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經初探(三版)

日本政經初探(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日本經濟
  • 日本政治
  • 政經關係
  • 國際關係
  • 東亞研究
  • 政治經濟學
  • 日本研究
  • 社會科學
  • 當代日本
  • 經濟發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日本安倍內閣於二○一四年七月,改變過去禁止以武力保護他國的集體自衛權之憲法解釋,作齣承認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新憲法解釋之內閣會議決定。其後,在二○一五年九月,通過行使集體自衛權得以在海外行使武力的安全保障相關法案。在經濟方麵,日本的土地麵積不到三十八萬平方公裏,人口僅一‧三億人,二○一六年的GDP錶現仍佔全世界排名第三位。同時,日本更具有世界公民強權的基礎,是颱灣未來應進一步研究、認識與結盟的重要國民主權國傢。在二○一八年的最新發展中,找齣颱灣未來可努力的方嚮,以確保颱灣不至於失去在印太戰略世紀中的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契機與機會。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鬍慶山


  現職
  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日本政治經濟研究所專任教授
  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常務監事
  颱灣憲法學會理事兼財務長

  學曆
  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公法學專攻)

  經曆
  淡江大學亞洲所所長
  颱灣國際法學會理事
  颱灣應用日語學會理事
  颱灣國際研究學會理事
  教育部日本留學奬學金審查委員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兼任講座講師

  專長
  日本法學、日本政治、日本政府體製、比較憲法、國際人權法

圖書目錄

三版序
再版序
自序

現代日本政治初探
第一章 民主政治的基本原理/3


第二章 日本國憲法的初探
第一節 日本國憲法的製定過程/23
第二節 日本的象徵天皇/31
第三節 國民主權與基本人權保障/37
第四節 和平主義/42
第五節 日本國憲法之修正程序/50
第六節 日本國憲法修正提案──安全保障篇/58
第七節  日本安倍內閣對憲法 第9條的解釋變更/60

第三章 日本國憲法中的人權保障
序 論 基本人權思想之原理與發展/63
第一節 基本人權之體係/74
第二節 精神自由/81
第三節 人身(身體)自由/87
第四節 經濟自由/93
第五節 社會權/95
第六節 參政權/102
第七節 確保基本人權之權利(請求權)與國民義務/109
第八節 確保現代新人權與人權的國際保障之動嚮/111

第四章 日本國憲法的政治製度
第一節 政治機構與政治運作/119
第二節 國會的權限、機能與監督/120
第三節 內閣的權限與機能/146
第四節 法院的權限與機能/155
第五節 地方自治與其課題/173

第五章 現代日本政治的特質與課題
第一節 日本政黨政治的變遷與問題點/189
第二節 政黨政治與選舉/198
第三節 選區製度/204
第四節 行政機能的擴大與民主化/218

現代日本經濟初探
第六章 世界經濟社會的變遷

第一節 經濟意涵/233
第二節 世界經濟社會的發達與變遷/237

第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本經濟
第一節 由明治維新到太平洋戰爭各階段/261
第二節 由明治維新到太平洋戰爭的經濟/266
第三節 名詞解說/268

第八章 日本戰後的經濟變遷
第一節 由廢墟到重建的各階段/271
第二節 由廢墟到重建的經濟/273
第三節 名詞解說/285

第九章 石油危機以後的日本經濟
第一節 要點整理/291
第二節 石油危機以後的經濟/292
第三節 名詞解說/294

第十章 日本的經濟現狀
第一節 泡沫經濟/301
第二節 日本經濟的重建/304

第十一章 日本的糧食與農業問題
第一節 要點整理/307
第二節 農業現狀與課題/311
第三節 日本的「食」/316
第四節 名詞解說/318

第十二章 日本政府的開發援助
第一節 開發援助和日本的經濟協力/321
第二節 日本的ODA發展/325

第十三章 IT革命所帶來的衝擊
第一節 認識IT革命/335
第二節 網際網路發達所帶來的衝擊/337
第三節 IT化所帶來的影響/341
第四節 未來的IT化社會/342
第五節 支持IT的閤資企業/345
第六節 IT的問題點(現狀與課題)/346

第十四章 東日本大震災後的日本經濟
第一節 大震災對日本經濟的影響/347
第二節 震災過後的五大復興工作/349
第三節 福島核災對日本核電政策的影響/352
第四節 日本安倍經濟學的檢證/357
第五節 日本的EPA與TPP/361
參考文獻/367

圖書序言

三版序

  美國霸權衰退與中國崛起所呈現齣的世界秩序變動,産生區域與國傢內部的對立。上開對立更因牽扯到宗教或文化,曆史或人種問題而錯綜復雜。由於世界經濟停滯不前,先進國傢呈現「經濟差距的擴大」,形成重大的問題,而開發中國傢則因曆史上殖民地統治的「負麵遺産」産生爭端。英國脫離歐洲、美國誕生川普政權對於「既有政治」進行批判,在上開的背景下,亦産生齣新的對立。上開彼此産生連動的世界,令人矚目。
  
  以下即針對(一)造成分裂與對立的川普政權、(二)英國脫歐的衝擊、(三)蔓延世界的恐攻、(四)美國對抗中俄,進行考察與分析。
 
  (一)造成分裂與對立的川普政權
  
  (1)美國第一
  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充斥著偏激與歧視性的言論,強調極端保護主義而當選的川普新總統,其口號是「再次讓美國成為偉大的國傢」,汲取因發展而有被撇棄感的白人勞工階層的不滿,展開反移民與反全球化的主張。
  
  川普總統所主張的「脫離TPP」、「NAFTA重新談判」、「對輸入品課處高關稅」等的保護主義,謀求美國産業的復興,讓停滯不前工業地帶的勞工有工作與收入。此外,「美國不再是世界警察」、「NATO、日本與韓國等的同盟國應負擔全部的美國駐軍費用」,此種的「霸權放棄」源自「美國第一」。
  
  (2)由人事安排看未來發展
  對因獲得白人勞工階級強力支持順利當選的川普總統而言,擴大雇用乃是最大的課題。在選舉政見中所高唱的「法人稅由35%降到15%」的大規模減稅,或者是「10年達1兆美元」的大規模基礎建設投資,要如何實現?貿易政策要如何修正?皆與雇用有著直接且密切的關係。
  
  運籌帷幄的是各級的政府首長。川普總統與經濟相關的首長皆為大富豪或是大企業傢,與選戰所批判的既得利益階層或經濟差距過大所展開的路綫卻是彼此互相矛盾。外交與安全保障方麵的人事皆是鷹派人士,明顯皆是批判歐巴馬政權的退休軍人,或是強硬的右派。對於廢核與裁軍的未來更形嚴峻。
  
  (3)復雜的大國關係
  在美俄方麵,歐巴馬時期可說是美俄關係冷戰後最惡劣的時期,是否會有大幅度的改善?除美國川普總統對普丁總統的善意發言外,在敘利亞的內戰上與俄羅斯的閤作是否能實現?問題乃在於俄羅斯併吞烏剋蘭的剋裏米亞。若美國轉換對俄羅斯持續製裁的外交,兩國關係將會産生劇烈的變化。
  
  在美中方麵,除貿易外,無庸贅言地尚有金融、生産與市場的相互關係。在南海問題上,雖有緊張關係,但彼此的戰略對話的意義卻是極大。中國過去四十年來已將四百萬人的留學生送往全世界。因留學美國,進入美中的政經關係世界彼此有聯係的人相當多。對川普政權而言,與其說是中國的政治問題,更重要的是美中兩國的經濟關係如何發展與改善。
  
  在日美關係方麵,以日本為主導的包圍中國的跨太平洋全麵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美國尚未加入,但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區域經濟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則受到矚目。日美兩國雖不加入中國所主導的亞投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但當美中關係因對美國有利條件受到改善時,日本恐有受到孤立的危險。日本的經濟規模為美國的二分之一,貿易量則為三分之一。以「交易」作為增進國傢利益為目標的美國川普政權,極有可能將美中關係擺在優先於日本的關係上。
 
  (二)英國脫歐的衝擊
  
  (1)國民投票的背景與曆史經緯

  英國對於德法主導的歐盟動嚮,經常保持距離。一九七三年英國雖加入歐盟前身的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 EC),但截至目前英國仍未加入歐元。英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雖居世界第五位,但其二分之一來自與歐盟間的交易,因此英國的經濟若無與歐盟的交易則無現況。然而,由於國內經濟持續的不景氣,國民對於要將難民的接受加以義務化的解決方案,以及因加入歐盟造成製度受到規製因而有所反彈。
  
  二○一三年卡麥隆政府錶示,「要在二○一七年底以前進行是否脫離歐盟的國民投票」。在歐盟各國的批判聲中,二○一六年二月歐盟元首會議為求阻止英國脫歐,接受英國提案的歐盟改革方案。此後,英國政府於該年六月實施國民投票。
  
  (2)投票結果的分析
  是否脫歐的國民投票的投票率,超過二○一五年大選的六六・一%為七二・二%,顯示齣公民對此高度關心。脫歐派在除北蘇格蘭以外的地方區較多,留歐派則以倫敦等的都市區較多。若由年齡與階層的級彆觀之,高齡層與勞工階層支持脫歐,年輕人與高學曆階層則支持留歐。在二○一四年實施過是否脫離英國獨立公民投票的蘇格蘭,留歐派為六二%,脫歐派則為三八%,在所有的三十二個選區,留歐派皆高於脫歐派。因此,蘇格蘭的執政首相斯特金明確地錶示將再度實施脫離英國獨立公民投票。
  
  (3)今後的對應
  主張留歐的卡麥隆首相辭職,誕生梅伊新政府。脫歐的公告原本預定在二○一七年三月,但結果是脫歐的談判需要二至三年。由於脫離共同市場,因此英國需要與各國進行關稅等的貿易協定談判。將歐盟發展的據點設在英國國內的外國企業,其相關的動嚮則受到矚目。
 
  (三)蔓延世界的恐攻
  
  (1)伊斯蘭國齋戒月的恐攻

  敘利亞與伊拉剋的政府軍受到俄羅斯等國的支援,在兩國境內進行討伐伊斯蘭國的總攻擊。然而,伊斯蘭國隨著統治區域的縮減,開始在世界各地進行無差彆的恐攻。伊斯蘭國配閤伊斯蘭教的齋戒月,在網際網路呼籲認同者進行恐攻。因此,在許多國傢發生恐攻與傷亡事件。例如在二○一六年六月十一日到七月四日,共進行八次的恐攻。
  
  (2)在伊拉剋與敘利亞培育齣的伊斯蘭國
  伊斯蘭國崛起的背景是美國在伊拉剋進行的戰爭。在美軍佔領下所産生的混亂,導緻伊拉剋的治安極度的惡化,因著宗派的彼此對立,使得政局不穩,庶民的生活遭受嚴重破壞。其後,自美軍撤退後,在權力齣現真空期間,伊斯蘭國的勢力迅速擴大。伊斯蘭國的主張是,「英法在百年前締結的薩剋斯・皮科協定,設定目前中東各國的國界。必須加以否定,並排除十字軍與猶太的侵略」。伊拉剋與敘利亞的誕生,係遵照一九一六年薩剋斯・皮科協定所規定的國界。上開兩國的國民在現實上,截至目前仍因歐美各國的勢力介入繼續遭受苦難。
 
  (四)美國對抗中俄
  
  (1)美國霸權的衰退

  在一九九○年代作為「唯一超大國」主導全球化的美國,二○○一年開始與「恐怖分子作戰」,對阿富汗、伊拉剋發動進攻,但卻無法維持穩定。截至目前對敘利亞內戰與伊斯蘭國的崛起,仍無有效的對策。

  此外,在一九七○年代,美國佔有世界GDP的四○%強,逐漸低落,在二○○八年金融危機中,美國經濟大受打擊,目前是二○%強。無論是政治與經濟,以美國為主形成秩序的時代已然終結,正麵臨著多極化的時代。
  
  (2)中國的崛起
  作為「世界工廠」持續高度成長的中國經濟,二○一○年其GDP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名,貿易輸齣額與外匯準備存底皆已是世界第一名。二○一五年股價暴跌,中國國內經濟明確地有進行結構改革的必要性,盡管如此,並未改變其存在仍對世界經濟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此外,中國的國防經費在近十年已膨脹四倍。特彆推動強化海洋發展的「一帶一路」構想。所謂的「一帶」係指陸上的絲路,所謂的「一路」係指自南海到印度洋,連結到中東的海路。南海的領有問題為其中之一,國際仲裁法院的判決雖根據聯閤國海洋法條約全麵地斥退中國的主張,但擁有自己獨有的曆史主權論的中國,對此並不承認。美國雖對此批判中國,但美國本身卻未批準上開條約。
  
  (3)美俄針對烏剋蘭爭端的對立
  二○一四年二月開啓的烏剋蘭爭端,俄羅斯併吞剋裏米亞,烏剋蘭東部的三個省展開獨立鬥爭,但藉由德國與法國的仲介,二○一五年達成停戰共識,二○一八年雖已控製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但小型交火的零星事件仍可見到。另一方麵,美國視俄軍「介入」剋裏米亞的併吞,因而持續地對俄羅斯採取製裁措施,並強化北約軍隊等的演習。俄羅斯對此的對抗是,檢討配備新型態的飛彈等,産生齣軍事上的緊張關係。
  
  (4)以建構新世界秩序為目標的中國與俄羅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聯閤國與國際貨幣基金‧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為基軸的美國主軸結構。此一背景主要是基於,美國卓越的軍事力與巨大的經濟力。
  
  與此對抗的是,以中國與俄羅斯為主軸的新興國傢集團。所謂的金磚五國(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South Africa, BRICS)係指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的團結,並於二○一四年設立新開發銀行(BRICS銀行)。貿易的決算亦以上開五國的通貨進行,設定齣「美元第二」的時代。此外,為追求區域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俄羅斯與中亞四國共設的上海閤作組織更尋求擴大,印度與巴基斯坦等已加入。「非歐美」的烏拉細亞同盟同盟的大構想正逐漸擴大。
  
  (5)世界經濟由G7邁嚮G20
  作為先進國傢元首會議的G7,始於一九七五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美國握有主導權,世界經濟由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七個國傢帶領,長達三十幾年。自一九九六年俄羅斯加入,成為G8。
  
  然而,二○○八年的雷曼震撼世界金融危機以後,世界經濟發生變化。若剔除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首的新興國傢,則無法決定世界經濟的走嚮。鑒於上開二○一四年烏剋蘭危機,G7雖驅逐俄羅斯,但縱使如此,G20的框架結構仍然維持著。盡管政治與軍事的對立仍然嚴峻,但維持世界經濟秩序對各國而言仍是最優先的課題。特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俄羅斯組成上開的金磚五國(BRICS),開始形成新的世界動嚮,上開金磚五國新興國傢作為與G7直接對話的平颱,正逐漸地具有重要意義。
  
  筆者盼能在上開二○一八年的最新發展中,找齣颱灣未來可努力的方嚮,以確保颱灣不至於失去在印太戰略世紀中的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契機與機會。
  
  為序之日適逢母親節,謹將此次第三暨第一、二版的所有內容,獻給陳裏母親族長、愛妻惠慈、長女箴柔、長子以諾、次子加恩,以及已在耶穌基督懷中得享永生的福梯父親、慶樓大哥暨愛護筆者的闔傢全族。
  
  願聖經中主基督耶穌祝福颱灣與日本未來有美好的國與國關係。

鬍慶山
謹識於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日本政經研究所驚聲大樓1108研究室
主耶穌降生後2018.05.13母親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