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製、中國統治模式與颱灣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製、中國統治模式與颱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二二八事件
  • 颱灣曆史
  • 美中關係
  • 政治體製
  • 中國統治
  • 戰後颱灣
  • 曆史研究
  • 政治史
  • 冷戰
  • 颱灣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紀念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之作

  許久前觀賞宮崎駿動畫《神隱少女》,主角提到「忘記自己名字的人,就找不到迴傢的路」,心頭一驚。許多政治哲學傢、史學傢們一再殷殷提醒探索曆史的重要性,透過瞭解過去、方能定位現在,並提高對未來的洞察力。而曆史研究之於政治共同體的價值之一,豈不正是擔當著「自我認識」的功能?──摘自作者自序
   
  這是一本帶領颱灣各世代讀者重返二二八事件曆史起點之書。
   
  七十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是颱灣曆史上死傷最慘重的官民衝突事件。在戒嚴期間,這道曆史傷口成為不可碰觸的禁忌,相關研究直到解嚴後的一九九○年代,纔開始蓬勃發展,至今已纍積齣相當豐碩的成果。但作者陳翠蓮認為,關於二二八的研究「迄今為止仍然偏重於整理受害記憶」,然而,「麵對曆史,我們不僅要控訴群體慘烈的受害與犧牲,更應探索我們的群體為何受害?如何受害?」因此,她力圖跳脫將二二八事件個案化的研究框架,把視角拉高,以俯瞰的姿態,重新檢視二二八事件爆發的時空背景。   
   
  作者拉高視角後發現,過往研究都將二二八事件視為中國的內政問題,忽略瞭兩條極重要的國際政治脈絡:一是美國在戰後決定與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閤作,聯手壓製日本、建立遠東新秩序。另一則是戰後颱灣的地位問題仍有爭議,雖然按照開羅宣言,颱、澎應於戰後歸還中國,但作者提醒我們,就國際觀點而言,當時中國是以盟軍代錶的身分對颱灣進行軍事占領,並非當局所稱的「光復」。所以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國民黨政府決定快刀斬亂麻以免遭美方質疑其統治能力,美方最後也選擇隻關切、不插手,這背後其實跟戰後美中閤作體製的成形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除瞭全新的觀點,本書也廣泛運用最新齣土的史料,例如二○一五年纔由中研院颱史所齣版的《保密局颱灣站二二八史料匯編》,內容為當時國民黨基層特務人員在二二八事件中的活動與報告。藉由作者精采的論證與解讀,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國民黨派係政治盤根錯節及偏好利用特務剷除異己的統治文化,如何導緻二二八事件最終以悲劇收場。
   
  二二八,似乎是這座島嶼不得不紀念、卻說不清楚的全國性創傷,又不幸長期淪為意識形態之爭的戰場。透過曆史研究努力還原事實,或許纔是紀念二二八最好的方式,也纔是當代颱灣討論轉型正義的真正基礎。

本書特色

  ◎本書從戰後美中協力體製與中國統治模式移植兩大新取徑探討二二八事件,帶領讀者迴到這段曆史的起點,一同梳理自身過去,藉此理解當前處境,思考未來方嚮。

  ◎本書提齣的全新研究架構,除開拓瞭二二八事件的研究視野,也有助讀者瞭解颱灣當前國際地位的睏境所由何來。作者在書末提齣瞭一個很有趣的假設性問題:如果二二八事件是發生在一九四八下半年,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因為這時候,隨著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日趨下風,美方對於這位盟友的信任感也愈趨下降,開始思考讓颱灣脫離中國、提交聯閤國處理等方案的可行性,美中閤作體製瀕臨破局。然而,一九五○年韓戰爆發,東亞冷戰格局形成,為圍堵共産勢力,美國與國民黨政府再次攜手,「中華民國在颱灣」遂成為難以動搖的定局。而颱灣受睏於美、中兩大強權之間的處境,也至今未變。

  ◎除瞭新的觀點,本書並大量運用新齣土的檔案,解讀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的發生、經過與後續影響。同時讓許多懸案得以破解,許多細節得以明朗,也曝光瞭很多不為人知的內幕,像是有些「被失蹤者」證明是遭到「密裁」;CC派想藉機趕走屬於政學派的陳儀,因此不希望事件太快平息,頻頻暗中挑撥、製造動亂;特務滲透進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煽動民間代錶一再升高訴求,而這些卻成為官方日後認定他們有叛亂意圖的證據。

  ◎陳儀是迫於無奈纔嚮蔣介石請兵鎮壓?蔣介石是誤以為颱灣有共産黨作亂纔派兵鎮壓?這些爭議已久的問題,作者也透過爬梳新舊史料,給予瞭相信能令讀者信服的答案。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翠蓮


  颱灣大學政治學博士,颱灣大學曆史係教授。曾任自立晚報記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颱灣政治史、戰後颱灣政治史。已齣版《派係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麵相》、《戰後颱灣人權史》(閤著)、《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閤著)、《颱灣人的抵抗與認同,一九二○~一九五○》、《百年追求捲一.自治的夢想》等。

圖書目錄

自序
緒論

第一章 戰後美中體製的建立
第二章 戰後美中體製與颱灣人處境
第三章 中國統治模式移入颱灣
第四章  二二八事件分析
第五章 特務、派係與二二八事件
第六章 國府當局的考量與對策
第七章 美國與二二八事件

結論
參考書目
索引

圖書序言



迴到戰後曆史的起點
陳翠蓮


  二十幾年來從事研究工作,像是在尋找身世之謎。雖然不時感到艱辛睏頓,但隻要有一點點新綫索與新發現,就能備受鼓舞、灌注能量,繼續前行。

  在高中以前,我是個不摺不扣的黨國青年。因為相信學校與國傢的灌輸,我總是與父親爭辯、認為他「不愛國」。激動的父親屢次提到二二八事件,話到口邊,總是被母親打斷,二二八事件成為我成長過程中巨大的謎團。一九九四年,我終於以二二八事件為主題完成博士論文,並在次年正式齣版。

  盡管如此,博士論文中諸多環節仍然疑點重重,未能得到閤理解答。撰寫論文期間,曾多次到林衡道先生傢裏進行訪問。林衡道的父親林熊祥,戰後因草山會議颱灣獨立事件被捕,林衡道在以金錢運作救齣父親後,他加入國民黨,對於颱灣省黨部、國民黨政治派係在事件中的角色頗有瞭解。但是,老先生對我的提問三緘其口、被動迴應,後來大多是由我陳述從史料中所得的推論,他點頭或搖頭確認是否為真。某日,他突然很誠懇地勸告我:「陳小姐,妳不要再做這個題目瞭,再做下去,妳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我聽得懂他的暗示,因少不經事,心中暗自嘲笑:「真膽小,都已經什麼年代瞭?」但也驚訝於究竟是怎樣的恐怖統治,讓那一輩人如此噤若寒蟬?

  巫永福先生也多次告訴我:「國民黨早已編造黑名單,趁著二二八事件計劃性地剷除颱灣菁英。」我當時根本不相信他的說法,因為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盡管如此,我卻也留意到林衡道與巫永福所言的共同交集:戰後國民黨政府的統治模式──尤其是特務政治。

  說起來很奇妙,從高中、大學、研究所,到齣社會擔任記者工作,我有多次與特務機關擦身而過的經驗,確知這是戰後國民黨政府進行社會控製的重要裝置,對此一課題極有挖掘的興趣。博論中已稍稍觸及,但是因為史料有限,無法深入。二○○○年政黨輪替,陳水扁總統下令廣泛徵集政府機關的二二八事件檔案,事件中特務運作的關鍵史料終於齣土。二○○八年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購得保密局颱灣站檔案,更讓特務機關的滲透活動、操控手法完全曝光。

  心中未解的另一大疑惑是戰後颱灣地位與處境。撰寫博論時,許多戰後初期的矛盾現象無法解釋,例如:為何颱灣人恢復中國國籍,卻未受戰勝國國民待遇、受國傢保護速速返鄉?既是中國國民,為何颱灣人産業與日産一樣被接管或沒收?又為何二二八事件爆發後,美國大使館指手畫腳,而國府當局也擔心引起國際乾涉?因當時無法在學位論文中討論過於敏感的問題,加上自己能力與見識不足,僅以一專章探討外國勢力在二二八事件中的態度。

  二○一○年,為執行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我到日本國會圖書館憲政資料室找尋戰後在日颱灣人遣返檔案。二戰前颱灣人屬於日本國籍,該館「日本占領關係資料」中,除瞭龐大的盟軍總部對日占領檔案外,也收藏大量二戰前後美國對颱灣的軍事計畫、占領方案或外交檔案。此一發現令我大為興奮,此後數年間陸續復製、研讀,佐以美國國傢檔案館(NARA)、颱灣檔案管理局與部分日方史料,終於得以描繪戰後初期颱灣地位與颱灣人處境的整體圖像。

  本書以一九九五年時報公司齣版的《派係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麵相》為基礎,進行大幅度增補、刪減、更正錯誤,並試圖針對戰後颱灣政治史提齣新的研究架構。書中檢視戰後遠東新秩序下的美中協力體製,並以二二八事件為焦點,針對戰後復製於颱灣的國民黨政府統治模式進行分析。

  許久前觀賞宮崎駿動畫《神隱少女》,主角提到「忘記自己名字的人,就找不到迴傢的路」,心頭一驚。許多政治哲學傢、史學傢們一再殷殷提醒探索曆史的重要性,透過瞭解過去,方能定位現在,並提高對未來的洞察力。而曆史研究之於政治共同體的價值之一,豈不正是擔當著「自我認識」的功能?

  七十年來,在統治當局刻意隱瞞與編造之下,我們對自己的身世一無所知。二二八事件是戰後颱灣曆史中犧牲最為慘重的經驗,但迄今為止,研究重心仍然偏重在整理受害記憶。麵對曆史,我們不僅要控訴群體慘烈的受害與犧牲,更應探索我們的群體為何受害?如何受害?當時所處內外在條件?麵對危機時,社會群體的反應與處置為何失敗?這些經驗可以提供怎樣的啓示?讓我們透過本書,一同迴到戰後曆史的起點,重新梳理自身的過去,理解當前處境,思考未來的方嚮。

  本書的完成,要感謝許多人的協助。一九九二年因指導教授許介鱗教授的建議,我首次前往美國國傢檔案館,復製瞭颱北領事館的戰後政情報告、戰略情報局(OSS)的颱灣調查報告書。去年,蔡丁貴教授慷慨提供Nancy Hsu Fleming的著作Americans in Formosa, 1945-1947:Declassified Secret U. S. Military and State Department Documents 英文版(此書經蔡丁貴教授翻譯為《狗去豬來:二二八前夕美國情報檔案解密》,二○○九年由前衛公司齣版),並介紹我與許女士認識,因為她的建議,在相隔二十多年後,我再度前往檔案館增補部分重要檔案。非常感謝他們的建議與鼓勵。

  其次,因政治案件受害的謝聰敏先生,最早提供瞭內幕傳聞與部分珍貴資料,鼓舞我追查與激發我挖掘的勇氣。中研院颱史所許雪姬教授邀我解讀保密局颱灣站二二八史料,東華大學曆史學係陳進金教授慷慨贈與忠義救國軍資料,都令我喜齣望外。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陳宛妤教授、颱灣師範大學公領係劉恆妏教授提供法律製度之專業諮詢;政治大學颱史所博士生彭琳淞告知有關日治時期颱籍日本兵、戰後初期颱籍國府軍的資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張淑雅、陳儀深兩位先進,提示到美國國傢檔案館蒐集資料的應注意事項,都對我有極大幫助,在此一併緻謝。

  二○一五年颱灣教授協會召開「軍事占領下的颱灣」學術研討會,會議討論過程令我受益良多,僅此錶達謝意。

  本書撰寫過程中大量運用國傢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的檔案、颱北市二二八紀念館收藏的葛超智檔案,並利用瞭國史館收藏的戰後初期檔案與照片,感謝這三個史料機構人員的辛勞。書中也使用瞭中國國民黨黨史館所藏國防最高委員會相關檔案,感謝王文隆館長的協助。同時,感謝吳宏仁先生、陳雪梨女士、陳柔縉女士、陳銘城先生、張維修先生、黃素心女士、楊振隆先生、賴亮竹女士等人提供瞭難得一見的珍貴照片。

  此外,政治大學颱史所餘佩真、颱灣大學曆史學研究所許秀孟、李思儀進行史料蒐集工作,王文昕負責部分檔案初步閱讀,都給予本書具體的幫助。

  感謝國科會與科技部多年來提供學術補助經費,幫助我前往日本、美國等檔案館所蒐集資料,使研究得以順利進行。

  吳乃德教授是我最尊敬的颱灣大學政治係學長與學術前輩,十分感謝他抽空幫我看過初稿,提供修改建議。衛城齣版總編輯莊瑞琳、執行編輯盧意寜女士,對知識追求與齣版工作充滿熱情。因為她們的專業、耐心、細心與毅力,纔能讓本書的錯誤減到最少,並順利刊行。

  我的夫婿陳順良是我大學時同班同學,若不是他長期負擔起傢庭經營的大部分責任,照顧兩個子女,我恐怕無法專心投注於學術研究工作。真的深深感謝他的支持與付齣。

於颱灣大學曆史學係研究室
二○一七年二月

圖書試讀

第二章 戰後美中體製與颱灣人處境
 
第二節 盟國與中國對颱灣人地位的不同看法
 
戰後颱灣由中國代錶盟國進行軍事占領,屬暫時統治狀態,軍政府為維持公共秩序、治理占領區,具有臨時管轄權,但不能取代或移轉占領區的主權,不得改變當地人民之國籍,亦不得要求當地人民嚮其效忠,過渡性統治直到和平條約締結為止。
 
但中國政府卻認為開羅宣言已承諾,戰後颱灣已是中國領土。中國當局刻意模糊軍事占領與主權轉移之差彆,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陳儀在交付安藤利吉的第一號命令上載明,「依照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兼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之命令,接收颱灣、澎湖列島之領土、人民、治權、軍政設施及資産」;在廣播時又說是,「從今天起,颱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
 
國府當局片麵將颱灣人視為中國人,將戰後懲治漢奸政策在颱灣執行,造成颱灣社會人心惶惶。但是,國府當局對颱灣人國籍的主張並未被盟國所接受。此些問題,都成為颱灣民眾在身分認同上痛苦的來源。
 
一、「颱灣光復」與「漢奸」審判
 
國府官員抵颱後,積極宣傳「颱灣光復」、「三民主義」。一九四五年十月十日國慶日紀念大會上,前進指揮所主任葛敬恩錶示,「颱灣是分彆五十一年的小兄弟,如今重歸祖國懷抱。」二十五日,行政長官陳儀在受降典禮後立即舉行第一次「颱灣光復紀念大會」,大會上緻詞說:「九一八以來,蔣主席即有收復颱灣之決心,經十四年抗戰纔得光復颱灣,我們要遵行蔣委員長之決心以建設新中國及新颱灣。」
 
十一月三日陳儀對颱灣民眾進行廣播,提齣數項期許:颱灣同胞已從日本政府的奴隸變成中華民國的主人,要恪遵政府法令,做一個好國民,要瞭解並奉行三民主義,這是中華民國立國精神所在。十一月十二日孫文誕辰紀念週會上,更明白闡述:
 
中華民國是 國父一手創建齣來的……今天颱胞紀念 國父誕辰,要知道收復颱灣,是 國父畢生的誌願。
   
我希望在颱灣的每一個同胞都是 國父的孝子賢孫,颱灣每一塊土地,都是實行三民主義的實驗室、育種場,把全中國很快地建設成富強康樂的三民主義共和國。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民族復興節,陳儀再度透過廣播,將主義、領袖、颱灣人的責任連結起來: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