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的人:詩篇第五捲的架構和神學

有福的人:詩篇第五捲的架構和神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Tang Shiwen
圖書標籤:
  • 詩篇
  • 舊約神學
  • 詩篇研究
  • 舊約文學
  • 神學研究
  • 聖經釋經
  • 舊約
  • 希伯來聖經
  • 詩篇第五捲
  • 祝福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的目的是試圖從詩篇捲五中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詩112,119,127與128,137,144)來分析研究捲五的編排架構和神學主題。

  第一章將會對אשׁרי這個詞的詞義加以研究。首先分析אשׁרי的詞根、詞源、含義和用法,然後分析אשׁרי與其同義詞ברך之間的區彆和聯係,最後分析詩篇中所提到的有福的人的特徵和類型。

  第二至六章將從結構、釋義和主題幾方麵對捲五中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進行獨立分析,並從אשׁרי的角度對這六首詩篇加以解釋,從而瞭解這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對有福的人的描繪。由於詩篇112與111篇在結構、詞匯和主題等方麵有密切關聯,因此,第二章對詩篇112篇進行獨立分析時也會分析詩篇112與11篇111之間的區彆和聯係,從而加深對詩篇112篇的神學主題的認識。

  另外,因為詩篇127與128這兩首詩之間的關係較為密切,所以第四章將會把它們放在一起進行研究,同時也會分析它們之間的區彆和聯係。

  第七章將首先簡要說明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詩112,119,127與128,137,144)中所提到的有福的人的特徵,然後分析這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的每一首與前後相鄰的詩篇和詩組在關鍵字和神學主題等方麵的關聯,並從這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來看捲五(詩107-145)的編排架構。

  第八章首先在對詩篇捲五中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詩112,119,127與128,137,144)的獨立分析的基礎上嘗試提齣關於詩篇捲五的神學主題的觀點,然後再提齣四項原則來驗證本文所提齣的詩篇捲五的神學主題是否有效,能否成立,最後簡要分析詩篇捲五編排的曆史處境和神學功能。

  通過對詩篇捲五中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詩112,119,127,128,137,144)的獨立分析,以及對這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與前後相鄰的詩篇和詩組在關鍵字和神學主題方麵的關聯的研究,我們已經發現這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是捲五的主乾,使捲五呈現齣一種平行和對稱結構,強調有福的人要敬畏上主、喜愛他的教導或遵行他的道,並投靠或信靠上主這位永恆之王。這就是本文從詩篇捲五中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所看齣的詩篇第五捲的一種重要的編排架構和神學主題。
好的,這是關於《有福的人:詩篇第五捲的架構和神學》的圖書簡介,內容旨在詳細介紹該書的結構、探討的重點,以及其核心思想,但不涉及該書的具體內容本身。 --- 《有福的人:詩篇第五捲的架構和神學》圖書簡介 本書導覽:深入詩篇的暮光與高潮 詩篇,這部古代以色列敬拜與默想的寶庫,其結構本身就是一部宏大的神學敘事。《有福的人:詩篇第五捲的架構和神學》將讀者的目光聚焦於這本聖詩集的終章——詩篇的第五捲(詩篇 107-150篇)。本書旨在係統性地梳理和闡釋這捲詩篇的內在組織脈絡、關鍵主題的演變,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深刻神學洞見。 全書圍繞一個核心目標展開:揭示詩篇的編纂者(或編纂傳統)如何通過精心安排這最後的部分,為整本詩篇集畫上一個既是對曆史的深刻反思,又是對未來盼望的堅定宣告的句點。本書的敘事結構並非簡單的章節羅列,而是試圖還原神學思想如何在詩歌的交織中層層遞進,最終匯聚成一條清晰而有力的溪流。 第一部分:結構的迴溯與辨識 本書的開篇部分緻力於構建一個堅實的結構分析框架。詩篇第五捲並非隨機的詩歌集閤,而是呈現齣獨特的文體特徵和主題匯集。我們將探討構成這一部分的幾種關鍵文體類型,例如贊美詩(Hymns of Praise)的密集齣現,以及它們的功能性——它們如何從對個人睏境的敘述轉嚮對上帝普世性王權和創造能力的頌揚。 結構分析的重點之一在於對“尾聲”的識彆。詩篇第五捲的收束部分,特彆是最後幾篇,其措辭和主題的迴歸性(例如對“哈利路亞”的集中使用)錶明瞭編纂者有意將其定位為整本詩篇集的總結陳詞。本書將詳盡考察這些“尾聲性”篇章在整體敘事中的作用,它們是如何呼應瞭前四捲中提齣的議題,並提供瞭最終的解答或方嚮。 我們還將深入剖析詩篇第五捲內部的亞結構。它是否像前幾捲那樣,存在著清晰的“大衛詩篇”與“非大衛詩篇”的交織,或者,它更傾嚮於一種以贊美為核心的、更具普世性的結構模式?本書通過對不同詩歌體裁的分布密度和主題集群的考察,勾勒齣第五捲在宏觀結構中占據的獨特位置。 第二部分:神學主題的交織與升華 如果說結構是骨架,那麼神學主題就是血肉。詩篇第五捲是詩篇精神在曆史盡頭、在麵對流亡或重歸背景下的深度沉澱。本書將重點考察以下幾個關鍵的神學領域: 1. 彌賽亞盼望的清晰化: 在詩篇的早期捲中,彌賽亞的形象可能較為隱晦,但在第五捲,尤其是在那些論及“受膏者”(Anointed One)或“君王”的篇章中,我們看到瞭一種更加明確的君王論的錶達。本書將分析這些詩歌如何塑造一個超越地緣政治的、由上帝親自確立的統治者形象,並探討這種盼望與當時以色列政治現實之間的張力。 2. 上帝的王權與創造的宇宙觀: 第五捲是對耶和華普世主權的強烈宣告。本書將專門探討“耶和華作王瞭”(The Lord Reigns)這一主題的不斷強化。這種宣告不再僅僅局限於以色列的邊界,而是擴展到對全地、對宇宙萬物的統治。我們將辨析這種宇宙性王權觀是如何通過描述自然界的威嚴(如風暴、海洋、山脈)來體現的,這標誌著詩篇神學的成熟——從對曆史事件的聚焦,轉嚮對永恒真理的捕捉。 3. 聖潔與敬拜的理想典範: 第五捲集中體現瞭對聖殿崇拜的嚮往與對聖潔生活的呼籲。本書將分析那些描述“上行之詩”的篇章(如果它們被包含在這一捲的分析中)或描繪天堂祭祀場景的詩篇。這裏的“福樂”不再僅僅是現世的福祉,而是與在上帝麵前的聖潔地位緊密相連。敬拜被提升為一種持續的狀態,而非僅僅是儀式性的行為。 4. 苦難的最終定位: 雖然第五捲的主調是贊美,但它並未完全迴避苦難的現實。本書將考察這些詩篇如何處理“義人受苦”與“惡人得享安逸”的經典難題。與其他捲相比,第五捲對苦難的論述傾嚮於將其置於一個更大的末世論框架之下:即現世的苦難隻是暫時的陰影,終極的審判和公義將在上帝的寶座前得到最終的伸張。 結論:麵嚮未來的神學總結 《有福的人:詩篇第五捲的架構和神學》最終試圖嚮讀者證明,詩篇第五捲不僅是文本的結尾,更是一種神學路綫圖。它為後來的猶太教和基督教信仰傳統提供瞭一個成熟的、整閤性的視角:即對上帝的信靠不僅是曆史的迴響,更是對未來確鑿盼望的預演。本書的分析旨在幫助讀者超越單純的文本欣賞,進入對這部偉大敬拜文學的深層結構和永恒意涵的理解之中。它是一次對詩篇最後篇章的細緻入微的結構考古與神學探源之旅。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湯士文


  1973年生於安徽,2003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研究科,獲得碩士學位,到浙江神學院任教。
  2009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神學碩士學位(M.Th),並迴浙江神學院任教。
  2016畢業於香港中國神學院,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主修專業為希伯來聖經。
  任教的課程包括希伯來文、舊約導論、舊約神學和智慧文學等。
  曾發錶二十多篇關於聖經研究、聖經解釋學、基督教與中國文化之比較研究等方麵的論文。

圖書目錄

李序
張序
縮寫錶                                                            
聖經版本引用說明
                                                            
導論
第一節 詩篇正典編排研究綜覽
第二節 本文的論題
第三節 本文的方法
第四節 本文的程序
 
第一章 אשׁרי詞義研究
第一節 אשׁרי的詞根、詞源與含義
第二節  אשׁרי與ברך的區彆與聯係 
第三節 詩篇中「有福的人」的特徵
小結 

第二章 詩篇112 
第一節 結構
第二節 釋義 
第三節 主題
小結    
                                                                                         
第三章 詩篇119
第一節 結構
第二節 釋義
第三節 主題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詩篇127與128篇
第一節 詩篇127
第二節 詩篇128
第三節 詩篇127與128的關聯
小結

第五章  詩篇137
第一節 結構
第二節 釋義
第三節 主題
小結

第六章  詩篇144
第一節 本詩所描述的「有福的人」的特質
第二節 本詩的閤一性與結構劃分
第三節 釋義
第四節 主題
小結

第七章 捲五的編排架構
第一節 「有福的人」的特徵 
第二節 與相鄰詩篇的關聯
第三節 捲五的編排架構
小結

第八章 捲五的主題
第一節 神學主題的觀點
第二節 神學主題的四項原則
第三節 以四項原則檢驗捲五的神學主題 
第四節 編排處境和神學功能

結論
附錄一
附錄二           
參考書目
緻謝

圖書序言

李序

  「從『有福的(אשרי)』詩篇看《詩篇》第五捲的架構和神學」(論文原名),是湯士文老師於2015年11月19日嚮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呈交的博士論文;經本院研究生課程委員會委任校內和校外兩名教授分彆評審,並於2016年2月1日通過口試答辯,然後於6月25日中國神學研究院四十周年院慶畢業典禮上,獲頒授哲學博士學位。士文老師完成自2011年在中神的學習以後,繼續他在杭州浙江神學院的教學事奉,為中國教會栽培新一代的年輕領袖。

  湯博士的論文靈活運用瞭近代聖經正典研究的方法進路,從六首「有福的(אשרי)」詩篇作為焦點,深入探討《詩篇》「捲五」(第107至150篇)的文學結構和神學題旨。湯博士不但能夠帶著獨立批判思考,來融會貫通西方學者的豐富詮釋和論述;他更指齣在《詩篇》這最後的壓軸部分,「有福的」主題從慣常集中於敬虔的個人之上,刻意地漸漸轉移到被擄迴歸後的群體之中,從而對猶大曆史大衛王朝的終結,作齣信仰神學的反省與前瞻。湯博士的立論中肯清晰,並且仔細列齣詳盡準確的外文書目和腳注資料,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方便跟進研究。

  士文校友是中國神學研究院哲學博士課程的初熟之果。在校期間,他幾乎每天早上都是頭一個抵達圖書館,晚上最後一個離開。能夠在七年期限前完成論文順利畢業,我們都見證上主信實的厚恩。懇求父神保守帶領,讓士文校友的努力成果付梓後,成為更多人的祝福激勵,榮耀基督。

李思敬
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
林高傑德教席教授

張序

  在一篇結集近代詩篇學術研究的文集中,一位學者記敘他第一次讀到美國學者Gerald Wilson提齣的主張,就是現存舊約聖經中的詩篇,除瞭是一百五十首獨立的作品外,更是一部經刻意編排、按著一個骨乾情節排列的整體作品。他形容當時他的心情是「既震驚又肅敬(shock and awe)」。 我相信,同樣驚為天人的反應,也可用以形容湯士文在聽畢Gerald Wilson 的演講後的反應。 而那一場的演講亦埋下瞭他日後在讀博的時候以此為他的研究題目。

  的確,Wilson提齣的理論,在歐美的聖經研究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已風行一時,直到現在仍是熾熱討論的課題;在以華文研究寫作的圈子中,卻仍然隻是屬於起步發展。除瞭個彆著述外, 以華文討論相關課題的作品仍是鳳毛鱗角,而湯博士的論文,確是將《詩篇》的華文研究推前瞭一步。

  湯博士的論文能緊貼其時的學術發展,在可能的範圍中參考瞭各種不同的文獻,再加上仔細的閱讀《詩篇》的文本,論證第五捲的《詩篇》中齣現的所謂「有福的」詩篇的重要性—它們既分佈在該捲書中的重要位置,亦與捲五中的詩歌在思想及用字上互相呼應,串連起來成為這一捲書的主調。湯博士的論文指齣,若要恰當的理解這三十九首詩歌(第107到145篇)的目的,不可忽視這些「有福的」詩所描劃齣的信仰麵貌。甚至,湯博士的論文更嘗試指齣這樣的神學議程對於身處被擄迴歸處境的以色列民有莫大的意義。在這初步的建議上,盼望他日湯博士能再詳述,好能更立體的呈現詩篇捲五的信息。

  甚欣看到這篇論文的齣版,也盼望它能燃起更多華人學者研讀《詩篇》的興趣。

張智聰
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
二0一七年初春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這裏有五段來自颱灣讀者視角的、風格迥異的《有福的人:詩篇第五捲的架構和神學》圖書評價,每段都力求詳細、自然,且避免AI痕跡。

评分

我一直認為,閱讀聖經,尤其是像詩篇這樣的書捲,如果能有好的引導,收獲會大不相同。我曾經嘗試閱讀詩篇,但常常被其中的情感起伏和比喻所睏擾,覺得很多時候讀起來好像隻是在看彆人的心聲,卻不知道這些心聲背後連接著怎樣的神學真理。這本書的書名“有福的人”,立刻觸動瞭我,因為“有福”是我們基督徒一直在追求和理解的生命狀態。而“詩篇第五捲的架構和神學”,則明確指齣瞭這本書的切入點,它不是簡單地對第五捲進行逐篇的講解,而是從“結構”和“意義”兩個維度來深入挖掘。我期待作者能夠細緻地剖析第五捲的內在邏輯,讓我們看到這些詩篇是如何被編織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敘事或論證。我相信,一個清晰的架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每一篇詩的重點,以及它們在整體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神學”的視角,能讓我們明白,這些古老的詩篇,是如何承載著關於上帝的啓示,關於祂的屬性、祂的計劃,以及祂與人關係的根本性真理。對於我來說,能夠把這些“情感的詩篇”轉化為“理性的神學”,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屬靈操練。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絕對是一個福音!我一直對詩篇情有獨鍾,但不得不承認,每次讀到第五捲時,總感覺它與其他幾捲相比,似乎更“沉靜”一些,或者說,我還沒有找到進入它的鑰匙。這本書的名字《有福的人:詩篇第五捲的架構和神學》,精準地擊中瞭我的需求。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理解第五捲的“架構”,也就是它獨特的組織方式和文體特徵,這對於把握整捲書的中心思想至關重要。許多時候,我們讀經隻是零散地抓住一兩節經文,卻忽略瞭它在整本書中的位置和作用。如果這本書能夠清晰地展示齣第五捲的“骨架”,那麼我對它的理解肯定會上升一個層次。更吸引我的是“神學”的層麵。詩篇不僅是情感的抒發,更是神學思想的寶庫。我特彆期待作者能夠深入挖掘第五捲中關於上帝的慈愛、公義、信實、拯救等神學主題,並且將這些主題與“有福”的概念聯係起來。我想要明白,在詩篇第五捲的視角下,一個真正“有福”的人生,究竟是什麼樣的?這種從結構到神學,再到生命實踐的指引,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评分

這本書我早就聽說過瞭,一直想找機會好好拜讀一下。詩篇第五捲,很多人可能對這個部分比較陌生,或者覺得它沒有那麼齣彩。但這本書的名字“有福的人”就直接點齣瞭它的核心——詩篇第五捲的智慧,其實藏著許多關於“有福”的深刻啓示。我個人對聖經的理解一直比較淺顯,常常是碎片化的,很多時候讀經隻停留在字麵意思,很難抓住作者的整體思路和隱藏的屬靈意義。這本書的副標題“架構和神學”立刻吸引瞭我,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幫助我厘清第五捲的脈絡,理解它的內在結構,並且從中挖掘齣背後豐富的神學意涵。我們知道,詩篇本身就是一捲非常復雜的書捲,每一篇都有其獨特的背景和情感,而第五捲更是集大成,裏麵包含瞭許多關於上帝的屬性、祂的作為,以及人與上帝之間關係的深刻描繪。我希望這本書能帶領我超越個人情感的共鳴,進入一個更係統、更深層次的屬靈學習,讓我能真正體會到“有福”的真諦,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的祝福。尤其在當今這個社會,人們常常追求外在的成功和物質的滿足,但真正的“有福”是什麼?這本書或許能提供一些來自古老智慧的解答。

评分

說實話,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第一反應是“詩篇還有分捲啊?”我對聖經的瞭解程度可以說非常有限,平時頂多是聽教會裏的牧師講道,或者偶爾翻翻,但係統地學習一捲書,尤其像詩篇這樣篇幅長、內容又多樣的,對我來說是個挑戰。不過,“詩篇第五捲”這個說法,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聖經概論,而是聚焦在一個特定的、可能比較被忽略的區域。我最感興趣的是“架構”這個詞。我總覺得,聖經的每一部分,甚至每一捲書,都不可能是隨意拼湊的,一定有它的組織結構和寫作邏輯。如果這本書能幫我理清第五捲的“骨架”,讓我知道這些詩篇是如何被組織起來的,它們之間有什麼聯係,那會非常有幫助。這樣一來,我在閱讀和理解時,就不會覺得是零散的經文堆砌,而是能看到一個更清晰的圖景。再加上“神學”這個部分,就更讓人期待瞭,意味著這本書會深入探討第五捲背後所蘊含的關於上帝的教導,比如祂的慈愛、公義、信實等等。對我這種初學者來說,這種“解構”式的學習方式,能讓我更容易入門,也更有信心去麵對更復雜的經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