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采生動的圖片,多種常見與珍稀甲蟲的觀察與採集故事,
為有興趣觀察與飼育甲蟲的讀者提供瞭實用的參考指南。
本書作者黃仕傑長期投入生態攝影,纍積瞭相當豐富的觀察經驗與作品。《甲蟲日記簿》匯集他多年來深入颱灣山林和海外探訪,拍攝、記錄的甲蟲資料與訪蟲故事。
除瞭野外觀察與採集經驗,作者也提供甲蟲觀察釋疑、野外採集地與飼養須知,以及颱灣各地蟲店推薦等,讓讀者不隻能野外觀察,也能自己動手採集與飼育甲蟲,體驗觀蟲、養蟲的樂趣。推薦序 這個地球是屬於甲蟲的
審訂序
1 我是甲蟲
我是甲蟲
如何辨識甲蟲
甲蟲是變態?!
甲蟲一定是咀嚼式口器
為什麼喜歡甲蟲
甲蟲的發想
2 我與甲蟲的故事
手長好處多—長臂金龜
翅鞘謎樣的花紋用處—祕魯長臂天牛
我不踢人—粗腿金花蟲
象鼻蟲的鼻子都很長?! 其實那是嘴(口器)
體色韆變萬化—烏乾達花金龜
巨星的打扮—彩虹鍬形蟲
飛行活寶石—吉丁蟲
甲蟲中的橫綱力士—亞剋提恩大兜蟲
聒噪愛鬧大聲公—姬兜蟲
光可鑑人的鋼琴烤漆—大黑艷鍬形蟲
到底能不能吃? 麵包蟲(擬步行蟲)
我也是養生高手—吃真菌的甲蟲
百米狂奔高手—步行蟲
加料無賞—米象鼻蟲
菊花颱上的老虎? —菊虎
人見人愛的淑女蟲—瓢蟲
怎麼可能是甲蟲—沙巴紅螢
外型特異—提琴蟲
無比強大的—長戟大兜蟲
你是鍬形蟲? 還是天牛? 擬鍬
跟科學很有關係—叩頭蟲
什麼!牠有毒—隱翅蟲
森林禮儀師—埋葬蟲
西班牙金蒼蠅? —斑螫
民間的颱灣昆蟲大展
甲蟲王者再領風潮
後記 養蟲甘苦談
3 哪裏找甲蟲
水中蛟蟲
有誌「液」同
藉花獻甲蟲
屎中可見
4 飼養甲蟲停看聽
甲蟲怎麼養
挑選健康個體
成蟲飼養
蟲友之傢
後記 養蟲甘苦談
參考資料
這個地球是屬於甲蟲的
蕭旭峰
人類在窮盡瞭幾個世紀的研究之後,纔開始慢慢瞭解到這個地球其實是屬於昆蟲的勢力範圍。人類憑藉著超凡的智慧,自我感覺良好的認為主宰瞭地球,然而,當人類與昆蟲這兩股地球上最強大的勢力遭遇時,人類卻從來不曾打過勝仗。因此,我常在課堂上告誡同學,在昆蟲麵前我們必須保持謙卑。
早在遠古時代,人類的祖先還未發展完備之前,昆蟲就已經以其優異的能力主宰瞭整個地球。直到現在,昆蟲仍各自以其令人眼花撩亂的特異功能,佔據瞭地球的每個角落,鞘翅目的甲蟲更是箇中翹楚。當昆蟲在石炭紀演化齣翅膀而成為地球上第一個飛上天空的霸主之後,他們開始發現,當不用翅膀時,它便是在地麵活動時一個很大的纍贅。而繼演化齣翅膀之後,第二個偉大的昆蟲演化事件,正是發生在甲蟲的翅鞘上。也因為這個偉大的發明,使得甲蟲成為可以上天下地的無敵類群,從此所嚮披靡、稱霸地球。
甲蟲是地球上物種多樣性最高的一群,地球上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動物種類是屬於甲蟲。雖然我是研究昆蟲分類的,但每每講課到鞘翅類時,總還是令我異常的心虛,原因是甲蟲如此高多樣性的形態與生存適應,常常令人難以捉摸。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甲蟲毫無疑問也是非常吸引大眾目光的一群。許多人對於昆蟲的喜好,其實都來自於甲蟲。不管是雄壯威武的外型或令人目眩神迷的色彩光澤,常常是許多入門者的啓濛老師。
仕傑兄多年來努力推行昆蟲教育,推廣昆蟲科普知識不遺餘力,他的熱血衝勁常令以昆蟲為業的我十分汗顔。所以當他提到要我幫忙為這本甲蟲書寫序時,我一口就答應瞭。老實說,颱灣的昆蟲科普齣版依舊相對貧乏,這也讓許多初學者常常不得其門而入。透過熱血阿傑生動的文字描述與精彩的攝影作品,娓娓道來他與這些奇異甲蟲的相遇之緣;其中除瞭介紹瞭許多您看過或未曾看過的甲蟲之外,也同時傳承瞭尋找甲蟲的藏身祕技與飼養甲蟲的訣竅,我想這應該會是一本值得您收藏的昆蟲書,也相信這本甲蟲日記簿可以喚醒更多讀者內心蟄伏已久的昆蟲魂吧。當我們越瞭解甲蟲,我們纔會真正領悟,原來各擅其場、各領風騷的甲蟲纔是真正擁有這個地球的主角啊!最近在逛書店時,無意間被這本《甲蟲日記簿:熱血阿傑的自然觀察筆記》吸引住瞭。我不是那種專門研究昆蟲的讀者,但對大自然、對生活中的小細節總是充滿好奇。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熱血阿傑」這個名字,給人一種充滿活力和個人風格的感覺,讓我覺得作者一定是一個很熱情、很投入的人。 翻開書,阿傑的文筆就像他筆下的甲蟲一樣,充滿瞭生命力。他用一種非常生動、而且帶點幽默的方式,分享瞭他與甲蟲們的「親密接觸」。他記錄瞭自己如何從一個對甲蟲一無所知的人,慢慢變成瞭「甲蟲達人」的過程。他分享瞭自己為瞭捕捉畫麵,爬進草叢、躲在樹叢的經歷,甚至為瞭等待某種甲蟲齣現而熬夜的「英勇事蹟」。這些充滿畫麵感的敘述,讓我讀起來覺得非常有趣,就像在聽一個朋友分享他熱愛的「冒險故事」。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阿傑的觀察地點非常貼近我們一般人的生活,像是學校附近的公園、住傢附近的綠地,甚至是田埂邊。他讓我意識到,原來在大都市的邊緣,也隱藏著許多令人驚嘆的自然生態。他詳細記錄瞭不同種類甲蟲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以及牠們與環境的互動。書中也穿插瞭不少關於甲蟲生態的知識,像是牠們在食物鏈中的角色、牠們對環境變化的敏感度等等。這些知識點,並沒有以枯燥的學術語言呈現,反而是與阿傑的個人觀察經驗緊密結閤,讓我覺得非常易於理解,也更能引起我的興趣。 更讓我感動的是,阿傑的「熱血」不隻是一種單純的愛好,更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懷。他透過自己的觀察,傳遞瞭一種「生命平等」的觀念,讓我們看到,即使是看似渺小的甲蟲,也有牠們獨特的生存價值和美麗。書中的插畫,雖然不是那種精緻的圖鑑風格,但卻充滿瞭個人特色和生命力,而且非常貼閤阿傑文字中的描述,讓整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 總的來說,《甲蟲日記簿:熱血阿傑的自然觀察筆記》是一本讓人讀瞭心情愉悅、同時又能學到不少知識的書。它讓我重新認識瞭身邊的自然,也讓我看到瞭「熱血」在觀察和關懷生命上所能產生的力量。如果你也曾經對身邊的小生物感到好奇,卻不知從何下手,這本書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阿傑用他真摯的筆觸,邀請你一同探索這個充滿驚奇的微觀世界。
评分這本《甲蟲日記簿:熱血阿傑的自然觀察筆記》真的是近期讀到讓人眼睛一亮的作品。我平常閱讀的類型比較多元,但對於自然類的書籍,我通常會避開太學術、太艱深的內容,反而比較喜歡能引起共鳴、帶點個人情感分享的。這本書的標題就很吸引人,「甲蟲日記簿」聽起來就有一種記錄日常、貼近生活的感覺,而「熱血阿傑」則讓我覺得作者肯定很有活力,觀察事物時一定充滿瞭熱情。 打開書,阿傑的文字風格立刻抓住我的注意力。他不是那種乾巴巴地列舉數據和名詞的作者,而是用一種充滿故事性的方式,分享他與甲蟲們的「親密接觸」。他會钜細靡遺地記錄下他觀察到的每一個細節,像是某隻獨角仙如何用牠的角去推動一片落葉,或是某隻瓢蟲如何一步一步地爬上高高的草葉尖端。這些畫麵感十足的描寫,讓我彷彿跟著阿傑一起,在草叢中、在樹蔭下,屏息凝視著這些小生命的一舉一動。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阿傑並非隻是單純地「看」,他還會去「思考」。他會探究為什麼某種甲蟲會偏好棲息在某種植物上,牠們的顏色和體型又是如何幫助牠們在自然界中生存。書中穿插瞭不少關於甲蟲生態學的小知識,但都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不會讓人覺得有壓力。他甚至還會分享他對一些甲蟲生活習性的「猜測」和「假設」,然後再透過進一步的觀察去驗證,這種實驗精神十足的分享,讓我看得很有趣。 而且,阿傑觀察的地點也很貼近我們的生活,像是社區公園、自傢附近的行道樹,甚至是濕地邊緣。他讓我意識到,原來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環境中,也存在著如此豐富多樣的甲蟲世界。他分享的這些觀察經驗,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每天走過的路,我每天看到的植物,試著去發現其中可能隱藏的小驚喜。書中的插畫風格也很特別,雖然不是那種寫實到極緻的圖鑑,但卻充滿瞭生命力,而且很能傳達作者觀察到的那種「神韻」,讓我覺得非常有感染力。 總的來說,《甲蟲日記簿:熱血阿傑的自然觀察筆記》是一本充滿瞭生命熱情和觀察智慧的書。它不僅能讓我們認識甲蟲,更能引導我們去關注身邊的自然,去感受生命的多樣性和奇妙。阿傑的「熱血」讓我看到瞭,原來對大自然的熱愛,可以如此具體、如此生動,並且能夠感染周遭的每一個人。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給所有對生活保有好奇心,對生命充滿熱情的朋友。
评分最近在書店隨手翻到這本《甲蟲日記簿:熱血阿傑的自然觀察筆記》,封麵色彩鮮豔,畫著一隻大大的金龜子,立刻吸引瞭我的目光。身為一個長期居住在都市,偶爾纔會去郊外走走的人,對於「自然觀察」這件事,總覺得離自己有點遙遠,像是專屬於科學傢或是有特別興趣的人。但這本書的標題,特別是「熱血阿傑」,給人一種充滿活力和親和力的感覺,讓我覺得這或許是一本能讓我輕鬆入門的讀物。 當我翻開內頁,映入眼簾的是阿傑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插畫。他筆下的甲蟲,不再隻是課本裡冰冷的名字和圖像,而是有著各自的脾氣、生活習慣,甚至是「個性」。他詳細記錄瞭甲蟲從卵到成蟲的生命週期,觀察牠們的覓食、繁殖、還有在各種環境下的適應。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他描述某種鍬形蟲如何用牠那對大顎跟同伴進行「決鬥」,爭奪地盤和配偶。那種充滿戲劇性的畫麵,透過阿傑的文字和圖畫,彷彿就在眼前上演,讓我看得津津有味。 而且,阿傑的觀察地點並非遙不可及的原始森林,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公園、田埂,甚至是住傢附近的小樹林。他提醒我們,即使在城市邊緣,也可能藏著許多令人驚喜的自然生態。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所處的環境,試著去留意那些曾經被我忽略的小生命。書中也穿插瞭一些關於甲蟲的科學知識,像是牠們在生態係統中的角色、對環境變化的敏感度等等,這些資訊不會艱澀難懂,反而因為阿傑熱血的口吻,變得更加有趣和易於理解。 讀完這本書,我對甲蟲的看法完全改觀。我不再認為牠們隻是單純的昆蟲,而是對這片土地默默貢獻的「小英雄」。阿傑的「熱血」不僅體現在他對甲蟲的熱情,更體現在他對大自然的敬畏和關懷。他透過自己的觀察,傳遞瞭一種「生命平等」的觀念,提醒我們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這本書的插畫也極具水準,線條流暢,色彩溫暖,讓人看瞭心情愉悅。就算你不曾對甲蟲感興趣,光是欣賞這些精美的圖畫,也會覺得值迴票價。 總而言之,《甲蟲日記簿:熱血阿傑的自然觀察筆記》是一本充滿生命力的書。它打破瞭我對自然觀察的刻闆印象,讓我看到瞭原來如此貼近生活、如此引人入勝的自然世界。書中的阿傑,就像是我們身邊那位充滿好奇心和熱情的朋友,帶著我們一起去發現、去體驗。我真心推薦給所有對大自然有絲絲好奇,或是想找一本能帶來正麵能量的讀物的朋友。這本書不僅能增長知識,更能啟發我們對周遭環境的關愛,讓我們的生活多添一份綠意和盎然。
评分最近偶然間在書店翻閱到這本《甲蟲日記簿:熱血阿傑的自然觀察筆記》,書名就很吸引人,感覺作者一定是一個對自然充滿熱情的人。我平時雖然不專門研究昆蟲,但對周遭的生態環境總保有一份好奇心,也喜歡閱讀一些能夠啟發生活樂趣的書籍。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阿傑的文字風格。他不是用那種學術論文的口吻,而是以一種非常親切、而且充滿故事性的方式,記錄他與甲蟲們的「日常」。他描述觀察甲蟲的過程,就像是在跟朋友分享他飼養寵物的心得,細膩而充滿感情。他會钜細靡遺地記錄下,例如某隻鍬形蟲如何為瞭爭奪食物而展開一場「激戰」,或是某種蝴蝶如何小心翼翼地在葉片上產卵。這些畫麵感十足的描寫,讓我讀起來彷彿置身其中,跟著阿傑一起屏息凝視著這些微小生物的精彩人生。 而且,阿傑並非隻在偏遠的山區進行他的「探險」。他將觀察的範圍,延伸到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公園、社區綠地,甚至是住傢附近的庭院。他用實際的例子告訴我們,即使在都市的角落,也蘊藏著豐富的生態。書中穿插瞭不少關於甲蟲的科普知識,例如牠們的生態功能、牠們在環境變化中的生存挑戰等。這些知識點,都被巧妙地融入到阿傑的觀察筆記中,使得內容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讓人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令我特別欣賞的是,阿傑對待這些小生命的態度。他筆下的「熱血」不僅僅是對甲蟲的喜愛,更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懷。他會分享自己如何從一個單純的觀察者,進一步思考如何保護這些小生命,以及如何將這種對大自然的熱愛,傳達給更多人。書中的插畫,雖然風格獨特,不追求絕對的寫實,但卻充滿瞭生命力,而且能準確地傳達齣阿傑觀察到的那種「神態」,讓整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和生動。 總的來說,《甲蟲日記簿:熱血阿傑的自然觀察筆記》是一本充滿瞭熱情、智慧和溫度的書。它讓我重新認識瞭身邊的自然世界,也讓我看到瞭「熱血」所能激發齣的無限可能。如果你也對生活中的微觀世界感到好奇,或是想尋找一本能帶來正麵能量的讀物,我強烈推薦這本書。阿傑用他真摯的文字,邀請你一同進入這個精彩紛呈的甲蟲世界。
评分最近在書架上瞄到這本《甲蟲日記簿:熱血阿傑的自然觀察筆記》,書名聽起來就很有趣,感覺是個充滿活力的作者在分享他的觀察心得。我平常雖然不是那種會特別鑽研昆蟲學的讀者,但對大自然還是保有一定程度的興趣,尤其是那種貼近生活、容易接觸的題材。這本書的包裝,那種有點復古又帶點童趣的風格,加上「熱血阿傑」這個稱呼,就讓我覺得作者應該是個很有故事的人,而且他的記錄方式應該不會是枯燥乏味的學術報告。 翻開書,阿傑的文字風格立刻讓我眼睛一亮。他沒有使用過於艱澀的學術術語,而是用一種像在跟朋友聊天、分享自傢寵物般親切的語氣,娓娓道來。他描述觀察甲蟲的過程,就像是追尋一個可愛的小夥伴,充滿瞭耐心和細膩。我看他如何記錄同一隻甲蟲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的行為變化,那種觀察入微的程度,讓我不得不佩服。他會分享自己為瞭拍到某種稀有的甲蟲,爬進草叢、躲在樹後,甚至為瞭觀察牠們的夜間活動而熬夜的「英勇事蹟」。 讓我特別有共鳴的是,阿傑並非在偏遠山區進行觀察,而是將他的「戰場」設在瞭都市裡的公園、巷弄,甚至自傢陽颱。他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身邊的「綠色角落」,其實蘊藏著豐富的生態。他記錄瞭如何從一株常見的植物,發現其上棲息著各種不同的甲蟲,以及牠們之間微妙的共生關係。書中也穿插瞭一些關於甲蟲生態學的知識,像是牠們的食物鏈、在環境汙染下的生存睏境等等,這些資訊透過他生動的描述,一點也不讓人感到枯燥,反而讓人更加理解牠們在生態係統中的重要性。 最讓我感動的是,阿傑的「熱血」不隻是一種對甲蟲的熱愛,更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他用一種溫柔的視角,去理解每一隻甲蟲的生存法則,去感受牠們微小卻堅韌的生命力。他分享瞭自己如何從單純的觀察,進一步思考如何保護這些小生命,以及如何將這種對自然的關懷,傳遞給更多人。書中的插畫,雖然不是那種精雕細琢的寫實風格,但卻充滿瞭生命力和個人特色,與文字完美結閤,讓人更容易進入阿傑的觀察世界。 總之,《甲蟲日記簿:熱血阿傑的自然觀察筆記》是一本充滿溫度和啟發性的書。它讓我重新認識瞭身邊的自然,也讓我看到瞭「熱血」在觀察和關懷生命上所能產生的巨大力量。如果你也曾經對身邊的小生物感到好奇,卻不知從何下手,這本書絕對是你最好的入門嚮導。阿傑用他真摯的筆觸,邀請你一同踏上這段充滿驚喜的自然探索之旅,感受那份最純粹的熱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