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屏東文學獎得獎作品輯

2022屏東文學獎得獎作品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麗娟等
圖書標籤:
  • 屏東文學獎
  • 臺灣文學
  • 短篇小說
  • 散文
  • 文學獎
  • 2022年
  • 地方文學
  • 原住民文學
  • 客傢文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收錄2022屏東文學獎之得獎作品二十四篇,以及決審評審會議側記照片。
 
  徵文分為「海洋+」及「屏東+」兩大類別,
 
  「海洋+」因屏東的海洋有臺灣本島西部最長的海岸線,近三分之一的鄉鎮靠海,發展齣獨特的人物性格、生活方式及文化、與自然的互動和關係等。
 
  「屏東+」則以屏東經驗為主題,舉凡結閤屏東縣歷史人文、自然景觀、生活等相關之印象或感想。
 
  得獎作品共有:
 
  海洋+兒童文學;海洋+新詩;海洋+散文;屏東+短篇小說;屏東+新詩;屏東+散文,六種文類,每種文類皆含首獎一位、評審獎一位、佳作二位。
琥珀之境:臺灣當代小說選輯(2015-2023) 導讀:時間的褶皺與記憶的迴聲 本書集結瞭臺灣文壇在近十年光景中,以小說形式對時代變遷、個人心靈風景及土地情感進行深刻叩問的精華之作。這八年間,臺灣社會經歷瞭劇烈的轉型與內在的拉扯,從科技浪潮的衝擊、全球化議題的交織,到對歷史詮釋的持續辯證,這些複雜性無不映照在作傢的筆觸之中。本書選入的作品,並非僅是文學技巧的展示,更是時代精神的切片與情感的殘響。它們共同構建瞭一個「琥珀之境」,在這個空間裡,時間彷彿凝固,將當下與過往的種種糾葛、焦慮與希望,以細膩而堅韌的姿態保存下來,等待讀者以各自的生命經驗去重新解讀。 第一部:都會寓言與邊緣群像 本輯聚焦於當代都市生活中的疏離感與身份迷失。作傢們擅長在高度現代化、極度扁平化的都市景觀中,捕捉那些被主流敘事遺漏的微小生命體。 《霓虹下的失語者》,作者:陳韋辰 故事設定於臺北信義區與周邊衛星城鎮之間,描繪瞭一群在金融科技業泡沫中載浮載沉的年輕白領。主角林靜安,一位頂尖的數據分析師,卻發現她所依賴的「邏輯」和「效率」無法解釋生活中最核心的親密關係的崩解。小說以碎片化的日誌和程式碼般的冷靜筆調,探討瞭數字時代下,人類情感如何被量化、異化,最終走嚮無聲的抗議。陳韋辰的文字極具現代感,他巧妙地將網路語言的精髓融入敘事,創造齣一種既疏離又極度貼近當代人焦慮的閱讀體驗。他並非批判科技,而是質疑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是否犧牲瞭對「真實存在」的感知能力。小說的高潮部分,靜安決定拋棄所有數位足跡,進行瞭一次長達七天的徒步旅行,這段旅程成為瞭她與「失語」的自我對話。 《轉運站的流浪指南》,作者:吳昭儀 本書將視角投嚮瞭臺中與高雄幾處大型公共交通樞紐。吳昭儀以紀實文學般的細膩,刻畫瞭在轉運站中日復一日等待、停留、錯過的人們:日間的移工、夜間的遊民、以及那些因為經濟壓力或傢庭變故,將車站視為臨時居所的「城市邊緣人」。小說結構採用多線敘事,每一章節都像一格快照,捕捉瞭不同族群在特定空間中的生存哲學。其中,一位年邁的退伍軍人,堅持每天在同一張長椅上,以微小的手工藝品交換麵包,他口中喃喃自語的往事,拼湊齣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堅韌年代。吳昭儀對底層人物的刻畫,充滿瞭同理心,卻避免瞭廉價的煽情,展現瞭生命在極端環境下依然能開齣的堅硬之花。 第二部:歷史的幽靈與記憶的重構 臺灣文學始終與其複雜的歷史背景密不可分。本輯的作品不再隻是簡單的迴溯,而是嘗試用當代的視角,重新審視那些未被充分理解或刻意壓抑的歷史斷層。 《島嶼的潮汐信箋》,作者:張明浩 這部作品以虛構的「戰後初期檔案」為骨架,但其敘事核心是對一個橫跨六十年的傢族秘密的追索。故事從一位在加拿大定居的第三代華裔,收到一封來自臺灣的匿名信件開始。信中提及的「一座被遺忘的燈塔」和「一幅損毀的肖像畫」,引導她迴溯到白色恐怖時期,一位藝術傢兄長在政治風暴中被迫失蹤的經歷。張明浩擅長將細微的物品——如泛黃的信紙、沾染瞭海鹽的畫布——轉化為強大的敘事載體。小說結構巧妙地在過去與現在之間穿梭,揭示瞭歷史的創傷如何以遺傳和潛意識的方式,繼續影響著後代對「傢園」的定義。作品尤其細緻地描寫瞭戰後初期臺灣的文化氛圍,以及知識分子在極權壓迫下的精神睏境。 《霧鎖南洋:1940年代的檳榔樹下》,作者:林以寧 林以寧將場景拉至二戰末期,聚焦於南洋地區(主要以馬來亞為背景),描寫瞭一群身處異鄉的臺灣移民的掙紮。他們既不完全屬於殖民者,也未被當地人全然接納,在動盪的時局中,必須不斷調整自己的語言、身份與忠誠。小說採用雙重視角:一位是受過日本教育的漢詩人,被捲入地方的武裝衝突;另一位則是他的年輕妻子,負責在極度物資匱乏的環境中,維持傢庭和族群社群的平衡。作品深刻探討瞭「何謂故鄉」的命題,當故鄉已在時間長河中麵目全非,而異鄉又充滿殺機時,唯一的庇護所似乎隻剩下文化與血緣的連結。作者對南洋濕熱氣候的描寫極為生動,讀者彷彿能聞到戰時戰場和香料混閤的氣味。 第三部:自然書寫與心靈的棲居 麵對快速都市化帶來的疏離感,部分作傢將目光重新投嚮臺灣的地理紋理與生態環境,試圖在與自然的共處中尋找精神的穩定性。 《中央山脈的靜默者》,作者:高啟元 這部小說是高啟元多年對山林觀察的結晶。它敘述瞭兩條看似平行的生命線:一位是年邁的布農族獵人,他對山林法則的理解已融入血液;另一位是從都市迴歸,試圖研究高山生態的植物學研究生。他們因為一次突如其來的山崩而被睏在偏遠的獵寮。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人類的科學知識與古老的生存智慧產生瞭激烈的碰撞與最終的和解。小說的語言簡潔而充滿力量,對臺灣山地的植被、氣候變化以及特有動物的描寫達到瞭近乎圖鑑的精確度,但同時,這些科學的細節又被賦予瞭濃厚的哲學意涵。高啟元透過獵人的口,探討瞭人與自然之間「互為主體性」的關係,而非單純的徵服與利用。 《蘭嶼的潮間帶哲學》,作者:潘欣怡 潘欣怡以細膩的筆法,深入達悟族(雅美族)的社會結構和生活哲學。不同於傳統人類學式的書寫,她將故事置於一個年輕人類學博士生與一位年長的飛魚文化傳承人之間。博士生試圖用學術框架去分析一切,而傳承人則以日常的勞動、祭典和海洋的規律來迴應。小說最精彩之處,在於對「時間觀」的對比:現代社會追求線性、加速的時間感,而達悟族的生活則圍繞著潮汐、月相和飛魚的洄遊,是一種循環、永恆且與生態緊密相連的時間。當颱風來臨時,所有現代工具失靈,隻有古老的知識纔能拯救生命,這無疑是對當代文明的溫和但堅定的反思。 結語:在碎片中凝視整體 這部選輯的作品群像,共同展現瞭臺灣文學在當前階段的成熟度與廣闊視野。他們不再固守單一的敘事框架,而是敢於處理複雜的歷史遺產、跨越地理邊界、深入科技與心靈的內核。這些故事,無論是霓虹下的迷惘,還是山林間的寧靜,都是這片土地上,人們對「如何生活」最真摯的叩問與最華麗的佈局。閱讀它們,如同穿越時間的褶皺,聆聽記憶的迴聲,最終在這些獨立的「琥珀之境」中,重新確立我們與當下的連結。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002 縣長序
004 處長序
 
006 目錄
海洋+
008 兒童文學組
010 首 獎 王麗娟 〈石頭〉
018 評審獎 顏肇基 〈心中的鹽海─獻給屏東愛海的孩子們〉
032 佳 作 邱慧雯 〈珊瑚礁有鬼?〉
040 佳 作 黃木擇 〈行前不須知:海友備忘錄〉
046 新詩組
048 首 獎 陳宏誌 〈Saqetju〉
054 評審獎 田煥均 〈最接近海的所在〉
060 佳 作 黃嚮澤 〈海底依然晴朗〉
065 佳 作 夏意淳 〈去你的島-緻小琉球海龜〉
070 散文
072 首 獎 鄭委晉 〈海的二三事〉
083 評審獎 陳宏誌 〈嚮往大海〉
095 佳 作 王雅溱 〈小琉球媳婦〉
103 佳 作 翁麗修 〈海歸〉
 
屏東+
114 短篇小說
116 首獎 葉誌誠 〈狗肉兄弟〉
143 評審獎 陳宏誌 〈小祕密〉
171 佳作 梁秀娜 〈芙塔蘭〉
197 佳作 YU 〈小巷女兒〉
228 新詩
230 首 獎 潘傢欣 〈絹染的煙灰─寫予陳進〉
236 評審獎 鹿鳴 〈落山風吹〉
242 佳 作 塗書瑋 〈記憶:國境之南〉
247 佳 作 賴文誠 〈我們的味覺有鰓 ─ 側寫東港〉
252 散文
254 首 獎 林彥廷 〈落山風〉
266 評審獎 吳雨宸 〈歸巢〉
280 佳 作 吳俊霖 〈明日方舟〉
289 佳 作 王若帆 〈整地的日子〉
296 評審會議側記照片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117859
  • 規格:平裝 / 308頁 / 14.8 x 21 x 1.5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縣長序
 
繼往開來,開拓南國文學書寫疆域
 
  2022屏東文學獎,今年首次以「屏東」之名為號召,脫胎與繼承於已舉辦二十年的大武山文學獎,延續大武山壯闊、秀逸的文學精神,以屏東在地書寫的底蘊,化為嚮全島發聲的蓄力。
 
  屏東縣幅員遼闊,擁有綿延一百三十六公裏的海岸線、平坦的屏東平原及地勢較高的丘陵與山地。在這片廣大的土地上,自古以來就生活著各式各樣的民族,擁有不同的生活型態與文化。這些不僅僅造就瞭屏東豐富的文化內涵,也同時在地景上有著韆妍百變的姿態,更提供瞭創作者豐富的文學養分。
 
  今年因應疫情以及數位化時代,屏東文學獎首次開放電子徵件,使南國的書寫能量不因距離及疫情產生隔閡。隨著時代更迭與變化,文學的發展,反映瞭一個地方的文化風貌,當中的字字句句想要傳達的,是關於創作者自我意念的宣言,更是為這個時代非常重要的發聲方式。
 
  長久以來,屏東縣政府透過大武山文學獎以及屏東縣作傢作品集,夯實具有南國特色的文學根基,今年更以「南國拓寫-前進文學新緯度」為名,意在將這些源自島之南端的文學能量釋放,號召寫作者跳脫既有的地形限製,透過多元的視角重新看待屏東,從土地及海洋各自齣發,以「屏東+:全員屏東發聲」與「海洋+:我的海洋宣言」為徵文類別,網羅全臺文學能量,將對南國的情感挹注於筆墨之中,透過文字宣告在地的關懷意念、開展海島的獨特想像。
 
  我們期許從今爾後的屏東文學獎能夠作為這樣的開拓與關懷者,吸引更多元的創作者們,以筆桿拓寫更為廣袤的南國文學疆域,打造新一代的南國文學。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