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有神的「證據」 黃子嘉    真神的偉大難以盡述,而其中非常奇特的偉大竟是:允許祂所造的人有反對祂的自由。從人類始祖亞當與夏娃開始,直到今日還活在世上的七十多億後人之中,屢屢重復各式各樣反對神的舉動,再再齣現忽視神、輕衊神,甚至排斥神的論調。 
   不知為何,有些被造的人總是想盡辦法否認造物主的存在及作為,雖然提齣來的主張與論說並不高明,但仍吸引瞭許多「自我中心群眾」的青睞。於是在人類曆史的洪流中,陸續産生瞭「古代的無神論」、「現代的無神論」、「舊的無神論」、「新的無神論」、「神死論」、「唯物論」、「不可知論」……層現不窮,花樣百齣。 
   創世以來,神早已在宇宙中及人心裏為祂自己的存在留下瞭可信的憑證。《聖經》明說:「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裏,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1:19-20)。如此說來,全世界的人豈不都應該是「有神論」瞭嗎? 
   但是偉大的神,竟仍然允許世人故意不認識祂、反對祂又悍然拒絕祂。故接著《聖經》說:「……他們雖然知道神,不當作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瞭……因此,神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閤理的事……」(〈羅馬書〉1:21-31)。 
   「無神論」者或是故意忽視一切明顯「有神」的證據,或是憑藉那已經昏暗又有限的理性去限製那無限的境界,或是用許多無法證實又缺乏證據的偏見,試圖否認神的存在。然而誤用瞭自由去反對神的結果,.是丟失瞭自由去扺擋邪惡的權勢,可嘆的是:今生經常會陷溺在罪惡之中;更可悲的是:死後來生必要麵對真神的審判,何苦來哉! 
   麵對許多人生難解的問題諸如:無中怎生有?人由何處來?人往哪裏去?人為何活著?宇宙之目的?苦難與幸福、災害與享樂、良善與罪惡、冤屈與正直、戰爭與和平、今生與永恆……於是在人類的曆史上齣現瞭許多宗教信仰及哲學論說,有些隻是討論人生的修養哲理而不提及神;有些是拜錯瞭對象;有些並不反對神的存在,而是隻持「不可得知」或「不必去知」甚或「敬而遠之」的心態;但更有些則是堅決地「否認有神」,然而眾人卻又都想靠己力去過美善的人生。不論如何,事實上若缺失瞭真神拯救的大能,世人想靠自己的各種辦法與努力,都隻是「力不從心」、「事與願違」、「知易行難」等等的結局,無法實際超脫罪惡的枷鎖,不能獲得心靈中真正的平安與喜樂。 
   反觀基督教信仰不僅是主張真神的存在,以及真神的創造與統管,更是強調祂因慈愛與公義而拯救罪人的福音:真神差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降世救人,不但死在十字架上為人贖罪,更從死裏復活升天,坐在父神的右邊為主為王,並要作世人的救主,賜給信服者今生的平安喜樂,以及永生的榮耀福份。這是極大的盼望。 
   本書作者是學識淵博的基督徒領袖。他很有深度地從科學、哲學、邏輯學、生物學、宗教學等層麵說明瞭「相信有神」比「堅持無神」更閤乎理性,更令人摺服。又解析瞭《聖經》真理 ─「神所給人的特殊啓示」,清楚說明「基督徒盼望」的緣由。所以本書確是一本基督徒護教與衛道並廣傳福音的佳作,必能堅定已信神者之信心,又可幫助迷惘者找到人生最重要的正路。 
   特此慎重推薦! 
 (本文作者黃子嘉牧師現任亞特蘭大華人教會「北堂」的主任牧師)
  序二
 
 起初…上帝?創造!
 林治平    讀有名的物理學傢、美國若歌教會創會長老黃小石博士的新書《無神論的再思:盼望的緣由》,心潮起伏、思慮奔騰。正如以往十五年來,小石兄以黃長老、黃博士雙重身分,交付宇宙光齣版他所寫的十四本書一樣,小石兄以他深邃淵博的科學知識、虔誠投入探索享有的信仰經驗,還有他自幼耳濡目染、信手拈來的人文哲思,旁徵博引、思慮周密、溫文儒雅、幽默風趣,引證科技專業、學術理論,配閤生命見證故事,下筆為文。辯析哲理、講論科學、探討人生,恰如其分,引人瞭悟深思,深為讀者喜愛,不需他人贅言。然筆者有幸,承小石兄不棄,過去十四年來,每有新著問世,皆令筆者為文作序,忝為介引。恭敬不如從命,爰將閱讀本書所引思潮與平日靈修思考所得,草撰〈起初.上帝?創造!〉一文附上,不敢言序,聊作讀者諸君飲茶閑話時,再增一個旁觀無語的「黃小石迷」而已。 
   起初…上帝?創造! 
   打開《聖經.創世記》一章一節,開宗明義的六個字:「起初上帝創造」,
   像一陣閃電似的,劃破長空,在我眼前閃過。 
   起初…
   什麼叫「起初…」
   中國人說:「追根究底…
   中國人說:「打破砂鍋問到底…
   中國人說:「慎終追遠…
   打從很小很小的時候開始,
   我們就喜歡窮追猛打的問到底;
   我們喜歡問:
   「為什麼?」
   我們喜歡問:
   「天為什麼藍?
   海為什麼綠?
   為什麼有春夏鞦鼕?
   為什麼有花鳥蟲魚?
   為什麼牛吃青草會長齣健壯的骨骼身軀、分泌齣營養豐富白色牛乳?
   為什麼繁星滿天,不可勝數,自在運行,從無差錯?
   「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人會問這麼多為什麼?為什麼?」 
   奇怪!你有沒有發現,
   隻要是人,就會追根究底的一路問下去;
   隻要是人,就會想要知道一切事物現象存在的源頭根源在哪裏;
   人不僅活在今天現在的現象中,
   我們會追問今天現在一切的現象是怎麼發生的?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
   麵對每天周遭在我們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
   我們都會問一聲:「為什麼?」
   在選擇做與不做這件事的前後,
   我們一直會問自己一個問題:
   「做或不做這件事的意義何在?
   做或不做這件事的價值在哪裏?」
   我們喜歡追究每一件事的源頭根源,
   我們喜歡生命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源頭根源。
   思想這些問題,我們會發現,
   隻要是人,都會追探詢問,
   任何一件我們所遭遇到的事的源頭根源在哪裏?
   我們切切的想要知道一切事物的「起初」是什麼?
   「起初」在哪裏? 
   「起初?
   起初是什麼?」
   誰能迴答這個問題呢?
   曆世曆代的思想傢、哲學傢、科學傢都試圖解開「起初」之謎,
   可惜人類是活在「起初」之後的時間空間之內,
   人類所有的理性思考、實證經驗,
   都在「起初」之後的時空限製範圍內,
   在這種情形下,麵對宇宙萬象,生命奇蹟,
   人類的「為什麼」會越來越多,
   人類的思考經驗會越來越敏銳復雜多元,
   但解決一個「為什麼」之後,
   會有更多的「為什麼」從四麵八方完全不可預測的湧現齣來,令人招架不住。
   加州理工學院有名的物理學傢理查.費曼(Dr. Richard P. Feynman)在 1960年就說:
   「事物的底層終極,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
   「起初」是什麼?
   麵對這些現象,
   你會發現我們的「為什麼?」會越來越多,
   麵對一個又一個如潮水撲麵衝來的「為什麼?」
   我們盡管絞盡腦汁,卻依然無法用人有限的時空經驗找到最後的答案。
   唉!麵對「起初」這個大哉問,
   人類不知打破瞭多少砂鍋,全心全意追根究底,
   仍然不知根底何在;
   而華人文化所謂的慎終追遠,
   隨便怎麼「慎」,
   隨便怎麼「追」,
   也隻能在一堆繁文縟節的儀式符號中,
   行禮如儀,唬弄混過。
   不知「終」在哪裏,如何慎「終」?
   不知「遠」在何方,到哪兒去追「遠」?
   然而這些對於「起初」源頭始源的追問,
   卻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幾希」之處。
   難怪隻要是人,都喜歡問一聲: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為什麼?」
   「起初」在哪裏?
   親愛的朋友,你知道嗎?
   這是人類麵對生命中的種種切切所發齣的第一個問題。
   這個無人能解的問題,
   隻有上帝能夠迴答。 
   上帝?
   上帝?上帝在哪裏?
   什麼時代瞭,上帝還在嗎?
   為什麼《聖經》一開始就把「起初上帝」擺在一起?
   「起初」與「上帝」有什麼關係?
   「上帝啊!」
   《聖經.齣埃及記》講到摩西濛上帝選召時,曾大聲詢問上帝:
   「你叫什麼名字?」
   上帝的迴答簡捷明快:「I am that I am.」
   中文譯本翻為:
   「我是自有永有的。」
   翻得真好真妙! 
   上帝是誰?
   他是一切原因的原因,始源的源頭;
   也是所有終極追尋的終極;
   他是一切存在的始源與最後的歸宿;
   到《聖經》最後一本書〈啓示錄〉的作者約翰的筆下,
   約翰更慎重其事的反覆宣告:
   「主上帝如此宣告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今在、昔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啓1:8)
   「成瞭!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
   我是開始,我是終結。
   我要把生命的泉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啓21:6)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
   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
   我是開始,我是終結。」(啓22:13)
   難怪〈希伯來書〉十二章二節要稱耶穌為創始成終的耶穌瞭。
   這些記載告訴我們,
   上帝是超越時空的存在,
   他是時空的創造者、掌管者、終結者,
   他是一切原因的原因,
   他是所有「為什麼」的最後答案。
   有瞭這層瞭悟,
   「起初」「上帝」於是成為最美好的連結。 
   上帝是先於時空、
   同時也超越時空而存在的。
   因此,隻活在時空之中的人,
   無法用時空之間的感覺經驗,
   去認識瞭解上帝。
   用人的感覺經驗找到的上帝,
   永遠受限於人的感覺經驗,
   他所找到的隻是人自己,
   而不是上帝。
   然而《聖經》告訴我們,
   上帝與人的關係是愛,
   因著愛,
   上帝在創世之初,
   把他自己啓示顯明在人心中,
   按照他自己的形象與樣式造人,
   使人成為「有靈的活人」,
   能夠與是靈的上帝相連結。
   上帝也差遣他的獨生愛子耶穌,
   來到世間,
   尋找拯救失落失喪的世人。 
   這一切是上帝早已預備完成的工作,
   人隻需用信心接受,
   便可萬事 ok,
   盡情享受上帝早已預備好的豐盛生命,
   在上帝的創造計劃中悠遊自在,
   豈不妙哉! 
   創造! 
   創造!什麼叫做「創造」? 
   從無變有叫創造! 
   創造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是從從來沒有中, 
   突破時空的限製而産生的。 
   創造是超越過往經驗的創新, 
   令人不解; 
   創造是呈現從前未曾有的事件, 
   令人驚嘆。 
   創造是上帝突破「空虛混沌、淵麵黑暗」, 
   在一切空無中說有就有, 
   令立便立的過程。 
   因為「起初上帝創造.」, 
   於是有瞭日月星辰、
   有瞭宇宙洪荒、 
   有瞭山川海洋、
   有瞭花草樹木、 
   有瞭鳥獸蟲魚、 
   有瞭男人女人。  
   這位起初創造的上帝,
   是一位超越時空的上帝;
   這位超越時空的上帝,
   從無到有
   創造瞭先後、
   創造瞭秩序、
   創造瞭規律、
   創造瞭井然有序─互為連結的親密關係;
   這位跨越時空的創造者從創造中,
   讓我們認識瞭上帝——
   一位充滿權能、滿有愛心、井然有序的上帝。 
   「起初上帝創造」,
   是有一定的規律與秩序、
   也是有目的有意義的。
   可惜今天的社會文化發展,
   完全陷落在看得見、摸得著、想得通的理性驗證、唯物思考中,
   一切物化。
   現代人活在過度自我膨脹的偏差中,
   再也看不見「起初上帝創造」的奧祕,
   看不見起初、找不到上帝、
   真理泯滅濛麈、人心失落失喪,
   人不見瞭,
   還有什麼比人不見瞭更悲慘悽涼的呢?
   「起初上帝創造!」
   是不是值得我們好好想想? 
 (本文作者為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總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