土的族群美食以及道地的颱灣小吃都是多彩多姿的美食選擇。
由於地形四麵環海、氣候宜人,因此農漁資源豐富,加上農業科技先進,因此物産富饒,每個季節每個産地都有非常齣色的農漁産品,但是,即使是生長在颱灣的我們,對於每種食材的産地以及特質也不是那麼清楚,以緻錯失瞭最道地的味覺體會,因此這本書要傳遞的訊息就是讓讀者每到一個地方都能瞭解到當地的特産,以及傳統烹調,進而品嘗到在地食材的原創風味。
從基隆的著名小吃開始,作者帶著大傢從北到南,由西嚮東,全颱吃透透,全書將颱灣區分為北部、中部、南部以及東部四大區塊,除瞭介紹當地特産的食材並且還介紹烹調方式,讓讀者除瞭知道怎麼吃之外也能學會怎麼做。
例如金山鴨肉,淡水阿給,深坑豆腐,大溪豆乾,石門活魚,新竹貢丸、苗栗桔醬、颱中大麵羹、彰化蝦猴,南投茭白筍、雲林鵝肉、嘉義鴨肉羹,颱南古都虱目魚、岡山羊肉爐,屏東黑鮪魚、宜蘭三星蔥,花蓮曼波魚、......等等,都是屬於颱灣最優質的在地食材,也是最道地的颱灣味。
本書特色
1.精選全颱灣各地知名小吃及特産食材,製作120道在地料理。
2.金牌廚師手手藝大公開,有詳細的烹調技巧不藏私的全部告訴大傢,還有每個産地食材或小吃的重點來源及故事筆記,讓您在學作菜的同時,也能對颱灣這塊土地多一份瞭解及認識。
3.書中提供全颱旅遊資訊,讓大傢邊玩邊吃,從颱灣頭到颱灣尾,讓旅遊與美食同時得到滿足。
作者簡介
陳誌昇
颱灣屏東縣人。美食界的新天王,宴客、小吃樣樣精通,本土料理、異國風味通通在行。對颱灣觀光産業與餐飲學校教學,有一份熱忱的心,更對颱灣飲食文化的推廣有一份責任與熱情,是美食界不可多得的好人纔。
現任
景豐樓餐廳 安康店主廚、中華民國烹飪協會研發委員、中華美食協會研究發展副主委、颱灣美食藝術交流協會常務理事、智光商工烹飪班教師
榮獲:
2001年 中國上海食神爭霸賽 金牌奬
2002年 颱北中華美食展(青年組) 銅牌奬
2003年 中西餐百傢名廚廚藝大賽 金牌奬
2004年 中華美食展觀光協會頒發廚藝 楷模奬
2004年 颱灣觀光局代錶國傢東南亞巡迴錶演推廣美食 指定廚師
2007年 第一屆颱北廚王爭霸賽職業組 金牌奬
2008年 颱灣美食國際行銷推廣國宴美食 指定廚師
2008年 經濟部商業司颱灣美食國際化名廚培訓 金鼎奬
齣版作品
《蒸簡單》(喜鵲文化齣版)
《炒菜高手》(喜鵲文化齣版)
《大廚的好料理》閤著(膳書房文化齣版)
颱灣美食,魅力無限3
颱灣美食走透透7
本書使用前的貼心叮嚀12
美食背包客第1站
北部地區
基隆
14 鼎邊趖
15 奶油螃蟹
15 天婦羅
16 紅燒鰻
17 煙燻魚肚
17 五味軟絲
颱北
18 野薑花炒肉絲
19 金山鴨肉
20 海菜蚵羹
21 蒜茸小龍蝦
22 塔香孔雀蛤
23 淡水阿給
24 山藥燉土雞鍋
25 花枝羹
25 櫻花蝦炒珠蔥
26 豆腐羹
26 麻辣臭豆腐
27 鹽酥溪蝦
28 茶油籽雞
29 古早味香魚
30 一碗小羊肉
31 鱘龍魚三吃之一 藥膳龍首鍋
32 鱘龍魚三吃之二 鱘龍魚□粥
33 鱘龍魚三吃之三 蒜燒鱘龍魚
34 牛角綠竹筍
桃園
34 蜜汁黑豆乾
35 豆腐乳脆皮雞
36 紅糟豆腐
37 樹子蒸鱒魚
38 石門活魚三吃之一 砂鍋魚頭
39 石門活魚三吃之二 糖醋草魚片
40 石門活魚三吃之三 紅燒劃水
41 筍仔雞鍋
42 麻香雪紋豬
新竹
43 古早味炒米粉
44 貢丸排骨湯
44 鴨肉炒麵
45 仙草燉雞鍋
46 客傢鹹湯圓
47 紅糟酥肉
48 白魚昌米粉鍋
美食背包客第2站
中部地區
苗栗
50 桔醬閹雞
51 客傢小炒
52 福菜肉片湯
53 客傢鹹豬肉
54 柿餅燉雞湯
颱中
55 排骨酥湯
56 大麵羹
57 三杯杏鮑菇
58 芋頭絲糕
彰化
59 醃鹹蛤仔
60 鹽酥蝦猴
61 溪湖羊肉爐
62 香菇蚵塔
63 蒜茸西施舌
南投
64 紅薏仁四神湯
65 巴西菇養生鍋
66 鬍麻美人腿
67 紹興酒東坡肉
68 涼拌甘蔗筍
68 山當歸煎蛋
69 溫泉蛋
70 原味總統魚
71 烏龍茶燻雞
72 山芹菜小管
73 地瓜包
74 梅汁嫩子排
雲林
75 雲林鵝肉
76 蠶豆中捲
77 麻油雞
78 麻辣花生
78 原味馬蹄蛤
美食背包客第3站
南部地區
嘉義
80 火雞肉飯
81 鴨肉羹
82 紫山藥紅豆捲
83 炸蚵酥
84 箭筍炒肉絲
南投
84 炒鱔魚
85 魚魚土魠魚羹
86 安平蝦捲
87 菱角酥
88 牛雜湯
88 生燙牛肉湯
89 無刺虱目魚肚粥
90 豆醬燜吳郭魚
91 醬筍蒸筍殼魚
92 蓮子米糕
93 芒果津蝦球
高雄
94 高麗菜封
95 蒜燒烏魚鰾
96 岡山羊肉爐
97 炒花蟹腳
屏東
98 鍋燒處女蟳
99 鮪魚海産粥
100 蜂巢蚵
101 油魚子
102 五味鰻魚
103 龍膽石斑
104 鬍椒泰國蝦
105 炒山豬肉
106 萬巒豬腳
美食背包客第4站
東部地區
宜蘭
108 桂花炒三點蟹
109 吻魚蒸蛋
110 南乳溫泉空心菜
111 蔥燒白帶魚
112 飛歐卵炒芹菜
113 蘭陽西鹵鍋
114 九孔炒韭黃
115 三星蔥炒鴨賞
116 蒸毛蟹
117 猴頭菇雞湯
花蓮
118 塔香炒螺肉
118 百閤炒牛肉
119 蒜苗炒曼波魚
120 養生黃金蜆
121 丁香炒山蘇
122 紅糯米雞粽
颱東
123 脫綫桶仔雞
124 七味飛魚乾
125 碧玉筍炒臘肉
我特彆欣賞作者在介紹食物時所展現的嚴謹和溫度。他/她不僅僅是在列舉菜名和食材,而是深入挖掘瞭每道菜背後的故事。例如,在介紹蚵仔煎的時候,作者詳細地講述瞭這種小吃在颱灣的起源,它如何從一個簡單的路邊攤成長為一道享譽海內外的颱灣特色美食。他/她還采訪瞭許多老一輩的蚵仔煎攤主,記錄下瞭他們對火候、澱粉勾芡比例以及醬料配方的獨到心得。我看到瞭作者在采訪過程中,為瞭找到最地道的味道,不惜花費數小時在擁擠的菜市場和簡陋的廚房裏,那種對美食近乎執拗的追求,讓我深受感動。書中的圖片更是精美絕倫,每一張都像是一幅靜物寫生,色彩真實,光影細膩,仿佛能透過照片感受到食物的溫度和口感。作者對攝影師的要求也很高,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捕捉到食物最誘人的瞬間。我閤上書頁,腦海裏依然迴蕩著關於蚵仔煎的種種描述,口水都快要流齣來瞭。這種既有學術深度,又有情感溫度的美食圖書,真的是難能可貴。
评分我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也十分用心。字體大小適中,段落清晰,每道菜肴的介紹都有獨立的版塊,配以精美的圖片和作者的個人感悟。閱讀起來非常流暢,不會有眼花繚亂的感覺。我喜歡作者在每章的開頭都用一小段散文來引入主題,比如在介紹某個地區的特色小吃時,他/她會先描繪那個地方的地理風貌、人文特色,然後引齣當地的美食。這種“由景入情,由情入食”的敘述方式,讓讀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對颱灣的多元文化有一個更深的瞭解。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吃”的態度描寫。作者認為,吃是一種享受,是一種體驗,不應該被太多條條框框所束縛。他/她鼓勵讀者去嘗試,去發現,去用自己的味蕾去感受每一種食物的獨特魅力。這本書讓我對“吃”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世界的好奇。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深深吸引瞭我。那是一種暖暖的、帶有復古韻味的插畫風格,色彩飽和度不高,卻能勾勒齣一種親切而誘人的感覺。畫麵的中心,是一碗冒著熱氣的鹵肉飯,油亮的米飯上鋪著晶瑩剔透的鹵肉丁,旁邊還點綴著幾片翠綠的香菜和醃黃瓜,旁邊還有一碗深褐色的肉羹湯,湯裏漂浮著厚實的肉塊和金黃的蛋花。這畫麵仿佛自帶聲響,能聽到碗筷碰撞的清脆聲,聞到空氣中彌漫的誘人香氣。翻開書頁,第一個映入眼簾的便是作者那流暢而充滿激情的文字。他/她並沒有直接切入菜肴的介紹,而是先描繪瞭颱灣夜市熙熙攘攘的人潮,孩童嬉鬧的笑聲,小販們熱情的吆喝聲,以及空氣中交織在一起的甜、鹹、辣、鮮等各種味道。這種沉浸式的開篇,讓我瞬間感覺自己置身於那熱鬧非凡的場景之中,對即將到來的美食探索充滿瞭期待。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見一斑,他/她善於運用比喻和擬人,將平凡的食材賦予瞭生命,將簡單的烹飪過程描述得如同藝術創作。我迫不及待地想跟著他/她的筆觸,去探尋那些隱藏在街頭巷尾,甚至是在地的居民也未必知曉的美食寶藏。
评分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它不拘泥於主流的觀光景點,而是更側重於挖掘那些真正受本地人喜愛的“私房”美食。作者提到,很多時候,最地道的味道往往藏匿在不起眼的巷弄裏,或者是由一傢代代相傳的小店所提供。他/她花瞭大量的篇幅去介紹這些“隱匿”的美食,比如某個老奶奶親手製作的客傢麻糬,那個隻在特定季節纔會齣現的金門風獅爺啤酒,還有藏在市場深處,隻有懂行的老饕纔能找到的魚頭火鍋。作者在描寫這些美食時,不僅僅是描述它們的味道,更重要的是描述瞭在那裏用餐時的那種氛圍,那種和老闆、和鄰居閑聊的輕鬆愉快,那種人情味。我感覺我不是在讀一本美食書,而是在閱讀一本關於颱灣生活方式的百科全書。這本書讓我明白,美食不僅僅是填飽肚子,它更是一種文化,一種傳承,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紐帶。我迫不及待地想跟著作者的指引,去颱灣的每一個角落,去品嘗那些充滿故事的在地好料。
评分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充滿誠意和驚喜的美食圖書。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對颱灣美食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他/她不僅僅是在介紹菜肴,更是在講述一個又一個關於美食、關於人、關於生活的故事。我從這本書中感受到瞭作者對颱灣這片土地的熱愛,對美食的敬畏,以及對生活的熱情。這本書的圖片精美,排版舒適,閱讀體驗極佳。我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美食、熱愛旅行的朋友們。無論你是第一次去颱灣,還是已經去過多次,這本書都能帶給你不一樣的驚喜和感動。我相信,讀完這本書,你一定會迫不及待地踏上你的颱灣美食之旅,去親身感受那些書中描繪的美好。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美食指南,更是一本能夠溫暖人心、啓迪生活的美好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