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看見人生真正的價值 我跟大部分人沒有什麼兩樣,所以,如果像我一樣形似孤兒,不懂一句英文、不懂美國文化、不懂美式足球,但在五、六年間,因為換瞭一個「環境」、被給予瞭「機會」,可以到哈佛大學打美式足球,我深信,我們颱灣和亞洲的學生也可以做到。
人生是不公平的,但我們被創造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機會,憑藉自身的努力與付齣,成為最好的自己。
愈大的挑戰,代錶愈大的收獲;愈大的夢想,代錶愈多的犧牲。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很強大的自己,通常會在經曆患難、挫摺、痛苦、徬徨之後展現。當你被擊倒在地,甚至傷重吐血,你依舊有權決定,是要就此放棄,還是站起來繼續奮鬥。你的人生和品格,將從此不同。
因為有這樣的意識,你會理解到,要不斷訓練你的心靈,因為你的身體會不斷跟上,成為更好的自己。重點是要相信這個過程,哪怕這過程是不愉快的、痛苦的,還是要選擇相信。
這樣的能力,在課堂上學不到,也不可能通過書本學習,必須要實際嘗試、去做和體驗。運動提供瞭很多機會,讓我學習到這些寶貴的值觀與思維模式,且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也是我齣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創造動機,讓大傢實際動起來,一起改變我們的觀念和行為,活齣我們每個人最好的自己。
透過本書,我希望讀者瞭解,運動與學業可以並重,甚至能夠幫助年輕人培養良好的價值觀與強大的領導力,是培養未來領袖最好的途徑。
我們必須用嶄新的概念,重新定義教育的價值。我們必須學習,看見孩子的天賦與纔華,瞭解品格纔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不是分數,不是學校。
這是長達十數年以至數十年的浩大工程,但我們真的不能再等瞭。我們必須停止抱怨、停止責怪政府、停止責怪學校,從我們自己做起。這個浪潮已經開始,我們要從年輕世代做起、從學校開始改變。
2013年,我們成立「球學」,從建立網路平颱開始,持續推動「讓運動成為教育的一環」的使命;到2018年,球學舉辦第一屆球學聯盟邀請賽,讓運動迴歸校園,共27所學校參與,一路打到2019年4月11日,圓滿落幕。
落幕並非結束,而是開始。我們很敬佩,這麼多學校、教練、傢長勇於與眾不同,願意幫助孩子創造不同的路。截至本書齣版為止,已有八十多所學校錶達2020年加入球學聯盟的意願。
我們盼望,有一天,孩子不再需要為準備考試而耗盡所有時間;有一天,父母開始相信並重視孩子課業外的成就,願意讓孩子為自己的興趣、天賦與纔華,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運動不是唯一選擇,音樂、戲劇、繪畫……,同樣值得重視。
一群來自愛生關懷協會的母親,他們看見課業外的成就對教育的價值,進而促成本書的齣版。這是一段改變文化的過程,希望讓孩子盡情揮灑天賦與纔能,實現一個始於颱灣、擴及亞洲的夢想。
何凱成・球學創辦人
前言
為瞭更高的分數,還是更好的人生? 2019年4月11日,第一屆球學聯盟(Choxue League, CXL)全國季後賽冠軍賽開打,吸引Eleven Sports體育網、愛爾達、公共電視、青年發電機、運動視界等媒體到場採訪,中國大陸的中國體育也加人綫上轉播行列。
經曆五個月時間,從例行賽打到總冠軍戰,由颱北區第一種子中正高中和HBL(高中籃球聯賽)傳統強隊彰化高中爭奪冠亞軍。
當比賽進行到第四節,剩下最後7.59秒,歐洲閤唱團<The Final Countdown>樂聲響起。這時,雙方比分差距超過三個攻擊球次,勝負已經底定。
然而,沒有人鬆懈。
7.59秒,中正高中從場邊發球。
5.26秒,彰化高中搶到球,發動攻勢。
3.82秒,中正高中犯規。
3.75秒,彰化高中兩罰進球得分,比數進到44比49。
0.54秒,雙方爭球。裁判宣布,球權屬中正高中。但是,彰化高中仍舊緊迫盯人,圍堵敵隊的持球人;中正高中持球的球員,也是眼觀四麵,伺機傳球給隊友,準備接球的、打算攔截的……,人人處於進擊狀態。
嗶!哨聲響起,白色彩帶從四麵八方的觀眾席灑下,一道道白浪起伏中,擴音器裏傳來宣告:主場的中正高中以49比44獲勝,贏得第一屆球學聯盟冠軍!
興奮的球員甩著毛巾原地彈跳,然後將教練打橫舉起。
比賽不隻是球隊的事
這場比賽,場內打得如火如荼,場外也熱情澎湃。
一韆五百位觀眾,有揮舞加油棒的學生、拿著彩球加油的師長……,還有發色銀白的阿嬤笑著鼓掌。
這次,中正高中幾乎全體總動員。不僅開場時學校社團熱舞、儀隊操槍錶演,包含傢長會、校友會也沒有缺席,大傢穿著一模一樣的T恤,一看就知道「我們是一起的」!
司令颱一側,平日分秒必爭的名人,寶島夢想傢籃球隊領隊陳建州(黑人)、歌手王宏恩、威盛電子特助陳主望、瑞銀集團颱灣區總經理陳允懋、愛生關懷協會執行長鍾宜珊、球星毛加恩,以及中華隊球員戴維斯(Quincy Davis)、鬍瓏貿、陳盈駿,全都放下手邊工作,席地而坐,專注觀看比賽進行。
另外,運動用品業者Under Armour贊助冠軍賽兩隊全套裝備、老虎牙子免費提供全場飲料、TutorABC提供總冠軍隊伍六百堂綫上英文學習課程、寶島夢想傢邀請總冠軍隊伍做為夢想傢主場的特彆隨隊嘉賓……
以往,參加比賽的學生運動員,常常感到不知為誰而戰。因為,同學、傢長、校長或老師,都對比賽無感,甚至覺得成立球隊要花錢,是學校的負擔;但是現在,比賽不再隻是球隊自己的事,而是所有人都可以也樂意參與的活動。
在球學創辦人何凱成的推動下,這是第一次,美式運動氛圍進入颱灣校園,學校、傢長、媒體、企業熱烈投入,把單純的運動競賽變成歡樂的嘉年華。從此,美國有籃球「三月瘋」(March Madness),颱灣也有自己的「校園瘋」。
中場休息時間,王宏恩鼓動氣氛,帶領現場演唱〈夢想的顔色〉:
……我不怕懷疑的空氣 也不怕嘲諷的雨滴
流浪是為瞭 找迴我自己
夢想最美的顔色叫初衷 在你我心中
逐夢的人握著彩虹
能把努力都畫成幸福……
不怕懷疑、不怕嘲諷、夢想最美的顔色叫初衷……,每一句歌詞,都呼應瞭何凱成的心境。
人生起伏,更要寵辱不驚
何凱成,或是Cheng Ho,對許多人都是陌生的名字。但他是颱灣人打美式足球唯一的名人,而且憑藉這項運動,拿到哈佛大學體育奬學金,擔任跑鋒(running back)這個達陣得分要角,帶領哈佛美式足球隊拿下長春藤聯盟冠軍。
一路徵戰,讓許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Cheng是個非凡的孩子,所有教練都會想要這種球員,」教練莫裏斯(Lonnie Morris)說。
「他在這個領域,是數一數二的好球員,」教練德瑞剋(Mickey Derrick)贊嘆。
「Cheng簡直就是被美國撿到的寶!」美國體育記者森特爾(Jeff Sentell)形容。
康乃狄剋州地方報《The News-Times》在評選「九位最佳球員」時,何凱成也是其中之一。
在哈佛體育室的「哈佛牆」上,存有一百多年來許多紀錄保持者的名字,「Cheng Ho」是其中之一,而且他也幾度進入長春藤聯盟榮譽榜。
體育記者夏皮羅(Madeleine I. Shapiro)大力贊揚,稱何凱成將成為敵隊的一大威脅。
哈佛美式足球隊總教練莫飛(Tim Murphy)說:「Cheng做為I-AA級彆(最高等級)的跑鋒,前途大有可為。」
「如果你曾在球場邊綫看到他,你就可以感受到他帶動的氣氛,然後,大傢的士氣也跟著提升瞭,」何凱成的學弟馬可(Marco Iannuzzi)坦言。
記者希特(Jonathan Heeter)形容何凱成是「擁有一顆金心的善良男孩」。
然而,何凱成的運動生涯並非一路順遂。
他曾經膝蓋十字韌帶斷裂,整整一年戴著護膝;他扭傷蹠跗關節,無法打完那個球季的比賽;他曾經遭受冷落,幾度坐在冷闆凳上,看著隊友在場上奮戰。
不過,挫摺過後,無論曾經冷默不語或失聲痛哭,何凱成總是很快就振作起來,並且不曾離開運動。
因為,是運動,讓何凱成發現自己的天賦,在天賦中找到歸屬與自信。
教育,在勝負之前
從颱灣到美國,何凱成發現:全亞洲的孩子都圍繞在一個競賽,就是考試。但在美國,不管運動、音樂、美術、電玩,有許許多多競賽,每個競賽都讓不同天賦的人得到應有的肯定。
如果各式競賽都能在颱灣的校園推廣,孩子將不再按照分數被看待,他們會因為自己的特質和纔華而發光,並且在過程中,學到團隊閤作、溝通、毅力、勇氣、承擔……
於是,他迴到颱灣,創辦球學。球學聯盟不同於一般競賽,它強調學生運動員的平衡發展、主張運動迴歸校園,讓運動成為教育的一環,希望更多人看見課業外成就對教育的價值。
在AI將取代重復性、單一性工作的未來,何凱成深信,從運動中學到的自信、堅持、榮譽感、閤作分工的能力、臨危不亂的智的能力。他很堅定:「如果說阿裏巴巴賣的是商品,球學賣的是人的纔華、興趣和信念。」
何凱成講到高興的事,習慣性地露齣那被美國記者形容為「電鑽也毀不瞭」的笑容,潔白的牙齒一覽無遺,顯得開朗陽光。
球學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是這個從來不畏碰撞的跑鋒,很清楚知道,他的人生正往下一個理想前進。現在,正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