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是如此神秘不可解,彷彿冥冥之中有一股無形的力量主宰。
業力」與「因果」,正是解開命運形成的密碼。
業力是如何形成的?什麼又是業障?人生的恩恩怨怨與因果輪迴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會投胎到天上?為什麼會投胎到人間?為什麼會投胎為動物?「因果論」和「宿命論」有什麼不同?「命」能不能改?如何是真正的好命?
讓佛陀用種種實際發生的故事,為我們解開「業力」、「因果」與「命運」的奧秘,找齣掌握命運的關鍵,透過精進的因果觀,幫助我們開創自己的好命好運!
作者簡介
宇峰
一個愛聽故事、愛說故事的人。最喜歡讀經,聽佛陀說故事,瞭解佛陀住世時,佛弟子們在生活中如何實踐佛法,解脫生命中的種種痛苦煩惱。
希望能讓更多人聽到佛陀所說,生動、有趣的故事,和佛陀及聖弟子們一起遨遊幸福的智慧海洋!
編有佛法修持、知識百科類叢書近百冊。
齣版緣起 005
關於《輕鬆學佛法》係列 007
本書的架構 009
序 013
PART1.業力與業障
1.公主與乞丐的故事 018
2.什麼是業力?什麼是命運? 025
3.業力的三個特性 030
(1)業力的形成必是有因有緣 030
(2)微小的業也能造成極大的影響 034
種子與大樹的啓示 035
(3)未受果報前業力不會消失 040
復仇的人麵瘡 040
4.業力造作的工具──身、語、意三業 045
5.招感樂果的善業 048
慈心護生延壽的小沙彌 053
6.招感苦果的惡業 055
宣說邪見入於拔舌地獄受苦 058
7.定業與不定業──受報的時間與方式 064
8.業障能不能改變? 071
PART2.因果與輪迴
1.前世今生的恩怨 076
2.輪迴思想的起源 079
3.因果輪迴與命運 084
4.佛教的因果觀 090
5.神秘的前世記憶 093
6.催眠能瞭知前世嗎? 097
7.瞭知宿世因緣的神通 100
8.「因」與「緣」──原因與助緣 103
9.什麼是「三世因果」? 107
PART3.投生六道的因果
1.為何會投生於天上? 114
2.為何會投生於人間? 120
為何會齣生於富貴之傢? 121
3.投生修羅道的因果 124
4.投生為畜生的因果 125
還債的牛 125
瞋恚投生為毒蛇的人 126
5.投生為餓鬼的因果 131
慳貪投生為餓鬼的人 131
守著財産的餓鬼 132
6.投生到地獄的因果 136
毀謗聖者入拔舌地獄的比丘 136
什麼樣的人會到地獄去? 141
7.「三世因果」的省思 144
開啓前世的密碼之前 146
此生纔是生命的主體 148
PART4.如何改命造運
1.「因果論」非「宿命論」 152
2.「命」能不能改? 156
3.如果能預知未來 158
4.改運的真相 160
5.命運的本質與超越 163
6.有「福報」也要有「福分」 165
從未吃飽過的阿羅漢 168
7.改變命運三部麯──因果三階 172
(1)堅信因果 172
(2)接受事實 174
(3)永不認命 176
8.業障不可執著 180
9.如何創造好命? 186
10.再造自己的好命好運 189
(1)富貴長春的新命 180
(2)歡喜自足的新命 193
(3)解脫自在、如幻自主的新命 194
序
在輕鬆學佛法3《四聖諦與八正道》,我們學習到佛陀第一堂課的教誨,而在本書中,佛陀和我們討論的主題是《業力與因果》,教導我們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
很多朋友都有算命的經驗,無論是好奇好玩,還是在迷茫時的求助,一般人對於命運,都感到神秘不可測。一般人對命運的看法,又常和似是而非的「因果」、「宿命」、「業障」等交織糾纏,令人更加無奈。
本書的故事從波斯匿王的善光公主開始講起,善良的公主認為自己的福報是宿世纍積而來,是自己的「業力」所招感,而國王卻認為公主的一切都是由他所賜予的。經過一番波摺,國王終於體悟到佛陀所說「自業自得」的道理,不敢再妄自尊大,認為自己可以賜給他人福報。
什麼是「業力」、「因果」?這兩者和「命運」之間有什麼關聯?
「業」的輪迴思想起源於印度,「業」(Karma),是指「行為」的意思。印度人認為業是招緻輪迴轉生的一種動力。後來被佛教融攝之後,認為以此「業」為因,能招感苦樂果報,行善業得樂果,行惡業得苦果。
業力同時也推動生命投生於六道之中,這種會牽引至六道的業力,稱為「引業」。而以同樣生於人道而言,又有富貴貧賤、高矮美醜等種種差彆,這種圓滿程度的業力,稱之為「滿業」。
在本書的第一個單元,探討投生為天上、人間、畜生、餓鬼、地獄等等的業因,及造作業力的工具──身(身體)、語(語言)、意(意念)。而善業惡業承受果報的時間與方式,也就是「定業」與「不定業」,還有一般人常誤解的「業障」,在本章也會有詳細的解說。
第二個單元則是探討因果輪迴與命運的關係。
在佛陀的時代,各種哲學思想百花齊放,對於因果也有種種看法,有的主張「宿命論」,就是一切都是命中決定,完全無法改變,有的主張「無因無果論」,也就是一切的發生都是偶然,行善不會得善果,造惡也不會得惡報,或是主張以苦行來清除業障……但是這些都不是正確的因果觀。
佛陀告訴我們,佛陀觀察宇宙的實相,瞭解一切萬事萬物的存有,都是由於因緣的聚閤、分散而有齣生、滅失,依因緣而起,所以稱為「緣生」、「緣起」。
在佛法的觀察中,認為無論是命運、業,乃至宇宙中的一切現象,都是由「因」(原因)、「緣」(助緣)所産生的。「因」可以說是主體條件,「緣」則是輔助條件。釋迦牟尼佛體悟瞭這個因緣的道理,而說齣「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有因有緣滅世間。」這四句話總攝瞭佛法的因緣觀,也是佛法的根本,這也纔是佛教的因果觀。
第三個單元則是生命投生六道的業因。佛陀告訴我們,常行慈愛、賢良、貞潔、誠信、不飲酒,這五種美德的人,能投生於天上。而如果行善時常以驕慢之心行之,則容易投生於修羅道。
常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恪守人倫者,則能生於人間。如果往昔經常偷盜他人財物、欠債不還者,或是生性愚癡又不求精進者,則會生於畜生道。
如果是生前慳貪嫉妒,無有慈湣之心,有能力卻不孝養父母者,這些人都容易投生為餓鬼。如果是行十種惡業,罪行重大者,尤其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齣佛身血、破和閤僧的五種重罪,則會入於地獄。
瞭解瞭業力與因果的真相,我們會發現:所謂的「宿命」、這輩子的「業報」、「禍福」,都是我們過去所作,其中力量最強、而現今浮在錶麵的業,就成瞭今生所謂的「命」。
如果我們所引進的力量,超乎這個結構,那麼就掌握瞭改變命運的關鍵;或者是我們引進瞭智慧,明白瞭:「原來這個結構不是固定的。」於是我們將這個結構改換的話,那麼也就超越瞭命運。
因此,在本書的最後一個單元,所要討論的就是如何改命造運,運用因果的法則,以「因果三階」:堅信因果、接受事實、永不認命,來創造我們具足世間福報及齣世間解脫圓滿的新命,這也是佛陀教導我們業力因果最重要的意義所在。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像是我在人生十字路口收到的一盞明燈。近來生活一直不太順遂,總是感覺諸事不順,做什麼事情都好像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阻礙著,讓我不禁開始反思是不是自己過去做瞭什麼不好的事情,纔會有今天的遭遇。聽聞“業力”這個詞,總覺得有點遙遠,似乎是佛教特有的名詞,但這本書的題目明確點齣“佛陀教你如何掌握命運”,這讓我覺得它不是一本純粹的宗教書籍,而是將古老的智慧融入到現代生活中,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我尤其關心的是,書中所講的“掌握命運”究竟是什麼意思?是讓我們成為命運的主宰,還是教我們如何與命運和諧相處?佛陀是如何解讀因果循環的?它是否會解釋為什麼好人也會遭遇不幸,而壞人卻能享福?這些都是我一直以來非常睏惑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或者思考模型,幫助我理解這些看似矛盾的現象,並找到解決之道。我迫切地想知道,我能否通過學習書中的內容,改變自己目前遇到的睏境,甚至重塑自己的人生軌跡。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如果能通俗易懂,又不失深度,那就再好不過瞭。
评分最近,我一直對“命運”這件事感到非常迷茫。感覺自己好像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推著走,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讓我覺得非常無力。我常常在想,是不是我命中注定就是這樣?還是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這一切?正好在網上看到瞭這本書的書訊,書名“業力與因果:佛陀教你如何掌握命運”,聽起來就很有份量,而且是從佛陀的教誨齣發,這讓我覺得非常有興趣。我一直對佛陀的智慧很感興趣,但總是覺得他的教誨有些深奧,不容易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更貼近我們普通人生活的方式,來解釋業力與因果的道理,並且能夠告訴我們,我們到底如何纔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是不是隻要做好事,不做好事,就能改寫命運?書裏會不會有案例分析,讓我們更容易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找到改變現狀的方法,不再被動的接受命運,而是主動地去創造我想要的生活。
评分我一直對“因果”這個概念非常著迷,覺得它像是隱藏在世界運行背後的一條看不見的法則。雖然我們常說“種瓜得瓜,種瓜得豆”,但對於它的具體運作方式,以及如何在我們的人生中顯現,我卻知之甚少。這本書的書名,特彆是“佛陀教你如何掌握命運”這部分,讓我眼前一亮。這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理論,而是指嚮瞭一種實踐的可能性。我很想知道,佛陀是如何從根本上解釋業力與因果的?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主動權,能夠通過自己的選擇和行為來塑造未來的走嚮?我好奇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審視自己“業力”的工具或方法,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行為背後的因果聯係。同時,我也很期待書中能夠闡述,在麵對已經形成的業力時,我們應該如何去化解,如何去轉化,而不是被動地承受。這不僅僅是關於“命運”,更是關於如何擁有更具覺知和力量的人生。這本書能否為我提供一套係統性的認知框架,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自己,並以一種更積極、更有建設性的態度去麵對生活的挑戰,這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立刻被它的名字吸引瞭。我一直以來對“命運”這個詞都充滿好奇,也曾看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總覺得流於錶麵,缺乏一種深刻的洞察力。而“業力與因果”這兩個詞,似乎觸及到瞭事物的本質,從更根本的層麵去解釋我們所經曆的一切。我一直堅信,我們的人生並非是隨機發生的,一定有其內在的規律和邏輯。佛陀的智慧,作為人類思想史上的璀璨明珠,自然蘊含著對宇宙人生奧秘的深刻理解。我很好奇,這本書將如何呈現佛陀關於業力與因果的教誨?它會以何種方式來闡述“掌握命運”的可能性?是告訴我們要如何“改變”業力,還是教我們如何“順應”業力?書中會不會提及一些具體的修行方法,比如如何減少負麵業力,如何積纍正麵業力?我對佛陀所強調的“慈悲”和“智慧”在業力與因果的實踐中扮演的角色也非常感興趣。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理解自己的人生軌跡,並學習如何以一種更積極、更具創造力的方式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淡雅的藍色背景配上金色的佛陀剪影,散發齣一種寜靜而智慧的光芒,讓人一眼就覺得這是一本能帶來心靈慰藉的書。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細細閱讀,但光是書名“業力與因果:佛陀教你如何掌握命運”就點燃瞭我內心深處的興趣。在颱灣,我們成長過程中常常會聽到“因果報應”這樣的說法,但總覺得有些籠統,或者被理解為宿命論,認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無可改變。這本書似乎給瞭我一個全新的視角,它不隻是講述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從佛陀的教誨齣發,告訴我們如何“掌握”命運,這聽起來就充滿力量和希望。我很好奇,佛陀的智慧是如何具體地闡釋業力與因果的運作機製的?它會不會提供一些實際可行的方法,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去理解和轉化自己的業力?尤其是在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多人都感到迷茫和無力,如果這本書真的能提供一個擺脫睏境、走嚮積極人生的指引,那絕對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寶藏。我期待著從這本書中獲得深刻的啓示,去審視自己過往的行為,並學習如何在未來做齣更明智的選擇,不再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而是主動地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