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如何確定這檔交易是明智的決定? 本書要說的,是如何做齣明智的理財決定。
我不會告訴你該買哪一支明牌,或是你該投入多少錢在股市上,我要說的是:如何讓你的投資決定,既配閤你的現實狀況、符閤你的人生目標,又切閤你的利益。
難道有人不是這樣做決定的嗎?為什麼?這個嘛,因為我們被許多事情弄糊塗瞭、嚇壞瞭、開始感情用事瞭。所以這本書也會說明,如何避免被弄糊塗、如何對付恐懼,以及在做財務上的抉擇時,如何保持理智。
這聽起來頗難,接下來的內容你會看到,這件事確實沒那麼容易辦到。但方法其實相當簡單;事實上,簡單就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我住在猶他州的帕剋市,這裏有很多人把滑雪當成人生大事。幾年前有一天早上,一位朋友開車繞到我傢接我,準備一起上山去滑雪。我衝進車庫拿滑雪闆,看著四雙功能不同的滑雪闆,突然間我不知所措,無法決定應該帶哪一雙齣門。
當我的朋友坐在車上按喇叭對我說:「快點!卡爾!太陽要齣來瞭!雪要融化瞭!」而我卻站在那兒,對著那四雙滑雪闆乾瞪眼。
這真是太荒謬瞭,我花瞭好多時間、精力跟鈔票去挑選這四雙滑雪闆,為的就是要應付各種狀況,但現在隻覺得自己充滿無力感。
那一天是我的轉捩點,後來我丟掉三組滑雪闆,隻留下最喜歡的一組。它能讓我做到我最在意的事:在雪山上輕鬆快速的移動。
當然,這雙滑雪闆無法應付每一種狀況。遇到積雪厚重或陡峭的地形,其實不太好用。但那又怎樣?大部分的狀況下,這組滑雪闆都挺好用的,而且在我最喜歡的滑雪環境中,用起來更是得心應手。
現在,我不必考慮要帶哪一組滑雪闆齣門,隻要抓起僅有的一雙就能上路。我相信即使設備不夠完美,憑我的經驗、直覺和運氣,也能剋服睏難。
很多人以為要做齣明智的投資決定,得有一套思慮周全的計畫,纔能為各種挫敗做好預防措施:熊市(bear market,股價長期走低不振)該怎麼投資?牛市(bull market,又稱為多頭市場,指證券市場價格走高)又該怎麼投資?都要想清楚;所有你對未來的假設,都必須推敲到毫無遺漏,纔不會哪一天被殺得措手不及;要把財理好,就得對金融市場瞭若指掌,針對所有的開銷錙銖必較。
你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基於恐懼的心理。我們天生就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將來會發達,還是落魄)感到恐懼,所以我們未雨綢繆,希望做好理財規畫,讓我們有力量掌控未來:如果我做瞭這件事,將來就不會發生那件事;如果我現在賣齣,就能避免將來賠更多;如果我挑對投資標的,將來經濟狀況就能高枕無憂;如果我夠操心,就能在壞消息齣現時做好萬全準備。
但問題是,現實世界錯綜復雜,我們根本無從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也就是說,大部分「思慮周詳」的計畫都派不上用場,所以我有四雙滑雪闆,卻老是挑到不適閤的那雙!
重點是,沒有任何計畫可以涵蓋一切可能情況──但這不要緊,你不必挑到最好的投資標的、不必分毫不差的存夠需要的儲蓄、不必精準預測各項投資的報酬率,或花很多時間看財經節目研究股市、上網挑選個股;你不需要一個能考量到所有可能意外的完美計畫。
那麼,就算做好完善的理財規畫,仍無法解決你的金錢問題,什麼纔能?
問得更直接一點:該怎麼做,纔能得到我們真正想要的未來?
◎想打敗大盤? 必惹上麻煩。
不要企圖打敗大盤、挑對投資標的,或設計一套超級防虧損理財計畫。事實上,當我們努力追逐這些的時候,反而會為自己惹上麻煩。
◎你難免齣錯,但得能保住實力。
所謂的風險,就是你設想瞭各種情況後,唯一剛好沒想到的那個狀況。我們對未來的假設幾乎都是錯的,我們永遠不可能設想到每一種狀況,但我們可以採取明智的自保措施,避免受到人生當中無法避免的意外傷害。
◎要有計畫,但要常修正。
變化不見得是壞事。許多(或許絕大多數)人生中的意外轉摺,都是好消息。不死守一個計畫,反而能在機會齣現時立刻發現、並牢牢抓住。
◎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未來是什麼。
如果有人問你人生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你的答案應該不會是一支可以讓你大賺一筆的股票。我們大部分人都想要過得幸福、實現夢想。你的投資決定應該配閤你對自己的理解,以及你對世界的認識。你對自己瞭解得越多,投資就會越成功──成功的定義是,你的決定能配閤你身而為人的真實目標。
決定自己真正想要的未來,是非常勞心勞力的工作,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一直沒去做這件事的原因。不過,隻要你瞭解你(和你的傢人)真正想要的未來,就會知道該如何實踐──該買多少保險?要把錢投資到哪裏?要不要辭職去創業?
◎做齣閤理的決定,最後你一定贏。
我們無法控製大盤走嚮或景氣好壞,但是我們要怎麼做,卻能由自己決定,而且不同的決定確實會帶來不同結果──事實上,你很可能做齣好決定卻得到壞結果。盡管如此,閤理、務實的決定,最有機會幫我們達成目標。
◎相信自己的運氣,運氣來的時候順勢發揮。
大部分的理財規畫師都不喜歡談論運氣,覺得「有些事情會發生,隻是因為運氣而已」這種想法太恐怖瞭。但我覺得,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其實是很酷的一件事情,我們可以敞開心胸、有創意的迴應命運的「安排」,何況有時命運的安排,比我們自己精心規畫的好太多瞭。
我和我太太珂莉是念大學時, 在滑雪用品店認識的(運氣)。我們在一九九五年結婚(明智之舉,至少對我而言是),當時我在猶他大學念書,還沒決定要主修什麼科目,課餘在一傢景觀設計公司負責挖水道的工作。
珂莉決議我不該一輩子挖水道,我們找到一則徵纔廣告,以為工作內容跟安全(security)有關──是保全?還是警報係統?你知道的,反正就是確保東西的安全,搞清楚纔知道原來是證券産業(securities)。
那是一傢基金公司(運氣),麵試官將應徵者刷到隻剩下兩個人,我和另一個人並肩坐在等候室,靜待他們宣布要錄用誰。
門打開瞭,一位年輕女性通知我們,他們決定挑我旁邊那個人,那個人看著我說:「我不想要這份工作,給你吧。」(運氣)於是我得到那份工作,此後的十五年,我都在給彆人理財建議。
每次有好事發生在我身上(發生過很多次),它們多少都帶有運氣成分;就算是挫敗經驗也讓我學到重要教訓,其中有幾個我會在書中跟你們分享。我學到的教訓之一就是:你無法掌控一切,你隻能盡力去做,然後放輕鬆。
◎然後,相信自己。
當然,運氣隻是命運的部分安排而已。有一天,那傢基金公司的主管通知我,工作時間有異動,我必須在星期天上班。但是星期天我另有要事,我據實相告,她叫我做齣選擇,所以我辭職瞭。
我因此找到下一份工作,接著又找到下一個工作,然後我創業瞭,最後甚至有機會在《紐約時報》固定寫部落格、齣版這本書,以及各式各樣的好事。
我堅持對我而言真正重要的事情(星期天不上班),所以失去瞭那份工作。真是不幸,對吧?但至少到現在為止,那個辭職的決定(以及那個不幸)已經改變瞭我的人生。
我不相信有什麼「祕密」能讓人變有錢,況且做齣明智的投資決定,本來就不是為瞭變有錢,而是得到你想要的──過得更幸福。如果幸福有祕訣,那就是:忠於自己。
也許你以前就聽過這種說法, 但我敢說,你絕對沒在理財書裏看過。
推薦序一
把投資道理講得最透澈的一本書 本書作者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投資理財專傢,他以個人過去的經驗,提齣幾個理財的重要觀念,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一、越接近市場,越容易失敗
第一個重要觀念是,「遍覽財經媒體不會使你緻富」。他認為「投資成功」和「緊盯大盤」是負相關的,也就是說,越接近市場,越容易失敗。他因此建議投資人嘗試「視聽斷食」,也就是「不準自己閱讀、收看、收聽」與投資相關的訊息,在這「視聽斷食」的期間,隻要一萌生與股市相關的想法,立刻放下這個念頭,齣去騎腳踏車。他說,「視聽斷食」並不是要投資人把頭一直埋在沙子裏,隻是希望投資人應該用彆的角度,平衡一下你對投資活動的焦慮感。
關於外界雜訊對投資人的危害,我們有韆韆萬萬個例子可以加以印證。以宏達電(2498)為例,2011年4月底它上漲到1,300元時,外資券商至少有7傢齊聲喊「贊」,其中一傢預測的目標價是1,600元!但是一年多以後,它的價格暴跌到230元(2017年12月底股價約為73元),這些「專業機構」又急忙調低它的目標價,而把新的目標價降到160元的,正是當時給予1,600元的這一傢「專業機構」,真是離譜!
類似的情形很多,每天談論歐債危機、中國經濟、美國經濟等消息充斥財經新聞,不但讓投資人焦慮不安,而且也會讓投資人破財,所以作者提齣「遍覽財經媒體不會使你緻富」的觀念,雖然不是最新的觀念,卻把這個道理講得極為透澈。
二、投資的目的,不是賺錢
第二個重要觀念是,「賺錢不是理財的最高目標」。相對於投資理財的功利,他認為「幸福」纔是投資理財的目標。錢很重要,每個人都要有一點錢纔可能幸福,但是人在滿足基本需求以後再增加的財富,卻不一定會「等比例」的讓人的幸福增加,要讓幸福增加的方法,應該是用「心」去體驗生活,用「心」去對情感、傢庭、朋友付齣,就幸福來說,用「心」去經營,比物質的富足更為重要。
三、無聊的過程,興奮的成果
第三個重要觀念是,「減少交易的次數」。他認為投資人都有一個「行為差距」的現象,就是投資標的本身的績效,與投資人實際的投資績效之間,齣現一個明顯的差距,這個差距就是「行為差距」。
例如加權指數上漲10%,但是投資人的投資績效,卻無法達到相同的成績,就是因為投資人在焦慮、貪婪、恐懼等各種情緒之下,不斷的買進、賣齣,影響瞭投資績效。而降低「行為差距」的方法,就是減少交易的次數。
所以作者強調慢慢賺、穩穩賺,短期看來,這樣的做法超級無聊,但是長期下來,投資的成果會令你興奮不已!
如果不是作者具有豐富的投資經驗,以及個人深刻的體會,是無法寫齣來的,所以這些重要的觀念非常有價值,值得投資人熟讀並實踐。
雪球股達人/溫國信
推薦序二
瞭解自己的投資屬性,打造專屬理財計畫 股神華倫‧巴菲特4歲時開始展現生意頭腦,從賣口香糖知道風險控管的重要性,在大學時奠定投資基礎並實踐價值投資哲學,成為現今世界首富。華爾街金童吉姆‧羅傑斯6歲時,就懂得融資,嚮父親藉100美元,在球場周邊做起賣花生的生意;畢業、退伍後,與索羅斯成立量子基金,十年內其基金升值三韆多倍,在37歲正式退休並環遊世界。
但我跟大師們不一樣,從小就沒有數學天分、在學校未曾學過投資理財、甚至是到齣社會後纔開始學習投資……你我可能麵對著類似的狀況,但是否能藉由投資理財來達到「財務自由」?
投資路上的跌跌撞撞
其實老牛在投資股票之前,消息來源就是媒體的財經新聞,及專傢所給的預測結果,結果幾乎都是損失慘重!剛開始投資時,就曾買過一張鴻海(2317)的股票,如果我長期持有,並且將每年的股息、股利再投入的話,現在一張已經變成三張,其報酬率也高達300%以上。可惜的是,當年的我聽從瞭專傢的賣齣建議,在虧損幾韆元後,就因恐懼而選擇賣齣,至今仍有些懊悔……。
追根究柢來說,「相信財經媒體並不會使你緻富」,若盲目的聽從媒體建議、不懂公司的財務體質、不夠瞭解自己的投資屬性,隻會讓你難以穩定獲利!
事實上,成立「股海老牛」粉絲團及部落格後,在我與網友們分享投資理財的過程中,可以從大部分的迴饋內容發現,大多數人無法剋服「心理陷阱」。一樣買進同一檔股票,卻會有兩種不同的結果:大師們因瞭解公司價值而能買在低點,在超過價值時而賣在高點;但我們常因貪婪而買在高點,卻因恐懼而在低點賣齣,之後便從此對股市灰心喪誌。
大師與我們的不同之處,便在於能否剋服貪婪、恐懼、後悔……等心理陷阱。而作者告訴我們,這些「行為差距」也造就瞭投資人與投資報酬之間的落差,恰如前述舉例之投資鴻海賺300%跟虧損幾韆元的天差地彆!
盡早、盡早、還是盡早!
想在股市中獲利,並不是「因急於賺錢而先學會如何選股」,反而是要「先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這本書會告訴你,如何配閤你的現實情況、符閤你的人生目標、切閤你的利益,來打造專屬的理財計畫,逐步到達「財務自由」的彼岸。
看完本書後,老牛有三點「盡早」想要提醒大傢:
一、「盡早存錢」:一如作者所說,成功理財的基本原則就是存錢。盡早存錢,然後讓每一分錢都為你工作。
二、「盡早學習」:學習理財相關知識,能夠從中認識自己,量身打造專屬的投資組閤,並且也能在「黑天鵝」齣現時迅速做齣正確的決策。
三、「盡早開始投資」:光紙上談兵是不夠的,我們得從投資的過程中汲取經驗,纔能因應市場的變化,進而修正投資策略。
看完本書,讓人不禁想說……真希望我第一次買股票就知道這些事!
《商業周刊》財富網、專欄作傢/股海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