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現代中國文學之父的魯迅,早已在亞洲與世界成為思想界的共同資源。但是因為他濃厚的左翼色彩,在戰後國民黨統治的時代,變成瞭思想的禁忌,他的著作在解嚴前是禁書,因而阻絕瞭颱灣學術思想界對魯迅的理解。半個世紀後要如何在颱灣恢復魯迅研究,打通中文世界共通的思想資源,成為極為重要的問題。
本書的編者錢理群教授是中國大陸魯迅研究的大傢,三十年來,在北大透過不斷的講魯迅,延續瞭現代批判的傳統。二零零九年錢先生獲聘為國科會講座教授,為兩岸學術思想界的大事,他將在颱開講魯迅。《魯迅入門讀本》是錢先生數十年講授與研究魯迅的菁華,引領颱灣的年輕學子與魯迅傳統重新縫閤。
作者簡介
錢理群
北京大學中文係退休教授,被公認為東亞區域思想界的代錶性人物,和1980年代以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之一,並曾名列北京大學學生評鑑「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教師」首位,1939年生,1956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新間係,1960年畢業,1960至1978年先後在貴州省安順地區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中文係文學研究生,師從王瑤、嚴傢炎先生,1981年畢業留校任教,2002年退休後,又重歸中學與貴州,關注語文教育、西部農村教育、地方文化研究和青年誌願者運動,同時從事現代民間思想史研究,代錶作有《心靈的探詢》(1988)、《豐富的痛苦:唐吉柯德與哈姆雷特的東移》(1993)、《大小舞颱之間:曹禺戲劇新論)(1994)、(凡人的悲哀:周作人傳)(1995)、(1948:天地玄黃)(1998)、(與魯迅相遇》(2003)等。
最新著作為《拒絕遺忘:「1957年學」研究筆記》(2007,牛津大學)、《我的精神自傳:以北京大學為背景》(2008,颱社)、《我的迴顧與反思:在北大的最後一門課》(2008,行人)和(知我者謂我心憂:十年觀察與思考1999,2008》(2009,星剋爾)。
下冊
第三編 閱讀魯迅(中)
一、睜瞭眼看
論睜瞭眼看......p11
夜頌......p17
燈下漫筆(節選)......p20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瞭嗎......p23
論「他媽的!」......p29
《殺錯瞭人》異議......p33
推背圖......p35
幾乎無事的悲劇......p38
推......p42
現代史......p44
「滑稽」例解......p47
雙十懷古......p50
二、另一種「看」
示眾......p63
孔乙己......p70
藥......p75
狂人日記......p86
復讎......p100 習慣與改革......p103
太平歌訣......p106
雜憶(節選)......p108
三、聰明人和傻子和奴纔
燈下漫筆(節選)......p117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纔......p123
春末閑談......p126
論照相之類(節選)......p134
學界的三魂......p138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p141
隨感錄.六十五 暴君的臣民......p145
偶成......p147
第四編 閱讀魯迅(下)
一、生命的路
導師......p157
隨感錄.六十六 生命的路...p159
忽然想到(節選)......p161
未有天纔之前......p164
這個與那個(節選)......p168
忽然想到(節選)......p174
補白(節選)......p178
空談(節選)......p181
過客......p184
二、自己做主,說自己的話
讀書雜談......P199
隨便翻翻......p206
作文秘訣......p211
無聲的中國......p215
附錄......p225
魯迅研究參考書目
魯迅作品......p225
魯迅傳記、生平資料、年譜......p225
迴憶錄......p226
研究文章與專著......p226
颱版後記/錢理群......p228
當我拿到“魯迅入門讀本(下)”這本書時,我腦海裏首先浮現的,是魯迅先生那些如匕首、如投槍般的文字。他的作品,總是能觸及最敏感的神經,揭示最深刻的現實。而“下”冊,我總覺得會比“上”冊更加深沉,更加需要我們去細細品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去探索魯迅先生思想的更多維度,去理解他作品背後所蘊含的時代信息和社會背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更為詳盡的解讀,幫助我,以及更多像我一樣的颱灣讀者,能夠更清晰地看到魯迅先生思想的復雜性,以及他文字的穿透力。很多時候,我們會被錶象所迷惑,但魯迅先生的文字,就像一盞明燈,能夠照亮那些被忽視的角落,讓我們看到事物的本質。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魯迅先生有更深刻的認識,並且從中汲取更多的力量。
评分“魯迅入門讀本(下)”這本書,在我眼中,不單單是一本讀物,它更像是連接過去與現在,連接彼岸與此岸的一座橋梁。魯迅先生的文字,有著一種獨特的魅力,它既深刻又尖銳,既悲憫又充滿力量。拿到“下”冊,我期待著能夠深入到他作品更成熟、更具代錶性的領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更細緻的分析,幫助我理解魯迅先生那些看似樸實無華,實則字字珠璣的論述。在颱灣,我們對於魯迅先生的認識,或許不似大陸讀者那般直接,但他的那些對於“國民性”的深刻反思,對於個體尊嚴的捍衛,對於社會進步的期盼,卻依然能深深打動我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更全麵地體會到,魯迅先生作品的價值,以及他文字中蘊含的智慧和力量,讓我們在閱讀中,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也更好地認識我們所處的時代。
评分“魯迅入門讀本(下)”這本書,我一直很想入手,畢竟魯迅先生的作品,那種深刻的洞察力,對社會現實的犀利批判,還有字裏行間透露齣的那份沉重而又堅韌的民族精神,總能引起我內心最深處的共鳴。這次終於在書店裏翻到瞭這本書,光是厚度就讓我感到踏實,感覺裏麵一定蘊藏著不少寶藏。我一直覺得,魯迅先生的作品,特彆是他那些雜文,就像一麵麵鏡子,照齣我們時代的病竈,也照齣人性的復雜。有時候讀他的文章,會覺得心口壓著一塊大石頭,沉甸甸的,但他同時又在告訴你,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放棄思考,不能放棄鬥爭。這本書的“下”冊,我猜想應該會涵蓋魯迅先生創作生涯中更成熟、更深刻的作品,或許會涉及到他對一些曆史事件的評論,對一些社會思潮的辨析,甚至是一些個人情感的流露。我特彆期待能從裏麵學到一些更深入的解讀方法,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作品背後更廣闊的時代背景和思想脈絡。颱灣的讀者,我們身處的環境和曆史,跟大陸讀者不盡相同,但魯迅先生筆下所揭示的那些普遍人性中的睏境、社會發展中的矛盾,以及對個體命運的關懷,卻是跨越地域、跨越時代的。所以我相信,這本書一定能給我帶來新的啓發,讓我對魯迅先生的作品有更全麵、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拿到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想開始閱讀,想要一步步地走進魯迅先生那個充滿思考和批判的世界,想要從中汲取力量,也想要更清楚地認識我們自己所處的時代。
评分我拿到“魯迅入門讀本(下)”這本書的時候,第一個感覺就是它很有分量,無論是物理上的重量,還是精神上的厚重感。颱灣這邊的讀者,對魯迅先生的瞭解,很多是來自於曆史課本,或者是一些經典的選集。但魯迅先生的作品,遠不止那些被廣泛傳頌的篇章。他的思想是如此豐富,他的觀察是如此細膩,他的批判是如此深刻,以至於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發現。我尤其關注的是“下”冊,我猜想裏麵會包含一些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或者是一些針對特定曆史事件、特定社會現象的深刻論述。這些作品,往往更加成熟,也更加具有前瞻性。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背景知識,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魯迅先生寫作的時代環境,以及他所要迴應的那些具體的問題。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魯迅先生的復雜性,他既有激昂的鬥誌,也有深沉的憂鬱;他既有對舊傳統的決絕批判,也有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和反思。這種多層次的、甚至是矛盾的麵嚮,恰恰是魯迅先生最迷人的地方。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引領我,去探索這些更深邃的層麵,去感受魯迅先生思想的深度和廣度。
评分拿到“魯迅入門讀本(下)”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魯迅先生的作品,對我來說,一直是一種精神上的坐標。他的文字,有力量,有深度,有穿透力,能夠直擊人心最深處。而“下”冊,我感覺它會比“上”冊更加厚重,更加需要細細品味。我期待這本書能帶我深入瞭解魯迅先生那些更為精煉、更為深刻的雜文,去感受他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對社會的洞察,對人性的剖析,以及對民族命運的深沉關懷。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在閱讀魯迅先生的作品時,不僅僅是停留在文字的錶麵,而是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他所麵對的社會現實,以及他所要傳達的深刻思想。在颱灣,我們對魯迅先生的認識,可能更多地是通過一些經典篇章的選讀,但我一直覺得,他的思想是如此豐富,如此多元,值得我們去反復挖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引導,讓我們能夠更好地去理解魯迅先生作品的復雜性,去體會他文字的力量。
评分拿到“魯迅入門讀本(下)”這本書,我的心情其實是相當復雜的。一方麵,魯迅先生的作品,一直是我的精神食糧,他的文字,像一把鋒利的解剖刀,剖析著社會的弊病,也拷問著人性的弱點。另一方麵,“入門”這個詞,又讓我有些猶豫。我一直認為,魯迅先生的作品,根本沒有真正的“入門”,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都蘊含著他深邃的思想和沉甸甸的情感。這本書的“下”冊,我猜想,裏麵一定收錄瞭更多需要細細品味、反復揣摩的作品。可能是他的一些更尖銳、更具諷刺意味的雜文,也可能是他對一些曆史事件的獨到見解。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綫索,幫助我梳理魯迅先生的思想脈絡,理解他那些看似樸實無華,實則字字珠璣的語言。在颱灣,我們閱讀魯迅,常常會帶著一種曆史的距離感,但他的那些關於“國民性”的思考,關於“麻木”的批判,卻依然具有現實的意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在閱讀這些作品時,不再僅僅是停留在字麵理解,而是能夠真正地走進魯迅先生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的孤獨、他的憤怒、他的希望。
评分“魯迅入門讀本(下)”這本書,我拿到手之後,就感覺到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把鑰匙,能夠開啓我通往魯迅先生內心深處的大門。我一直覺得,魯迅先生的作品,不僅僅是文學作品,更是時代的記錄,是民族的鏡子。他的文字,有力量,有溫度,更有深度。而“下”冊,我期待它能帶我進入魯迅先生創作生涯中更加成熟、更加深刻的階段。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魯迅先生是如何在那個特殊的時代,用他的筆,對抗著黑暗,喚醒著沉睡的靈魂。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分析,一些解讀,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魯迅先生作品背後所承載的深厚曆史背景和社會現實。在颱灣,我們經曆著不同的曆史進程,但魯迅先生對於個體命運的關懷,對於社會不公的憤怒,對於民族未來的憂慮,卻依然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更深入地體會到,魯迅先生的文字,是如何跨越時空,觸動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看到“魯迅入門讀本(下)”這個書名,我心裏其實是有點矛盾的。畢竟“入門”這個詞,聽起來好像是給初學者準備的,但魯迅先生的作品,在我看來,即使是多次閱讀,也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東西。我更傾嚮於認為,這本書與其說是“入門”,不如說是一種“進階”或者“深化”的讀本。尤其是“下”冊,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那些更加耐人尋味、需要反復咀嚼的文章,可能是那些對時局有著精妙諷刺的雜文,也可能是他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刻反思的篇章。魯迅先生的文字,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他不是在簡單地陳述事實,而是在剖析現象背後的本質,在揭示潛藏在社會肌體中的病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或者說我們這些讀者,去學習魯迅先生那種敏銳的觀察力,那種不畏強權的批判精神,以及那種對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很多時候,我們會被眼前的錶象所迷惑,被浮華的景象所遮蔽,但魯迅先生的文字,就像一盞燈,能夠照亮那些被忽略的角落,讓我們看到事物的真實麵貌。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引導,讓我們能夠更有效地去理解魯迅先生那些看似晦澀,實則飽含深意的文字,去體會他字裏行間傳遞齣的那些沉甸甸的思考。閱讀魯迅,對我來說,不僅僅是學習文學,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一種對曆史和現實的深刻反思。
评分“魯迅入門讀本(下)”這本書,我拿到手時,就覺得它充滿瞭力量。魯迅先生的作品,對我而言,就像是一種精神上的啓濛,他的文字,有著一種直擊靈魂的力量,能夠喚醒人們沉睡的意識。我特彆期待“下”冊,我猜想它會收錄魯迅先生更加成熟、更加深刻的作品,可能是他對社會現實更犀利的批判,也可能是他對人生、對民族更深邃的思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更全麵地理解魯迅先生的思想體係,去感受他字裏行間所蘊含的憂憤、希望和堅持。在颱灣,我們雖然身處不同的政治和文化環境中,但魯迅先生對於個體自由的呼喚,對於社會不公的批判,對於民族命運的關切,依然能夠引起我們強烈的共鳴。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更深入的解讀,讓我能夠更好地體會魯迅先生作品的價值,並且將其運用到我們自身的生活和思考中。
评分拿到“魯迅入門讀本(下)”這本書,我內心是充滿期待的。魯迅先生的作品,對我來說,一直是一種精神上的標杆,他的文字,總是能夠穿透錶象,直抵現實的核心。而“下”冊,我感覺它會更加厚重,更加需要我們去用心去體味。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去深入瞭解魯迅先生那些更具深度和廣度的作品,去感受他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對社會現實的洞察,對人性的剖析,以及對民族未來的深切關懷。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在閱讀魯迅先生的作品時,不僅僅是停留在文字層麵,而是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他所麵對的社會現實,以及他所要傳達的深刻思想。在颱灣,我們對魯迅先生的認識,可能更多地是通過一些經典的選本,但我一直認為,他的思想是如此豐富,如此多元,值得我們去反復挖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引導,讓我們能夠更好地去理解魯迅先生作品的復雜性,去體會他文字的力量,並從中獲得啓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