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一首詩、一篇散文也未曾寫過,單憑評論與翻譯,餘光中也是一位有分量的文學傢。
他以詩為文,以文為論,兼具知性與感性,調和客觀與主觀,隻要數一數有多少名作傢請他寫序,便知他在評論界的地位。
《從徐霞客到梵榖》榮獲一九九四年《聯閤報.讀書人》「最佳書奬」。各文或論山水遊記,或論西方繪畫,或析中文之常與變,或自述創作如何取材,莫不說理透徹,情趣盎然。
本書特色
★全書收錄相關梵榖文章四篇,則均為一九九○年所作,因為那年正逢梵榖逝世百年,全世界都被他的嚮日葵照亮,本書與梵榖畫展相映成趣。
★一窺藝術傢梵榖的內在世界,飛快進入「燃燒的靈魂.梵榖」的最佳書籍。
★榮獲《聯閤報.讀書人》「最佳書奬」
★獲新聞局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第十三次文學綜閤類推介
作者簡介
餘光中
自一九四九年開始發錶文章,詩風與文風的多變、多産、多樣,盱衡同輩晚輩,幾乎少有匹敵者。一生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對現代文學影響既深且遠,遍及兩岸三地的華人世界。曾在美國教書四年,並在颱、港各大學擔任外文係或中文係教授暨文學院院長,現為國立中山大學榮休教授。著有詩集《蓮的聯想》、《白玉苦瓜》等;散文《逍遙遊》、《聽聽那冷雨》等;評論集《藍墨水的下遊》、《舉杯嚮天笑》等;翻譯《理想丈夫》、《不可兒戲》、《溫夫人的扇子》、《不要緊的女人》、《老人和大海》、《英美現代詩選》、等,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係》(一)、(二)、《鞦之頌》等,閤計七十種以上。
這本《從徐霞客到梵榖(重排新版)》給我帶來瞭完全意想不到的驚喜,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研究,而是以一種極其生動、引人入勝的方式,將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古代中國的地理探險和歐洲印象派的藝術革新——巧妙地串聯起來。我一開始對這個書名感到好奇,心想這之間究竟有什麼聯係?讀進去之後纔豁然開朗。作者的構思真是太巧妙瞭!他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兩者的成就,而是通過對兩位人物精神內核的深入挖掘,展現瞭一種超越時空的共性:對世界獨特的觀察方式,對錶達方式的勇敢嘗試,以及對個人精神世界的執著追求。讀到關於徐霞客的部分,我感受到瞭古代士人那種“讀萬捲書,行萬裏路”的嚴謹和浪漫;而當我轉而閱讀梵榖的段落時,則被他那熾熱的情感、奔放的色彩和對生命的深刻體悟所震撼。這兩位在各自領域內都留下瞭濃墨重彩的巨匠,他們的生命軌跡、思想火花,在作者的筆下交織,形成瞭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讓我對“探索”和“錶達”有瞭全新的理解。
评分我不得不說,《從徐霞客到梵榖(重排新版)》絕對是那種能夠顛覆你固有認知的書。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之前從未關注過的視角。我原本對中國古代的地理學知之甚少,覺得那不過是枯燥的地名和路綫的堆砌。但書中對徐霞客的描繪,卻讓我看到瞭一個充滿智慧、觀察入微的探險傢。他對地質、水文、植被的細緻記錄,以及對當地民俗的理解,都展現瞭他非凡的學識和對自然世界的敬畏。而當筆鋒一轉,聚焦到梵榖時,我更是被他那飽含激情、充滿生命力的畫作所深深吸引。書裏並沒有簡單地介紹梵榖的作品,而是深入剖析瞭他的創作動機、情感世界以及他如何通過色彩和筆觸來錶達內心的激蕩。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古代的旅行傢和一個現代的畫傢,他們的精神世界竟然能在“觀察”和“錶達”這兩個維度上産生如此深刻的共鳴。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探索不僅僅是地理上的跋涉,更是對內心世界的挖掘;而真正的錶達,也並非僅僅是技法的嫻熟,更是靈魂的傾訴。
评分這部《從徐霞客到梵榖(重排新版)》給我帶來的最大觸動,是它關於“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精神堅守”這一主題的深刻展現。徐霞客身處明朝,以他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和不畏艱險的毅力,踏遍祖國山河,留下瞭寶貴的地理資料。他的探索,在那個信息傳遞緩慢的時代,更顯難能可貴,是對知識的純粹追求,是對未知世界的挑戰。而到瞭近代,梵榖則在西方藝術史上,以其狂放不羈的風格和對色彩的極緻運用,對抗著當時的學院派和世俗的審美標準。他的藝術,是一種個人情感的爆發,是對生活真相的呐喊,即使在生前不被理解,也從未放棄過對藝術理想的追求。作者通過對這兩位跨越時空的巨匠的對比和聯係,讓我看到瞭個體力量的偉大: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外界如何評價,真正有價值的探索和創造,都源於內心深處不滅的熱情和對真理的執著。這本書讓我對“堅持”和“勇氣”有瞭更深的體會,也讓我更加欣賞那些敢於走自己路的人。
评分翻開《從徐霞客到梵榖(重排新版)》,我仿佛踏上瞭一段跨越時空的奇妙旅程。想象一下,在那個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的古代,一位叫徐霞客的文人,懷揣著一顆對山川湖海無盡的好奇心,一步一個腳印地丈量著這片廣袤的土地。他的筆觸細膩,記錄著每一處風光,每一段故事,仿佛能讓我們穿越曆史的煙塵,親身感受他旅途中的艱辛與驚喜。書中對山川地貌的描繪,對風土人情的觀察,都透露齣一種對自然最真摯的熱愛和對世界最樸素的求知欲。讀著讀著,我仿佛能聽到他策馬揚鞭的迴響,聞到山間泥土的芬芳,感受到他每一次發現新奇事物時的雀躍。這種純粹的探索精神,在當今這個被各種信息洪流裹挾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提醒著我,或許不該被錶麵的浮華所迷惑,而應該放慢腳步,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去探索那些隱藏在尋常事物背後的不凡。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遊記,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關於“看見”的啓迪。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學會用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觀察生活,去品味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评分我必須承認,《從徐霞客到梵榖(重排新版)》這本書的結構和敘事方式,實在是太有匠心瞭!它沒有采用傳統的綫性敘事,而是通過一種巧妙的並置和呼應,將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物和時代聯係起來。一開始我還擔心會顯得生硬或者突兀,但讀進去之後纔發現,這種“穿梭”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藝高超的導遊,帶領我們在曆史的長河中自由穿梭,時而駐足於明朝的山林間,傾聽徐霞客的足跡;時而又置身於19世紀的法國鄉村,感受梵榖筆下的色彩。他並沒有刻意去尋找錶麵上的相似點,而是從更深層次的精神層麵入手,挖掘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對錶達方式的創新以及對自我價值的實現。這種“跳躍式”的閱讀體驗,反而讓我對書中內容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持久的思考。它不是一次性的閱讀,而是能引發我反復迴味和不斷探索的寶藏。這本書讓我明白,偉大的精神是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在不同領域、不同時代的人們心中産生共鳴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