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試驗與隱私:以27個情境案例,解析人體研究、人體試驗及臨床試驗的相關法規與倫理議題

研究、試驗與隱私:以27個情境案例,解析人體研究、人體試驗及臨床試驗的相關法規與倫理議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薛美蓮
圖書標籤:
  • 人體研究
  • 人體試驗
  • 臨床試驗
  • 醫學倫理
  • 法律
  • 隱私權
  • 研究倫理
  • 生物倫理
  • 法規
  • 案例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何謂人體研究、人體試驗、藥品及醫療器材臨床試驗?
受到哪些法規的保護與管理?

  本書兼具學術性與實用性,以情境案例引領思考與理解抽象艱澀的法律條文,對研究對象而言,將能知悉自身權益及保障;對研究者而言,則有助於撰寫以「人」為研究對象的研究計畫,避免違反相關法規,以及讓大眾對於以人為對象之研究有進一步的理解。

  全書共分八章,分別介紹人體研究法、原住民族研究相關法規、人體試驗相關法規、藥品臨床試驗、醫療器材臨床試驗、人體生物資料庫,以及研究倫理與個人資料保護,最後說明管理利益衝突的重要性及管理方式,為一部適閤推薦給所有研究者及研究對象研讀的法規教材。

本書特色

  1.給研究者:以問題為導嚮,用情境及議題導入法的規定與分析,並提供具體解答,便於給在實務應用中遇到挑戰的研究者參酌遵循。

  2.給研究機構:透過本書可清楚瞭解應執行哪些必要之監督,以及應遵守哪些法規範?方可善盡保障研究團隊與研究對象權益管理之責。

  3.給研究對象:作為以人為對象之研究中的當事人之一,研究對象(含受試者、參與者等)可透過本書指引,清楚明瞭相關適用法與行政規範,俾以保護自身權益。

名人推薦

  ■法律及生醫學者專傢盛讚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

  引領大眾深入瞭解及思考人、生命、科學、商業利益與法律規範的關係,為研究倫理與隱私權保障的研究與學習,作齣重要貢獻。——周誌宏(北教大文教法律所教授、銓敘部部長)

  以清晰的文筆解讀法規條文,又以具體的案例呈現實務應用,是近年來少見結閤法學與生醫專業以探討進行人體、人類研究的書籍。——周倩((陽明交大教育所教授暨REC主委))

  由27個生動情境案例分析,學習人體試驗的法規與倫理複雜議題,協助生醫創新研發讀者逐步建立正確觀念並應用於未來實務上。——林啟萬(臺大醫工所教授、工研院生醫與醫材所長暨IRB主委)

  研究設計及送審前必讀的工具書!各種研究情境分門別類,易讀又專業。——張炳勛(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社區醫學科主任暨IRB執行秘書)

  在以人為研究對象的研究過程,倫理與法律問題重要且不可忽視。本書內容清晰實用,在此鄭重推薦!——楊曜旭(臺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副院長暨IRB主委)

  有助讀者具體瞭解研究倫理議題,與我國相關法規之應用,對提升研究倫理教育帶來貢獻。——蔡甫昌(臺大醫學院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學科暨研究所教授、臺灣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學會理事長)
法律與倫理的交匯點:全球視野下的生命科學前沿探索 本書深入剖析瞭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及醫學研究等前沿領域中,法律框架與倫理考量相互作用的復雜圖景。在全球化和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生物醫學研究的邊界不斷拓展,隨之而來的法律閤規性與道德責任成為亟待解決的核心議題。 本書將目光投嚮國際舞颱,係統梳理瞭不同法域在規範前沿生物醫學活動方麵的差異與共性。重點探討瞭基因編輯技術(如CRISPR-Cas9)在人類生殖細胞和體細胞應用中所引發的法律灰色地帶。從歐洲的人權公約到美國的聯邦法規,再到亞洲新興經濟體的監管實踐,本書對比瞭各國在應對新興技術挑戰時的立法哲學與具體路徑。例如,關於“定製嬰兒”的討論,不僅僅是科學可行性的問題,更是關乎人類尊嚴、社會公平以及世代責任的深刻倫理睏境,不同國傢和地區在製定相關政策時,如何平衡創新驅動與風險管控,形成瞭鮮明的對比。 此外,本書對數據治理和隱私保護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的核心地位進行瞭詳盡的論述。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診斷、藥物研發中的深度應用,海量的個人健康信息(PHI)的采集、存儲、共享和使用,引發瞭前所未有的法律挑戰。書中詳細解析瞭《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等國際法規在處理敏感生物數據時的嚴格要求,以及各國在製定本土化隱私保護法案時所麵臨的技術難題。特彆關注瞭去標識化和假名化的法律效力,以及在進行跨國、跨機構閤作研究時,如何確保數據流動的閤法性與安全性。 在藥物和醫療器械的監管方麵,本書聚焦於全球藥品監管機構(如FDA、EMA)在加速審批和風險評估機製上的改革與爭議。從突破性療法認定標準的變化,到真實世界證據(RWE)在注冊審批中的地位提升,再到針對罕見病和孤兒藥的激勵政策,本書全麵解析瞭監管科學的演變。同時,對臨床試驗的全球化趨勢進行瞭深入剖析,探討瞭在不同司法管轄區進行多中心試驗時,如何統一管理知情同意的質量、保證受試者保護的一緻性,以及如何應對跨文化倫理差異帶來的挑戰。 本書還特彆關注瞭生命科學研究的商業化與知識産權問題。隨著生物技術專利的不斷湧現,基因專利、診斷方法專利以及細胞株的權屬界定,成為瞭學術界、産業界和法律界爭論不休的焦點。書中分析瞭對生命科學創新成果進行有效保護與防止其被過度壟斷之間的微妙平衡,探討瞭強製許可製度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中的適用性與局限性。 在涉及生物安全和生物倫理的宏觀層麵,本書對“雙重用途研究”(Dual-Use Research of Concern, DURC)的風險管理給予瞭充分的關注。隨著閤成生物學和功能獲得性研究的進展,如何識彆並有效監管可能被濫用於惡意目的的科學發現,是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一環。書中梳理瞭各國在實驗室生物安全等級(BSL)管理上的要求,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內部審查機製和外部監督體係,以防範研究失控或被濫用的風險。 此外,本書對新興的再生醫學和乾細胞研究的法律邊界進行瞭細緻的描摹。從胚胎乾細胞研究的爭議,到誘導多能乾細胞(iPSC)技術的應用,再到商業化生殖醫學服務的監管現狀,本書剖析瞭各國圍繞生命起源和人體材料屬性的哲學、宗教與法律觀點。針對新興的細胞治療和基因治療産品,本書闡述瞭其區彆於傳統藥物的特殊審批通道和安全監控要求,以及如何平衡患者的“治療權”與監管的“審慎原則”。 本書旨在為法律專業人士、醫學研究人員、政策製定者以及對生命科學倫理感興趣的公眾,提供一個全麵、係統且具有深度洞察力的參考框架,理解並應對當代生命科學發展帶來的法律與倫理雙重挑戰。它不僅是對現有法規的梳理,更是對未來科技發展中,人類社會應如何確立底綫與方嚮的深刻反思。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薛美蓮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體與行為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博士後研究員,於陽明交大生醫工程研究所開設「研究對象權益之保障與法律議題」課程。
 
蕭子健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係副教授與生醫工程研究所閤聘副教授,現任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審查委員、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委員、教育部IRB查核委員等。與薛美蓮博士共同開設 「研究對象權益之保障與法律議題」課程。

圖書目錄

推薦序01  蔡甫昌
推薦序02  林啟萬
推薦序03  周誌宏
作者序

第一章     以「人」為本——人體研究法篇
案例1我被「研究」瞭?
案例2審不審,有學問
案例3 我的身體我作主
案例4 病歷迴溯型研究

第二章     原力覺醒——原住民族研究篇
案例5我≠我們
案例6 誰同意纔算數?
案例7 「用得其所」很重要
案例8 結果發錶,修但幾勒!
案例9 關鍵步驟,不能省
案例10 公務進行原住民研究,也須先取得「YES」!
案例11 在田調之前的研究倫理

第三章     善惡一念間——人體試驗篇
案例12 人體試驗Quick Check
案例13 保護受試者權益
案例14 最後一哩路不鬆懈

第四章    白老鼠也有人權——藥品臨床試驗篇
案例15 搞懂內容很重要
案例16 招募廣告的限製
案例17 麵對試驗意外的發生

第五章    刻在心底的權益——醫療器材臨床試驗篇
案例18 一以貫之的受試者權益保護
案例19 醫材試驗的損傷因應

第六章    健康大數據——人體生物資料庫篇
案例20 臨時喊卡可以嗎?
案例21 安全,藏在細節裡
案例22 你的資料,誰來守護?

第七章    防堵隱私破口——研究倫理與個人資料保護篇
案例23 當心誤踩個資地雷
案例24 守護隱私,超前部署
案例25 別小看隱私危機
案例26 特殊個資,更要細心嗬護

第八章    見利思義——研究利益衝突篇
案例27 利之所在,不應是惡之所在

附錄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製署人體研究倫理審查會研究對象說明暨同意書
附錄2  研究用人體檢體採集與使用注意事項
附錄3 原住民族委員會「人體研究計畫諮詢取得原住民族同意與約定商業利益及其應用辦法」研究計畫送案申請錶
附錄4 原住民族委員會「人體研究計畫諮詢取得原住民族同意與約定商業利益及其應用辦法」第9條約定類別說明錶
附錄5 藥品臨床試驗受試者同意書格式
附錄6 醫療器材臨床試驗受試者同意書範本
附錄7  [人體生物資料庫名稱]參與者同意書參考格式
附錄8  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特定目的及個人資料之類別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470050
  • 叢書係列:管理與法律係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齣版序

  撰寫本書的此時,臺灣正麵臨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嚴峻考驗,國產疫苗正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冀望能解除國人染疫危機。然而,何謂人體研究、人體試驗、藥物及醫療器材臨床試驗?又受到哪些法規的保護與管理?相信是所有研究者(試驗者)及研究對象(受試者)都必須暸解的,也正是本書要介紹的重點。

  從人類的醫療歷史觀之,人的生命與健康和醫藥發展息息相關,於是醫學界為澈底維護生命權,不斷地進行醫藥的科學試驗或研究,希冀在預防與治療上達到最大的效果,而醫學之所以能獲得信賴,其中實施科學的人體試驗極具關鍵性,然人體試驗必須符閤倫理,否則恐怕無法為人類謀求福祉,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多起醫師利用戰俘進行人體試驗的事件,這些慘無人道的試驗,造成許多受試者身心受到嚴重傷害與難以抹滅的痛苦。因此,為兼顧醫學科學發展與維護受試者人性尊嚴及權益,訂定以「人」為試驗研究的倫理規範與法規顯得格外重要,《紐倫堡守則》(Nuremberg Code)、《赫爾辛基宣言》(Declaration of Helsinki)及《貝爾濛特報告》(Belmont Report)即是以人為試驗研究的三個重要倫理規範,其中在一九七九年的《貝爾濛特報告》中明列「尊重個人」、「行善」、「正義」等三個原則,皆落實在國內外許多人體試驗與研究有關的法規中。

  為瞭讓以人為對象的研究能夠符閤尊重個人、行善、正義等原則,並且確保研究對象權益受到重視,我國於中華民國(以下簡稱「民國」)一百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公布施行《人體研究法》,作為以人為研究對象所須遵循的基本規範。除瞭《人體研究法》外,我國以人為試驗研究的相關法規尚有《醫療法》、《人體試驗管理辦法》、《藥品優良臨床試驗準則》、《醫療器材管理法》、《醫療器材優良臨床試驗管理辦法》、《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與《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由於每個法規的立法目的、適用對象、適用範圍皆不同,對於研究者(試驗者)而言,恐怕會感到既複雜且難以正確適用,因此基於教育目的,也為瞭讓研究者(試驗者)在進行以人為對象的研究時,能夠澈底瞭解並保護研究對象(受試者)的權益,勢必須要一部適閤研究者(試驗者)研讀的法規教材。

  筆者秉持《論語》:「不教而殺謂之虐」的理念,希冀透過教育讓研究者能夠意識到研究對象權益保護的重要性並加以落實,於是近年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開設「研究對象權益之保障與法律議題」課程,以讓學生深入暸解有關保障研究對象權益的法規內容。惟法規條文多半偏嚮抽象艱澀、不容易理解,於是筆者嘗試透過Q&A 的情境案例解釋與應用法規條文,並帶領學生思考。而這樣的教學方式,獲得學生給予高度評價,皆認為可以更清楚知悉法規的規範。

  再者,以人為對象的研究必須擬定計畫,經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始得為之;暸解相關法律規定,亦有助於研究計畫的撰寫,以便順利通過審查,然而坊間卻似乎沒有一本齣版詳述保障研究對象權益法規的書籍,因此筆者決定撰寫本專書,以案例Q&A 及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相關法條規定,讓讀者易於理解,也能避免違反以人為研究對象的相關法規,冀能形成和善及尊重人權的研究環境。

  本書共分八章,架構如下:

  第一章〈以「人」為本:人體研究法篇〉。首先說明《人體研究法》立法目的,以及與其他法規的關係。其次,解說《人體研究法》有關研究對象權益保障的規定與倫理審查委員會的審查。最後,提齣如何使用和處理研究材料。

  第二章〈原力覺醒:原住民族研究篇〉。由於原住民族檢體的特殊性,經常成為研究對象,而且原住民族屬於易受傷害族群,必須特別保護其權益,重視研究倫理,是以本章將介紹我國對於原住民族研究的相關法規。

  第三章〈善惡一念間:人體試驗篇〉。本章將敘明如何進行人體試驗、如何保護接受試驗者權益,以及人體試驗施行期間與完成後的注意事項。

  第四章〈白老鼠也有人權:藥品臨床試驗篇〉。本章主要說明進行藥品臨床試驗時,如何保護受試者,以及臨床試驗招募廣告應注意原則、試驗計畫書,與受試者參加試驗後發生問題的處理。

  第五章〈刻在心底的權益:醫療器材臨床試驗篇〉。《醫療器材管理法》在民國一一○年五月一日施行,其中明確納入醫療器材臨床試驗相關規範。《醫療器材管理法》與《醫療器材優良臨床試驗管理辦法》如何保護受試者以及管理醫療器材臨床試驗,都是本章介紹重點。

  第六章〈健康大數據:人體生物資料庫篇〉。我國在民國九十九年二月三日公布施行《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其立法目的指齣:「為規範人體生物資料庫之設置、管理及運用,保障生物資料庫參與者之權益,促進醫學發展,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特製定本條例。」因此,如何保護參與者權益、管理人體生物資料庫與運用人體生物資料庫,便是本章關注焦點。

  第七章〈防堵隱私破口:研究倫理與個人資料保護篇〉。以「人」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可能會涉及蒐集、處理或利用研究對象的個人資料。本章將闡明《個人資料保護法》中有關個人對自身資料的權利;公務機關或非公務機關蒐集、處理或利用一般個人資料的要件;蒐集、處理或利用特種個人資料的要件。

  第八章〈見利思義:研究利益衝突篇〉。以「人」為對象的研究,若存在利益衝突的問題,將會影響研究對象的權益,因此有必要規範利益衝突的問題。本章說明管理利益衝突之重要性、利益衝突的類型及利益衝突的管理方式。

  (全文未完,詳見本書序)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