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將黑資料攤在陽光下 曾在二○○○年奪得奧斯卡多項奬座的電影《神鬼戰士》(Gladiator),是由名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與金奬影帝羅素.剋洛(Russell Crowe)閤作的劇作之一,或許有不少讀者和我一樣,不知不覺看過多迴。電影主角麥西穆斯不僅忍辱格鬥取得勝利,更貫徹信念要完成老皇遺誌,捍衛自身榮譽,化身羅馬正直靈魂,讓劇情格外賁張。
巧閤的,《血色嘉年華3》中的重要組織「劍黨」(Gladio)與美國及北約組織策動的代號計畫(Operation Gladio),原意就是羅馬軍團百夫長所持用的那一把粗厚短劍,也是電影主角手上武器。研究義大利近代有關劍黨的公開文章論述,描述這群神祕成員,也常用Gladiator 稱之,該組織座右銘為“SilendoLibertatem Servo”,「保持靜肅,我捍衛自由」的主張,似穿越在虛構情節與真實曆史之中。
作者用相當篇幅將美國中情局CIA與英國密情局MI6,以及後來北約組織共同組建的後盾策略(stay-behind),奧援祕密組織,暗中左右義大利政局不至遭共産主義與第五縱隊破壞,以虛構故事架構,透過美軍女軍官荷莉.博蘭追查,逐層掀開從父執輩開始的祕密,以及自己與軍官父親接連受生命威脅的原因曆程,協助讀者探索情報工作的灰色地帶。
劍黨成立首要任務,在影響義大利一九五八年國會大選,之後也達成目的,讓右派天主教民主黨掌權,然而一九六一年電視時代首次當選美國總統的約翰.甘迺迪,以其民主黨色彩有意讓義大利政局往左轉,與CIA主管有過爭論,不支持劍黨擅自行動,使一九六三年四月義大利選舉變色,社會黨與共黨席次大幅增長。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甘迺迪總統欣喜之餘,立刻在七月一親赴羅馬訪問,所到之處群眾夾道歡迎,盛況空前,更會見甫就任的教宗保祿六世,這段曆史影片在youtube 上仍可追溯,但甘迺迪的立場也引起若乾右派人士不滿。豈料,甘迺迪總統迴美國不久,十一月二十二日在達拉斯市遭暗殺,至今仍是世紀懸案。
美國與北約組織培植這樣的側翼部隊,涵蓋西歐與北歐,作為美蘇對峙時代的「冷戰戰士」(ColdWar Warriors),意在避免歐洲被蘇聯滲透,成員並非隻有身手矯健的戰鬥人員,其實以不同身分綿密遍及各國政要、金融界,擴及軍警與司法體係要員,甚至媒體記者也在其中。共黨勢力雖未能真正入侵歐洲,但作者似藉著小說,意指美國乾預歐洲政局的手段。書中提及的地下組織P2與劍黨計畫,直到一九九○年纔陸續終止、解散,相關檔案逐漸攤在陽光下接受檢視調查。研究這段曆史的專傢發現,包括前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也曾經齣現在P2會員名冊上,許多城市都設有分支單位隱藏在巷弄,而筆者曾赴義大利採訪的幾個地點,包括港市Bari,亦存有建築舊址,當時似已與之擦身而過。
然而,這樣時代産物下的組織,作者似乎認為並未消散,而透過筆下如共濟會等祕密組織轉為在各國繼續潛伏,究竟是情治單位不再採此策略?還是另有其他方法存續這些戰鬥力量?留下相當大的想像空間。組織掌控嚴密,不容許背叛,必須保持靜默的特性,作者特彆在書中安排金融界人士在威尼斯遭私刑處決,引為詮釋,而在真實世界中,有研究者發現,一位曾任劍黨某單位指揮官Renzo Rocca,在一九六八年因涉案願意齣麵接受司法調查,但就在齣庭應訊前一天被發現死於自宅,死因可疑。
作者虛構的嘉年華網站原欲以麵具概念,遮掩大眾遂行各種私密行為,甚至是見不得光的事,似乎無所不能。但創建者發現,數位時代的今日,陰謀分子可以從網路、手機與各類係統管綫滲透進行破壞,而省思網路的工具性是否逾越原先的目的。這部作品也提醒讀者,自古至今,破壞、暗殺、打擊政敵,或撼動政權的技法不會消失,隻有進化,現在不一定需人身執行,可用機器與網路代勞。當然,這並非隻有陰謀者會運用,國傢政府也會,究竟誰是道?誰是魔?誰高一尺、誰高一丈?未來陽光下與隱藏中的,誰能看清?
◎餘佳璋(國際記者聯盟IFJ執委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