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博會舉辦城市、設計之都「上海」嚮世界宣告「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世界博覽會」嚮來是建築與設計的創意博覽會,2010年世博會舉辦城市上海正沸沸揚揚啓動中,參展國陸續公布展館設計案,相關大型建設案亦相繼動工,預料2009年起,全球將掀起一陣上海創意城市熱潮!
75座創意産業園區、3000傢創意企業、2萬名設計從業人員
21世紀最火紅創意城市──上海,設計産業愈來愈蓬勃,各大品牌莫不設點於此,知名國際設計師亦紛紛進駐,同時持續舉辦上海設計雙年展、100%設計展(英國倫敦設計週最重要展覽100% Design,繼東京之後,2008年開始,亦將上海選作海外閤作城市)、國際創意産業活動週,邀集海內外知名設計師及藝術傢共襄盛舉。
颱灣創意界前進上海潮
創意産業發展快速的上海,讓颱灣創意人前進上海工作熱潮不斷沿燒,建築師、設計師、時尚媒體人、廣告人……紛紛加入上海的創意界。上海這個城市,同時是颱灣旅居大陸最多人次的地方。從老上海中蛻變走齣的新上海,以其容納最多樣化創意的舞颱,躋身21世紀領先創意城市之列!
本書帶領讀者認識上海豐富的設計麵貌。全書以多麵嚮的角度切入,作者親訪多位上海代錶性的知名創意人(包括時尚、産品設計、室內設計、建築等)同時介紹其創作曆程及作品;並剖析介紹瞭目前上海幾個知名的創意設計園區的發展現況,以及這些年亦日漸成型的創意市集。此外,更帶著讀者走訪來到上海必定一遊的設計景點,包括特色建築、設計商店∕餐廳∕旅店。最後,更將眼光放及大上海,介紹瞭當前二個大型的藝術建設開發案,包括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以及由藝術傢艾未未擔任總策劃、邀請瞭包括鳥巢的設計師Herzog & de Meuron在內近20位國外知名建築師參與的金華建築藝術公園。
※專訪11位知名時尚∕設計∕建築師、5傢最具規模創意園區、6位創意市集代錶人物
※收錄上海設計行最佳推薦40傢設計旅館、餐廳、精品店及建築
※手感上海:探尋定製服裝、皮件、傢具等手工店麵
※上海創意「傢」:藝術傢鄭在東親手打造的上海傢
※看見大上海: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蘇州博物館
藝術傢艾未未策劃──金華建築藝術公園
作者簡介
葉孝忠 Sean Yap
生於小國,流落上海,好吃懶做,不想迴傢。
畢業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及科學係榮譽班、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碩士。
左手寫設計,右手寫旅遊,為各大報章媒體撰寫專欄、旅遊特稿等。
部落格:亂旅行 blog.omy.sg/yexiaozhong/
*Shanghai Design Scene 上海設計新景
2010上海世博會∕上海%設計∕世博和諧塔∕上海國際創意産業活動週
*Things to Buy in Shanghai 上海玩物
*China Design Now 設計中國
*Designers in Shanghai 創意人在上海
蜘蛛設計人——設計∕服飾∕策展∕藝術的多元化發展
吉品堂 Poledesign∕衫旗幟 Shirtflag
平麵設計師∕服裝設計師:吉吉
把茶缸穿在身上——由自身經驗齣發,重新發掘中國元素
素然∕茶缸
服裝設計師:王一揚
二手摩登——重新啓動上海創造力
德默營造 DAtrans
建築師:陳旭東
美的東西是脆弱的——解構物料的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師:邱昊
以木為聰,取半捨滿——低調中帶有東方錶情的中國原創傢具
半木原創 Banmoo
産品設計師:呂永中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設計——中國首傢工業設計公司
指南設計 s.point
工業設計師:周佚
追求環保理念、保留傳統工藝——波西米亞式的低調民族風
城市山民
服裝設計師:Ping & Jasmine
偏離正統,劍走偏鋒——用理論和實踐蓋房子
偏建設計 sciSkew
建築師∕室內設計師:黃嚮軍
不求?久遠,但求意未盡——尋求中國設計的世界地位
設計共和
建築師∕室內設計師:郭錫恩、鬍如珊
老樓裏也有春天——環保設計在上海
A00 Architecture
建築師:潘朝陽(Raefer Wallis)
書的破壞者vs.書的創造者──韆萬種姿態的閱讀
設計師:孫浚良(Les Suen )
*Made in Shanghai 手感上海
定做服裝——滿足時尚欲的南外灘輕紡市場
定做皮件——上海最美麗街區上的「樹」
定做傢具——古軒工藝品舊木頭新生命
*Stylish Home 上海創意「傢」
鄭在東的時間裝置藝術
*Shanghai Creative Bazaar 上海創意市集
上海創意市集的五個W一個H——專訪上海創意市集發起人硃潔
Interview with Designers——Luke Cardew∕陳中海∕Arianna∕代島法子∕何艷
*Loft Culture 創意園區在上海
濱江創意産業園區∕M50(莫乾山路50號)∕8號橋∕1933∕尚街LOFT創意園區
*Design Space 品味空間
品味設計商店
渡口書店∕宋芳茶館∕泰康路田子坊∕長樂路小店一條街∕風景∕上海組閤∕上海蘇州鞋匠∕牛心∕Younik∕Nest
品味設計餐館
Vue∕Hamilton House∕Jean Georges∕Jade on 36∕俏江南881會所∕灘萬∕AFP∕十樂∕ 錦廬∕雍福會
品味設計旅館
Z58∕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Urbn∕JIA∕Lapis Casa∕上海柏悅酒店∕老時光酒店∕首席公館∕和平飯店∕Ivy精品酒店
品味建築
國際飯店∕上海博物館∕久事大廈∕金貿大廈∕當代美術館∕東方藝術中心∕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候船觀光大廳∕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漢唐新天地∕東方明珠塔
*Outside Shanghai 看見大上海
和時間抗衡的藝術——蘇州博物館
當代建築的露天博物館——金華建築藝術公園
*Information
Reading
Website
設計之都──上海
上海是中國的設計之都。現在人們說起設計和創意,都喜歡結閤商業環境來談,那麼上海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設計環境也理應最為蓬勃。的確。談中國的設計和創意,我們無法迴避上海。
這幾年,設計成為亞洲的顯學,上海也自然成瞭關注的熱點。雖然中國的當代設計産業纔發展瞭短短十幾年,但目前不少院校都成立瞭設計係;無論是設計師或設計活動等,上海也都不缺,來自英國的100% Design設計展2008年首次登陸上海,今年十月將舉辦第二屆;2010年上海將舉辦世博會,相信人們對上海創意的關注將進入另一個高峰。本書採訪瞭目前活躍於上海的設計師,通過他們從事設計的經驗,試圖勾勒齣上海創意和設計環境的現狀。
作為設計城市,上海的氛圍雖遠不及倫敦或米蘭,一般人對設計的意識也和香港、新加坡等地有一定的落差,當地人也不太願意花錢消費本土設計。就設計風格而言,上海、甚至中國也尚未真正催生齣具有魅力的當代中式風格。根據不少設計師的經驗,上海的設計環境未盡完美,但正如不少觀察傢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抱著樂觀的態度,相信假以時日,中國的設計能更為成熟,設計師更有自信,他們的舞颱更為遼闊,而上海也能蛻變成遠東的設計大城。
長期以來關注中國新設計力量的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院長Lorraine Justice認為上海地緣上的微妙位置,為設計師提供瞭優質的創作環境。「上海距離北京和香港都足夠遙遠,因此上海的設計師能隨心所欲的創作,不至於受到太多影響,也充分保留瞭本土文化。對年輕設計師而言,上海真是十全十美。它有曆史,也有當代文化,長三角的服裝加工區也近在咫尺,對此,上海相信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上海居住這五年來,創意産業也一直是當地媒體和政府關注的焦點。中國也開始意識到中國製造必須過渡到中國設計,纔能為國傢創造齣更大的財富,並且成為一股軟力量,為中國製造擺脫廉價、劣質、抄襲等壞名聲,並重新為中國風格下定義。
除瞭在本土發展的設計師之外,不少上海設計師也紛紛把工作室移至海外,包括在倫敦發展的王巍,這幾年連續參加瞭倫敦時尚週,並獲得不少當地媒體的好評,或許正是這種渴望被人看見的心態,推動瞭當今的中國設計師。2007年底第四屆紅點奬(Red Dot Awards)一共頒發一百九十一個奬項,其中的一百七十個紅點奬,中國設計師就獲得瞭二十六個奬項,據主辦當局透露,2008年收到的參賽作品,中國作品就高達二百八十二件,為韓國之後第二大的參賽國。紅點亞洲總裁邱智堅就曾說:「這麼多中國設計師願意付一筆對他們來說數目不小的報名費(大約三百五十至七百元人民幣)參加,我們看得齣他們渴望改變世界把中國當世界工廠的印象,讓外國看到中國其實充滿瞭創意人纔。或許也希望被外國公司發掘。」
上世紀1930年代的上海嚮大傢示範瞭什麼是東方的現代主義,遠東最高的摩天樓、最大的工廠等都一一在上海齣現。這個冒險傢樂園,從來不缺仰慕者,改革開放以來,冒險傢們又再次領到瞭入場券。因為有機會,一座城市纔能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各路人馬,他們帶瞭各自的故事前來,也豐富瞭上海的故事。我在書寫這本書時也發現,和其他亞洲城市比較,上海設計師人口最為多元,正如這座城市的居民,有來自中國各省的設計師,也有世界各地的創意工作者,這點和1930年代的上海何其相似,這種多元的環境或許是上海發展創意産業最大的資源之一。曆史是有趣的,它總用不同的方式重復自己,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我願意留在上海繼續等待,因為最好的尚未來臨。
光速前行的時尚之都
文∕安剋強(時尚媒體編輯總監)
1988溽夏,第一次造訪上海,往後的二十年,則因齣差、省親、訪友屢屢重遊,每迴,總驚覺這座城市劇烈的變化——摩天樓拼命往天空竄,地鐵像蛛網般輻射,浦東新機場落成,懸磁浮呼嘯而過,奢侈品旗艦店如火燎原遍地開花,還有獨樹一格的餐廳酒吧旅館奪人眼球......。
2007初鞦,我因工作移居上海。中年轉業,離鄉背井赴異地打拼,其間本就有許多浪漫,特彆是來到素有東方巴黎、十裏洋場之稱的東方明珠。我的辦公室是緊挨著外灘的一座「優秀曆史建築」,爬上頂樓,黃浦江在眼前延展,浦東的摩天大樓群拔地而起,直沖雲霄。剛來時像個觀光客般,休假日興味津津帶著妻兒爬東方明珠塔,到金茂凱悅八十六層吃本幫菜,到美術館看齊白石、林風眠,到M50莫乾山看風風火火的中國當代藝術。
朋友問我上海印象,我總難掩興奮:這是座充滿嚮上活力的國際大都會!嚮上的,不光是高度超過颱北101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落成啓用,國際的也不僅是復興公園酒吧的各色人種,形容這座城市,總讓我想起萬花筒——眼花撩亂,層齣不窮。
NBA季前賽、?豐高爾夫公開賽、網球大師杯、F1賽車......迎來瞭都是全球頂尖高手,彆提還有自傢産的乒乓球、羽球、跳水等世界冠軍眼前過招。藝術節目同樣精彩,上海雙年展、100% Design、藝博會國際當代藝術展、電子藝術節、國際攝影藝術展、上海時裝週……當然不容忽略的是2010年登場的萬國博覽會。
文化錶演更幾乎到瞭每週撞期的情況,還記得我是如何在蔡琴演唱會或話劇錶演間掙紮,如何在凱莉米諾開唱與林丹羽球賽間抉擇。本書提及的「東方藝術中心」特彆精彩,在這座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設計,以舞颱為中心的階梯式空間,我聆賞過幾場高水準演齣,著實印象深刻——不過觀眾水準似乎還有待提升。
一位颱北旅遊雜誌的朋友打算作個上海時尚專題,要我給點意見,我推薦他:1933創意園區、外灘茂悅Vue、淮海中路796號登喜路與江詩丹唐之傢、廣東路蘭餐廳、精品旅館Urban及璞邸......他說,那外灘3號,5號,18號呢?我竊笑,彆老土瞭,那都是上世紀的事啦!上海在追求時尚的加速度上,早已用光年計量。
玩上海,已不是印象裏襄陽路買A貨、長樂路訂棉襖、豫園吃南翔包子、新天地人擠人那麼Old Fashion,上海已有許多新玩法。在孝忠的《創意上海》裏,搜羅許多上海火紅的人事地物,從另一個角度玩味這座潮城,不至如觀光客走馬看花。
有空來上海走走吧!趁直航之便,帶著孝忠的這本書按圖索驥,到田子坊感染藝術氛圍(這裏的消費有宰人之嫌),到和平飯店遙想當年繁華(目前裝修,聽說被Swatch集團買下一半股份),到南外灘老碼頭喝下午茶(這是類似新天地的餐飲休閑區),到雁蕩路逛創意市集(上網可查市集流浪到哪裏),到泰康路瞧瞧設計師吉承的品牌Lavie。最後,提上一筆,蘇州美術館是貝聿銘的封刀之作,絕對值得專程前往;而我也得找個時間,去看看艾未未的金華建築藝術公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