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孩子毫無邏輯的任性,您曾有這些疑問:
真不明白他到底在想什麼?
他怎麼一點都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苦心?
誰叫他這樣做的? 我們沒有這樣教他啊!
我沒有寵他,但他怎麼會變成這樣?
日子過得太好瞭,纔這麼不懂得感恩!
被孩子傷透瞭心,恨不得把他塞迴肚子裏去!
雖然是自己生的孩子,他腦袋裏在想什麼,您真的瞭解嗎?
一、為什麼生活總是一團糟?
1、我沒亂花錢
2、您為什麼說話不算話
3、不用事事提醒我
4、我的房間很漂亮
二、爸媽的觀念怎麼這樣?
1、彆隨便處理我的東西
2、我不是不務正業
3、我不想跟您比童年
4、我也有隱私
三、讓我壓抑的親情
1、愛我卻害瞭我
2、大人的感情我也懂
3、我也需要被尊重
4、彆總要我實現你的夢想
四、我也要友情,我也有愛情!
1、彆冷落我的朋友
2、男女交往又怎樣
3、彆替我決定朋友的人選
4、我的初戀
五、拜託!我知道自己該怎樣讀書
1、我的大學
2、不是我不努力
3、彆總拿我和彆人比
4、我有自己的讀書方法
六、你有你的習慣,我有我的嗜好
1、請彆逼我學纔藝
2、我是電腦高手
3、我的音樂夢想
前言
有人說,相差三歲就有瞭代溝,這樣想來父母和孩子之間恐怕至少要隔上7、8條高高低低的溝坎,如此之遠的距離必然讓兩代人之間在很多問題上産生分歧。成長的時代不同、環境不同,甚至接受的教育和人生觀可能都有差彆,因此,在很多問題上想法不同是很正常的現象。
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主張,很少考慮孩子的感受,很少去站在他們的立場上想問題,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早就怎樣怎樣瞭”,孩子似乎在很多問題上沒有發言權,爸爸媽媽不聽孩子的解釋和理由,最後讓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甚至開始叛逆。
父母與孩子齣現分歧,孩子賭氣、自以為是,覺得父母跟不上時代;父母則認為自己年長而見識多,根本不買孩子的帳,甚至他們說什麼都不願認真聽下去,隻會覺得自己的決定就是真理,沒有通融的餘地。長期激辯、冷戰,結果可想而知。
在生活上、觀念上、愛情親情友情的認知上,孩子的學習興趣教育上都會産生各式各樣的分歧,遇到問題據理力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根本無法解決,最重要的是雙方互相瞭解對方成長的時代和想法,坦誠的交流,傢長放下架子,孩子彆太倔強,說說大人的經曆和見解,聽聽孩子的生活和想法,努力拉進雙方的距離,纔能找到最好的方式解決問題。因此,孩子不聽話、叛逆,雙方有代溝並不隻是一方的責任,而是雙方的問題。
本書選取生活的片段,以小故事的形式呈現瞭傢長和孩子的分歧,先聽聽傢長的抱怨,再看看孩子的心聲,從中找到分歧的癥結點,最後提齣填平代溝的智慧錦囊。傢長不要總是嘮叨“孩子為什麼總是不懂事”,孩子也不要抱怨“爸爸媽媽為什麼都不聽我說”,隻要溝通無極限,交流無障礙,就能讓一切分歧迎刃而解,原來所有問題都如此easy!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