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英國文學博士,並於畢業後入會康乃爾大學的人文社會(Society of Humanities Cornell),在文學領域執教多年,其服務過的單位還包括麻薩諸塞州的威廉士學院(Williams College)、紐約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等學校。退下教職後,她成為一名心理治療師與作傢,將自己的職業與研究領域結閤在一起,寫作多以獨特論述方式將文學作品與腦神經科學做連結。目前瓊斯與她的貓「潔咪瑪」定居在紐約的伊薩卡市(Ithaca)。
這樣的觀點取替涉及思考和感受,同理心的認知層麵需要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ToM)──又稱為心智化(mentalizing)或反思能力(reflective capacity)──指的是能夠由他人行為推斷其信念及意圖的能力,這包括瞭臉部錶情、肢體語言、動作和言語。如果你見到某人走進房裏,四處張望、翻動紙張和書本,又查看桌子底下,接著滿臉睏惑地離開瞭,你大概會認為他想找東西卻沒找到。
然而並非純粹贊賞同理心讓人對奧斯汀産生興趣,而是同理心這種經驗本身,奧斯汀神奇的本事能傳達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讓兩種同理心在讀者眼前齣現。第一種是我們對她的角色所産生的同理心,有無數人分享瞭這些虛構人物的感受:伊莉莎白讀到達西(Darcy)責備信件的屈辱感覺,錶現齣她對事情的誤解有多深(《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瑪麗安遭到韋勒比拒絕的痛苦,那是她全心全意愛著的男人(《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愛瑪突然明白誰都不能嫁給奈特利先生(Mr. Knightley),除瞭她本人以外(《愛瑪》,E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