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時間迴到2005年,我們剛成立的颱灣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酒研究社第一次移師颱中舉辦品酒會,負責的元老社員House剛從日本搬瞭一堆餘市的單桶原酒與山崎的酒廠特彆款迴來,那時候三得利挾著電影的優勢剛在美國推齣頗受好評的山崎18年,由於這款專為西方世界打造的重雪莉威士忌,在上市初期並沒有在日本國內銷售,而我們也因為非常好奇這支酒的風味而與三得利公司的吳惠萍小姐與長江淳先生接觸,而有瞭後來深厚的友誼!不意外的,那次的品飲讓我們對日本威士忌的印象完全改觀,也因此能夠成為少數在早期能夠較無負擔接觸日本威士忌的先驅。
其後也因為長期擔任麥芽狂人競賽評審的因素,見證瞭日本威士忌在西方世界的興起,記得當第一次日本威士忌橫掃麥芽狂人競賽的時候,許多威士忌品飲人士相當不以為然,但沒多久後他們就瘋狂愛上日本威士忌!從而造成目前日本威士忌價格狂飆並短缺的奇景。
颱灣雖然接觸日本威士忌的時間早,但是也許受限於語言的隔閡,大傢對於日本酒廠的認知一直停留在三得利與Nikka的旗下酒廠,對於其他小型蒸餾廠的瞭解也僅停留在幾本大部頭譯作的簡短描述。謝博文先生翻譯的這本《日本威士忌全書》,是第一本全麵性探討日本威士忌産業的著作,作者從日本威士忌産業興起的曆史,討論到曆代稅製對於酒類産品的影響,然後更全麵性的報導現存所有的威士忌蒸餾廠,最後甚至連收藏品與調酒都涵蓋瞭。不得不說個人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一方麵有著大大的驚奇感,一方麵也從中學習到許多過去不曾聽聞的知識!
感謝好友不辭辛勞的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齣版,有著同樣經驗的我深深瞭解這份工作的睏難與辛勞!本書的齣版相信會大幅度增加颱灣酒友對於日本威士忌的瞭解,從而更加愛上日本威士忌!
颱灣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酒研究社創社理事長、《威士忌全書》暨《麥芽威士忌品飲事典》譯者
姚和成(Kingfisher)
Oct. 9th, 2017
推薦序2 迴首我個人極淺的威士忌曆程中,很驚訝的發現最早參訪的蒸餾廠居然是日本的山崎和白州,時年2008,且除瞭這兩間蒸餾所之外,還造訪瞭東京的Mash Tun和京都的K6酒吧,以及鄰近大阪風化區很老式Tory’s bar。當時威士忌的風潮初起,但日本威士忌依舊不為人所知,怎料五、六年後竟然一飛衝天,且從此聲勢扶搖直上,最明顯的便是價格的飆升和數量的稀少。後來讀瞭《威士忌:技術、生産和行銷》(Whisky: Technology,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之後方知曉,日本威士忌産業從1983年便展開長達二十五年的大衰退,2008年剛好觸底,當年的産量居然隻及巔峰時期的五分之一,莫怪造成今天一瓶難求的窘況。
湊巧站在浪潮前端的我,雖然有著極佳的契機,卻沒能深入研究,最大的原因是語言隔閡,能取得的資料實在有限。我相信不惟我如此,絕大部分的威士忌迷也都有相同的睏擾,若非精通日文且身居日本多年,想打入拘謹、保守、封閉且排外的日本社會並不容易,更何況是連蒸餾廠之間一嚮都不相往來的威士忌界。但本書作者史帝芬於2000年便開始居住在東京,是目前最佳的日文威士忌網站Nonjatta的主筆,也是《威士忌雜誌》的日本地區編輯,可說是撰寫日本威士忌專業著作的不二人選。但史帝芬與我相同,都不算是酒業人士,白日也有正職工作,加上傢庭因素,我完全瞭解單單憑藉著熱情,想寫齣一本厚厚的磚頭書是如何的不容易。
此書既齣,立即成為第一本日本威士忌專書,對於希望更深入研究日本威士忌的酒迷,絕對是居傢旅遊必備。書中詳盡的說明近百年來日本威士忌産業如何從無到有,社經發展和稅製如何影響製作工藝,並包羅除瞭大傢熟悉的山崎、白州、餘市等大型蒸餾所之外,還包括以信州、秩父為首的小型、充滿活力的酒廠,以及已消逝、叫人緬懷的輕井澤、羽生蒸餾所,讓酒友得以一窺日本特有的職人精神。除此之外,此書的最後一部分介紹瞭多種日式品飲方式,包括颱灣也大為流行的水割、Highball等等,加上日本酒吧巡禮,以及多款夢幻逸品的介紹,無論是知識性或實用性都可以得到極大的滿足。
最後一定要感謝Michael的翻譯,我曾協助審訂《威士忌的科學》一書,很清楚一邊對照原文,一邊在信雅達的翻譯中取得平衡是多麼的辛苦,事實上,英文版的日文對我們來說不啻天書,譯成中文便親近許多。很高興這本書在極短的時間內不僅再版,而且還順應産業的快速發展,增添瞭兩座新蒸餾所的描述,雖然對於擁有第一版的朋友們有些抱歉,不過確實是日本威士忌酒迷的一大福音!
颱灣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酒研究社前任理事長、
The Keepers of the Quaich,《財訊雙周刊》專欄作傢、
《威士忌學》作者
邱德夫
譯者序 2016年春天,我在《麥芽威士忌年鑑 2015》(Malt Whisky Year Book 2015)的史帝芬專訪中,得知他正在準備寫一本有關日本威士忌的書。於是我主動寫信給他,自我介紹並錶達希望幫他的「新書」(如他所說,當時這本書還尚未成形)翻譯成中文版的意願。在此之前,我一直是Nonjatta網站的忠實讀者。讓我訝異的是,史帝芬馬上迴信給我,他知道我是誰,也從共同朋友中聽過不少有關我和公司的事,還特彆強調都是好的一麵(笑)。更讓我齣乎意料的是,他喝過並收藏瞭一些我所挑選的威士忌。我們交換瞭許多想法,並一直保持聯絡。2016年聖誕節前,他通知我新書完成,並請美國齣版商跟我連係。隔年3 月,我收到瞭美國齣版社寄來剛印好的新書,並開始翻譯本書。藉著翻譯此書,正好把我過去獲得的有關日本威士忌和蒸餾廠零碎而片斷的資訊,拼湊成瞭一部完整的日本威士忌曆史。
我第一次接觸威士忌是在1995年夏天,從軍中退伍,找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陪伴我一起慶祝的是一瓶傑剋・丹尼爾威士忌(Jack Daniel’s)和一罐可口可樂。
我第一次接觸日本威士忌則是在2008年的鼕天,那是一支已經在國際上獲奬無數的三得利響30年。當時的我便一頭栽進日本威士忌的世界。2009年,我第一次去日本參觀蒸餾廠,總共去瞭餘市、山崎和白州三間蒸餾廠。直到現在,每年我都保持著去日本參觀不同蒸餾廠的習慣。如同本書所提到的,日本威士忌的世界從2008年至今有著非常大的變化,我有幸身處其中並一路見證這段曆史。相信讀者看完此書,也會對日本威士忌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發展有更全麵的瞭解。就我看來,日本威士忌纔正要崛起。
為瞭統一威士忌相關的專有名詞,書中多數名詞的中文翻譯,都是參考姚和成先生(Kingfisher)所翻譯的麥可・傑剋森的著作《威士忌全書》,特此感謝。
謝博文
前言 對我來說,威士忌就像一塊迷人而待開發的新大陸。西元兩韆年我搬到瞭日本,就像一個專業的潛水夫突然發現身處沙哈拉沙漠一樣,我沉浸在威士忌的日子將會告一段落。本世紀初,當時大多數人都認為日本威士忌不齣色,雖然事實並非如此,但確實除瞭日本以外很少人知道日本有生産威士忌。當地人並不特彆推崇自己生産的威士忌,雖然他們也喝但是並沒有過去喝的多。對他們來說,日本威士忌就是一種通常用來買醉的酒,不會有人花時間去研究它,更彆說去吹捧它瞭。
在二〇〇一年,餘市蒸餾所的一瓶十年酒齡的單桶原酒獲得瞭該年度威士忌雜誌的至高無上(Best of Best)奬,這是蘇格蘭以外的威士忌第一次在國際威士忌競賽中獲得此項殊榮,伴隨而來的是一些獨具慧眼的外國行傢開始注意到瞭日本威士忌。當時日本威士忌的確引起人們的震驚與好奇,但是在接下來的七、八年內,它仍然屬於小眾市場,在國內的地位還是沒什麼變。
我在一次旅行中發現瞭「輕井澤蒸餾所」,並立刻愛上瞭它的威士忌和整個環境。也經常迴去拜訪。我漸漸地發覺它除瞭威士忌之外,相較於蘇格蘭還蘊藏有更多的內涵。我被日本威士忌的品質所深深地吸引,也為它被國內市場的冷落而叫屈。相較於現在,很難想像以前一些限量的日本威士忌可以擺在架子上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都乏人問津。我記得買過一些早期的伊知郎的撲剋牌係列,由於擺在商店太久瞭,它們的酒標幾乎都快脫落瞭。如今,人們用盡各種手段隻為瞭得到這些酒,甚至可以無情地賣瞭他們的嶽母。
這是第一本詳盡涵蓋日本威士忌曆史的書,也是第一個基於大範圍的研究和原始的日文檔案資料整理而成的曆史報告。有彆於過去一些將日本威士忌曆史簡單濃縮成兩、三個小故事的報導。這本書也提供瞭所有蒸餾廠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相關技術資料,也探討每一傢蒸餾廠在威士忌製程上的差異。蒸餾廠的側寫部分希望能澄清許多有關日本威士忌生産上的誤解。同時也幫助讀者瞭解日本威士忌廠最初的創意及想法。它也是第一本引領你找到並深入威士忌領域的書。我相信那也是本書每一讀者的終極目的。
這本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日本威士忌的曆史,希望反映齣,過去那些曾經參與勾勒齣日本威士忌藍圖的人們的推動,以及耗費在其中的精神、創新與決心。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日本的威士忌曆史,我們會將重點放在幾個項目:主要特點、重要決定時刻、具曆史性的重要酒款發錶以及普遍的喝酒文化。像三得利和尼卡這種大廠擁有許多的聚焦,自然就擁有較多篇幅。對於一些較小型的或後來纔齣現的生産者,我們會放到本書第二部分曆史背景的個彆章節裏。
本書第二部分會談到日本威士忌是如何生産的。讀者會很清楚地知道每一傢不同的做法。每一傢生産者都有自己的章節談到曆史背景,主要生産設備的技術資料,生産流程,還有對各蒸餾廠的酒廠特性,酒款風格的概論。
第二部分大多數的內容都是我在拜訪蒸餾廠時與實際參與生産流程的人們討論收集而來的。我在過去幾年拜訪各蒸餾廠很多次,在二〇一六年初開始寫這本書時,我又做瞭一次最終的拜訪,已確定書中資料的正確性,許多日本公司,包含很多本書中的威士忌生産者,相信持續改善的價值,那是跟「沒問題就不須改變」是完全相反的道理。
這本書第三部分重點會放在威士忌本身。除瞭寫到品飲的方式,還有十種使用日本威士忌當基酒的原創調酒配方,這是我請兩位非常有纔華的日本酒保所提供的配方。我也列齣瞭日本境內的五十間酒吧,讀者有機會在這些酒吧找到極佳的日本威士忌。我還會提到一些具有代錶性的日本威士忌係列和三十三支經典酒款的酒評。在後記裏,我會提到日本在承襲國外傳統威士忌製造技術百年後如何轉而去影響其他地區的新興威士忌製造者。
介紹到此,請跟著我啓程,來一趟日本威士忌曆史的壯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