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熊志

縫熊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手工作熊.妙筆寫熊
西西的「熊散文」寫真書!

  《縫熊志》是一部難以歸屬、定義的「手寫工藝」奇書。

  西西的興趣與學識廣博而深入,除長久蒐構「娃娃屋」外,2005 年起,因右手需做復健治療,開始學習製作手工毛熊 --- 她說:「我可能是年紀最大的學徒了,我當時的同學有的是小學生、中學生,而且總是女孩子。」

  不過西西所作的熊,卻非一般常見(西方)「泰迪熊」樣貌,而是賦入個人的風格巧思,揉合中西方歷史與幻想人物類型,縫製系列化主題化(甚而家族化)、又各有生命之獨立熊;如「中國古代服飾熊」之西施、王羲之、成吉思汗,及《水滸傳》英雄、埃及女王、凱撒大帝......等近七十隻,自飾件到造型到神態,無不逸趣橫生。愈妙處是西西為熊們搭配的巧緻文字,背景掌故,熊藝心得,皆可謂獨一無二之「熊散文」。

作者簡介

西西

  原名張彥,廣東中山人,1938 年生於上海,1950 年定居香港。

  香港葛量洪教育學院畢業,曾任教職,為香港《素葉文學》同人。

  1983 年,《聯合報》副刊發表她的〈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正式開始了與台灣的文學緣。

  著作極豐,包括詩集、散文、長短篇小說等近三十種,形式及內容不斷創新,影響深遠。

  2005 年獲《星洲日報》「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中國古代服飾熊

傳疑時代:黃帝、嫘祖

西王母、后羿、嫦娥

商:婦好

春秋:范蠡、西施

戰國:鍾離春
莊子
屈原、山鬼
荊軻、高漸離          

漢:司馬相如、卓文君
張騫、忽迷
司馬遷               

魏晉南北朝:洛神、曹植
嵇康、阮咸
王羲之
陶潛               

隋唐:風塵三俠
玄奘
公孫大娘

宋:包拯

元:成吉思汗

明:鄭和

清:曹雪芹

雲想衣裳花想容:原型熊

水滸英雄
燕青、史進、楊志、時遷、張清

花木蘭 

化妝舞會
阿拉伯的勞倫斯與中東女子、肚皮舞姑娘
鐵扇公主與牛魔王、美女與野獸
埃及女王和凱撒大帝

長頸女子和大眼睛

斑馬鼻子家族

全家福 

圍巾黨

黃飛熊

雜技小子

圖書序言

毛熊與我

我學做的第一隻熊,用的是黃色的「毛海」(mohair)縫製,那是一種安哥拉的羊毛;因為體積很小,携帶方便,我旅行時,也順手把他帶去。在荷蘭,我看到很小巧、趣緻的瓷屐,買了一對,掛在小熊臂上,因為小傢伙曾經乘搭飛機,替他找來一根羽毛,就叫他「黃飛熊」。這開始了我做熊的生活。

我翻了一堆熊書本和雜誌,心想,怎麼沒有中國模樣的,除了熊貓?

我決定縫水滸系列。第一隻出場的熊是九紋龍史進。

史進身上有九條龍,記得陳洪綬畫的水滸葉子,他畫的九紋龍,線條流暢,很美,我繡的龍像甲骨文,粗拙得很,但因為這是我的水滸系列裡的第一隻,反而敝履自珍。水滸毛熊用的是白色的短毛,因為較適合剌繡,倘是長毛就不容易了。白毛也有好處,可以加眼影,耳朵加陰影,多一點立體感。他手握一枚棍棒,但論武藝,水滸兄弟還輪不到他,只怕是花拳繡腿,上陣無用。

之後是楊志。楊志號青面獸,面上有刺青,應是「發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只得兩行,少了若干字。他的臉盤很小,所以分為三行繡。他的武器是弓箭,三枚箭,佩刀,可惜我總找不到合適的寶刀,就當是落泊江湖,賣去了吧。

第三隻熊是時遷。時遷這水滸人物,不過是偷雞賊,並非大惡大奸。他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可頭上,一根雞毛,暴露了行藏。他抱著一只色彩斑斕的雞。不過,書上說的是公雞。他有一把匕首,插在腿側。

我最初最想做的就是浪子燕青,也許是我寫過燕青的小說,狗尾續貂,後水滸裡唯一浪跡人海,不受名利所害的人物;也許,其實因為他滿身花繡。我原先用了一幅漂亮織錦來縫,因織錦太厚,無法翻轉,失敗了,徒然浪費了一幅用金線織成的黃金緙。如今的燕青,身上並無繡花,總欠什麼的;但簪花吹笛,算是補償。

沒羽箭張清在水滸豪傑裡是個配角,他的出場主要是守護兩枚出色的兵器,其一是盾牌,牌中的虎頭用兒童的虎頭鞋,周圍是手繪的彩圖,牌的背後有橡筋環,可以套在手臂上。另一件兵器是纓槍,塗上銀色槍頭,如果武功不濟,就真個是銀樣蠟槍頭。他腰帶一袋石子,這才是他自己的武器。

水滸熊一共縫了五隻。同學中的小朋友都不知他們是誰,他們沒有看過《水滸傳》,也不出奇,原來連許多成年人也並不知九紋龍是何方神聖,這才使我驚訝,真不知該如何解說楊志臉上的字、燕青耳邊的花。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