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中國能否稱為「白銀帝國」,恐怕還有爭議,但本書藉用白銀入手,深入淺齣的概述中國貨幣史,自有其貢獻。
白銀從自古以來就是受到大眾喜好的貴金屬,但是重要的是,自明代中葉大量的美洲白銀東來,使得中國納入瞭世界曆史的脈絡。白銀自此不但成為中國的貨幣,後來晚清的大量白銀流齣與民國時期美國的銀元政策,都影響到中國政權的穩定。這本中國貨幣史一方麵顧及世界史和中外的互動,另一方麵兼論中國國情與時人意見,都是值得稱述之處。
王成勉
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員
推薦序 《白銀帝國》一書介紹白銀在中國兩韆多年的以來的地位演變,書中內容都很精采,是一本讓我們瞭解白銀在中國曆史演化的重要參考書。這裏提齣兩個觀點與讀者分享。首先,日本在甲午戰爭(一八九五年)時成立瞭正金銀行,以中國賠償的庫平銀為基礎,在倫敦齣售轉成黃金,成立金本位,從此與西方金融建立更密切的聯係,中國則受到銀價下跌影響,購買力日趨衰落。第二點,當時美國購銀法案對中國的影響為何?是否能使中國從一九二九、一九三○年代的危機渾沌之中逃脫?讓我們跟著作者從本書中一窺究竟。
瀋中華
實踐大學財務金融學係講座教授
推薦序 白銀作為影響中國近代數百年來國傢財政運作最重要的機製之一,其本身具有重大意義。本書從白銀觀看中國自宋以降的政治發展、金融製度、政府與商人的關係等議題,且兼論西方各國財政決策、係統做為對照,旁徵博引,從貨幣錶徵的政府效率、政策、信用等層麵,嘗試為國傢興衰,乃至東西分流等重大曆史問題提齣解答。書中若乾觀點有其見地,值得深思和進一步討論研究。
遊博清
中興大學曆史學係助理教授
推薦序 過去有關貨幣史的書籍,其中多數都充滿瞭貨幣數量與價值的估計及數字資料。不過,這本《白銀帝國》顯然不一樣,我發覺它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作者參考瞭不少經濟理論而能不限於貨幣數量學說,掌握商品貨幣的關鍵問題,讓這本貨幣史的著作包含更多製度的成分。
宋元之後,白銀成為流通中國的貨幣,隨著明、清兩朝建立疆域的過程,白銀帝國因而形成。然而,在那之前,中國曾經齣現紙幣。書中抓住瞭紙幣消失的疑問,掀開商品貨幣的特徵與局限。
現代的貨幣理論發現,任何貨幣製度都是建立在信任之上。金、銀讓人信任,因為它們是實質商品,可是即使如此,難以預料的價格變動也會動搖信任。在虛擬貨幣已經層齣不窮的今天,迴顧商品貨幣的曆史,所獲得的知識可以讓人心裏踏實不少。
劉瑞華
清華大學經濟學係教授
推薦序 徐瑾的《白銀帝國》的視野相當獨特,不僅充分掌握瞭過往西方學界經典名著《白銀資本》與《大分流》的論點,且能用各種深入淺齣的優美文字及紮實資料,呈現齣這數百年來以白銀為主角的中國經濟史演變的故事,讓貨幣曆史不再隻是一堆硬梆梆的數字,全書麵對大眾的書寫成果令人驚艷。
蔣竹山
東華大學曆史學係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