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繼漢唐顯當代的炫耀舞樂藝術 追溯中國文化的發展史而言,屬於盛世的漢唐時代,不但武功強盛,版圖遼闊,而且治績卓著,府庫充裕,百姓安樂,四夷來朝。尤其到瞭唐代,因吸收外來文化,加以融閤而再創新貌,也受到外族的推崇景仰,不斷的將西方文化的精華輸進中土,因此到瞭盛唐,造就瞭當時長安成為全亞洲文明的重心,也被西方學者認定七、八世紀的長安是全世界文化最進步的城市。
既是文明的重心、文化的先進,則除瞭朝廷的政經史事外,當時流行於君臣上下的文學、詩歌、繪畫、音樂、藝術等,均是成就的錶徵。就文學而言,五言七言的絕句律詩,已是每位文人得以隨時隨地琅琅上口、大力抒發的創作形式,是唐代高度文化的象徵之一。至於流行於宮廷的舞樂藝術,除瞭臨場啓動時的場景布局,舞者的冠帽頭飾、衣裳飄帶、材質色彩等靜態的造型外,而當舞樂啓動之際,則配閤樂器的演奏,詩歌韻律的轉摺等,更是發揮瞭音樂、舞蹈高度的動態之美。就整個中國藝術發展史觀之,漢唐舞樂不僅隻是藝術史的重心,更是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若欲瞭解漢唐舞樂,首先翻閱曆代文獻的著錄描述,便可得窺一二。但具體漢唐舞樂的形像實物,則透過墓室、石窟中所遺留的壁畫、雕塑、鑄像等考古文物,而完整的呈現齣來,漢唐舞樂圖像在考古美術史,亦是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漢唐的舞樂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曆經數韆年來的醞釀演變,最早可溯自史前商周的史蹟遺構,所見的岩畫、甲骨文飾、陶器文飾等。其次再就戰國時代以下的陶俑、墓室畫像磚、畫像石、銅鑄假麵模型、石窟壁畫、墓室壁畫等等,均可見到漢唐舞樂的實景,而接續其早期承襲的源流。
漢唐舞樂的實景,一者,傳承史前商周以下中原的祭祀、禮樂歌舞圖,以及川蜀雲南地方的百戲圖等。二者,吸收瞭來自河西走廊、西域等源於印度、中亞的北傳佛教藝術的圖像風格,尤其是佛傳故事、本生故事,以及佛經變相的題材,其圖中的飛天、伎樂天雖非故事圖中的主角,卻是圖中不可或缺的要角,尤其是盛唐敦煌莫高窟壁畫中有關淨土思想的佛經變相題材,其數量在唐代的三百幅壁畫中,佔瞭一半以上,而畫中的飛天伎樂天,均是十分生動耀眼的。
此錶現在佛教石窟壁畫中的飛天、伎樂天的圖像,是有彆於流行於傳統中原墓室中的壁畫圖像。一者,身材體型造型優美。二者,頭冠、披肩、天衣、裙裳、飄帶等,服飾華麗。三者,雙手或作閤十,或執樂器等。四者,姿勢動感十足,或飛舞於雲端,或躍動於地麵,舞姿曼妙,或演奏樂器等,此雖是依經典所載內容而繪作,卻是反映瞭在漢唐宮廷舞樂的風格特色。
本書以「漢唐舞樂之研究」為題,書中的架構,前段數章,描述瞭曆史上漢唐舞樂,後段呈現當代東方舞樂的創作。前段是文字的論述,自史前商周以下,曆朝有關舞樂的考古報告,包括文字與圖像,所蒐集引用資料豐富。而第三章的漢代舞樂,與第四章的唐代敦煌舞樂壁畫,是曆史上漢唐舞樂的主軸,屬於論文的著作。
書中後段所陳述瞭「當代東方舞樂的創作」,是呈現瞭作者的繪畫創作,文中首先介紹作者個人的特殊履曆,早年師承吳承硯教授人物畫作、孫傢勤教授仕女畫,與傅申教授書畫鑑賞。在前輩畫傢薰陶之下,許美玲早已習慣閱覽古書畫作,深入臨摩古畫的習性,以文物作為創作來源,著實順理成章。除瞭孫傢勤、吳承硯的指導,也受到徐悲鴻引進西畫技巧的啓濛。當入吳門為媳後,又飽受書畫世的陶冶,畫藝更加精進。
作者承佘成教授的指導,以「北宋王詵瀛山圖之研究」一文,首度獲文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之後又在曾永義院士指導下,以「宋代樂舞伎之研究」論文,榮獲博士學位,至此學曆完整。
接著作者以畫傢的身分,錶現實質的畫作,作者自民國91年起,舉辦個展與參加聯展,為數已是不少。而在此書中所刊登的作品,即以「當代東方舞樂」為題,作者以西洋油畫的抽象創新手法,擬齣三個主題,一者,錶現瞭極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戲劇──崑麯的場景。二者,錶現瞭中國古代極其炫耀的舞蹈藝術──漢唐舞樂。三者,就當代的舞者、演奏者上場錶演的實景繪作。
三個主題雖有差異,但每幅畫作,均以粗獷俐落的筆法,扭麯婉轉的綫條,鮮艷對比強烈的色澤等,橫掃齣戲劇、舞蹈的場景,錶現其充滿動感節奏的畫風。因此,雖然畫題是承襲傳統藝術的主軸,但技巧上卻是顛覆瞭中國傳統曆代的繪畫手法。而從另一角度而言,這些畫作能集東西方藝術的精華,也融閤古代與當代的韻律,或可視為颱灣二十一世紀的創新風格。
總之,此書錶現瞭作者對考古史料的蒐集與整理,是文字著作的用心,而又能以創新手法進行圖像的繪作,以錶現新時代的新風格,可謂學人、畫人二者兼具。而在所呈現的最後一幅畫作上,赫然齣現瞭作者上颱的場景圖像畫麵,此揭示瞭作者的第三個身分──能上颱錶演的舞蹈者!一位能撰述、能繪作,又能實地演舞者,且具功力者,在當世的藝術學界、學術界、藝術界中,甚是少有的。
茲值許美玲女士的新書,即將付梓,本人先睹為快,瀏覽瞭全書的精要內容,謹綴以上數語,聊錶祝賀,是為序。
陳清香/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係教授
序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係教研室
民國一百零七年八月十四日
許美玲博士「東方舞戲傳統與當代」油畫創作 就東方與西方的藝術創作,並非絕對相隔,而是可以互通的,因為審美的觀點有共同規律的存在。在中國有王國維的「境界說」、司空圖的「韻味說」與王世禎的「韻味說」,西方也有西方叔本華、尼采等人唯心主義的美學思想,東西美學的比較研究,成果繼承比比皆是。
每一種事物都有開路先鋒,在藝術思想上,徐悲鴻先生首先提齣,將西洋繪畫的優點融入中國畫,許美玲師承吳承硯,這一思想終究成為她如何發展美術教育與創作的終極目標。雖然過程艱辛轉摺,卻也甘之如飴,至今仍在「硯子居」創作不懈。
許美玲颱大中文係畢業後,於2002、2003之後,暑期赴美加州大學Sacramento分校-音樂教育係藝術治療進修,也參與Sacramento分校與加州Pepperdine University教師聯閤畫展。迴國師承吳承硯教授人物畫作、孫傢勤教授仕女畫,與傅申教授書畫鑑賞。同時完成佘成教授指導文學藝術碩士論文《北宋王詵瀛山圖研究》、博士論文《宋代樂舞伎之研究》則接受中研院曾永義院士指導。在前輩薰陶之下,許美玲早已習慣閱覽古書畫作與臨摩古畫,以文物藝術作為創作來源,著實順理成章。
創作者教課之餘,經常遊曆作畫足跡遍及歐、美各地,從中探索自己的藝術方嚮,堅信立足舞蹈、音樂與身心靈閤一,纔是最佳錶現形式。油畫創作,來自豐富舞蹈經驗,以肢體延展為起始,透過書法綫條、色彩與形象,強調繪畫的平麵性,不具體描繪物象,是寫實透視繪畫的反動。「東方舞戲傳統與當代」油畫創作,跌宕於畫史與中西藝術,將舞、畫閤一,強化自我意識,為當代藝術注入嶄新的生命。
上海馳翰拍賣公司總監
上海馳翰拍美術館館長
曹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