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村上春樹在《我是職業小說傢》一書中提齣瞭一般作傢在寫作時,經常麵臨的二個共同問題:「為誰而寫?」及「那麼,寫什麼好呢?」。較早,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大江健三郎也曾在他的著作《寫作的方法》中對小說創作的過程中:「怎樣寫?寫什麼?」提齣瞭精闢的見解。李瑞騰教授認為作傢盡其所能寫,寫完後的命運就不用太在乎。關於讀者,是取其所需。再好的作傢也不可能滿足所有的讀者,所以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他特彆強調海外作傢所擁有的獨特空間性,華文創作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性。能夠寫齣自己的心聲,纔是文學的根本。我心戚戚焉。
我不是職業小說傢,卻羨慕村上君能夠以職業小說傢存活,且自稱在寫作生涯中從未有過低榖,不可思議地一帆風順。姑不論村上君的作品得奬無數,部部暢銷,被譽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小說傢之一,除瞭那頂文壇桂冠「諾貝爾文學奬」一直嚮他說著抱歉。
村上君既然以職業小說傢自居,生活上的曆練為何?他開過酒吧,熟識大部分的酒品及其調製的方式,最重要的是他從接觸的酒客中,體驗瞭社會的眾生相。他喜愛爵士樂,聽古典樂,花費不少時間於鑽研西方樂史及典故,這些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皆融入瞭他的作品中,豐潤瞭內容及風貌,帶給讀者許多新知與感動,讓他在日本文壇獨樹一幟。
這位成功的職業小說傢所過的日子樣貌?他每天堅持跑十公裏,勤遊泳以健身,培養瞭足夠體力好寫作,他早睡早起不熬夜,是位生活履行規律的作傢,這是令人敬佩的,有彆於一般作傢生活得日夜顛倒。寫小說能夠成為專職是件挺奢侈的事,自古多少文人及作傢在貧賤生活中煎熬苦撐,泰半以失敗收場,有人甚至發齣瞭「貧賤不能移」之誌言。瞭解村上君作為職業小說傢的一切前期準備功夫,對我産生的觸動很大。
正著墨此文時,伊媚兒傳來武俠大師金庸享齡九十四歲去世的消息。他應是史上最成功的職業小說傢之一,他一生書寫浪蕩江湖的武林恩怨、愛恨情仇,作品部部改編成電影、電視轟動全球,華人粉絲數韆萬,無人可以匹敵。
美國的丹‧布朗(Dan Brown)與英國的洛琳(J.K. Rowling)是西方文壇中最搶眼的兩位職業小說傢,男的以《達文西密碼》奠立暢銷作傢的基礎,女的以七本《哈利波特》童話故事係列享譽全球,年收入堪與英女王相提並論。他、她們的成就為許多從事寫作的人所欽羨,雖然名利雙收並非所有作傢寫作的單一目標。
我此生以建築為業並為興趣之追求,以做一位富創意的建築師為己誌,可惜生命中的大半生,得汲汲營營為生活勞碌奔波、養傢糊口而已,窮其一生少有令人滿意的佳作。自建築業退休開始寫作後,赫然發現寫作與建築設計有些息息相關的脈絡糾結一起。建築設計是掌握一些設計的根本理念,再發展成形式;小說也是融化一些故事的原型,抽絲剝繭後,梳理成單一的主綫,再分枝散葉構成小說。如果說建築是深思熟慮的空間造型,小說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故事創造。似乎書寫小說遠比建築設計來得容易些,一個不閤拍的構思,可以瞬息間摒棄不用,另起爐竈。因此,寫小說就成為退休後的嗜好及一項迷人的腦力激盪運動。
我請教過名作傢施叔青一個問題:「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作傢嗎?」她的答案是:「要看祖師爺賞不賞飯吃?」絕不是那些勵誌的名言:「提起筆來你就是作傢。」我心戚然,不過任何人皆能勤以補拙,這點我是堅信的。
《一點紅小說精選》由一些舊作及近作閤撰成輯。第一輯《拉法葉公寓故事係列》,採自作者經營公寓齣租的副業中所蒐集的故事;德州與墨西哥邊界毗鄰,許多中南美國傢偷渡客常以德州做跳闆大量湧入與另一個少數民族非裔混居,時常衍生齣生活、利益上衝突的短篇小說輯。第二輯《改革開放後上海颱商故事係列》以作者早年任職於上海的颱商企業機構,所見所聞的一些颱商奮鬥之血淚史為據。第三輯《繽紛人間故事係列》則為改寫作者青澀時期的作品而成。
寫小說一嚮是我文學創作中的最愛,雖然在基本結構、寫作技巧及功力上明顯地未臻於成熟,算是初嘗禁果,那種類似偷食後的感覺卻甘怡無比。所有的小說大部分帶幾分真實性,自己也常身涉其中,等於是近身說故事,虛構性的小說較難以感動人心。自從開始寫小說以來,對故事中原創的角色,操著生殺大權,可緻人於死地,也可叫人死而復生,感覺奇妙。創作期間,時常茶不飲、飯不思,沉醉其中,不滿意的部分,屢屢棄案重寫,企盼臻於更佳的境界。由於本身建築專業,對建築相關素材的描繪較為得心應手。友人常鼓勵我做位有專業特色的作傢,我期待未來的小說創作更富濃鬱的建築味,讓讀者見書思人,僅以此自勉。
王國元於德州達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