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速查寶典

藥用植物速查寶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藥用植物
  • 中草藥
  • 植物圖鑒
  • 藥材
  • 保健養生
  • 傳統醫學
  • 自然醫學
  • 植物識彆
  • 藥用價值
  • 速查手冊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收錄六百多種常用中藥草
  除瞭正名,同時收錄彆名
  並搭配原生植物和加工成藥材的圖片
  方便使用

  ‧分類易懂:依每一種藥用植物的特性與效用歸類,可以對癥查找需要的草藥。
  ‧圖文對照:外觀照片和介紹文字相輔相成,辨識草藥更好上手。
  ‧資訊完整:全書收錄600多種常見藥用植物,彆名、分布地點、植物形態、加工方法、功效主治,最專業最權威的藥用植物圖鑑。
 
森林的低語:探尋世界藥用植物的秘密寶庫 一部深入人心的博物學巨著,一本關於自然療愈智慧的實用指南。 在這個日益追求健康與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時代,我們對植物世界的瞭解已不再停留在錶麵的認識。本書《森林的低語:探尋世界藥用植物的秘密寶庫》旨在帶領讀者進行一場深度而廣闊的探索,穿越古老的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的交匯點,揭示地球上那些擁有非凡療愈力量的植物生命。這不是一本簡單的植物圖鑒,而是一部融閤瞭曆史考證、民族植物學考察、化學成分分析以及實際應用指導的綜閤性著作。 全書結構宏大,內容紮實,分為五大部分,層層遞進,力求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且立體的藥用植物知識體係。 --- 第一部分:根源與脈絡——藥用植物學的曆史長河 本部分首先追溯瞭人類利用植物進行治療的漫長曆史。我們不會拘泥於簡單的年代羅列,而是深入探討瞭不同文明如何發展齣獨特的植物醫學體係。 1.1 文明的搖籃:古代東方與西方的植物哲學 中醫的陰陽五行與草藥配伍觀: 重點分析瞭《神農本草經》的奠基意義,探討瞭“四氣五味”如何指導藥材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則,並以幾味經典藥材(如黃連、人參)為例,解析其在古代藥理學中的理論定位。 阿育吠陀的“三多沙”理論: 考察印度傳統醫學中,植物如何被歸類以平衡風、火、痰三種生命能量(Doshas),並介紹其獨特的提取與炮製技術。 古希臘的體液學說與草藥: 剖析希波剋拉底學派如何將植物的苦、澀、甘、酸等特性與人體的體液平衡聯係起來,並對比蓋倫醫學的影響。 1.2 傳統知識的流散與重構:中世紀到近代 本節將關注十字軍東徵、絲綢之路等曆史節點對植物知識傳播的影響。重點考察歐洲修道院草藥園(Monastic Gardens)在保存古典植物知識方麵的關鍵作用,以及阿拉伯醫藥學傢在化學分離(如蒸餾技術)方麵的貢獻,這些貢獻如何為後來的近代藥理學奠定瞭基礎。 --- 第二部分:物種的百科全書——全球珍稀與常見藥用植物的深度剖析 本部分是全書的骨架,以嚴謹的生物學分類為基礎,對全球範圍內具有重要藥用價值的植物進行係統性的介紹。我們摒棄瞭零散的介紹方式,而是按植物的科屬進行編排,以展現植物間的係統發生關係。 2.1 唇形科、菊科與傘形科的“多麵手” 重點剖析這三大類植物的化學多樣性。例如,唇形科植物中廣泛存在的揮發油(萜類化閤物),如何賦予它們抗菌和鎮靜的雙重功效。將詳細介紹迷迭香、薰衣草以及具有強烈芳香特性的香芹屬植物的化學指紋圖譜。 2.2 豆科與金縷梅科:單寜與生物堿的王國 著重探討豆科植物(如甘草、紫草)中復雜的糖苷和三萜皂苷結構,以及它們對免疫調節和抗炎作用的貢獻。金縷梅科植物中高含量的單寜酸如何實現收斂和止血效果的機製也將被深入解讀。 2.3 附子屬、顛茄屬等高活性植物的安全邊界 本節將以極為審慎的態度,介紹那些具有劇毒但也是重要藥物來源的植物(如某些生物堿類植物)。詳細闡述其有效劑量、毒性成分結構、安全提取方法以及在現代醫學中嚴格控製下的應用案例,強調“是藥三分毒”的客觀規律。 --- 第三部分:活性成分的解碼——從分子到療效的橋梁 本部分將視角從宏觀的植物轉移到微觀的化學層麵,聚焦於藥用植物中發揮核心作用的次生代謝産物。 3.1 萜類與酚酸類:植物的防禦與人類的抗氧化 深入解析黃酮類、花青素和木脂素等酚酸類化閤物的分子結構,以及它們作為高效自由基清除劑的作用機理。通過圖示展示不同取代基如何影響其抗氧化能力和生物利用度。同時,討論萜類化閤物(如薑黃素、人參皂苷)如何影響細胞信號通路。 3.2 生物堿的神經藥理學效應 詳細分類介紹吲哚生物堿、吡咯裏西啶生物堿等主要類彆。不僅限於其傳統用途,更側重於分析它們如何與神經遞質受體結閤,從而産生興奮、鎮痛或麻醉效果,並警示其潛在的肝腎毒性。 3.3 提取、分離與質量控製:現代科技的介入 介紹超臨界流體萃取(SFE)、高效液相色譜(HPLC)在鑒定藥用植物活性成分中的應用。強調現代分析技術如何幫助我們標準化傳統提取物,確保療效的一緻性和安全性。 --- 第四部分:地方智慧與生態適應——藥用植物的區域性應用 本部分從地理和文化生態學的角度,考察特定區域的藥用植物資源及其獨特的應用模式。 4.1 熱帶雨林:高濕環境下的化學軍備競賽 聚焦於東南亞、亞馬遜流域等地的藥用資源。探討在復雜的病蟲害壓力下,這些地區的植物如何進化齣結構新穎、活性強大的次生代謝物。以卡瓦鬍椒、藤黃等為例,分析其在應對壓力和情緒調節中的獨特機製。 4.2 溫帶山地:耐寒植物的生命力 考察高海拔或寒冷地區植物的生存策略。例如,某些高山杜鵑或景天科植物如何積纍高濃度的多酚類物質以抵抗紫外綫和低溫脅迫,以及這些物質如何在人體內發揮作用。 4.3 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采收 討論在全球化背景下,傳統藥用植物資源麵臨的過度采挖風險。提齣“負責任的采集”原則,強調在利用植物資源的同時,必須遵循生態倫理,保障物種的可持續繁衍,以及保護采集地微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 第五部分:實踐的藝術——理論與應用的結閤 全書的收尾部分,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可操作的實踐指導,但所有內容均以科學研究為基礎,而非簡單的民間偏方匯編。 5.1 藥用植物的形態鑒彆與野外識彆 提供詳盡的形態學特徵描述,包括葉序、花序、果實特徵以及特殊的腺點和毛被結構。強調避免與有毒或無效的近緣種混淆的重要性,配以精細的科學插畫輔助識彆。 5.2 傳統炮製的現代解析 係統闡述“炒、炙、煆、蒸、煮”等傳統炮製工藝對藥材化學成分的影響。例如,生薑與乾薑在化學結構和藥理作用上的區彆;或酒製、醋製如何改變某些生物堿的溶解度和靶嚮性。 5.3 現代草藥學的臨床考量 討論藥用植物在現代醫學輔助治療中的地位,包括其作為藥物增效劑或副作用緩解劑的潛力。強調在應用前,務必谘詢專業人士,進行個體化的劑量評估,特彆是在涉及慢性病或長期服藥的情況下,必須警惕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 --- 《森林的低語》是一部獻給所有熱愛自然、追求身心和諧的探索者的指南。它不僅是一部植物工具書,更是一次對生命智慧的緻敬,引導讀者以更深刻、更負責任的態度去理解和利用大自然賦予我們的這份寶貴饋贈。讀者將從中獲得知識的廣度、探究的深度以及實踐的敬畏心。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一、解錶藥 /001
發散風寒藥 /001
發散風熱藥 /024
二、清熱藥 /046
清熱瀉火藥 /046
清熱燥溼藥 /058
清熱解毒藥 /066
清熱涼血藥 /148
清虛熱藥 /164
三、瀉下藥 /169
攻下藥 /169
四、袪風溼藥 /186
祛風寒溼藥 /186
祛風溼強筋骨藥 /243
五、化溼藥 /253
六、利水滲溼藥 /262
利水消腫藥 /262
利溼退黃藥 /293
七、溫裏藥 /310
八、理氣藥 /325
九、消食藥 /348
十、驅蟲藥 /360
十一、止血藥 /365
涼血止血藥 /365
溫經止血藥 /387
十二、活血化瘀藥 /389
活血止痛藥 /389
活血調經藥 /393
活血療傷藥 /413
破血消癥藥 /427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藥 /430
溫化寒痰藥 /430
清化熱痰藥 /439
止咳平喘藥 /453
十四、安神藥 /467
重鎮安神藥 /467
養心安神藥 /468
十五、平肝息風藥 /473
平抑肝陽藥 /473
十六、開竅藥 /486
十七、補藥 /490
補氣藥 /490
補骨脂 /512            
補陰藥 /528
十八、收澀藥 /550
止汗藥 /550
澀精縮尿止帶藥 /558
十九、湧吐藥 /566
二十、解毒殺蟲燥溼止癢藥 /568
二十一、其他 /585

中文名稱索引 /591
 

圖書序言



  中國的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在不同曆史時期,中醫藥為人類的健康與繁衍作齣瞭巨大的貢獻,在人們與疾病鬥爭中發揮瞭極其重要的作用。本草學從秦漢時期至今曆經幾韆年,得到不斷壯大、豐富和發展,說明它具有極其強大的生命力。中藥作為天然藥物資源的寶貴財富,中藥受到瞭世界各國人民的青睞,不斷吸引著世人的目光,他們希望在利用中藥治療和保健的過程中更加閤理、科學,更好地為人類造福!

  中國幅員遼闊,氣候萬韆,為中草藥的生長提供瞭適宜的環境,孕育瞭豐富的中草藥資源。但具有原植物及其藥材或飲片彩色原圖和性狀描述,同時又有較詳細的功效應用的本草(中藥)學著作相對較少,而中藥中同一藥物不同來源(多來源)或同一基原植物(同來源)其不同部位又有不同的藥用功效、用途,因而其配伍應用也不同。人們在(中藥學上根據病情需要和藥物性能,有選擇地將二種以上的藥物結閤在一起)應用過程中往往齣現一些用藥混亂或用藥不準確的現象,因此,本書力求在這方麵有所突破,力爭在中藥的基礎原理、藥材或飲片的鑑定、鑑彆以及功效應用方麵做到通俗易懂、易於掌握,在中藥材或飲片的選擇上力圖選擇道地藥材或優質藥材。

  本書收錄瞭 600多種中草藥,均為教科書、藥典或地方較常用的藥物,以常用或通用的中藥名為正名,並將與中藥名不同名的原植物名一併列齣。本書內文按中藥名、彆名、來源、原植物、採收加工、藥材或飲片性狀、性味歸經、功能與主治的順序描述,並附有植物形態和藥材或飲片特徵圖。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時間比較倉促,書中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和指正。
 

圖書試讀

桂枝──肉桂
 
彆名:菌桂、桂、辣桂、玉桂
 
來源:為樟科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乾燥嫩枝。
 
【原植物】常綠喬木。全株氣芳香, 樹皮灰褐色;枝條被灰黃色短柔毛。單葉互生,革質,葉片長橢圓形,上麵無毛有光澤,下麵疏被黃色短絨毛。圓錐花序腋生或近頂生,花兩性,白色;能育雄蕊9 株,分3 輪排列,花藥4 室,退化雄蕊3 株,箭頭狀。果實橢圓形,紫色無毛;果托淺杯狀。生於常綠闊葉林中,但多為栽培。在福建、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均有栽培,尤以廣西栽培為多。
 
【採收加工】春、夏兩季採收,除去葉,曬乾,或切片曬乾。
 
【飲片鑑彆】桂枝呈類圓形的薄片。木部黃白色或淺黃棕色,皮部紅棕色,髓部略呈方形,周邊棕色及紅棕色。質硬而脆。有特異香氣,味甜、微辛,皮部味較濃。桂枝木呈類圓形的薄片,氣微香特異,味微辛。桂枝尖形同桂枝而細,呈不規則的小段。炒桂枝形同桂枝,黃棕色,偶有焦斑。蜜桂枝形同桂枝,黃棕色,略有黏性,味微甜。
 
【性味歸經】味辛、甘,性溫。歸心、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散寒解錶,溫通經脈,通陽化氣。主治風寒錶證,寒溼痺痛,四肢厥冷,經閉痛經,癥瘕結塊,胸痺,心悸,痰飲,小便不利。
 
麻黃—草麻黃
彆名:龍沙、狗骨、華麻黃
來源: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 sinica Stapf 的草質莖。
 
【原植物】草本狀灌木,高20 ∼ 40cm。木質莖短,常似根莖,匍匐地上或橫臥土中;小枝直伸或微麯,綠色,長圓柱形,細縱槽紋常不明顯,節明顯。鱗葉膜質鞘狀,下部約1/2 閤生,上部2 裂,裂片銳三角形,先端急尖,常嚮外反麯。花成鱗球花序,通常雌雄異株;雄球花多成復穗狀,常具總梗;雌球花單生,有梗,成熟時苞片增大,肉質,紅色,成漿果狀。種子2 顆,黑紅色或灰褐色,三角狀卵圓形或寬卵圓形,錶麵有細皺紋。花期5 ∼ 6 月,種子成熟期7 ∼ 8 月中。生於乾山坡、平原、乾燥荒地、河床、乾草原、河灘附近及固定沙丘,常成片叢生。分布於中國華北及吉林、遼寜、陝西、新疆、河南西北部等地。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說,《藥用植物速查寶典》在我這個“外行”眼裏,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對傢裏長輩們說的那些“偏方”和藥草很感興趣,但總覺得隔瞭一層紗,看不真切。拿到這本書後,我簡直是愛不釋手,每天晚上都要捧著它看一會兒。最讓我驚喜的是,書裏的描述非常生動形象,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語言,而是帶有一點生活氣息的科普。比如,它講到某種草藥的時候,會描述它的“味道微澀,有特殊的清香”,還會提到它“常生長在路邊或山坡上”,這些細節一下子就把我拉近瞭和植物的距離。我還嘗試著根據書裏的指引,在小區附近的綠化帶裏找瞭幾種藥用植物,雖然隻是玩玩,但感覺自己好像在進行一場小型的植物探險,非常有樂趣。而且,書裏的一些小貼士也特彆實用,比如如何辨彆真僞,如何儲存,這些都是我之前從未想過的問題。它讓我明白,原來我們身邊隱藏著這麼多有用的植物,而且它們的應用方式也如此多樣。這本書讓我對自然多瞭一份敬畏,也多瞭一份親近。

评分

坦白說,我買《藥用植物速查寶典》更多的是一種“好奇心”驅使,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市麵上類似的圖書太多瞭,很難找到真正有深度的。但是,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自己被它深深吸引瞭。它不是那種死闆的教科書,而是帶著一種“故事感”。比如,它在介紹某些藥用植物的時候,會穿插一些關於這種植物的曆史典故,或者它在民間的一些傳說,這些細節讓原本可能枯燥的植物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起來。我甚至會因為書裏的一段描述,而去特意留意路邊的那棵樹,或者草叢裏的那朵花,感覺自己和周圍的世界建立瞭一種奇妙的聯係。而且,書裏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人,在娓娓道來,絲毫沒有距離感。它讓我意識到,原來植物不僅僅是植物,它們還承載著那麼多的故事和智慧。這本書也激發瞭我對自然更深層次的探索欲望,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身邊的每一個角落,去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我是一名中醫愛好者,平時喜歡自己搗鼓一些小藥方,但很多時候都因為找不到準確的藥材信息而頭疼。用瞭《藥用植物速查寶典》之後,我感覺自己的“煉丹術”水平瞬間提升瞭好幾個檔次!書裏對每一種藥材的形態特徵都描述得特彆細緻,就連葉子的形狀、邊緣的鋸齒,果實的顔色、大小都有交代,這對於我這種不常接觸新鮮藥材的人來說,簡直太有幫助瞭。有時候買迴來的藥材,總擔心買錯瞭,但有瞭這本書,我就可以對著圖片和描述仔細對比,一下子就能分辨齣個七八九。而且,書裏對藥材的炮製方法也講得很清楚,有些是我們傳統上都知道的,但有些是以前沒接觸過的,這給瞭我不少新的啓發。最重要的是,它不像有些書那樣,隻講功效,不講細節,而是真正從實踐齣發,告訴你怎麼去辨認、怎麼去使用,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我現在泡藥酒、熬膏方,底氣都足瞭很多,完全不用再戰戰兢兢地懷疑自己瞭。

评分

這本《藥用植物速查寶典》我算是用瞭一段時間瞭,整體感覺就像是尋寶路上遇到的那位老嚮導,雖然話不多,但關鍵時刻總能指點迷津。我最早是衝著它“速查”二字來的,平時工作忙,偶爾需要瞭解些草藥知識,翻閱厚重的工具書實在耗時,這款簡直是我的救星。打開第一頁,就被那清晰的排版和精美的插圖吸引瞭。我特彆喜歡它那種“一目瞭然”的設計,無論是按科屬查,還是按功效查,都能很快找到目標。比如,上次我偶然在野外看到一種不認識的植物,就憑著它的形態特徵,在書裏對比瞭幾個小時,終於確認下來。它不光是名稱和圖片,還有很實用的生長習性、采集季節、炮製方法等信息,這些細節對於真正想把草藥用起來的人來說,比那些空洞的理論重要多瞭。而且,裏麵對一些常見植物的鑒彆要點也講得很透徹,不像有些書隻是簡單羅列,它會告訴你“看葉子的鋸齒,摸葉子的質感”這種實操性的東西,這一點我非常贊賞。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非常實在的書,沒有花裏鬍哨的營銷詞匯,一切都落實在瞭知識本身,對於我這種需要快速、準確獲取信息的人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

评分

作為一個在植物研究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研究人員,我對《藥用植物速查寶典》的評價可能會顯得稍微“學術”一些。首先,從其內容編排的邏輯性來看,這本書做得非常齣色。它並非僅僅是簡單的植物圖譜堆砌,而是將藥用植物按照一定的體係進行瞭分類,無論是傳統的本草學分類,還是現代植物學分類,都體現瞭編者紮實的功底。我尤其欣賞它在描述每種植物時,對形態特徵的精準刻畫,以及對於藥用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的闡述,都做到瞭言簡意賅,又不失專業性。在查閱過程中,我發現書中引用的文獻和資料也相當可靠,這對於嚴謹的研究來說至關重要。而且,它並沒有迴避一些爭議性的藥用植物,而是給予瞭客觀的分析,這使得這本書的參考價值更高。雖然作為專業人士,我可能對某些細節有更深的要求,但不可否認,這本書在普及藥用植物知識、提高公眾認知方麵,功不可沒。它提供瞭一個很好的入門平颱,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和瞭解這個古老而又充滿生命力的領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