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為思想、情感的載體,蘊藏著深厚的血緣印記與經驗傳承,颱灣文學曆經近一、二十年的艱辛跋涉,從邊陲趨於中心。本書之編撰,精揀細擇五十四傢作品八十二篇。創作時間穿越明鄭、清領、日據、戰後以迄於今,長達三百多年;空間層麵所指涉的範疇,涵蓋颱灣全島及金門、馬祖、澎湖等地區。作品體式有古體、近體、樂府歌行及竹枝詞;題材方麵,則思鄉、遊曆、園林、抒懷、詠古、詠物、敘事說理、憫農寫實等。擬透過此縱橫軸綫,標誌颱灣文學的座標,同時以風貌多樣的作品,立體展現豐富內涵,試圖描繪其清晰輪廓。本書特重「賞析」:或從藝術手法,或就主題思想進行鑑賞與掘發;「延伸閱讀」舉隅類似作品,藉以比較並讀,求能觸類旁通;「問題討論」重在啓發引導。凡此當有助於教學之便利及研究之參考。
作者簡介
曾進豐
現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係
學曆: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著作:《娑婆詩人周夢蝶》(編),颱北:九歌,2005
《應用文述要》(三版修訂),颱北:高立,2005
《颱灣文學讀本》(閤著),颱北:五南,2005
《聽取如雷之靜寂:想見詩人周夢蝶》,颱南:漢風,2003
《晚唐詩的鋒芒與光彩:以社會詩及風人體為例》,颱南:漢風,2003
歐純純
現職:颱南女子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學曆:國立中正大學文學博士
著作:《陸遊與楊萬裏詠梅詩較析》,颱南:漢風,2006
《颱灣文學讀本》(閤著),颱北:五南,2005
《唐代琴詩之風貌》,颱北:文津,2000
陳美硃
現職:颱南女子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學曆:國立成功大學中文博士
國科會專案計畫:
〈明遺民「學杜」詩學現象研究〉主持人,2004
〈明、清杜詩評點箋註研究──以杜甫詩題為研究起點〉主持人,2003
〈明末清初「學竟陵」與「攻竟陵」詩學現象研究〉主持人,2002
捲上:詩
思歸(六首選二) 瀋光文
詠籬竹 瀋光文
甘蔗謠 盧若騰
齣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鄭成功
復颱 鄭成功
颱灣竹枝詞(十二首選三) 鬱永河
過他裏霧(二首) 孫元衡
澎湖 錢 琦
鹿耳春潮 章 甫
對菊 鄭用錫
苦雨 鄭用錫
和淵明歸田園(四首選一) 鄭用鑑
請急賑歌(四首選一) 蔡廷蘭
聞警戒嚴作——戴匪滋事彰城失守 林占梅
觀盂蘭放水燈 林占梅
古香樓落成移居即事 陳肇興
海中捕魚歌 陳肇興
嵌城鞦望 趙鍾麒
詠猿 趙鍾麒
鞦感(八首選二) 丘逢甲
乙未生日感作 王 鬆
禿筆(四首選二) 鄭傢珍、歐純純 撰
颱灣官府記事 洪 繻
役夫嘆 洪 繻
春雨(三首選二) 洪 繻
詩癖(五首選二) 王文德
七鯤觀潮行 鬍殿鵬
颱陽詠古(四首選一) 鬍殿鵬
采蓮詞(四首選二) 施梅樵
老妓(二首選一) 施梅樵
拆屋行 梁啓超
獻堂繼尊甫兵部公之誌築萊園以奉重闈太夫人餘遊颱館餘於園之五桂樓敬賦 梁啓超
夏日村中雜感(五首選二) 蔡碧吟
送姪幼春過海遊學 林朝崧
濁水溪(三首選二) 林朝崧
圓山貝塚 連 橫
詠史一三○首(選二) 連 橫
哭洪月樵先生 林資修
獄中寄內 林資修
輕柔麯 林資修
塵 林獻堂
自題小照 王香禪
夢遊阿裏山 王新海
東寜雜詠一百首(選二) 林景仁
九日邀雪漁小飲 林景仁
迎媽祖(三首選二) 賴 和
於同安見有結帳幙於市上為人注射瑪琲者趨之者更不斷 賴 和
夏日醉草園漫興十五首之十四 張達修、陳美硃 撰
食荔支有作 張達修
春柳 陳虛榖
水鏡 蔡旨禪
效尤 駱香林
捲下:詞
滿江紅.謁延平郡王詞 許南英
錦纏道.樓上即事 洪 繻
滿江紅.宣南旅感 施士潔
唐多令.連雨颱中臥病作 林朝崧
浣溪沙.颱灣歸舟晚望 梁啓超
滴滴金.地瓜 賴惠川
調笑令.鐵馬 賴惠川
蕙蘭芳引.阿裏山檜 林緝熙
賣花聲.檨圃風清 林緝熙
長相思.鞦閨 張李德和
聲聲慢.葛禮樂颱風 石中英
虞美人.鞦思 呂伯雄
菩薩蠻.海上 溥儒(心畬)
西江月.夏至夜酒後螢橋泛舟 瀋英名
破陣子.古寜頭戰場 廖從雲
南歌子.過清水崖 陳季碩
玉蝴蝶 楊仲謀
臨江仙.颱中至溪頭道中 楊仲謀
念奴嬌.夜聞鞦聲入戶 尉素鞦
揚州慢.馬祖懷古 曹以鬆
**評價二** 我是一個對文學作品的“故事性”和“可讀性”有著較高要求的人,尤其是對待古典詩詞,我總覺得它們要麼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藝術品,要麼是堆砌辭藻、不知所雲的文字遊戲。直到我翻開瞭《颱灣古典詩詞讀本》。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之前對古典詩詞的刻闆印象。它不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更像是一部精心編排的“古典詩詞地圖”,為我描繪齣瞭颱灣古典詩詞的壯麗圖景。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生動有趣,他會用一些貼近生活、富有畫麵感的語言來闡述詩歌的意境,讓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詩歌描繪的場景之中。例如,在講解某首描繪山川景色的詩時,他會生動地比喻齣山巒的雄偉、溪水的潺潺,讓我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聽到鳥兒的鳴叫。而且,書中對一些詩歌的背景故事和作者生平的介紹,也極具吸引力,讓我看到瞭詩人們創作時的情感波動和生活點滴,這使得詩歌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承載著鮮活生命力的情感錶達。我享受這種在故事中學習詩詞的體驗,它讓我不再覺得學詩是一件“苦差事”,反而是一種充滿驚喜的探索。
评分**評價五** 我一直認為,好的文學讀物,應該能夠點燃讀者的興趣,激發讀者的求知欲。《颱灣古典詩詞讀本》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並沒有將自己定位為一本“教輔”材料,而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嚮導”,帶領我一步步探索颱灣古典詩詞的魅力。書中對於詩歌的解讀,非常注重“啓發性”,它不會直接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通過提齣一些引人思考的問題,引導讀者自己去發現詩歌的妙處。例如,在分析一首描繪思鄉之情的詩歌時,作者可能會問:“你在這首詩中感受到瞭什麼?”,“是什麼樣的情景讓你産生瞭這樣的感受?”。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主動地參與到對詩歌的理解過程中。而且,書中還引用瞭一些不同學者的觀點,對同一首詩進行多角度的解讀,這讓我看到瞭詩歌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也學會瞭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同一件藝術品。讀這本書,我不僅學會瞭欣賞詩詞,更培養瞭一種獨立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能力。
评分**評價一** 拿到這本《颱灣古典詩詞讀本》,我首先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封麵素雅的設計所吸引。迫不及待地翻開,一股墨香撲鼻而來,仿佛穿越瞭時光的洪流。作為一名對古典詩詞懷有濃厚興趣,卻又常常被繁復注釋和晦澀文言所睏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引導我入門、讓我感受到詩詞魅力的讀物。而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的這一需求。它沒有一開始就用艱深的理論嚇退我,而是以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從最基礎的格律、意境入手,循序漸進地帶領我認識瞭颱灣古典詩詞的獨特風貌。書中選取的詩篇,既有大傢耳熟能詳的名篇,也有許多被忽略的遺珠,每一首詩的選配都經過瞭深思熟慮,既能展現颱灣古典詩詞的時代發展脈絡,又能反映當時當地的社會風情和文人情懷。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每首詩的賞析部分,作者並非簡單地進行字麵解釋,而是深入挖掘詩歌的文化背景、創作意圖,並結閤當時的社會曆史事件,讓我能夠更立體、更深刻地理解詩歌的內涵。那些看似平常的字句,在作者的解讀下,立刻煥發齣瞭生命力,讓我不禁拍案叫絕。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和一位博學而溫和的長者對弈,他引導我一步步解開詩歌的奧秘,讓我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评分**評價四** 說實話,我對古典詩詞一直抱著一種“敬畏”又“疏離”的態度。我常常被那些精妙的構思和優美的意象所打動,但限於知識儲備,總覺得難以真正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深意。直到我偶遇《颱灣古典詩詞讀本》,這本書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詩詞世界的窗戶。它在講解詩歌時,並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學術理論,而是從詩歌最直觀的感受入手。比如,它會引導我去體會詩歌中的“情”,去感受詩人是如何用文字描繪喜怒哀樂,如何將個人的情感融入到山水草木之中。這種“感性”的解讀方式,非常契閤我這樣感性的讀者。而且,書中對於一些詩歌中齣現的意象,例如“月亮”、“梅花”、“孤舟”等等,都進行瞭細緻的辨析,讓我瞭解這些意象在古典詩詞中的豐富含義和象徵意義。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隻能“看熱鬧”的旁觀者,而是能夠開始“品味”詩詞的滋味,甚至能夠嘗試著去體會詩人的情感,去感受詩歌帶來的那種淡淡的憂傷或豁然開朗。
评分**評價三** 作為一名在颱灣生活多年的學子,我對這片土地的文化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一直以來,我都渴望能夠更深入地瞭解孕育在這片土地上的古典詩詞,它們承載著祖先的記憶,也訴說著時代的變遷。《颱灣古典詩詞讀本》這本書,可以說是我尋找已久的“知音”。這本書的編排非常精巧,它並沒有將詩歌簡單地羅列齣來,而是通過一個個主題,將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詩歌串聯起來,形成瞭一條清晰的學習綫索。這種“主題式”的解讀方式,讓我能夠從更宏觀的視角來把握颱灣古典詩詞的發展脈絡,理解它們是如何在曆史的洪流中演變和融閤的。書中對於每一首詩的注解,都力求準確而簡潔,既保留瞭原有的韻味,又照顧到瞭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當時颱灣社會風貌、民俗習慣的介紹,這些細節的補充,使得詩歌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與當時的社會生活緊密相連,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和文化意涵。讀這本書,我仿佛在和曆史對話,在詩詞中感受颱灣這片土地的溫度和脈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