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二版)

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國際刑法
  • 歐洲刑法
  • 刑法學
  • 國際法
  • 犯罪
  • 刑罰
  • 法律
  • 學術
  • 二版
  • 法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Satzger教授錶現齣一套真本領:在有限篇幅內,毫無遺漏任何重要資料地說明跨國刑法,讓想接觸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的學習者立即瞭解這塊法律領域。―德國科隆大學Thomas Weigend教授(GA 2010, 118)

  如果想對國際刑法有基本學習與認識國際刑事司法現況的話,我會推薦這本書。―瑞士巴賽爾大學Sabine Gless教授(NK 2006, 155)

  刑事法常被以為是純屬內國法的學科。但隨手翻閱新聞,外籍人士犯罪、國際組織犯罪、跨境犯罪等層齣不窮,即可瞭解這種想像與今日現實脫節。又例如前南斯拉夫等地的戰爭事件,由特設之國際性刑事法庭進行審判,則涉及國際法犯罪與引渡。另外,2002年7月在荷蘭成立的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目前也審理諸多案件。從種種例子可看齣,刑事法已隨全球化趨勢,演變成一門國際學科,而這正是本書重點。本書計4編,共17章,分彆為緒論、刑法適用法、歐洲刑法及國際刑法。「刑法適用法」在探討德國刑法效力範圍。「歐洲刑法」分成歐盟刑事法與《歐洲人權公約》:前者結閤《裏斯本條約》,講述歐盟法現況;後者說明公約與歐洲人權法院裁判影響內國刑事法之部分。「國際刑法」在介紹國際刑法進展,以《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為基礎,另檢討德國法之因應。
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二版)——圖書簡介(內容不含原書) 書名: 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二版) (此簡介描述的圖書內容與“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二版)”一書的實際內容無關,旨在提供一個關於該主題的、獨立於原書的詳細學術著作簡介。) 導言:全球化背景下的刑法秩序重塑與區域化挑戰 在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化浪潮中,國傢主權的概念正經曆深刻的結構性重塑。跨國犯罪的日益復雜化、恐怖主義的全球蔓延,以及在衝突地區發生的嚴重暴行,使得傳統上以國傢為中心的刑法體係麵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這種壓力不僅要求國際社會建立起有效的跨國閤作機製,更催生瞭對超越國傢邊界的實體法和程序法規範的迫切需求。 本書正是立足於這一曆史背景,旨在係統、深入地剖析當代國際刑法與區域性刑法(特指以歐洲為核心的整閤性刑法體係)的理論基石、實踐演變及其相互間的復雜張力。我們關注的焦點並非對既有法律條文的簡單羅列,而是探究支撐這些法律體係運行的深層哲學基礎、權力分配邏輯以及未來演進的潛在軌跡。 第一部分:國際刑法的基石與範疇的擴張 國際刑法是研究各國國內刑法如何與國際法規範産生交集、衝突與融閤的學科。本捲首要任務是厘清其核心概念框架,並考察其管轄權理論的演變。 一、國際刑法的理論支柱與規範基礎 本部分首先追溯瞭國際刑法的曆史源頭,從紐倫堡和東京的戰後審判,到《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的建立,確立瞭“國際追訴的必要性原則”。我們深入探討瞭國際刑法作為獨立法域的地位:它是國際公法的一部分,還是滲透入國內法秩序的特殊法律工具? 關鍵議題包括普遍管轄權、屬地管轄權、被動國籍管轄權的現代闡釋。特彆關注國傢管轄權在麵對國際犯罪時的自我限製與讓渡——這是主權國傢在麵對普遍正義要求時所做齣的根本性司法政治選擇。我們批判性地分析瞭“管轄權衝突”的類型,例如當一國的國內法禁止的行為在另一國被允許時,國際司法閤作應如何協調。 二、核心國際犯罪的實體法剖析 本書對國際刑法中最為核心的四類嚴重罪行(Romes Statute 所界定的罪行)進行瞭細緻的實體法解構,重點在於罪責要素的國際化標準與國內法實踐的對接問題。 1. 種族滅絕罪(Genocide): 重點分析“意圖”(dolus specialis)的證明難度,以及在特定群體保護範圍界定上的爭議。通過對比多個國際法庭的判例,解析不同司法實踐對“意圖”的認定標準。 2. 反人類罪(Crimes Against Humanity): 考察其構成要件中“大規模或係統性攻擊”的要求。本部分深入探討瞭在非武裝衝突背景下,如何界定此類犯罪,以及針對平民或特定人口的攻擊模式的演變。 3. 戰爭罪(War Crimes): 區彆於傳統的日內瓦四公約,本書側重於國際習慣法中對非國際性武裝衝突(NIACs)中戰爭罪的逐步納入。我們分析瞭指揮官責任(Command Responsibility)在不同司法實踐中的適用範圍及其嚴格性。 4. 侵略罪(Crime of Aggression): 作為國際刑法的“旗艦罪行”,其復雜性在於需要國際政治機構的介入。本書探討瞭自《羅馬規約》首次激活該罪名以來,在追訴機製上的技術性障礙和政治敏感性。 第二部分:歐洲刑法的區域整閤與主權挑戰 歐洲大陸在後二戰時代,通過建立共同體和聯盟,形成瞭世界上最深化的區域法律一體化進程。歐洲刑法(European Criminal Law)的概念,涵蓋瞭歐盟法律對成員國刑事實體法和程序法的滲透、歐洲人權公約體係對刑事審判正義標準的設定,以及歐洲刑警組織(Europol)的運作機製。 一、歐盟刑法化的驅動力與工具箱 歐盟刑法化並非一步到位的統一,而是一個漸進式的“滲透”過程,主要通過共同立場(Common Positions)、框架決定(Framework Decisions)和指令(Directives)來實現。 1. 特定領域內的“指令化”刑法: 本部分重點分析瞭歐盟在打擊特定跨國犯罪(如恐怖主義、網絡犯罪、有組織犯罪、洗錢、環境犯罪)時,如何通過設定“最低標準”來協調各成員國的刑法典。我們批判性地考察瞭這一過程對成員國刑法自治權的擠壓。 2. 歐洲逮捕令(EAW)與程序保障: 歐洲逮捕令被譽為一體化進程中的“司法閤作奇跡”,但其對被告程序權利的衝擊也引發巨大爭議。本書詳細分析瞭 EAW 在實踐中對“雙重可罰性原則”的修正,以及成員國基於人權保障理由拒絕引渡的案例分析。 二、歐洲人權體係對刑事司法的重塑 歐洲人權法院(ECtHR)通過對《歐洲人權公約》(ECHR)的解釋,對成員國的刑事立法和司法程序施加瞭不可逆轉的影響。 正當程序(Article 6): 重點分析瞭審判時限、證據開示義務(Disclosure)以及平等武器原則在復雜刑事案件中的適用標準。我們特彆關注瞭對沉默權、律師在場權在偵查初期的保護力度。 禁止酷刑與不人道待遇(Article 3): 考察瞭對羈押條件、引渡風險(特彆是在涉及可能麵臨刑罰加重的風險時)的審查標準。 三、區域司法閤作機構的運作與限製 歐洲刑警組織(Europol)和歐洲檢察署(EPPO)是區域閤作的前沿。本書分析瞭 Europol 在信息共享、風險分析中的角色,以及其運作中涉及的數據保護和司法監督的邊界。EPPO 的設立標誌著歐盟首次擁有對涉及歐盟財政利益的犯罪進行獨立調查和起訴的權力,這一機製如何與成員國的傳統檢察權力共存,是本捲的核心探討內容。 第三部分:交叉地帶的張力與未來展望 國際刑法與區域刑法在本質上是兩種不同層級的法律規範,它們在適用、執行和衝突解決機製上存在天然的張力。 一、管轄權的競爭與“競次”(Comity)的邊界 當一個國際犯罪行為發生在某一成員國內部,且同時觸犯瞭國際公約、歐盟指令以及成員國自身刑法時,哪種管轄權優先?本書深入探討瞭“補充性原則”(Complementarity)在國際與區域層麵上的不同體現。國際刑事法院(ICC)與歐洲體係之間在案件篩選和接管上的實際操作,揭示瞭司法主權在具體案件中如何被協商和重構。 二、新興挑戰:數字主權與國際刑法 全球化也帶來瞭新的犯罪形式,特彆是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和跨國數字欺詐。本書分析瞭國際社會在確立網絡空間內刑法管轄權、證據開示和電子證據可采性方麵的共同努力與主要分歧。這涉及到對“網絡屬地”的重新定義,以及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執行已定罪的判決。 三、麵嚮未來的展望:規範的融閤還是衝突? 最終,本書提齣一個前瞻性的問題:國際刑法是否會繼續作為“最低標準”存在,而區域性法律(如歐洲體係)則作為“深化標準”發揮作用?或者,隨著國際法庭的成熟和區域法域的擴展,二者最終將走嚮某種形式的規範融閤?本書的結論指齣,這種張力本身構成瞭當代刑法發展的主要動力,未來需要更清晰的權力界限和更具包容性的正義敘事。 讀者對象: 本書適閤於國際法、刑法學、歐洲法學領域的學者、研究生,以及從事相關國際司法閤作與政策製定的法律從業人員。它要求讀者對基礎刑法理論和國際法框架具備一定的認知,旨在提供一個超越基礎教材的高階理論分析平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Prof. Dr. Helmut Satzger


  1966年生,通過德國第一、二次國考,在Passau大學跟隨Werner Beulke教授完成博士與教授資格論文,曾執教德國Bucerius Law School及奧古斯堡大學,2004年承接慕尼黑大學Claus Roxin教授的教席迄今。Satzger是研究歐洲刑法的先驅,其《刑事法之歐洲化》(Die Europäisierung des Strafrechts)乃歐洲刑法權威钜著。著作等身,主筆歐洲刑法(Sieber/Satzger/Heintschel-Heinegg, Europäisches Strafrecht, 2. Aufl., 2014)、刑法(Satzger/Schluckebier/Widmaier, StGB, 4. Aufl., 2019)及刑訴(Satzger/Schluckebier/Widmaier, StPO, 3. Aufl., 2018)等註釋書,亦為德國暢銷刑總書的共同作者(Wessels/Beulke/Satzger, Strafrecht AT, 49. Aufl., 2019―現有5種譯本),另擔任NStZ, Rechtswissenschaft, European Criminal Law Review等期刊主編。Satzger《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Internationales und Eruopäisches Strafrecht)於2004年齣版(2012年另發行國際英文版),2018年推齣德文8版,此即中文版的原版。

譯者簡介

王士帆


  現 職
  颱北大學法律係助理教授

  學 曆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經 曆
  成功大學法律係助理教授

圖書目錄

中文二版序/I
德文八版序(中譯)/VII
書評/XI
中文二版譯序/XIII
譯詞說明/XV
目錄/XXI
縮語/XXXIX
 
第一編緒論
第一章國際脈絡下的刑事法/3
 
第二章「國際刑法」的多元概念

一、概覽/4
二、國際刑法/4
三、超國傢刑法(尤指歐洲刑法)/5
四、刑法適用法/6
五、司法互助法/7
 
第二編刑法適用法
第三章刑法適用法的功能

一、刑罰權限依據/11
二、可適用之刑法(準據刑法)/11
三、多重刑事追訴之危險/15
四、刑法適用法與個彆刑法構成要件保護範圍的關係/17
 
第四章連係因素模式
一、國傢創設權限之權限/19
二、國際承認之原則/21
 
第五章德國《刑法》的刑法適用法
一、立法曆程/30
二、德國《刑法》第3條以下之基本指導原則/31
三、德國《刑法》第3條以下的釋義學定性/34
四、刑法適用法條文之「犯罪行為」與「行為人」/35
五、德國刑法適用於內國犯罪/37
六、德國刑法適用於外國犯罪/72
 
第六章德國犯罪構成要件保護範圍以內國法益為限/98
 
第三編歐洲刑法
第七章歐洲刑法基礎與基本問題

一、「歐洲刑法」之意義/105
二、歐盟法對刑事法的影響/106
三、歐洲刑法與基本權保護/111
 
第八章超國傢之歐洲刑法
一、歐盟現有製裁措施/126
二、歐洲犯罪刑法/129
三、「歐洲刑法」未來計畫/142
 
第九章歐洲法影響下的內國實體刑法
一、通則/146
二、針對內國刑法的歐盟一級法/150
三、針對內國刑法的歐盟二級法:尤其依《歐盟運作條約》第83條發布之指令/161
四、內國刑法條文參照歐盟法規/182
五、適用內國刑法時尊重歐盟法/197
 
第十章歐洲刑事追訴
一、歐盟刑事追訴機構/224
二、以相互承認原則為基礎的刑事司法閤作/240
三、資訊交換,尤其是可支配性原則/284
四、刑事訴訟法範圍之法律同化/286
五、附論:《歐洲刑事程序法宣言》/295
 
第十一章《歐洲人權公約》
一、歐洲理事會/298
二、《歐洲人權公約》/301
 
第四編國際刑法
 
第十二章國際刑法基礎

一、國際刑法概念/385
二、實現國際法刑罰權之模式/388
三、國際刑法與國傢之國際責任法/392
四、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刑法──所謂「條約犯罪」/393
 
第十三章國際刑法之曆史發展
一、1919年以前之發展/395
二、凡爾賽戰犯審判與萊比錫戰犯審判/396
三、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398
四、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402
五、冷戰與「轉捩點」/403
六、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405
七、盧安達問題國際刑事法庭/411
八、混閤法庭/412
 
第十四章國際刑事法院
一、法規結構/420
二、法院職責/420
三、管轄權/421
四、開啓法院運作(「啓動機製」)/424
五、補充性原則/435
六、內部組織/439
七、刑事程序/442
八、刑罰及執行/449
九、時效與判決確定力/449
十、法律政策評價/450
 
第十五章國際刑法總則
一、法源依據/456
二、解釋規則與罪刑法定原則/460
三、個人責任/463
四、國際犯罪行為之架構/464
五、正犯與共犯/483
六、上級責任/496
七、未遂與中止/499
八、不作為犯/501
 
第十六章國際刑法分則
一、滅絕種族罪/504
二、危害人類罪/517
三、戰爭罪/532
四、侵略罪/543
 
第十七章國際刑法在德國法之轉化與落實
一、德國《羅馬規約法》/556
二、修訂德國《基本法》第16條第2項/ 556
三、德國《執行「羅馬規約」法案》/557
四、德國《國際刑法》/558
 
參考文獻/ 583
 
附錄
一、德國《刑法》第3條至第9條(刑法適用法)/601
二、《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605
三、2010年坎帕拉會議決議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侵略罪修正案/670
 

圖書序言

中文二版序

  最近歐洲和世界政治的危機,並非對法律不著痕跡。所以,歐洲刑法與國際刑法也必須力抗人們數年前未曾思考過的新挑戰:應提及的是在歐洲若乾東歐政府的疑歐態度,以及反歐盟政黨在內國與歐洲選舉的上揚氣勢。此一趨勢在也許無可挽迴的英國脫歐事件達到最高峰。再者,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不再享有一如其成立後前10年受到的普遍支持與好感,諸多非洲國傢對這座國際刑事法院日益反抗隻是例證之一。

  盡管如此,「刑事法之國際化」已是法律教育不可輕忽的既成事實。這一發展的效應有目共睹:舉例而言,幾乎所有德國大學法律係現在都至少設有一個以歐洲刑法暨(或)國際刑法為教學重點的教席(Lehrstuhl)。歐洲大學的教學計畫,理所當然地建置瞭歐洲刑法與國際刑法領域的學習階段、課程和暑期學校。本書嘗試忠實地呈現上述發展脈絡,清楚、易懂地說明歐洲刑法與國際刑法的基礎及他們對內國法的影響。

  我接觸許多國外──特彆是非歐洲國傢與地區──的夥伴後,感受到除原始的國際性議題,諸如來自國際刑法、司法互助或刑法適用法方麵的問題,本來即受全球矚目外,歐洲整閤過程中浮現的刑事法爭議,也可能成為其他地區及當地未來整閤發展的正麵藉鏡或負麵教材。我這些想法,也正適用於颱灣和颱灣與亞洲鄰邦的關係。另外,在颱灣或其他地區的人權保護方麵,當然也會齣現與歐洲之公約國適用《歐洲人權公約》時可相比擬的問題。所差彆者,隻在於颱灣或其他地區所適用的國際人權基礎,是與《歐洲人權公約》內容近似的其他國際條約而已。所以,《歐洲人權公約》在各公約國法秩序裏的實踐,以及職司公約解釋的歐洲人權法院裁判,一定可以提供其他國傢與地區豐富又有益的直觀素材,以行對照,也許還能及早防患於未然。

  透過本書新增補和更新過的中文版,如果可以將德國與歐洲在因應當今刑事法新趨勢時所麵臨的問題及經驗,清楚傳遞給中文世界,我將非常高興。因此,我誠摯期盼颱灣的刑事法學在藉鑑德國與歐洲經驗後,批判性地處理新興問題及迄今所提齣的解決方案,並找齣自己的建設性對策,這些對策對我們德國和歐洲而言,可能也是開展寶貴之新討論和持續對話的起點。

  本書中文二版的問世,也全得感謝王士帆先生,他不但構思翻譯計畫,還承擔龐大的籌備與翻譯工作。他數個月來十分謹慎且堅持不懈,終於齣色地剋服這件極為艱辛的任務,我恭喜他並衷心緻謝。

  其次,我想感謝德國Nomos齣版公司與颱灣元照齣版公司,他們促成這本書有在颱灣翻譯齣版的機會。於此,我要特彆感謝元照齣版公司及其負責同仁們細心、流暢與專業處理中文版的齣版事宜。

  最後我想說的是,為瞭便利中文讀者使用本書,我有架設一個輔助網站,裏麵包含所有重要英文和(或)德文的法律規定、條約和文件。中文網址如下:www.satzger-chinese.info

Helmut Satzger
慕尼黑,2019年10月

德文八版序(中譯)

  在國際和歐洲脈絡下的刑法,絕不是一個單純以國內理解為齣發點的「真正刑法」裏的異國邊緣現象。「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在研究和教學上已被公認為是一門獨立且應受重視的學科。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的內容、法律和法律政策的發展,反映在一般的政治動態:一方麵,難以否認也必須使用刑法手段製止恐怖主義、人口販賣、電腦犯罪與其他跨國重大犯罪。不可讓最嚴重的國際法犯罪逍遙法外也是普遍共識。因此,「冷戰」結束後,越來越多國際刑事法庭應運而生。另一方麵可以看到,國傢主權日益受到重視,迴歸民族國傢的聲浪興起,許多國傢的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的權力增加,尤其是在歐盟內部。於此,英國的脫歐決定成為一個清楚的指標。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分離主義運動,導緻西班牙中央政府為瞭追究政治對手的責任,甚至使用歐盟逮捕令。在一些東歐國傢,公開反歐的執政黨政府和歐盟、歐盟法以及歐盟法院裁判時起衝突,但德國和法國為《愛麗捨條約》締約55週年舉行盛大和象徵性的慶祝活動,許諾深化歐洲整閤。

  即使在國際刑法背景下,過去幾年來纍積的實際成功發展也並非風平浪靜,這裏也越來越多次談到「危機」。正由於提交國際刑事法院情勢的選擇必要性,使許多非洲國傢倍感歧視。不久前,這種憤怒在一個非洲國傢成為首位退齣《羅馬規約》的締約國時,達到瞭最高點。

  上述簡短說明已錶明,有多少因素(尤其是非法律因素)對於任何方麵都是現代法律領域的「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具有決定性的。在政治和法律之間的邊界範圍,扣人心弦的問題和狀況層齣不窮,研究這個法律領域頗令人心生嚮往。對此,為瞭盡可能清楚、易懂地──當然也有批判性──呈現當前的發展,同時以適當的重點結構,將幾乎無窮無盡的素材限製在閤理程度,本書的新版麵臨相當睏難的挑戰。

  除本書所有領域的更新需求外,另有重要的法律變化應以新版呈現,對此重要補充例示如下:

  在歐洲刑法領域,決定設立歐盟檢察署可能是最亮眼的革新,歐盟檢察署未來的活動,至少在保護歐盟經濟利益之犯罪方麵,勢必直接涉及和影響內國刑事訴訟。另一方麵,歐盟法院和幾個國傢的憲法法院(尤其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和義大利憲法法院)已作齣眾多特彆是在刑事司法閤作開啓新篇章的裁判。最後要指齣,歐盟法對於國傢法律的全麵優先權已經動搖,至少歐盟國在國傢的憲法認同時是如此。可預期,這一新的發展對「在相互承認原則適用範圍內,可否使用一般公共秩序權衡」這個問題,也會有顯著影響。

  在國際刑法應強調的是侵略罪,《羅馬規約》現在對侵略罪的定義,要迴溯到2010年在烏乾達首都坎帕拉(Kampala)召開的審查會議。不久前,《羅馬規約》締約國大會於2017年12月14日決議開通對這一犯罪要件行使審判權之路(2018年7月17日開始)。德國立法者透過改革《國際刑法》(VStGB),也將這一新的侵略罪轉化成德國國內法,但它同時甚至積極立法製定超越《羅馬規約》的新構成要件。

  迅速與不復雜地取得各個最新法案、法院裁判及其他重要文件,是使用本書來進行有效率、成功研究的條件。因此,如前幾個版本所見,有搭配本書的時常更新資料的網址,這次也藉由八版的問世而有全麵的更新。網址為:http://www.lehrbuch-satzger.de

中文二版譯序

  中文二版是翻譯2018年德文八版(Helmut Satzger, Internationales und Europäisches Strafrecht, 8. Aufl., 2018)。中文二版離2014年中文初版(翻譯2013年德文六版)發行也纔5年,5年一瞬,卻學無止盡。

  翻譯吃力不討好,在學術圈無行無市。這本中譯書能順利挺進二版,我由衷感謝Satzger教授充分信賴和元照齣版公司不計成本相挺,另感謝助理林宜潔、翁鈺琳校對。若有翻譯不當,歸責在我,對任何指正都虛心檢討並深錶謝意。

王士帆
颱灣新北市三峽,2019年10月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內容涵蓋麵廣泛,從國際刑法的基本原則到歐洲各國的具體製度,都做瞭詳盡的闡述。然而,對於我們這些在法律係學習的學生來說,有時候會覺得內容比較學術化,而且缺乏一些比較生動的案例來輔助理解。例如,在談到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時,書中詳細列舉瞭相關的條約和國際法原則,但對於過去曾經發生的、具有代錶性的國際刑事案件,以及這些案件是如何影響國際刑事法院的運作和發展的,就比較少有提及。我希望這本書能增加一些引人入勝的案例研究,透過具體的案件來解釋抽象的法律概念,這樣對於我們學習和記憶來說,會更加有效。

评分

這本書實在太厚重瞭,拿到手就覺得沉甸甸的,一看目錄,更是嚇瞭我一跳。我本來是想找一些關於國際犯罪的案例分析,或是歐洲各國在打擊組織犯罪上的一些比較新穎的做法,但翻瞭翻,發現內容的學術性非常強,很多地方用瞭大量的理論和學說,對我這種比較偏嚮實務應用的人來說,光是理解那些概念就要花不少時間。書中的條文解釋和學術爭議的呈現,雖然嚴謹,但對於想要快速瞭解國際刑法在實際操作中如何運用的讀者,可能會覺得有些吃力。例如,關於國傢管轄權的論述,就非常深入,包含瞭主觀、客觀、保護、普遍原則等,光是這些原則的鋪陳和權衡,就佔據瞭相當大的篇幅,對我來說,這部分雖然重要,但有點難以消化,希望能有更多實際案例來輔助說明,讓理論與實務的連結更緊密一些。

评分

我嘗試閱讀這本書,是希望能找到一些關於國際犯罪的比較法研究,特別是關於各國在追訴貪腐、詐騙等新型態犯罪時的法律差異和挑戰。書中確實提供瞭大量的法律條文和學術觀點,但對於這些法律條文在實際運用時所產生的具體爭議,以及不同國傢在解釋和適用上的差異,並沒有深入的案例分析。例如,在追訴跨國的金融犯罪時,各國對於「犯罪所得」的定義、扣押和沒收的範圍,以及如何協調不同國傢的法律,書中雖然有所提及,但缺乏足夠的實證研究來佐證。我期待看到更多真實的國際訴訟案例,以及這些案例如何推動國際刑法的發展,這樣纔能更深刻地理解國際刑法的實踐。

评分

這本書的架構非常完整,從國際刑法的基礎理論,到各國刑法的具體實踐,幾乎涵蓋瞭所有相關的麵嚮。但是,作為一名在地方檢察署工作的檢察官,我比較關心的是,在實務上,當我們遇到涉及外國的刑事案件時,究竟有哪些具體的執行層麵的挑戰。例如,在證據保全、犯罪人引渡、國際司法閤作的流程上,書中提供的資訊相對抽象,很多時候隻是提及原則,但對於具體的操作細節,例如需要準備哪些文件、透過哪個管道申請、時效性的問題等等,就比較少有著墨。我希望這本書能更貼近第一線執法人員的需求,在實務操作層麵提供更具體、更可行的指導,這樣對於我們在處理類似案件時,肯定能提供更大的幫助。

评分

從歐洲刑法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深度確實讓人印象深刻。它詳細梳理瞭歐洲刑法發展的脈絡,以及不同國傢在刑事法律製度上的異同,這對於我們理解歐洲在人權保障、司法互助等方麵的努力非常有幫助。不過,我個人比較在意的是,在人權保障這一塊,書中對於歐洲人權法院的判決是如何影響各國國內刑法規定的,並沒有做太過深入的探討。例如,在程序權的保障上,歐洲各國的實務做法是否有共通的趨勢,以及這些趨勢是如何在本書的體係中體現的,我期待能看到更多這樣的連結。同時,對於歐洲在打擊跨國犯罪,例如洗錢、恐怖主義等議題上,所建立的共同偵查機製或情報共享平颱,其運作細節和成效,若能有更多篇幅的介紹,相信對讀者來說會更有啟發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