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心連動的東亞曆史世界
文◎甘懷真(颱灣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圖解東亞史》的中譯本即將問世。承易博士齣版社主編之囑託,為本書寫序,並嚮讀者略加介紹。多年來,我一直推動曆史普及教育,或稱「曆普」,尤其是以中國史為主的東亞史的曆史教育,故樂意嚮讀者推薦本書。
據我所知,《圖解東亞史》一書是易博士齣版社繼《圖解哲學》、《圖解心理學》、《圖解社會學》等書之後,另一本圖解係列的曆史普及書。日前,颱灣社會激情地討論高中曆史教科書,沒有人會否認高中曆史教科書對於曆史教育的重要性,我自己也正是教科書的作者之一。但颱灣當下需要的不是一本由國傢所推齣的教科書,而是民間社會所呈現的多元思考觀點下的各類專書,且是優質的普及書。而目前颱灣的史學界由於法規的束縛,學院中的學者多僅能緻力於專業的研究。故藉由翻譯外國的曆史普及書也不失為一種突破的方式,或許能為颱灣的曆史教育帶來一絲新氣象。至少我是這樣期待著。
本書作者宮崎正勝教授任教於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學,是日本的師範體係齣身,長期從事曆史教育與曆普書寫作,尤其是以中國史為中心的世界史,成果斐然。日本有很好的曆普書寫作發行的傳統,我想不用提供數據,隻要各位有機會去逛日本的大型書店,應該會驚訝於日本的曆史普及書的質精量多。日本曆普書的發達與專業,是颱灣文化界要迎頭趕上的。我也希望將來有更多的日文曆普書能在颱灣翻譯齣版。
「東亞史」對於許多讀者而言,或許有些陌生。我因近年來,負責颱灣大學新設立的「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若乾行政與研究工作,故也積極推動颱灣的東亞史研究。東亞史一詞及其概念源自日本。自十九世紀後期起,有一些日本有誌之士在麵對西方帝國主義時,不隻思考日本的命運,也一併思及中國及其周邊地域,於是有「東洋」與「東亞」概念的形成。在前近代,中國及其周邊地區,尤其是今天的日本、韓國與越南等國,是一個「曆史世界」。即這個地區做為一個整體,其文化發展有彆於其他「曆史世界」,如伊斯蘭世界、基督教世界等。遺憾的是,日本的軍國主義者利用「東亞」概念發動侵略戰爭,使二次大戰期間,東亞地區生靈塗炭。這也使得「東亞」一詞在戰後的某些場閤成為禁忌。
在戰後的新時代,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史」的呼聲高漲。誠然,未來的曆史教育是以世界史為主軸。然而,也如戰後東亞史研究的奠基者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西嶋定生所說,我們要將國傢的曆史放入世界史的視野中,但前近代的世界是復數的世界,各有其發展的法則。而中國與日本是屬於「東亞世界」。也在這些東亞史先驅的努力下,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相較於其他學術社群,更重視東亞的整體觀點。但我要提醒讀者的,東亞做為曆史學的概念,其空間範疇為何,自可因不同的研究目的而有不同的定義。如有些學者在談「東亞民主」時,此東亞可能包括印度。而日本的東亞史之東亞,通常是指中國及其周邊的農業地區,主要包括日本、韓國與越南。
我也強調東亞的視野與方法。十九世紀以來,曆史學的主流是國彆史,如中國史、日本史、法國史等。但「民族(國傢)」(nation)卻是一個起源於西歐的近代事物。如果我們僅以國傢的框架去思考曆史,如以當代中國的空間概念去思考中國曆史的發展,即使沒有誤解,也留下太多盲點。好比儒學源於中國,但在曆史上,其發展的範圍並不以中國為限。曆史上沒有「中國儒學」的概念。又如本書所提及的近世「東亞海上貿易」,這些曆史事實既不屬於中國,也不屬於日本、韓國,卻對這些國傢影響深刻。過去的中國史研究少談東亞海域,即是受限於國彆史的視野。
東亞史是一個钜大的學術分野,自可以有不同的立足點。本書作者宮崎正勝教授是站在中國史的立場上,考察東亞曆史。即作者自序所說的「以『中國世界』為中心的東亞曆史。」故本書的重點置於中國的政治、社會與文化發展如何與周邊地區互動。我想這個層麵是過去教科書少著墨,而颱灣讀者應該重視與感興趣的。過去颱灣的中國史研究太強調中國做為一個自我完成的體係,其實中國的各種政治運動與社會經濟發展經常猶如波心,震盪及於日、韓等國。另一方麵,中國周邊的曆史躍動,也屢屢撼動自以為不動的「天朝」。
在曆史學說競逐的今天,不可能有一本曆史專書代錶史學界的共識。本書所言雖然許多地方仁智互見,但多有所依據。而且像這樣「圖解」的書,方便閱讀與思考,必定是將來各類知識普及書的趨勢。我希望讀者在繁忙的正業之餘,能在一個禮拜內讀畢本書。然後對曆史學産生更大興趣,進而接觸五花八門的曆史圖書。如果是這樣,這本書就算成功瞭。
甘懷真
2004年12月12日於颱大曆史係研究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