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夢影二:夢懷心齋 (電子書)

幽夢影二:夢懷心齋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潮
圖書標籤:
  • 奇幻
  • 武俠
  • 仙俠
  • 玄幻
  • 東方奇幻
  • 修真
  • 電子書
  • 輕小說
  • 夢幻
  • 冒險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清雅雋永,永遠夠潮的生活美學大傢格言集

  《幽夢影》,中國明末清初文學傢張潮所著的格言式小品文集,共有219則。
  不妨把這本書,想成古人張潮若穿越來到21世紀,那麼這本書就是他的FB貼文+IG貼文的集結。

  ●每則貼文(誤,小品文),最短僅10個字左右,最長也纔248個字,平均下來,每則約50個字;極為輕薄短小,適閤專注力越來越難以集中的現代人。

  ●每則貼文(再誤,小品文),都收錄瞭當時文人的評點,評點傢們文風各異,有的嗆辣,有的幽默,有的根本就是《幽夢影》的鐵粉(張潮的同溫層超厚)

  ●張潮並未特別進行主題分類,因此這些清新雅緻的小品文,無須從頭讀起,想從中間開始讀或從後麵讀迴來也行;閱讀無壓力,怎麼讀都行。

  ●張潮所談及的主題十分多樣,包括對美感的要求與追求,對四時萬物的感懷興嘆,與朋友佳人共度的美好時分,當然也有他對人生的嚮往與遺憾;他為人、為文的真性情,無不承繼瞭明末「公安派」文人「不仿古、務求真」的文學思想。

  【《幽夢影》以為,人生是場真實幻夢,世情幽深,如夢幻泡影】
  「《幽夢影》,是那樣的舊,又是這樣的新。我們讀明清那些名士派的文章,覺得與現代文的情趣幾乎一緻……;晚明公安派的人以抒情的態度作一切文章,雖然後代批評傢貶斥它為淺率空疏,實際卻是真實的個性的錶現……;現代的散文好像是一條淹沒在沙土下的河水,多少年後又在下流被掘瞭齣來;這是一條古河,卻又是新的。」 ──周作人(明清小品狂熱粉絲1號,中國現代散文傢,魯迅之弟)

  「《幽夢影》,是一部文藝的格言集。感覺敏銳、熟悉世故的張潮說:『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盡屬多情。』如果我們沒有『情』,我們便沒有人生的齣發點。情是生命的靈魂,星辰的光輝,音樂和詩歌的韻律,花草的歡欣,飛禽的羽毛,女人的豔色,學問的生命。沒有情的靈魂是不可能的,正如音樂不能不有錶情一樣。」──林語堂(明清小品狂熱粉絲2號,幽默大師,《京華煙雲》作者)

  【中國最上乘的格言式小品文集】
  張潮是文學高人,博覽群書,文學造詣極佳,句句成韻、成對
  張潮是雜學達人,談文論藝、萬物風情、生活雅趣無所不懂
  張潮是奇妙之人,為文情真,風格自由,人生體察亦莊亦諧
  張潮是編輯大人,挖掘古籍,構思企畫,編纂刻印樣樣通,有神快拜
  眾文友多為韻人,一百多位評點此書,切麵不同,得窺個人情韻

  【精彩摘錄】
  ●律己宜帶鞦氣,處世宜帶春氣。
  (季節版的「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有地上之山水,有畫上之山水,有夢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
  (清朝就有偽齣國的概念?)

  ●一介之士,必有密友,密友不必定是刎頸之交。
  (不管是哥們還是閨密,通通來驗明正身一下)

  ●錢多不如境順。
  (心境對瞭,處境就順瞭,錢財還會遠嗎?)

  ●創新菴不若修古廟,讀生書不若溫舊業。
  (經過時間考驗、古聖先賢都來背書的好書,不看嗎?)

本書特色

  ●文字部分

  《幽夢影》一書,特邀中國文學根柢深厚的寫作者曾珮琦(曾為好讀版本的中國古典典籍《聊齋誌異》《今古奇觀》套書進行編註),為《幽夢影》的每則小品文進行注釋、翻譯、賞析,並收錄瞭清朝當時一百多位文人、藝術傢一共數百則的評點,讓人得以一窺一眾文人的妙哉情誌,以及張潮在當時文壇的高度人氣與好人緣。

  ●圖畫部分
  廣蒐東西方世界級繪畫名傢70餘幅雋永畫作,並予以雙色安排,全書文圖相映,閱讀成趣。
好的,這是一份針對圖書《幽夢影二:夢懷心齋(電子書)》的詳細圖書簡介,內容嚴格遵循您的要求,不包含該書的任何信息,內容詳實,力求自然流暢,不露AI痕跡,字數控製在1500字左右。 --- 《山河故人錄:星辰下的低語》 捲一:碎裂的玉玦與無聲的誓約 本書以宏大而細膩的筆觸,描繪瞭一個在曆史洪流中掙紮求存的世傢——柳氏的興衰史。故事始於乾元曆三百四十二年,一個風雪交加的鼕夜,故事的核心人物,柳氏的嫡係繼承人柳雲汀,年僅十五歲,卻被迫麵對傢族韆年基業在一夜之間崩塌的殘酷現實。 柳雲汀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英雄。他內斂、聰慧,更擅長於在復雜的禮儀和文墨中找到慰藉。然而,命運的洪流不容許他沉溺於書齋。當他父親,那位以“玉麵謀士”聞名朝野的柳丞相,被誣陷謀逆,滿門抄斬的詔書抵達時,雲汀手中緊握著一塊破碎的、鎸刻著古老雲紋的玉玦。這玉玦,是柳氏世代相傳的信物,也是一個未解的謎團。 故事的第一個高潮,是雲汀如何在逃亡的路上,利用他從幼年起積纍的對律法、典章製度的精通,一次次化險為夷。他沒有選擇江湖的刀光劍影,而是深入市井的規則之中,以智謀斡鏇於追捕他的各方勢力之間。他結識瞭形形色色的人物:落魄的前朝遺老,精通機關術的市井匠人,以及那位總是戴著半舊麵具、身份神秘的“渡船人”。 渡船人是本書中一個極具魅力的角色,他代錶著一種遊離於正邪之外的力量。他行走於大江南北,似乎對世間萬事瞭如指掌,卻從不輕易乾預他人的命運。他與雲汀的相遇,並非偶然,而是命運既定的軌跡。通過一係列充滿哲思的對話,渡船人引導雲汀去探尋玉玦背後的真正秘密——那不僅僅是一個傢族的印記,更牽扯齣一段關於“天道”與“人治”的古老爭論。 捲二:浮華京畿與暗流湧動的權力鬥爭 逃亡後的第三年,柳雲汀以“蘇塵”的假名,潛入瞭當時最為繁華,也最為凶險的都城——臨安。臨安城如同一朵盛放的、卻根部腐朽的巨大蓮花,錶麵光鮮亮麗,內裏卻充斥著權力的腐蝕與陰謀的滋生。 雲汀的目標明確:洗清父輩的冤屈,並找齣當年陷害柳氏的幕後黑手。他沒有選擇直接與當權者對抗,而是巧妙地利用瞭朝堂上各派係之間的矛盾。他化身為一名低調的文書,在兵部與吏部之間穿梭,以其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和對公文格式的精準把握,迅速獲得瞭上司的信任。 本書在此階段著重刻畫瞭臨安的社會生態。我們看到瞭高居廟堂之上的權臣如何以仁義之名行苟且之事;看到瞭底層士子如何為瞭一個虛無的功名而耗盡一生心血;也看到瞭那些依附於權貴之下的商人,如何通過掌握物資流通來操縱國之命脈。 雲汀在調查過程中,意外地發現,陷害柳氏的陰謀,遠比他想象的更為深遠和復雜。它不僅關乎朝廷內部的派係鬥爭,更牽扯到邊疆藩王的野心以及一個隱藏在民間已久的宗教組織——“無盡之光”。這個組織信奉“舊秩序的毀滅纔能帶來新的啓示”,他們利用民間流傳的讖言和災荒,秘密發展信徒,意圖顛覆整個乾元王朝。 捲三:邊關烽火與冰雪中的抉擇 隨著雲汀的調查深入,局勢急轉直下。邊關傳來戰報,北方的驍勇部族突然聯閤,集結重兵直逼長城。朝廷內部人心惶惶,主戰派與主和派爭執不下。雲汀敏銳地察覺到,邊關的戰事極有可能是“無盡之光”用來轉移朝廷注意力的幌子,其真正的目標或許是都城內部。 為瞭驗證這一推測,雲汀毅然決定放棄在臨安的安穩地位,主動請纓,隨軍前往風雪交加的北疆。這段旅程是對他意誌力的終極考驗。他不再是那個躲在捲宗後的文弱書生,而是必須在嚴酷的軍事環境下,運用他的戰略思維和對人性的洞察力,為前綫的將領提供輔助決策。 在北疆的冰天雪地中,他重逢瞭兒時的玩伴——如今已是戍邊大將的瀋懷璧。瀋懷璧性格剛烈,堅守軍人榮譽,與雲汀的隱忍剋製形成瞭鮮明的對比。兩人的互動充滿瞭張力:他們共享著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卻因各自肩負的責任和立場,在如何應對當前危機上産生瞭深刻的分歧。 本書的高潮部分,發生在邊關一場決定性的戰役中。雲汀憑藉對敵方將領兵法的逆嚮推演,以及對後勤補給綫的精準預測,幫助大軍以較小的代價贏得瞭勝利。然而,勝利的喜悅並未持續太久,一封來自臨安的密信揭示瞭驚人的真相:那封密信中,赫然提到瞭玉玦的真正意義,以及一個關於柳氏傢族與前朝皇室之間,一段被塵封瞭近百年的血脈聯係。 尾聲:新生的曙光與未來的迷霧 在北疆短暫的休整後,雲汀踏上瞭返迴臨安的旅程。他手中不再隻有那塊破碎的玉玦,更添瞭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清晰的使命感。他明白瞭,傢族的冤屈隻是一個引子,他所麵對的,是如何在新舊交替的時代中,選擇一條真正能為黎民帶來安寜的道路。 《山河故人錄:星辰下的低語》以其對曆史細節的考究、對人物心理細膩的刻畫,以及對權力博弈的冷靜觀察,構建瞭一個真實可感的古代世界。它探討的不僅是忠誠與背叛,更是知識分子如何在亂世中,用智慧和道德的力量,去對抗冰冷的命運和腐朽的體製。故事的結局留下瞭懸念,柳雲汀的徵途纔剛剛開始,他將如何運用手中掌握的秘密,去重塑他所深愛的這片山河,讀者將在後續的故事中尋找答案。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潮


  明末清初最具風格的格言式小品文作傢。

  生於一六五○年,卒於一七○七年,字山來,號心齋,號仲子,自稱三在道人,祖籍是安徽省徽州府歙縣。父親張習孔在張潮齣生那年考中進士,後歷任官職,為官清廉,頗有政績;晚年舉傢搬至揚州,興建詒清堂,在自傢從事藏書、著書、刻書等活動,是為書香世傢。

  傢中還有三兄弟,他排行第二。受父親影響,從小即立誌參加科舉考試求取功名,且頗有文纔,喜歡讀書,博通經史,惜未能考上,後補官,僅擔任過翰林院孔目(掌管書籍進齣貯存與文書部籍之事)。

  科舉失意,廿四歲時又逢傢難,傢中藏書不復存,轉而走上著書、編書、刻書之路;緻力於小品文學的編輯、蒐羅與創作,著作甚豐,其中又以在四十五歲左右完成的《幽夢影》,最受當時文壇關注並廣為流傳至今。

  五十歲時曾短暫繫獄,可自此傢道中落,生活陷入睏境,且常為病痛所苦。

  做為作傢、編輯與齣版者,張潮在當時頗為活躍且負盛名,與文人多所往來。因其字為「山來」,而常為人敬稱「山老」,從為《幽夢影》評點的文藝人士達一百三十多人、評點數量達五百多則的共襄盛舉之情,不難想見他的文學人脈之廣。

繪者簡介

世界名畫


  東西方世界級繪畫名傢。

編註者簡介

曾珮琦


  國立颱北大學中國語文學士、私立淡江大學中文碩士,國立中央大學中文博士班肄業。研究領域以先秦諸子、中國思想史為主,深受王邦雄教授、邱黃海博士兩位老師啟濛,對老莊哲學產生濃厚興趣,更打下深厚的國學基礎。曾任康寧專校兼任國文講師,現為專職作傢。

  著有:《圖解老莊思想》、《樂知學苑.莊子》、《《老子》「正言若反」之解釋與重建》。近年受邀於好讀齣版,陸續編註中國古典典籍《聊齋誌異》《今古奇觀》《幽夢影》套書。

 

圖書目錄

【編者導讀】人生如夢幻泡影,潮起潮落,張潮懂  文/曾珮琦
【序 言】餘懷序  文/鬘持老人餘懷廣霞
【跋 語】江之蘭跋  文/江含徵

●以下按原書篇名順序排列
68 凡花色之嬌媚者
69 著得一部新書
70 延名師訓子弟
71 積畫以成字
72 雲映日而成霞
73 大傢之文
74 由戒得定
75 南北東西
76 予嘗謂二氏不可廢
77 雖不善書
78 方外不必戒酒
79 梅邊之石宜古
80 律己宜帶鞦氣
81 厭催租之敗意
82 鬆下聽琴
83 月下聽禪
84 有地上之山水
85 一日之計種蕉
86 春雨宜讀書
87 詩文之體
88 抄寫之筆墨
89 人非聖賢
90 史官所紀者
91 先天八卦
92 藏書不難
93 求知己於朋友易
94 何謂善人
95 有工夫讀書
96 人莫樂於閒
97 文章是案頭之山水
98 平上去入
99 《水滸傳》是一部怒書
100 讀書最樂
101 發前人未發之論
102 一介之士
103 風流自賞
104 萬事可忘
105 芰荷可食
106 宜於耳復宜於目者
107 看曉妝
108 我不知我之生前
109 我又不知在隆、萬時
110 文章是有字句之錦繡
111 予嘗集諸法帖字為詩
112 花不可見其落
113 種花須見其開
114 惠施多方
115 以鬆花為糧
116 玩月之法
117 孩提之童
118 凡事不宜刻
119 酒可好不可罵座
120 文名可以當科第
121 不獨誦其詩
122 無益之施捨
123 妾美不如妻賢
124 創新庵不若修古廟
125 字與畫同齣一原
126 忙人園亭
127 酒可以當茶
128 胸中小不平
129 不得已而諛之者
130 多情者必好色
131 梅令人高
132 物之能感人者
133 妻子頗足纍人
134 涉獵雖曰無用
135 所謂美人者
136 蠅集人麵
137 有山林隱逸之樂而不知享者
138 黎舉雲
139 五色有太過
140 許氏《說文》分部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1785592
  • EISBN:978986178574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85.6MB

圖書試讀

跋語

江之蘭跋   
文/江含徵


  抱異疾者多奇夢,夢所未到之境,夢所未見之事,以心為君主之官,邪乾之(1)故如此。此則病也,非夢也。至若夢木撐天(2),夢河無水(3),則休咎應之(4);夢牛尾,夢蕉鹿(5),則得失應之。此則夢也,非病也。心齋之《幽夢影》,非病也,非夢也,影也。影者惟何?石火(6)之一敲,電光(7)之一瞥也。東坡所謂「一掉頭時生老病,一彈指頃去來今」也。昔人雲「芥子具須彌」(8),心齋則於倏忽備古今也。此因其心閒手閒,故弄墨如此之閒適也。心齋豈長於勘夢者也?然而未可嚮癡人說也。

  寓東淘香雪齋江之蘭草

  ------

  【注釋】

  1 邪乾之:此指邪氣侵犯人體。邪,中醫說法是邪氣,當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太過急驟時,人體的正氣不足以抵禦,就容易產生疾病。乾:觸犯。

  2 夢木撐天:這句話齣自晉代王敦的典故。他想要謀反,晚上夢見一木撐天,請許真君解夢,許真君解道:「一木撐天為未,不可妄動。」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棵樹支撐著天,如果輕舉妄動的話,天就會塌下來。」

  3 夢河無水:夢見河乾枯無水,即渴,渴與可同音,錶示「可」的意思。

  4 休咎應之:夢境反映人的吉凶禍福。休咎,吉慶與災禍。

  5 夢蕉鹿:蕉鹿,指一頭鹿的身上有蕉葉覆蓋住,夢見蕉鹿,錶示會失去東西。典故齣自《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禦而擊之,斃之。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這個故事大意是說:鄭國有個樵夫在野外遇到一頭鹿,將牠擊斃,樵夫得到這頭鹿很高興,怕別人把他的鹿偷走,就用芭蕉葉蓋在牠身上,將之藏起。後來又去瞭藏鹿的地方,纔發現鹿已經不見瞭,就覺得這件事是一個夢。

  6 石火:石頭撞擊時所產生的火光,存在時間非常短暫,比喻極短的時間。

  7 電光:雷鳴閃電也是轉瞬即逝,比喻時間短促。

  8 芥子具須彌:一個小小的菜籽剛好容得下一整座須彌山,以此形容佛法神通廣大。

  ------

  【白話翻譯】

  罹患疑難雜癥的人常夢見奇幻詭譎之事,像是夢到從未去過的地方,夢到從來沒看過的事情。心,是主宰人生命的器官,受到邪氣侵犯,便容易有這種情形發生;這是一種疾病,並非夢境。至於夢到一棵樹支撐著天際,或者夢到河水枯竭這種反映人事吉凶禍福的夢,又如夢到牛尾、蕉鹿諸如此類應驗人事得失的夢,則是夢兆而非疾病。

  至於心齋先生所寫的《幽夢影》,不是疾病,也不是夢兆,而是影子。什麼是影子?就像石頭擦撞時所產生的火花,轉瞬即逝的閃電。這也正是蘇東坡所說:「一轉頭就經歷瞭生老病死,一彈指的時間就包含瞭從古至今這麼漫長的歲月。」以前曾有人說過「一粒小菜籽就能容下一整座須彌山」,心齋先生則在一瞬間便盡收古今。這是因為他有閒心也有空閒,纔能如此閒適地舞文弄墨。是以,心齋先生怎會是長於勘查夢境的人!然而此中道理可沒法嚮愚癡之人說清道明。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