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是宋詞詞創作的主要動因之一,在這些言誌、抒情的詞篇中,有對現實生活的無奈,有對當政者的不滿和憤慨,也有對人生的真實感悟。
這些都是作者真實情感的流露,也是前人對世事、人生百態的看法,讓孩子深悟其中的智慧和思想,有助於現實中指導自己的生活。
一剪梅-----張幼謙
同年同月又同窗,不似鸞鳳,誰似鸞鳳?石榴樹下事匆忙。驚散鴛鴦,拆散鴛鴦。
一年不到讀書堂,教不思量,怎不思量?朝朝暮暮隻燒香。有分成雙,願早成雙。
注 釋
鸞鳳:傳說中的鸞鳥即鳳凰,以此比喻夫妻。
譯 文
我們在同一年同一日齣生,又是在一起共同讀書,如果這都不像夫妻的話那誰像夫妻呢?
以前我們在石榴樹下嬉戲嚇散一對鴛鴦各自紛飛。你已經有一年沒有來這裏讀書瞭,這怎能讓我不想念你,我整天燒香拜佛,希望能夠早日和你結為夫妻。
這首詞反映瞭宋末青年男女思想的解放,他們突破程硃理學的限製,衝破封建婚姻製度的藩籬,打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教條,而大膽追求自主婚姻。為瞭愛情,他們寜可獻齣自己的生命,而決不嚮封建勢力低頭。這種精神十分可貴。
一、婉約情感篇
#曆史學傢的豐富情感
西江月(佳人)………………………………………120
#青梅竹馬好事圓
一剪梅…………………………………………………122
#讓蘇軾贊賞的愛情詞
蔔運算元(我住長江頭)……………………………125
#天涯何處無芳草
蝶戀花…………………………………………………127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典故
鵲橋仙…………………………………………………131
#多情郎填詞寄語癡情女
石州慢(薄雨收寒)…………………………………134
#自古多情傷離彆
玉樓春…………………………………………………136
#一詞聯姻緣
鷓鴣天…………………………………………………139
#賦佳詞贈彆夫君
一剪梅…………………………………………………141
#因詞與愛妾同行
鳳簫吟(鎖離愁)……………………………………144
#有情人重逢後喜得佳作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146
#嫦娥奔月
綠頭鴨‧詠月…………………………………………148
二、悲情篇
#癡情女淚彆負心郎
祝英颱近………………………………………………152
#身為階下囚的皇帝
虞美人…………………………………………………154
#因詞作知生命將終結
韆鞦歲…………………………………………………156
#不務正業的宋朝天子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158
#亡國之音的《後庭花》
桂枝香(金陵懷古)…………………………………162
#晚年悲涼愁斷腸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166
#烈女忠貞不屈賦絕筆
滿庭芳…………………………………………………169
#悲歌一麯恨韆鞦
釵頭鳳…………………………………………………172
#何人為英雄拭淚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175
#伊人已去,情郎斷腸
三姝媚(煙光搖縹瓦)………………………………178
#鬍笳十八拍
蘇武慢…………………………………………………181
#“愁”字化身的女詞人
聲聲慢…………………………………………………185
三、言誌抒情篇
#人世間情是何物
邁陂塘…………………………………………………190
#胸懷壯誌終成纔
臨江仙…………………………………………………192
#周郎火燒赤壁
念奴嬌…………………………………………………195
#高興亭上抒豪情
鞦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200
#王安石之弟詠春言誌
清平樂(留春不住)…………………………………202
#有誌少年終圓夢
漢宮春(瀟灑江梅)…………………………………204
#自許封侯在萬裏
夜遊宮…………………………………………………206
#詠梅以言誌
蔔運算元(詠梅)……………………………………208
#孤清抑鬱的貶謫之情
虞美人…………………………………………………210
#難覓韆古英靈
水調歌頭………………………………………………212
#誰念玉關人老
喜遷鶯…………………………………………………215
#繁華背後的孤獨
青玉案(元夕)………………………………………218
#嘆飄零,幽夢影
瑞鶴仙…………………………………………………221
#神童纔子遭遇尷尬
念奴嬌…………………………………………………224
#懸樑刺骨,追求成功
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228
#屈原汨羅沉江
臨江仙…………………………………………………233
四、雜詠篇
#五十首詞難敵三句佳作
醉花陰…………………………………………………238
#藉用“暗香”“疏影”創新詞
疏影(苔枝綴玉)……………………………………240
#關於歐陽修的文壇公案
朝中措…………………………………………………245
#蘇東坡也愛唱歌
臨江仙(夜歸臨皋)…………………………………248
#填詞描寫寒食節
木蘭花…………………………………………………251
#自稱天帝的“山水郎”
鷓鴣天…………………………………………………254
#不脛而走的佳作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256
#關於清明節
風入鬆…………………………………………………260
#有飲水處即有其詞的歌者
八聲甘州………………………………………………263
#人生不同時期的聽雨感受
虞美人…………………………………………………266
#丟官復職皆因詞
蘭陵王…………………………………………………269
這本《我教孩子讀宋詞〈下〉》真的讓我眼前一亮!作為一個在颱灣長大、偶爾會懷念古詩詞的傢長,我一直想找一套能引導孩子親近宋詞的讀物。市麵上很多書要麼太學術,要麼太枯燥,光看書名就讓人提不起興趣。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及時雨。它的封麵設計就很吸引人,不是那種死闆的古風,而是帶點童趣和現代感的插畫,讓人感覺宋詞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翻開內頁,我發現作者真的花瞭很多心思。不是簡單地羅列詞牌和名句,而是用一種非常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來講述。比如,讀到“無可奈何花落去”,作者沒有直接講什麼“春愁”、“物是人非”,而是講到瞭孩子可能經曆過的,比如喜歡的玩具壞瞭,或者精心種的小花凋謝瞭,那種淡淡的失落感。這種聯係,真的能讓孩子一下子就抓住詞的“情緒”。而且,書中穿插的圖畫也很棒,色彩豐富,形象生動,孩子們看著圖片,就能對詞中的意境有個初步的理解,不需要一開始就死記硬背。我兒子,平常對課本以外的東西興趣不大,但看到這本書,竟然主動拿起來翻瞭翻,還問我“媽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呀?” 這對我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驚喜瞭。感覺它不隻是在教“詞”,更是在教孩子如何去“感受”和“理解”古人的情感,這是一套非常用心、有溫度的書。
评分說實話,剛開始看到《我教孩子讀宋詞〈下〉》的書名,我還有點猶豫。因為我自己的國文底子不算很好,對宋詞的印象停留在課本裏的幾首,總覺得深奧難懂。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迴來,結果真的讓我颳目相看。這套書的編排方式非常巧妙,它不像一般的教輔書那樣,上來就給你灌輸知識點。而是像在講故事一樣,一點點地引導孩子進入宋詞的世界。每個詞牌、每首詞,作者都從一個孩子們容易理解的切入點開始,比如從詞人當時的年齡、心情,甚至是詞人生活中的小故事來解釋。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解釋“人生若隻如初見”時,用瞭孩子剛認識新朋友的快樂,和後來可能因為誤會而疏遠的感覺來類比,那種“初識的美好”和“物是人非的遺憾”,一下子就拉近瞭孩子和詞的距離。書中的語言也非常生動有趣,沒有那些拗口的古語,取而代之的是流暢的白話,偶爾還帶點俏皮的語氣,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吸收知識。而且,作者還很注重詞的“韻律感”,會引導孩子去體會詞的聲調和節奏,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宋詞的美,很大一部分就在於它的音樂性。我女兒之前對朗誦就沒什麼感覺,但讀瞭這本書,竟然開始試著跟著書裏的引導去朗讀,雖然讀得磕磕巴巴,但那種嘗試的樂趣,讓我覺得非常欣慰。這絕對是一套能夠激發孩子對傳統文化興趣的優質讀物。
评分坦白說,當我第一次拿到《我教孩子讀宋詞〈下〉》這本書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又是一本給孩子學的枯燥教材吧?” 畢竟,宋詞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裏,就是考試時的難題。但是,當我翻開這本書,我的固有觀念就被徹底顛覆瞭。作者用瞭一種極其非傳統的方式來解讀宋詞,簡直就像在跟孩子聊天一樣。比如說,講到“人生如夢”,作者不是從哲學層麵去分析,而是用孩子玩電子遊戲,一下子就通關,一下子又迴到原點的那種感覺來類比,瞬間就把“虛幻”、“短暫”這些概念具象化瞭。而且,書中設計的互動環節也很有意思,不是那種死闆的填空題,而是會引導孩子去想象,去創造。例如,有一頁會問孩子,“如果蘇軾當時是你,你會怎麼做?” 這種開放式的問題,極大地激發瞭孩子的想象力,也讓他們更主動地去思考詞中的情境。我兒子,平時上學都很被動,但看到這本書,竟然會主動要求我給他講裏麵的故事,還時不時地提齣一些他自己的想法。這種“被動變主動”的過程,真的讓我感到非常驚喜。書中的排版和設計也很用心,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舒適,而且色彩搭配也很和諧,讀起來一點都不會覺得纍。這套書,真的是將“教”與“樂”結閤得非常完美,讓孩子在快樂中愛上宋詞。
评分作為一位在教育第一綫工作的老師,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觸及孩子心靈,又兼具文化傳承價值的教材。《我教孩子讀宋詞〈下〉》這本書,完全符閤我的期待,甚至超齣瞭我的預期。作者在處理詞作時,並沒有一味地去強調格律或生僻字,而是將重點放在瞭詞作背後的情感與人生體驗上。比如,對於“大江東去,浪淘盡”這樣的意境,作者不是簡單地解釋“曆史滄桑”,而是引導孩子去感受“時間流逝”、“一切都會過去”這種普遍的人生哲理,並且用一些孩子能理解的例子,如河邊玩耍時,水流帶走瞭孩子堆砌的沙堡,那種消失和不可挽迴,其實就蘊含瞭詞中的深意。書中對詞語的拆解和意象的解讀,也非常有條理,並且富含啓發性。作者善於在看似尋常的句子中,挖掘齣不尋常的意蘊,讓孩子在品味詞句時,能夠體會到更深層次的含義。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引導孩子進行“仿寫”或“聯想”時,所提齣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能夠引發孩子深入的思考,而不是流於錶麵的模仿。通過這本書,孩子們不僅能學會理解宋詞,更能從中學會如何去觀察生活,如何去感受情感,如何去錶達自己。這對於孩子的語文素養和情感認知,都起到瞭極大的促進作用。這本書,絕對是一份送給孩子,也是送給中國傳統文化的珍貴禮物。
评分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教孩子讀宋詞〈下〉》這本書,為孩子打開瞭一扇認識宋詞的窗戶,而且這扇窗戶的設計,是如此的友善與貼心。它沒有直接將孩子置於高高的知識殿堂,而是徐徐引入,像是在陪孩子在庭院裏散步,悠閑地指點著路邊的花草。作者的敘述方式,特彆是對詞人情感的解讀,非常接地氣。例如,在講解某首詞時,作者會提及詞人可能因為思念傢鄉而寫下,並巧妙地聯係到孩子可能因為想念放假時一起玩的朋友而有的心情。這種“共情”的引導,讓孩子在理解詞意時,不再是孤立地記憶,而是能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産生連接。書中的插圖,雖然是作為輔助,但其精心程度卻不亞於一本繪本。每一幅畫都充滿瞭意境,能夠極大地幫助孩子理解詞中所描繪的畫麵和氛圍。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比較復雜的情感時,所采用的轉化方式,比如用遊戲、玩具、甚至孩子生活中偶爾會遇到的挫摺來類比,這種“化繁為簡”的處理,讓原本可能讓孩子望而卻步的詞句,變得生動易懂。更難得的是,書中對詞的“情”與“境”的結閤,有著深刻的闡釋,讓孩子明白,宋詞不僅僅是文字的排列,更是情感的流動和場景的再現。這套書,真正做到瞭“潤物細無聲”地將中華文化的瑰寶,傳遞給下一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