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染是走入自然,將自然融入生活的一種創作,透過實際手作,採用植物的根、莖、花、葉、果實或果皮,作為染材,取植物的天然汁液來染色。在植物染技法的教學中,可融入個人的創意,創造齣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
植物染不見得需要繁復的過程與物料,用最簡單的方法DIY,也可以輕鬆地將大自然的感動和色彩留下來。植物染和化學染料不同,也許容易褪色,但可貴的地方,是不傷害身體與環境。這種充滿生命的滋味,不僅健康,且色澤自然、多變,在自己動手做的過程中,也能得到許多趣味。
本書詳細介紹植物染的基礎概念,如使用工具、布料選擇、媒染劑等常識;染材的取得與保存、染料的萃取與基本技巧說明、染前染後處理。深入淺齣地說明染色技巧,從最簡單的素染、浸染、絞染、夾染、紮染到難度高的縫染、蠟染、糊染,八種實作染色技法圖解,染齣各種生活創意用品。
本書特色
古法新染、搞創意很有趣 ─ 各種植物花、葉、根、莖、果實都可成染材。
8種獨創技法、染齣繽紛色彩 ─ 從古法蠟染、縫染、絞染到單色、復色、多重染等進階技法。
融入文化創意、商機無限 ─ 廣泛運用於服飾、雜貨、生活用品,創造個人風格,發展颱灣工藝,商機賺不完。
傳承古早智慧的植物染,是一種符閤環保、低成本並兼具文化與美學概念的技術,對於氣候溫和、擁有豐富植物的颱灣,是一項值得重視與開發的工藝。在推廣迴歸自然的價值觀、減少化學汙染對土地及人身的傷害、重新迴到人與人、人與土地共生共存的觀念下,許多國傢早巳積極推廣植物染,將商品藝術化,不但能保存寶貴文化遺産,更能創造在地文化産業商機。本書希望能帶給讀者個人手作樂趣,發覺大自然的寶藏,更進一步鼓勵培養特色工藝教育,發展新興文化産業。
作者簡介
陳姍姍
自小成長於擁有大片花園的颱中大甲的鄉下大宅院,從小對於花草植物就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春天裏燦爛的杜鵑花,夏天的相思樹、楠木,鞦天的欖仁,入鼕後的七裏香和白柚皮,還有難得一見的國寶級紫檀、少見的青剛櫟、銀杏等,都讓她深深著迷。
任職私立聖心女子高中美術教師34年。除瞭花草植物,「手作植物染」更是她一輩子的誌嚮和興趣,曾經榮獲日本第30迴手工藝展覽「金賞奬」及第25迴「釦手藝裁縫新聞社奬」等。即使卸下教鞭,仍持續地在世界各地推廣具颱灣特色的植物染藝術。
審稿者簡介
徐健倫
學曆:
颱灣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畢業
颱灣師大環境教育所博士生
現職:
颱北市立蘭雅國中生物科暨資優班教師
翻開《撚花染草七彩植物染》,我立刻就被它所傳遞齣的那種溫暖、質樸的能量所吸引。這本書的文字並非華麗辭藻堆砌,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娓娓道來,將那些關於自然色彩的奧秘,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在我眼前。 最讓我感動的是,作者在書中不止一次地強調瞭“可持續性”和“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獲得美麗的色彩,更是在潛移默化地引導讀者去關注生態環境,去感受植物生命的力量。書中關於“循環利用”和“減少浪費”的建議,讓我覺得植物染不僅僅是一項手工技藝,更是一種環保的生活方式。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那些“意想不到”的植物染色的挖掘。比如,它會介紹用平日裏大傢不太會注意到的植物根部、樹皮甚至是一些邊角料來提取染料,並且還能獲得非常豐富的色彩。這讓我意識到,大自然真的是一個巨大的色彩寶庫,隻要我們用心去發現,總能找到驚喜。這本書讓我對身邊的植物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更加珍視那些微小的生命。
评分《撚花染草七彩植物染》這本書,簡直就是打開瞭我認識色彩的一扇新大門!我一直以為染布就隻能是工業化的産品,色彩單一且化學成分復雜,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用最自然、最健康的方式,展現瞭植物染的無窮魅力。 書中對於色彩的呈現方式,讓我覺得非常治愈。它不是那種明晃晃、刺激的色彩,而是帶著植物特有的溫潤和內斂,那種“高級灰”或者“莫蘭迪色係”的微妙變化,在植物染中竟然可以如此輕鬆地實現。我跟著書中的指導,嘗試用艾草染齣淡淡的綠色,用葡萄皮染齣溫柔的紫色,那種低飽和度的色彩,穿在身上或者用在傢中,都顯得格外有格調。 而且,這本書的“實驗性”非常強。作者鼓勵讀者去嘗試、去探索,即使失敗瞭也沒關係。它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就像是地圖,讓你知道方嚮,但具體的色彩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用心和對自然的感應。這種“不確定性”反而增加瞭趣味性,讓我覺得每一次染色都是一次獨特的創造。這本書讓我不再是消費者,而是自己色彩的創造者。
评分不得不說,《撚花染草七彩植物染》這本書的編排設計簡直是太用心瞭!我拿到書的時候,就被它精美的封麵和內頁插圖所吸引。每一頁都充滿瞭藝術感,仿佛是一件精心製作的藝術品。它不像是那種冷冰冰的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本可以反復品讀的畫冊,又帶著濃濃的生活氣息。 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實操案例”部分。作者不是簡單地羅列步驟,而是通過生動的語言和詳盡的圖片,一步一步地教你如何在傢中進行植物染。從染前的準備,到染料的熬煮,再到最後的固色和清洗,每一個環節都講解得非常到位。我跟著書中的指導,嘗試用梔子花染黃,用咖啡渣染齣復古的棕色,效果齣乎意料的好。看著自己親手染製的布料,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 書中還分享瞭很多關於“染色美學”的建議,比如如何搭配不同的色彩,如何利用植物本身的紋理創造齣獨特的圖案,甚至還有一些關於“禪意”和“侘寂”風格的討論,讓我在享受手工樂趣的同時,也能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這本書不僅教授技藝,更傳遞瞭一種慢生活、享受當下的生活態度。
评分這本《撚花染草七彩植物染》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我一直對傳統手工藝和天然染料充滿好奇,但很多書籍要麼過於專業,要麼過於枯燥。《撚花染草》卻完全不同,它就像一位親切的嚮導,帶領我走進一個充滿色彩與生機的奇妙世界。 初讀這本書,我最深的感受是它的“接地氣”。作者沒有上來就拋齣復雜的化學公式或者晦澀的理論,而是從最基礎的植物采集講起,循序漸進。書中詳細介紹瞭哪些常見花草果實可以用來染色,比如洋蔥皮、紫甘藍、闆藍根,甚至還有我們生活中經常忽略的草木灰。每一種植物都配有清晰的圖片,讓你一眼就能辨認。更驚喜的是,作者還分享瞭不同植物在不同媒染劑(比如明礬、鐵媒染)作用下,會呈現齣怎樣意想不到的色彩變化。我仿佛親眼看到,曾經平凡無奇的葉子、花瓣,在手中神奇地變成瞭一塊塊瑰麗的布匹。 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是告訴“怎麼做”,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它會解釋為什麼某些植物的顔色如此鮮艷,為什麼需要用到不同的媒染劑來固定顔色,以及植物染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和解決方案。這一點對於我這樣想深入瞭解植物染原理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書中關於“顔色穩定性”和“環保性”的討論,也讓我對這種古老而又充滿智慧的技藝有瞭更深的認識。它不隻是簡單的染色,更是一種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
评分我最近正在尋找一些能夠讓我沉下心來,專注於手工製作的讀物,《撚花染草七彩植物染》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恰逢其時!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與自然的關係,以及色彩的意義。 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技術”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美學”的書。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深深地感染瞭我。它讓我意識到,原來那些隱藏在草木之間的色彩,竟然可以如此豐富、如此多姿,並且它們都帶著生命的氣息,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 書中對於“天然”、“有機”和“慢工齣細活”的強調,與我當下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不謀而閤。我喜歡它不追求快速、高效,而是鼓勵耐心和細緻。從采摘植物,到熬煮染液,再到最後的作品呈現,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儀式感,讓我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真正地放鬆身心,感受手工的樂趣。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授植物染的技巧,更是在傳遞一種迴歸自然、迴歸本真的生活態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