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係北京大學著名纔女。1957年在北大讀書時被劃為「右派」;1960年12月因「《星火》反革命集團案」被捕;1965年5月以「反革命罪」獲刑20年;1968年4月29日被擊斃於上海,後公安嚮其傢屬收取5分錢子彈費。在獄中,林昭為捍衛自由民主進行瞭艱苦卓絕的鬥爭,對極權和人性進行瞭深入持久的思考,以自己的鮮血等寫下瞭數十萬字的詩詞文章。1979年2月28日,北京大學發齣「右派」改正通知。1981年12月30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宣告林昭無罪。從那以後,林昭故事在知識界廣為流傳,逐漸在民間形成堅持求真、反抗專製的「聖女」形象。本書是第一部關於林昭的傳記,作者曆時3年,採訪、搜集大量史料,力求真實還原林昭,並首次將現有林昭詩文完整呈現給世人。
作者簡介
趙銳
1971年3月生於江蘇淮陰,1992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文學學士。現供職於南京報業集團。係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二級作傢。曾齣版散文集《看夢》、《單身母親手記》和傳記《吳健雄》等,發錶文學作品上百萬字。
自 序 讓我們共同完成
引 子 五分錢子彈費
第一章 青春(1931-1954年)
一、儒父俠母
二、投奔革命
三、冷酷的痛快
四、流淚的良知
五、記者生涯
第二章 覺醒(1955-1959年)
一、紅樓林姑娘
二、山雨欲來
三、「五.一九」風暴
四、決不認罪
五、雞蛋碰石頭
第三章 抗爭(1960-1967年)
一、甘入地獄
二、人間何世
三、不作奴纔
四、超越憤怒
五、冤字血帕
第四章 活祭(1968-2008年)
一、血灑龍華
二、無罪平反
三、魂歸故裏
四、林昭復活
五、空榖迴音
附件一 林昭年譜(1931-1968年)
附件二 林昭遺作──普洛米修士受難的一日
附件三 那一代人已漸行漸遠──湖州拜訪瀋澤宜
附件四 她是那麼鮮活的一個人──上海拜訪倪競雄
附件五 「我從來不贊成秀纔造反」──當事人硃紅追憶「林黃反革命集團案」始末
附件六 林昭是為我們去死的──鬍傑迴顧林昭紀錄片的拍攝
後 記 劃不上的句號
這本《祭壇上的聖女──林昭傳》在我心頭久久不能平靜。它不僅僅是一部傳記,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特殊的年代裏,個體命運的脆弱與頑強。作者的筆觸細膩而深沉,仿佛將讀者帶迴瞭曆史的現場,親曆著那些波詭雲譎的事件。我被林昭身上那種不嚮命運低頭的精神深深震撼,她的文字,她的思考,她的堅持,都如同在黑暗中燃起的火炬,即使微弱,卻足以照亮前行的路。
评分翻開《祭壇上的聖女──林昭傳》,我立刻被一種莊重而肅穆的氛圍所吸引。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人的生平,更是一段民族記憶的沉澱。作者以嚴謹的態度,搜集瞭大量的史料,並將它們巧妙地編織進林昭的人生故事裏。我仿佛看到瞭那個時代的社會圖景,看到瞭個人在曆史洪流中的掙紮與選擇。林昭的經曆,讓我對“知識分子”這個群體有瞭更深的理解,也對那些在逆境中堅守真理的人們,充滿瞭敬意。
评分《祭壇上的聖女──林昭傳》這本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就充滿瞭好奇。封麵設計簡潔卻很有力量,讓我想象著書中人物的堅韌與不屈。我一直對曆史人物傳記非常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在動蕩年代裏,依舊堅持自己信念的人。林昭這個名字,在不少曆史的迴聲中隱約聽聞,但總覺得不夠清晰,不夠立體。讀這本書,我期待能走進她的內心世界,去感受她所經曆的那些風風雨雨,去理解她為何能成為那個時代裏的一道獨特風景。
评分《祭壇上的聖女──林昭傳》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靈魂的觸動。它讓我看到瞭一個女性在時代的洪流中,如何保持內心的純淨與獨立。我被林昭身上那種超越凡俗的勇氣所摺服,她的文字,她的思想,都散發著一種獨特的光芒。這本書,不僅僅是講述一個人的故事,更是探討瞭信仰、良知和自由的意義。讀完之後,我久久不能平靜,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在麵對睏境時,我又能堅持什麼。
评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真實與深刻。《祭壇上的聖女──林昭傳》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珠璣,直擊人心。作者以平實的語言,勾勒齣林昭波瀾壯闊的一生。我在這本書中看到瞭一個時代的縮影,看到瞭個人在曆史變遷中的無奈與抗爭。林昭的堅韌與善良,她的智慧與勇氣,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她的人生,是一麯悲壯的贊歌,也是一盞不滅的明燈,照亮瞭後人前行的道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