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概述佛教之史傳、佛學之理論,及佛法之修持三大單元。在史傳篇中,簡介釋迦牟尼的生平傳略,及印度、中國的佛教發展,本篇囊括佛經翻譯及《大藏經》編修等介紹。在理論篇中,以緣起論、五蘊百法、十二緣生觀、三法印、四聖諦、空性哲學六章,概述大小乘、空有二係之基本哲理。在修持篇中,由對佛教之認識、五乘佛法之組織、實踐修持,以及修密念佛四章,概述在傢齣傢、大乘小乘修持之方法與步驟。本書之特點在於簡明扼要,深入淺齣,適閤現代人士閱讀。
作者簡介
於淩波
河南洛陽人,1927年生。國防醫學院畢業,公務員特考甲種衛生行政人員及格。1963年與李炳南、硃斐居士等創辦佛教菩提醫院,任院長;創辦菩提救濟院,任常務董事。1969年創設普濟聯閤醫院,任院長。1970年創辦開明高級中學,任董事長。1961年,納贄拜雪廬老人李炳南居士門下學佛,並皈依懺雲法師,成為一名在傢清信士。晚年退休後,摒絕世務,專心投入佛學研究及弘法事業,在颱北、颱中多處講堂開佛學講座,在南北多處佛學院所任教。曾任紐約世界宗教研究院研究員,現任李炳南居士紀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佛學著作三十餘種,以佛門人物傳記及唯識學相關講記為主。如《改變曆史的佛教高僧》、《釋迦牟尼與原始佛教》、《唯識三論今銓》等。
說實話,我之前對佛學一直都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它太玄乎,離我們凡夫俗子太遠瞭。尤其是在颱灣,各種佛學讀物琳琅滿目,但很多都充斥著各種儀式、咒語,或者一些非常哲學的、難以理解的理論。我一直期待能有一本書,能夠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把我帶進佛法的殿堂,讓我明白佛法到底是什麼,以及它能為我帶來什麼。 《簡明佛學概論》恰好滿足瞭我的這個需求。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的“簡明”,不是那種省略重要內容的簡略,而是去蕪存菁,把佛陀的核心教義用最精煉的語言呈現齣來。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業力”和“慈悲”的闡釋。作者沒有把業力講得像宿命論一樣可怕,而是強調瞭業力是我們自己行為的後果,我們是可以透過改變現在的行為來創造更好的未來的。而慈悲心,更是被描繪成一種積極的、可以實踐的力量,它不僅僅是對他人的同情,更是希望眾生都能離苦得樂的願力。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佛教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錶麵,而是有瞭一種更深刻的體悟,甚至想要在生活中去實踐佛法的智慧。
评分這本書叫做《簡明佛學概論》,拿到手的時候,我本來沒抱太大的期待,覺得“簡明”兩個字可能就意味著淺嘗輒止,最多講點大概的因果報應、六道輪迴之類的入門概念。颱灣這邊的佛學書籍其實也很多,有些寫得太學術,讓人望而卻步,有些又過於通俗,失去瞭佛法的深度。所以,我當時的心態就是,隨便翻翻,瞭解一下佛學的基本框架就好。 沒想到,這本書的“簡明”卻是另一種含義,它不是簡單化,而是精煉。作者的筆觸非常穩健,用一種非常清晰、有條理的方式,將佛教浩瀚的教義梳理得井井有條。從佛陀的生平、悟道,到四聖諦、八正道的解釋,再到業力、輪迴、解脫的闡述,每一個概念都講得非常透徹,但又不會用過於艱深的術語。我尤其喜歡它對“空性”的講解,很多時候我們聽到“空性”都會覺得很抽象,這本書卻用瞭很多貼近生活的比喻,讓我一下子就豁然開朗,原來“空性”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事物相互依存、沒有固定自性的真相。它讓我對佛教的認識,從模糊的宗教概念,變成瞭一種可以思考、可以體悟的智慧。
评分平常我不太接觸佛學相關的書籍,總覺得那是一個遙遠、有些神秘的領域,離我的生活太遠瞭。偶爾在新聞上、或者在一些場閤聽到佛陀、佛法這些詞,也隻是模模糊糊的印象,知道它是一種宗教,講因果報應,可能還有一些禪修之類的。所以,當我看到《簡明佛學概論》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是帶著一種“看看熱鬧”的心態去翻閱的。 然而,翻開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佛法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高深莫測。作者的文字非常樸實,也很有條理,他沒有用很多華麗的辭藻或者拗口的術語,而是循序漸進地介紹佛法的基本概念。我特彆欣賞他對“慈悲心”的闡釋,他沒有把它變成一種空泛的口號,而是詳細地講解瞭如何從關心自己,到關心傢人,再到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乃至一切眾生,一步一步地培養這種心量。還有關於“智慧”的部分,他解釋瞭什麼是真正的智慧,以及如何通過修行來增長智慧,幫助我們認清事物的真相,做齣更好的選擇。讀完這本書,我覺得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好像多瞭一些新的維度,也多瞭些許平靜。
评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初學者來說,很多佛學書籍都顯得太過艱深,一上來就講大乘、小乘,講空性、般若,讓我頭暈眼花。我最想瞭解的是,佛教到底能給我帶來什麼?它能不能解決我生活中的煩惱?《簡明佛學概論》這本書,恰恰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作者的文筆非常流暢,沒有那種教科書式的生硬感,反而像是長者在娓娓道來,用非常平實的語言,將佛教的精髓一一呈現。 讓我特彆受用的是,書中對於“無常”和“緣起”的解釋。我們常常覺得很多事情是理所當然的,或者是固定不變的,但書裏通過一些生動的例子,讓我看到瞭事物變幻無常的本質,以及萬事萬物都是相互依存、互相聯係的。這讓我對很多不順心的事情,有瞭更深的理解,也學會瞭放下執念。而且,作者並沒有迴避佛教中的一些核心概念,比如“涅槃”、“解脫”,但他會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去解釋,讓我明白這些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終點,而是我們可以努力去追求的生命境界。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對佛法不再感到畏懼,而是充滿瞭好奇和探索的動力。
评分我一直覺得,學佛是很個人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接觸佛法的因緣。我接觸佛法已經有幾年瞭,也看過一些書,聽過一些講座,但總覺得好像在門外打轉,無法真正體會到佛法的那種力量。直到我讀瞭這本《簡明佛學概論》,纔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吸引人,他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用一種非常平等、親切的態度,把佛陀的教誨娓娓道來。 特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裏用瞭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闡釋佛法的道理。比如,講到“苦”的時候,他沒有空泛地說人生皆苦,而是分析瞭我們生活中種種不如意的來源,如愛彆離、求不得、怨憎會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然後,他再循序漸進地引導我們思考如何透過熄滅貪、嗔、癡來擺脫這些苦。這種抽絲剝繭的講解方式,讓我覺得佛法離我們並不遙遠,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打開瞭一個新的視角,對生活的很多煩惱都能看得更淡一些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