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動:南台灣新風格展覽檔案記錄1986_1997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
著者
齣版者 出版社:佐佐目藝文工作室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8/10/22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鏈接在頁麵底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2-05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1986年,台南開啟了美術史的另一頁篇章,南台灣新風格畫會在一群藝術家的組織下成立。作為藝術家的聚會展覽,成員間並不規範彼此的風格一致,對此,史論家容或有不同的詮釋。長久以來,論者為建立台灣南部的特殊性,多以區隔於主流、激進的北部,來描述此種所謂溫和、詩意、浪漫的南台灣情調。然而,這種南北對照、邊緣對立於主流的二元框架,在拉出時間的距離後,能否依然適用於南方?在經年的傳頌下,畫會風格的歷史內涵,如同小說家劉以鬯的名句「彷彿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成為朦朧美感下的一抹背影。
為了更準確地定位南台灣新風格畫會,本書歷經了長期的多次訪談,第一手史料蒐集整理,並邀請三位優秀的學者重新探討其內涵。王品驊從1980年代抽象藝術的脈絡切入,探討葛林伯格的前衛觀,如何被1990年代藝評家倪再沁的詮釋簡化詮釋,也試圖還原這批藝術家創作的社會聯繫。相較於早期現代畫家的貢獻,許遠達以夾議夾敘的方式,引用當年的重要評述,再次確認畫會當時被肯認的本土主義座標。李書旆則借用德勒茲的概念「摺子」,細膩爬梳台南藝術重要事件的相關脈絡,來定位南台灣新風格這個帶有啟蒙意味、卻無現代主義包袱的畫會。(摘錄自蔣伯欣|序文)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主編 鄭雯仙
文字工作者
佐佐目藝文工作室、觀察者藝文田野檔案庫(AOFA.TW)員工。原本主修美術工藝設計,研究所轉而攻讀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目前以投入藝文相關活動、書寫為志趣。
風動:南台灣新風格展覽檔案記錄1986_1997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序
006 蔣伯欣
009 鄭雯仙
評論
014 地域性思考與想像的詩學 南台灣新風格畫會的純粹性實踐|王品驊
028 展現身體裡的南台灣「南台灣新風格畫會」的形成與發展|許遠達
046 啟蒙者的回聲 南台灣新風格雙年展(1986-1997)|李書旆
觀點
072 壹玖捌陸
074 新藝術
078 從看不懂起
082 以南台灣新風格為名
082 南方觀點,存在的畫會
文件 99
脈絡
114 1986南台灣新藝術.風格展
136 南台灣.新藝術風格86”分組展
138 1987南台灣新藝術.風格展
142 1988南台灣新風格雙年展
146 1989修禊展(修褉展I)
148 1990南台灣新風格雙年展
152 1992南台灣,新風格雙年展
160 南台灣新風格’93修禊展(修禊展II)
164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南台灣新風格雙年展
174 1997南台灣新風格雙年展
索引 181
訪談
194 黃宏德
202 顏頂生
208 林鴻文
232 方偉文
254 林煌迪
258 王邦榮
268 黃金福
280 謝宏明
286 陳永源
年表
294 南台灣新風格展覽相關紀事年表(1980-2000)
附錄
306 南台灣新風格歷年相關展覽概況一覽表(1986-1997年)
310 南台灣新風格展覽參展成員簡歷(1997年以前)一覽表、
334 南台灣新風格展覽歷年參展名單暨場次統計一覽表(1986-1997年)
340 南台灣新風格展覽相關評論及重要報導整理)
347 受訪者簡介
351 訪談人簡介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None
風動:南台灣新風格展覽檔案記錄1986_1997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風動:南台灣新風格展覽檔案記錄1986_1997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風動:南台灣新風格展覽檔案記錄1986_1997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風動:南台灣新風格展覽檔案記錄1986_1997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